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邓小平理论概论》2011年上半年第二次平时作业答案及解析
1《邓小平理论概论》2011年上半年第二次平时作业一、单选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1.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特征是()AA.统一、开放、竞争、有序B.统一开放、国家垄断C.统一开放、国家保护D.全国统一、分类开放2.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CA.供求机制B.激励机制C.价格机制D.竞争机制3.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C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4.我国的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指()AA.以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B.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所有制经济C.股份制经济D.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5.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D.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要渠道6.可持续发展强调()CA.经济快速增长B.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C.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D.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27.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BA.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B.数量扩张型增长方式C.数量紧缩型增长方式D.节约增产型增长方式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A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B.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9.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A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C.改革开放不动摇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动摇10.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根本上说,这是由()BA.当前的国情决定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C.当前的国际环境决定的D.党的方针政策决定的二、多选题(10题,每题4分,共40分)1.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邓小平理论()ABCD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B.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C.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D.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2.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是()BCDA.计划是社会主义的特有属性B.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C.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D.计划和市场都有经济手段3.改革开放主要解决()的问题CDA.什么是社会主义B.如何坚持社会主义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D.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了党在这一时期的()BCA.根本任务B.基本目标C.基本政策D.基本路线5.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ACA.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B.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C.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D.社会主义的资源配置手段6.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的本质要求CDA.建设社会主义B.建设共产主义C.立党为公D.执政为民7.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体现了()ABCD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与实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的统一B.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C.时代的要求D.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8.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我们过去()ABCA.没有完全搞清楚B.处于摸索之中C.不是完全清醒的D.已经搞清楚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ABCDA.为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奠定了基础B.打破了长期盛行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C.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D.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10.“实事求是”是()ACDA.指从客观存在的事物中,去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B.指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关系C.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三、判断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41.我国目前实行的分配制度是由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2.按需分配,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分配原则。×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分配原则。3.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解析: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4.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科技是关键。√5.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解析: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7.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组织领导。×解析: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不在同一组织内,它们是在平等和团结的基础上合作的,因而不是组织领导。8.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9.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10.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解析: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1.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12.“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核心是和平统一,但不放弃武力。×解析:“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13.坚持个人利益会损害集体主义精神。×解析:坚持个人利益并不必然会损害集体主义精神,我国法律保护个人正当的个人利益,但前提是不损害国家集体利益,只有当个人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14.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1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要使市场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解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邓小平理论概论》2011年上半年第一次平时作业答案(2011.6)一、单选题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C)A.结束两岸敌对状态B.发展两岸经贸关系C.一个中国的原则D.通邮、通航、通商2.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D)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邓小平理论3.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C)A.马克思主义B.“三个有利于”5C.实践D.经验总结4、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B)A.教育B.经济C.科技D.民主5.关于科学技术的极端重要性,邓小平有一著名论断,这就是(A)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C.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要占有一席之地D.中国的农业最终要用科技解决问题6.社会主义社会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条件是(A)A.社会主义公有制B.无产阶级掌握政权C.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D.劳动存在着重大差别7.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从根本上说,是(C)A.由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决定的B.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决定的C.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D.世界各国人民发展友好关系的必然要求8.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D)A.和平友好关系放在首位B.扩大我国的势力和影响放在首位C.避免战争放在首位D.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B)。A.为民服务B.执政为民C.取信于民D.代表人民1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三个有利于”标准二、不定项选择题11.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主要内容是(ABC)。A.坚持“一个国家”B.实行“两种制度”,主体是社会主义C.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D.一中一台12.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是(ABC)。A.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在本质上是统一的B.对外开放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C.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6D.对外开放是自力更生的立足点13.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邓小平理论(ABCD)。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B.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C.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D.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14.我国现阶段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共同点有(ACD)。A.都是私有制经济B.都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C.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都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15.“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BC)。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16.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ABCD)。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C.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D.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17.实现共现富裕是(ABCD)。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B.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C.社会主义本质内容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18.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ABCD)。A.“一中一台”B.“两个中国”C.“一国两府”D.“台湾独立”19.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体现了我国(ABCD)。A.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B.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D.政权组织的特点和优点20.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的“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BCD)。A.强国之路B.立党之本C.执政之基D.力量之源三、判断正误题21.根据“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后台湾实行完全自治。错。根据“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后台湾并不能实行完全自治。722.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1984年。错。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1982年。23.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错。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4.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25.1982年9月,形成了建立中国共产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工人阶级政党新型关系的四项原则,即“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对)26.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对)27.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对)28.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的标准是经济发展。错。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9.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30.中国共产党是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是在中共十三大。(对)3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对)3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错。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3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基本特征是生产力落后。(对)34.1984年10月十二届一中全会到1988年9月十三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理论对外开放理论的形成时期。错。1984年10月十二届一中全会到1988年9月十三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时期。35.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对)
本文标题:《邓小平理论概论》2011年上半年第二次平时作业答案及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92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