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七校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试卷类型:A试卷类型:A生物试卷A型第1页(共8页)生物试卷A型第2页(共8页)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命题学校:宜昌市夷陵中学命题人:高三生物组审题人:应贞贞本试题卷共8页,41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9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第Ⅰ卷(选择题,共3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35小题,每小题1分,共3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脂肪、蛋白质和核酸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C.人体细胞内,线粒体中O2/CO2比值比细胞质基质高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高2.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膜的功能取决于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B.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mRNA参与C.高温处理后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颜色的深浅对实验观察无影响,因为DNA和RNA与染色剂的结合具有特异性B.质量分数8%的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C.利用吡罗红和甲基绿染色剂分别使用对细胞进行染色D.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蒸馏水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琼脂块表面积和体积之比是自变量,氢氧化钠扩散的深度是因变量B.线粒体是人体细胞中唯一产CO2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有些物质的运输C.选用黑藻叶片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因为叶绿体的干扰无法观察到现象D.用3H标记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追踪被标记分子在细胞内的移动途径,只证明了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5.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下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之间保持功能的协调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有赖于信息的交流B.图A、B、C中信息交流的方式都离不开受体C.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图B的方式信息交流D.不同物种生物的雌雄配子间不能通过图B的方式传递信息6.如图为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m、p依次指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内膜B.细胞内,g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运输,h在其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C.该图可以体现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的过程D.在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一段时间后,最先在e检测到放射性,随后可以在f、h检测到放射性7.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图所示。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A.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B.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C.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D.不同作物对同种无机盐的吸收有差异,与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有关8.将提取的完整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悬浮液,分别加入盛有丙酮酸溶液和NaHCO3溶液的两支大小相同的A、B试管中,给予充足光照,都会产生气泡。假如将上述两支试管移入黑暗的环境中,保持温度不变,短时间内,A、B两试管产生气泡的量分别有什么变化A.后者不变,前者逐渐减少直至停止B.两者均保持基本不变C.前者基本不变,后者逐渐减少直至停止D.两者均逐渐减少直至停止试卷类型:A试卷类型:A生物试卷A型第3页(共8页)生物试卷A型第4页(共8页)9.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B.破伤风芽孢杆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D.酵母菌和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不同10.有两瓶酵母菌培养液,A瓶中含有32P,B瓶中含有35S,将两份酵母菌分别置于A、B两瓶中培养增殖一段时间,则在A、B瓶中都会带上放射性的细胞结构包括①染色体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⑤核糖体⑥细胞膜A.②③④⑥B.①②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11.ATP被喻为生物体内“能量货币”,它已成为科学家研究的热点。下列有关细胞内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ATP水解的产物,也可以是某些酶的结构单位B.寒冷或紧张状态下,细胞内ATP的分解速率大于合成速率C.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D.从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的角度看,ATP内的能量属于生物体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部分12.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B.对细胞膜的研究是从膜的通透性开始的C.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见细胞膜的结构D.将脂质从动物细胞中提取出来,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可以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为细胞表面积的2倍13.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倍目镜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14.将一份刚采摘的新鲜蓝莓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h后,贮藏在温度为1℃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1℃的冷库内贮藏。从采后算起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右图所示曲线。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B.第20天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C.第40天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D.贮藏蓝莓前用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15.右图为适宜条件下密闭容器中悬浮培养的水稻叶肉细胞示意图。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B.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C.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D.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16.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处理方法实验结果A组光照时间为13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B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D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m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A.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条件属于实验的无关变量,控制相同即可B.实验结果显示A组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高于D组,但单位光照时间内,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A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C.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光照,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基粒D.B、C、D三组处理相比,随着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的增加,使光反应产生的ATP和C5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17.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相关的探究实验,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利用图Ⅰ所示装置探究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是CAB,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是DBB.因为利用图Ⅰ所示装置探究的是呼吸作用,所以装置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C.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如果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将10%NaOH换成等量清水,其他设置相同的对照实验装置ⅢD.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ol,而释放的CO2为9mo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6倍18.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癌细胞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B.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易实现C.衰老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核体积均变小D.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DNA复制和染色体的变化19.下列关于染色体和基因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染色体是由基因组成的B.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C.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D.基因中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该基因的特异性20.一个DNA分子,只有一条链被15N标记。该DNA分子有14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500个,该DNA分子在不含15N标记的溶液中复制2次,则A.复制完成后,不含15N的腺嘌呤共有1500个B.复制完成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3:1C.复制过程中,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600个D.DNA分子复制的放能反应伴随着ATP的合成试卷类型:A试卷类型:A生物试卷A型第5页(共8页)生物试卷A型第6页(共8页)21.下列是有关孟德尔的豌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在花粉未成熟前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B.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时,发现F2的分离比都是类似的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时,提出的主要假设是F1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D.假说能解释F1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现象,但假说不一定就是正确的22.三位遗传病患者甲乙丙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XXY、XYY和XO,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丙的患病原因可以用显微镜检查B.甲乙丙患病都有可能和母亲形成配子时减数分裂异常有关C.甲乙丙的遗传物质都发生了改变,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D.甲和正常人婚配,后代有较高频率患遗传病23.控制南瓜重量的基因有Aa、Bb、Ee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每个显性基因对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abbee重量是100克,基因型为AaBbee的南瓜重130克。今有基因型AaBbEe和AaBBEe的亲代杂交,则有关其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型有16种B.表现型有7种C.果实最轻者约115克D.最重者出现的几率是1/824.已知果蝇基因B和b分别决定灰身和黑身,基因W和w分别决定红眼和白眼。如图表示某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和部分基因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W和w的碱基数目可能不同B.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该果蝇与多只灰身雄果蝇杂交,若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性状分离比为灰身:黑身=3:1D.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原因之一是果蝇的染色体数目较少25.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含X染色体的配子都是雌配子C.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其祖母D.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26.某植物果实颜色有黄色和红色两种表现型,叶片上有短毛、无毛、长毛三种表现型。有人将两亲本植株杂交,获得200粒种子种下去,长出来的植株表现型为:结红果叶片上有短毛73株、无毛38株、长毛37株,结黄果叶片上有短毛27株、无毛12株、长毛13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亲本植株都是杂合子B.两亲本的表现型都是红果短毛C.两亲本之一自交后代有4种表
本文标题:七校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68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