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政治/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A卷
2000017-01,02,03,04,05,06,07,08,09,1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1页共15页)山东政法学院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A卷2009级法学(法学院、经贸、民商、刑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监狱学、经济学、日语、新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英语(1+3)、英语专业本科(层次)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A.唯物论和辩证法B.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D.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命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是()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3.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之处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4.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5.上层建筑结构中的核心是A.国家元首B.意识形态C.国家政权D.政治法律思想6被马克思誉为“历史的有力的杠杆和“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的是()A.阶级斗争B.革命C.改革D.科学7.如果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使用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使用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8.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仍然是雇佣劳动的剩余劳动,这是因为()A.自动化生产线作为不变资本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B.自动化生产线作为劳动资料不参与财富创造C.自动化生产线作为固定资本其价值逐渐转移D.自动化生产线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共同源泉9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2000017-01,02,03,04,05,06,07,08,09,1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2页共15页)A.工业资本B.银行资本C金融资本D.农业资本10.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结论这一著名论断的依据是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D.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二、多项选择题:11~2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1、下面对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有()A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因此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现在不适应新时代B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物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12、黑格尔说过:“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割下来,虽名叫做手,实已不是手了。”这说明()A.部分不能脱离整体,整体统帅部分B.个性不能离开共性,个性包含着共性C.构成事物系统的要素,不能分散的存在D.手的意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13.2009年全球发生了H1N1流感,经过科研人员连续攻关,最终生产了疫苗,相信疫情终究会得到控制。这一事实充分体现的哲学原理有A.物质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B.规律都是可以认识、把握与改造的C.人的意识不仅可以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可以创造客观世界D.世界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14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A.认识主体存在自身的局限性B.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D.认识是一个过程15.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是A.没有研究人的主观能动作用B.没有考察人们思想动机的物质根源C.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D.忽视了历史人物的社会作用16.“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的话,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的作用C.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D.否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17.某人在原始森林中采参,因为运气好,只花了半天时间就采到一颗大人参,这颗人参在市场上买了很高的价钱。这说明()A.商品的价格不决定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人类劳动量的多少,只和商品的用途的大小有关B.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形成商品的个别价值,而商品是按社会价值出售的C.商品的供不应求是导致价格高的最为重要的决定性因素D.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降低,不能降低商品的社会价值量18.对资本理解正确的有A.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B.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C.是一种运动D.是一个历史范畴19.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2000017-01,02,03,04,05,06,07,08,09,1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3页共15页)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B.跨国公司的发展C.各国经济体制的改革D.资本主义国家为推动世界经济的进步和发展20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化的原因在于A.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不同B.历史传统不同C.指导思想不同D.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三、分析题:21~2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21、材料1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者更换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4卷材料21956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这一方针由毛泽东提出,经中共中央确定的关于科学和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针。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报告会,陆定一代表中共中央向知识界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对这个方针作了全面的阐述。他强调:“我们所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我们主张政治上必须分清敌我,我们又主张人民内部一定要有自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学领域中的表现。摘自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主页党史频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材料3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摘直党的十七大报告材料4“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必须真正摸准、摸清我们的国情和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据以正确决定我们的长远规划的原则。”他还说:“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我们坚定不移的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同时我们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绝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摘直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000017-01,02,03,04,05,06,07,08,09,1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4页共15页)请回答:1结合材料1-3,运用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来论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哲学根据。2结合材料3与材料4,运用辩证否定观的思想来阐明我们对待外国文化的的正确态度。22.材料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荀子》材料2“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梁启超《钦冰室合集》材料3历史不是个人随易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材料4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摘自《十七大报告》材料5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摘直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请回答1.材料1反映出什么思想,有什么局限?2.材料2和材料3有什么思想倾向,其本质是什么?3.材料4和材料5的阐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观点?新时期如何坚持以人为本?23、阅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材料1“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的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2000017-01,02,03,04,05,06,07,08,09,1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5页共15页)材料2“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材料3“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请回答1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生产要素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什么?2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了什么3运用劳动二重性原理具体分析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24、材料1相对于西欧国家而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时间不长,从1861农奴制改革算起至1917年十月革命,这中间只有50多年的时间。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俄国未经资本主义发达阶段而先于西方进入社会主义。十月革命发生后,第二国际的理论权威和孟什维克的理论家纷纷指责它缺乏必要的生产力基础,搞早了,搞糟了。其中以考茨基的言论最为为尖锐,他攻击布什维克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无非是一种想要超越或者用法令来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的大规模试验而已”,就像“一个怀孕妇女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且引起早产。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考茨基的“早产论”一出台,列宁等人在理论上进行了有力批判。而十月革命所开创的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凯歌高奏,则从实践上宣告“早产论”的破产。摘直俄亚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A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98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