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设计与反思
1基本信息课题语文版新课程八年级上学期1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作者及工作单位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霞岚中学罗苑东教材分析1、《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由著名文学家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讲读篇目,叙述了鲁达路见不平,为解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逼上梁山的侠义故事。本单元节编了一组小说,内容丰富,人物形象、情节生动,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小说的特点、写作方法、语言风格、人物形象等。2、本文是第一篇,八年级的学生七年级已经有了小说的基础知识与阅读经历(《空城计》、《美猴王》等),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其生动传神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细致入微的侠义精神刻画,提高学生的赏析名著能力和审美情趣,并最终激发学生对《水浒传》乃至文学名著的阅读兴趣。学情分析1、《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由著名文学家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加上现在文化的传播途径很多,范围很广,所以山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全可以很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很多学生从电视或者书籍里接触过,甚至详细地体会过《水浒传》。所以里面的很多故事,譬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景阳冈、晁盖智取生辰纲……学生都有所了解。由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众多故事中精彩的一个,而鲁达作为正义的化身,无所顾忌的作为,豪爽、嫉恶如仇等品性……这些都是学生所喜好的。所以学生对《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研读也充满着期待。作为山区教师,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现有的文化传播条件,引导学生自己去形成有效的学习体验范围,并激发他们学习文学的兴趣。2、由于学生接触过《空城计》(语文版七年级上)、《美猴王》(语文版七年级上)等篇目,所以对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应该有所了解。我们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可以从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三方面依次入手,认真体会这篇课文。情节方面我们我们可以通过叫学生理清文章的两条线索(明线和暗线),复述整篇课文来把握。在把握鲁达这个人物,我们是通过分析课文知道:作者将人物安置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遭遇来刻画其性格;将人物置身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显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抓住人物的心理、细节,或者以其他人物进行映衬来突出人物的性格;明写与暗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塑造人物。课文没有具体的社会环境的介绍,但我们可以通过各阶层人物(郑屠、店小二、金氏父女、鲁达)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描写,领悟到一幅北宋社会生活逼真清晰的图景,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补充一些《水浒传》里的故事(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景阳冈、晁盖智取生辰纲等等),帮助学生来领悟当时的社会环境,最终反过来理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使用的语言是古代白话,所以要扫清文字障碍。鲁达的性格是在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形成的,而且他身上也展现出让人钦佩的侠义精神。学生要学习这种精神,就要认真体会小说在塑造人物时所用的手法。我们认识了小说中的一个人,也就认识了一类人。鲁达的出现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时势造英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做出正确的情感选择,就必须把握住人物的一切,而要把握住鲁达,我们就要对当时的封建社会有深刻的认识。对当时的社会的理解来自于对课文文本的理解、对《水浒》这一文学名著的解读,以及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的检索。教学目标21、知识与能力:(1)小说知识。特别是小说的三要素。(2)感觉的描写。特别是味觉、视觉、听觉。(3)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的修辞手法。2、过程与方法:(1)体会小说中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理解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1将人物安置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遭遇来刻画人物性格。2将人物置身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显现人物的性格特征。3抓住人物的心理、细节,或以其他人物进行映衬,突出人物的性格。4明写与暗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3)学习小说中生动、准确、精彩的语言。3、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鲁达的人物形象,学习人物的侠义精神。(2)了解北宋的社会矛盾,体会封建制度的局限性。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小说的故事情节。2、小说的人物性格。3、小说的环境。教学难点:1、主次勾连和一张一弛的情节安排。2、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三拳打死镇关西的侠义精神的理解。3、封建社会的局限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了解自己认为课文里的或者与课文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告诉他(她)们上课提问各位学生预习的方面及相关资料。接触文本及与文本有关的信息。让学生接触一些课外书籍,接触网络,对文本有所了解,形成比较广泛的有效的体验范围。创设学习情境上课前放音频《好汉歌》。听音频《好汉歌》,兴趣高昂,有些也唱了起来。激发学生兴趣。导入。从《好汉歌》导入新课。对《水浒》中的好汉人物的品性有了初步印象。步入新课,引入课题。解题。让学生自己来说对文本的整体认识(有关作家,作品《水浒传》,《水浒传》中与课文有关的情节的问题)。学生介绍有关施耐庵、《水浒传》、《水浒传》第三回、小说文体知识。学生依据标题找出两个主要人物,然后找出两人的帮助学生认识作家、作品《水浒传》、《水浒传》中与课文有关的情节,小说的文体知识了解文本1、放音频《鲁提辖拳打镇关西》。2、让学生复述故事。1、看课文,听音频。2、复述故事1、正音,正字。2、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知课文。1、让学生介绍自己所预习相关知识方面。2、让学生说出有关情节方面的知识。对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概括:小说文本知识方面、《水浒》中各个人物的绰号、《水浒》中人物的故事、……合作探究知识:教师帮助学生筛选学生的信息,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体验范围和方式。小结。归纳情节特色:1、主次勾连、一张一弛;2、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情节线索:明暗。1、记下教师板书。2、对课文文本的小说情节有深刻体会。使学生知识系统性,结构化。作业。让学生去课文文本中寻找小说刻画人物所用的素材。记下作业,课后自己去了解鲁达这一人物形象,同时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法。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准备。3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1、导入。从清人金圣叹说:“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水浒传〉序三》)导入新课。把分析人物的注意力放在鲁达的身上。导入本课时的教学任务——分析人物形象。2、研读课文。1、让学生寻找课文文本中所出现的人物。2、从课文标题和作者所要弘扬的侠义精神出发,让学生明了作者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3、让学生找出有关鲁达的语句。4、补充《水浒传》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故事。5、归纳出鲁达的性格特征。6、帮助学生明确文本塑造人物时所用文字在艺术上表现在什么方面(行动描写、语言描写……)。7、让学生体会鲁达与郑屠的正面接触,体会语言精彩。1、找出小说中出现的人物:鲁达、史进、李忠、金氏父女、店小二、郑屠……2、把学习注意力放在鲁达身上。3、学生找出刻画人物的语句,集中体现在: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映衬。4、学生结合文本体会鲁达对三种人的不同方式方法。5、学生分析鲁达的性格特征。6、明了鲁达性格特征来源于文本的哪些部分。7、找出鲁达的“三激”和“三打”,从修辞和感官的感觉去体会文字运用的奇妙。合作探究知识:教师帮助学生筛选学生的信息,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体验范围和方式。3、小结。1、让学生明确鲁达的性格特征。2、让学生理解作者塑造鲁达这一人物形象的方法:(1)善于把人物置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他们的性格。(2)把人物置于斗争的激流中,以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3)心理刻画、细节描写,其他人物映衬等,对塑造人物性格都起了很好的作用。(4)在结构上,明写与暗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也是一大特点。1、把握住人物形象。2、学会人物形象塑造的一些手法。3、感受鲁达身上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出情感选择。使学生知识系统性,结构化。4、作业。1、让学生体悟小说的环境,了解北宋社会。2、让学生体会个性化语言和写作特色。2、对自己寻找到有关《水浒传》的故事加以整理。1、从小说塑造人物过程中感悟环境,语言特色。2、从小说的叙事写人和人物举止言行体会写作。3、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传播途径激发兴趣。为第三课时的学习做准备。第三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1、导入。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谈到小说创作问题,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真实之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从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辩证关系引出小说的环境。明确小说中的人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有模糊认知: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他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导入本课时的教学任务之一:分析人物生活的环境。42、研读课文。1、让学生概括自己所搜集到《水浒传》中的精彩故事,并复述与课文关系密切的故事,如下选一些: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花和尚大闹桃花村、鲁智深火烧瓦罐寺、花和尚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大闹野猪林、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鲁智深浙江坐化。2、让学生说出对北宋社会的了解。并把课文文本中的人物与环境密切联系起来。3、从李笠翁所说“务使心曲隐微,随口唾出,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弗更浮泛”中引导学生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4、引导学生从小说按事情发生的顺序写人叙事和通过人物的言谈和行为表现人物性格两方面体会写作。1、学生概括《水浒传》中的精彩故事:李逵元夜闹东京、景阳冈武松打虎、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宋江怒杀阎婆惜、吴用智取生辰纲、青面兽北京斗武、燕青月夜遇道君、石秀智杀裴如海、赤发鬼醉卧灵官殿……2、学生把自己搜集到有关北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情况在课堂加以展示。3、学生从“即闻其声,便知其人”中体会人物类型语言(粗犷或文雅),人物的语言合乎他的职业、身份、环境,准确形象地写出了人物说话的口气和神情。4、学习作品写作的成功之处。合作探究知识:教师帮助学生筛选学生的信息,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体验范围和方式。激发学生的文学趣味。3、小结。1、对北宋环境的特色总结2、归纳语言特色和写作可借鉴之处。1、明确人物与环境的关系2、明确个性化语言,借鉴小说的写作技巧。使学生知识系统性,结构化。4、作业。1、对学生进行评价。2、对学生的被评情况进行分析,反思教学。完成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反思教学,改进以后的教学。板书设计第一课时情节:主次勾连、一张一弛。(鲁提辖)问(金氏父女)――(鲁提辖)救(助金氏父女)――(鲁提辖)打(镇关西)――(鲁提辖)走—————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线索:(1)明线::鲁达在酒楼听金氏父女哭诉后了解了郑屠劣迹,救助金氏脱险,三拳打死镇关西并出走。(2)暗线:侧面描写郑屠强占金翠莲,强占后又抛弃金翠莲,勒索根本从未有过的典身钱。(3)两条线索的交汇点:郑屠的肉铺前。第二课时人物——鲁提辖:慷慨大方,重义轻财;嫉恶如仇,见义勇为;性急如火,心细如发;勇而有谋,胆大心细。对小二(恶霸爪牙):注意分寸,打掉门牙;对郑屠(大奸大恶):恨之入骨,失手打死;三“激”(消遣)————————三拳(三奇)对泼皮(街头无赖):手下留情,斗智扬威。第三课时社会环境:官逼民反,逼上梁山。艺术特色:个性化语言,借鉴写作。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5《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学生学习活动评价方案一、知识储备:(总共30分,每空1分。)1、小说是以塑造人
本文标题:《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设计与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00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