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检测试卷1
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检测试卷1姓名----------班级--------学号---------说明:全卷分Ⅰ卷、Ⅱ卷,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在下列各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据此回答1~3题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A.生产资料公有制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D.劳动产品还不够丰富2.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A.是由我国的消费结构决定的B.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C.是由我国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决定的D.是由我国的就业方式多元化决定的3.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积极意义是()A.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B.有利于体现平均分配C.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D.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据报道,前不久中国某大学的四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在以其发明的专利技术折价为基础成立的股份公司中,其所持有的股份价值达上万元。据此回答4~6题:4.材料从某种角度上反映了我国实现的分配制度是()A.按劳分配的原则B.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C.共同富裕D.效率与公平统一5.专利技术所得属于()A.劳动收入B.福利收入C.资金收入D.技术收入6.从经济学角度看,专利技术所得属于()A.是合理的,因为国家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B.是不合理的,因为它没有劳动凝结C.是合理的,因为它体现了兼顾公平原则D.是不合理的,因为它违背了效率优先的原则关注和帮扶弱势群体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之一,2003年8月1日国务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据此回答7~10题。7.关注和帮扶弱势群体,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体现了()A.按劳分配原则B.效率优先原则C.兼顾公平原则D.城市美化原则8.关注和帮扶弱势群体,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必须做到()2①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③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体系④完善财政分配体系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9.从社会保障制度看,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属于()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10.《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规定,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救助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政府用于救助工作的经费属于()A.财政的扶贫和公共管理支出B.财政的城市建设支出C.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D.财政的政权建设支出某市围绕经济发展培植财源,围绕财源基础强化税收征管的财税工作思路,不断加强财源建设,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企业,全市财政收入连续几年保持了较高的发展势头。连续两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并消化历年赤字300万元。据此回答11~12题:11.材料表明()A.财政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增加财政收入B.分配政策是制约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之一C.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D.财政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取得的收入12.材料中的财政收支平衡是指()①财政收入等于支出②财政收入大于支出③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④财政支出大于收入⑤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A.①③B.②④⑤C.③④D.①③⑤我国新一届领导班子更加重视审计的作用,2004年国务院审计署接连发布了4个审计公报。据此回答13~15题。13.2004年10月,审计署发布了本年度第4号审计结果公报。公报指出,我国税收征管中存在着税务部门擅自扩大税收优惠政策执行范围,或变通政策违规批准减免税,对企业纳税申报审核不严,造成税收大量流失等问题。这对纳税人的警示是()A.纳税人要行使其权利,依法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B.税法的权威必须维护C.监督税收征管是纳税人的基本义务D.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也要依法治税14.第4号审计报告显示,企业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不实,导致税收严重流失.对此,国家税务总局已下发通知,严格依法治税,要求对存在违规涉税问题的企业进行税务专项稽查.严肃处理.国家税务总局提出要求,严格依法治税,这说明了()A.税收是国家和企业经济发展的资金保障B.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国家各项工作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C.税收不利于纳税人,但有利于国家3D.纳税人通过纳税能够成为国家的主人15.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上述要求,还表明税收具有()A.平等性B.无偿性C.固定性D.强制性从1998—2004年,七年以来,我国一共发行了91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带动了几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使中国的经济七年来每年通过投资直接拉动了1.5—2个百分点。据此回答16~20题.16.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从1998—2004年,七年以来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关系呈现的状态属于()A.财政收支平衡B.财政收入大于支出有节余C.财政收支失控D.财政支出大于收入有赤字17.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这七年以来一直实施()A.扩张性的财政政策B.紧缩性的财政政策C.中性财政政策D.无为性财政政策18.从上题的结果中可知,我们实施的这种财政政策是()①在需求不旺,物价持续走低的情况下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②在经济发展过热,物价飞涨的情况下抑制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③通常情况下的正常的财政政策④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⑤为了增大出口量A.①②③④⑤B.①④C.②③D.②④⑤19.国家发行的这些长期建设国债形成了()A.对外债务B.税收收入C.财政支出D.财政收入20.国家发行9100亿建设国债带动了带动了几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这说明()A.国债发行越多越好B.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C.发行国债是增加财政收入的基本条件D.发行国债是平衡财政收支的基本形式党的十六大指出,要深化税收体制改革,强化税收征管.据此回答21~23题.21.列宁说:“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出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最能说明这句话含义的是()A.税收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确定的,征收必须有法律依据B.税收可以使国家财政得到切实保证C.国家取得的税收收入,即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D.无论企业盈亏都必须依法纳税22.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标志是()A.税收是由税务机关征收的B.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C.税收是根据税法征收的4D.向纳税人征收的是货币和实物23.某个体私营企业,不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或只办理工商执照而不进行税务登记,故意不建立账薄,隐瞒经营收入和营业额;违反财务制度,建立明暗两本帐,利用非法挂靠;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以上行为属于()A.偷税行为B.欠税行为C.骗税行为D.抗税行为诚信纳税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无论富豪还是工薪者,都应把纳税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据此回答24~25题24.公民应依法自觉诚信纳税是因为()①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②我国的税收是凭借国家对政治权力征收的③我国的税收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的④我国人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5.公民依法自觉诚信纳税才能()A.体现公民的主人翁态度和社会责任感B.树立纳税意识,做国家和社会的主人C.体现税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D.由承担税款的负税人变为转嫁税款负担的纳税人第Ⅰ卷选择题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5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26.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开差距。”材料二:江泽民指出:“坚决克服一些单位盲目增加个人收入和社会集团消费的倾向,同时必须十分关心贫困地区、低收入者和困难企业职工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说明了什么?(5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提的问题是否一致?为什么?(5分)27.材料一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办,需要巨额资金作保证。据估算,治理环境需170亿元人民币,重大工程项目700多亿元,修建新体育馆160亿元,举办费用15亿元......总计约1045亿元。这些资金大部分来自政府的财政支出。材料二近几年来我国财政收支情况(亿元)年度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收支差距199234833742-259199786429197-555620032050123699-3198200426355.8828360.79-2004.91材料三世界各国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发达国家47.6%,发展中国家为31.7%,中国为18.5%.世界各国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发达国家为31.4%,发展中国家为24.7%,中国为12.72%。阅读上述三则材料,回答:(1)材料一中的财政支出属于什么支出?财政支出的巨大作用有哪些?(8分)(2)材料二、三主要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学过的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解决此问题的看法。(8分)28.200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今年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农业、保护农民积极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继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农村的一项重大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费改税,即“三提五统”中除公积金外,其余项目改为农业税。二是合理确定农业税计税要素。三是向农民公开征税项目和数额,由财政部门统一征收。四是农民完成法定税后,有权拒绝其7它摊派。通知强调,努力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农民负担得到明显减轻、不反弹,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这是衡量农村税费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简要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税收的有关知识的。(8分)29.论述题表l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单位.%城镇居民农村居民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39.237.937.737.149.147.746.245.6注: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60%以上者是绝对贫困;50%一60%者为温饱;:30%一40%者为富裕;30%以下者为最富裕。表2我国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628068607703847222532366247626228运用经济常识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图表分别说明什么经济现象?(9分)(2)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取消农业税的看法。(7分)9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参考答案及分析一、选择题:1.C2.B3.C4.B5.D6.A7.C8.A9.B10.C11.C12.D13.A14.B15.D16.D17.A18.B19.D20.B21.C22.B23.A24.C25.A二、非选择题26.提示: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阅读好材料,把握每一段材料的主旨;其次,要明确设问,把握准答题的方向,同时根据设问审准所用知识范围;最后,在解答时要做到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此题考查的知识是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答案:(1)①材料一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决打破平均主义,引入竞争机制,使劳动者收入合理拉开距离。②材料二说明在贯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的制度时,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关心帮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防止收入过分悬殊,反对两极分化。(2)强调拉开收入差距和防止过分悬殊,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统一的。二者统一的目的是一致的即共同富裕。因为:①拉开差距,才能真正体现按劳分配,从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使一部分人
本文标题:《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检测试卷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71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