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教学设计
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设计平和正兴学校共同教案1主备人石煜海成员授课人班级高二()()授课时间2010年月日星期(第周)课时4课题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课型自读指导教学目的1、理解翻译本篇。2、了解本篇孔子论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思想。重点难点重点:翻译理解文本,主要是对君子的评价。难点:15.6、15.8、15.26、15.35。教学内容二次备课等教学安排:第一课时:《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1-10章。第二课时:《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11-20章。第三课时:《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21-31章。第四课时:《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32-42章。教学设计:1、《论语》教学为自读指导课,以学生自主诵读探讨为主。可采用小组学习。2、老师强调主要思想,适当进行点拨,解答翻译和思想理解上的疑难。3、以练习配合教学。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复习旧课(3分钟)提问:我们学习了《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请翻译并说说下面一章意思。14.24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明确:孔子说:“古代学者学习为了修养和充实自己,当今学者学习是为了向别人炫耀。”二、导入直接进入文本学习。三、检查预习(4分钟)检查学生诵读或翻译的情况。四、解读课文(15分钟)1、诵读指导,诵读课文。(5分钟)(1)听朗诵录音或教师朗诵。(2)学生齐读课文2、自读赏析,讨论探究,初步疏通全文。(10分钟)随机提问学生。老师小结。检查完成预习情况。学生诵读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设计平和正兴学校共同教案2学生自由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借助注释,疏通文句。不懂或有争议的内容可以讨论探究。3、教师巡回指导,解释疑难问题,指导讨论。以上第2、3点交互进行。4、重点点拨:老师强调重要内容。主要疏通文本,准确翻译,理解思想。一以贯之15.3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子张书绅15.6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史鱼和蘧伯玉15.7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子贡为仁15.10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五、课堂练习,巩固强化(14分钟)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日:“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以“六艺”为学,孔子通晓军旅之事,却不与卫灵公谈论,显示一个有仁爱思想的儒者,绝不放弃理想而去阿附有权势的人。B.在陈国孔子师徒处于挫折、困境中,弟子们尽管受现实生活煎熬,但依然跟随着孔子,毫无怨言。C.子路认为做了君子,就应该保证显达,不可能处于困境之中。D.孔子认为,一个人有了生命价值的选择,那么穷与通就成为次要问题。通时要想到穷时,穷时要坚守志节。从本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和弟子们道德修为的差距。2、孔子在《论语》中还说过“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说明君子该怎样修为。解析:1、B(子路是有怨言的。)2、富而无骄,君子是容易做到的,但面对挫折、困境君子能处之泰然,固守其志向、操守,才是最难的。这也正是君子的修为。【译文】卫灵公向孔子问作战的阵法。孔子答道:“礼仪的事情,我曾经听到过;军队学生自读,教师巡回指导,释疑。学生完成练习,约8分钟。老师指导明确,约6分钟。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设计平和正兴学校共同教案3的事情,未曾学习过。”第二天就离开卫国。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从的人都饿坏了,没有人能爬得起来。子路怨恨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道:“君子固然穷(但能坚持),小人一穷就胡作非为了。”六、小结。(5分钟)孔子谈成仁的最高境界――“杀身以成仁”。“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成仁”是孔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成仁”即“圣”。孔子通常并不赞成杀身以成仁,如殷有三仁,成仁德而失性命。孔子在“求生以害仁”与“杀身以成仁”二者必选其一的时候,他才赞成“杀身以成仁”,通常赞成的是“不杀身以成仁”,如管仲不死而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是成仁不必杀身。七、作业布置,疑难解答(2分钟)1、诵读课文,准确翻译课文。2、完成预习作业。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步骤:一、复习旧课(3分钟)提问:请翻译并说说下面一章意思。15.5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明确:孔子说:“能够无所烦劳就使天下大治的人大概就是舜吧?他做了什么呢?修养好自己,居位听政罢了。”二、导入直接进入文本诵读理解。三、检查预习(4分钟)检查学生诵读或翻译的情况。四、解读课文(16分钟)1、诵读指导,诵读课文。(5分钟)(1)听朗诵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诵。(2)学生齐读课文2、自读赏析,讨论探究,初步疏通全文。(11分钟)学生自由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借助注释,疏通文句。不懂或有争议的内容可以讨论探究。3、教师巡回指导,解释疑难问题,指导讨论。以上第2、3点交互进行。老师小结老师布置作业并解答疑问。随机提问学生。老师小结检查学生诵读情况或翻译理解情况,老师指导学生诵读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设计平和正兴学校共同教案44、重点点拨:老师强调重要内容。主要疏通文本,准确翻译,理解思想。颜渊问为邦15.11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远怨15.1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君子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就怕死无闻15.20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五、课堂练习,巩固强化(15分钟)完成配套用书《中外文化文学经典名著专项导读》福建专版P12页第24题、P13页第27题。详见《中外文化文学经典名著专项导读》福建专版。六、小结。(5分钟)孔子文化的基调是强调快乐,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学习,快乐的工作,快乐的修炼。“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无一日之忧,有终身之乐。”“君子忧道不忧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儒学之忧是忧“道”,忧“祸”,忧“患”;不是忧愁,忧闷,忧得,忧失。忧的前提要求是远虑,以忧强调远虑,是远虑之忧。《易传.系辞》告诫我们:“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七、作业布置,疑难解答(2分钟)1.诵读课文,准确翻译课文。2、完成预习作业。课后反思学生自读教师巡回指导,释疑。学生完成练习约8分钟。老师指导约7分钟。老师小结老师布置作业并解答疑问。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设计平和正兴学校共同教案5第三课时教学步骤:一、复习旧课(3分钟)翻译理解下文:15.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解析:孔子说:“整天聚在一起,说话不涉及道义,只喜欢卖弄小聪明,难以造就啊!”二、导入直接进入文本诵读理解。三、检查预习(4分钟)检查学生诵读或翻译的情况。四、解读课文(16分钟)1、诵读指导,诵读课文。(5分钟)(1)听朗诵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诵。(2)学生齐读课文2、自读赏析,讨论探究,初步疏通全文。(11分钟)学生自由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借助注释,疏通文句。不懂或有争议的内容可以讨论探究。3、教师巡回指导,解释疑难问题,指导讨论。以上第2、3点交互进行。4、重点点拨:老师强调重要内容。主要疏通文本,准确翻译,理解思想。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15.2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15.2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5.29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五、课堂练习,巩固强化(15分钟)翻译下文,并说说包含的主要思想。1、15.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析:子贡问道:“有一句话可以终身遵照它去做的吗?”孔子道:“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加给别人。”本章是孔子给恕道下的定义。孔子善教,子贡善学,孔子以“一以贯之”之道语子贡,子贡以“一言行之”问孔子。子贡善问,孔子善答;一言之问,一恕之答;子贡问得新颖怪僻,孔子答得简洁明了。随机提问学生。老师小结。检查学生诵读或翻译的情况。老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学生自读教师巡回指导,释疑。学生完成练习,约8分钟。老师指导明确,约7分钟。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设计平和正兴学校共同教案6恕者“如心”,己心如彼心,彼心如己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心不喜欢,切勿施于人,心心相印,心心相通,推己及人。“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诸人。”千年圣训,黄金格言,道德底线,不可违戾。恕当是生活之恕,大是大非,纲纪原则皆不在宽恕之列,依法律办事,依纲纪而行。2、15.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解析:孔子说:“大家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大家喜爱他,也一定要去考察。”本章孔子谈识才的方法。孔子说“才难”,人才难得,又说:“举直错诸枉”,又说:“远佞人。”诸葛亮也说:“亲贤臣远小人。”不论是“举直远佞”,还是“亲贤远小”,都涉及人才难得,佞小难去,人才难得,又涉及识才选才,佞小难去又涉及识奸去诈,奸佞小人与忠直君子又难分难辨,奸佞之人常以忠诚之貌出现,忠直君子迫于环境又难免有奸诈之举。忠奸难辨,千古难题。孔子在本章中告诉我们的就是“亲贤远佞”的方法,“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通常有两类:第一类人:遭恶者是奸佞之人,奸诈邪曲,恶贯满盈,臭名昭著,众恶之可也。第二类人:遭恶者是能人,鹤立鸡群,才高傲世,特立独行,不容众俗,不被世人所识,以大义冒不违。这类人易犯众怒,耿介正直,不善保护自己,极易遭受“众恶之”的局面。这两类人忠奸相去甚远,但遭受“众恶”的结果是一致的,所以必须深勘细察,辨别忠奸,识忠去奸,识才去恶。“众好之”亦有两类人:第一类,众誉者是坏人,乡愿类的好好先生,没有是非原则,遇事左右逢源,逢人歌功颂德,更有甚者,蒙蔽上听,结党营私,善于钻营,串通勾结,邀功请赏,或心怀叵测,另有图谋,这类人极易得到众口一辞的称赞。第二类,众誉者是好人,遇事勤勤恳恳,为人忠直宽厚。“居之不倦,行之以忠。”多种美德集于一身,敏于事而慎于言,有口皆碑,众口称誉,但这类人不会钻营,不善曲意迎合。这两类人也是忠奸难辨,善恶难分。孔子在《子路篇》中告诉我们识别的方法是“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六、小结。(5分钟)“君子不争”,不是说君子没有进取心,君子有进取心,但不与人斤斤计较,不发生正面冲突,如射箭,“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人。”如骑马比赛,骑术不高,马匹不健,奔跑而落后,与他人无干。古人体育项目取“射”“御”意在培养君子“竞而不争”的君子品格。在今天看来,当扩大体育项目,以强健国人体魄,参与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但“竞而不争”,强调自身修炼,自身的功力,争在内,而不仅仅争在外,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七、作业布置,疑难解答(2分钟)1.诵读课文,准确翻译课文。2、完成预习作业。课后反思:老师小结老师布置作业并解答疑问。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设计平和正兴学校共同教案7第四课时教学步骤:一、复习旧课(3分钟)翻译理解下文:15.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解析:孔子说:“大家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大家喜爱他,也一定要去考察。”二、导入直接进入文本诵读理解。三、检查预习(4分钟)检查学生诵读或翻译的情况。四、解读课文(16分钟)1、诵读指导,诵读课文。(5分钟)(1)听朗诵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诵。(2)学生齐读课文2、自读赏析,讨论探究,初步疏通全文。(11分钟)学生自由诵读,理解课文内
本文标题:《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84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