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10讲义习题】第三节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
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三节摩擦力【2】任务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知道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2.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自主学习: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且有滑动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摩擦力,称为滑动摩擦力。2.产生条件:两物体必须接触且接触面;有力;有滑动。3.方向:沿接触面且与相反。4.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即Ff=μFN,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无单位,它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与物体间的相对速度的大小、接触面的大小、压力的大小无关。活动探究: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们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1.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接触面相互挤压、两接触面间有相对滑动【注意】①静止的物体也可受到滑动摩擦力;②要特别注意“相对”这个条件→相对滑动。③滑动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但它产生的效果一定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2.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的切线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注意】①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同一接触面内的弹力方向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相反,但一定和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先进行猜想)可能与物体接触面的性质有(如粗糙程度、材料)有关,接触面的大小,正压力大小、相对运动快慢等有关。〔实验探究〕控制变量法(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①只改变材料(接触面蒙上一层塑料纸)②只改变正压力(增减木块上钩码个数)③只改变接触面积(正放、侧放)④只改变相对运动速度(慢拉、快拉)3.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即Fμ=μFN其中的FN表示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G。①μ叫动摩擦因数,与Ff、F无关,由两接触面物体的本身因素(材料、粗糙程度)决定②μ与接触面积无关、与两接触面的相对速度无关【注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若没有特别交待,可取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探究1:关于滑动摩擦力,正确的说法是()A.两接触面有接触,且有相对运动,则在接触面内一定会产生滑动摩擦力。B.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着接触面,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水平。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E.滑动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F.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G.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动摩擦因数与物体重力的乘积。H.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压力成正比。探究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的均匀长方木板跟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现用力F推木板使它运动,当木板的五分之二在桌外时,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为多少?探究3:如图在水平面上放一个重GA=20N的物体A,A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5,使该物体能沿桌面匀速运动的水平拉力F为多少?如果在A上放一个重GB=10N的B,B与A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2,那么当A与B以相同的速度沿水平面匀速滑动时,对物体A的水平拉力应该多少?此时物体B受到A的摩擦力是多大?拓展:物体B通过水平细线固定在墙上,要使物体A能够从物体B下抽出来,至少要用多大的拉力?当课反馈:1.要使木块在水平木桌上滑动受到的摩擦力小些,下列措施中有效的是()A.将木块和木桌的接触面刨光滑些B.在木桌表面上垫一张平整的铁皮C.使木块的滑动速度增大D.减小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2.用50N的水平推力F将重24N的物块压在竖直墙面上,物块沿墙面下滑,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则墙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为N。3.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________N.第三节摩擦力【2】习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某接触面上有滑动摩擦力,则也一定有弹力B.弹力的方向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垂直C.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相对滑动D.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2.关于摩擦力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接触面上的压力成正比B.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等于μFNC.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与该物体的重力大小成正比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如图所示,A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1v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2v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是21vv,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B.若是21vv,A受到了B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若是21vv,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D.若是21vv,B受到了A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4.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对其认识错误的是()A.轮胎做成圆形,有利于减小摩擦B.坐垫下有许多根弹簧,目的是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震动C.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跟和刹车把套上都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5.放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的小铁片,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但他不会掉下来,其主要原因是()A.他受到磁性黑板的吸引力B.它受到磁性黑板的静摩擦力C.它对黑板有吸引力D.它受到磁性黑板的滑动摩擦力6.如图所示,皮带是水平的,当皮带不动时,为使物体向右匀速运动而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为F1;当皮带向左运动时,为使物体向右匀速运动而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力为F2,则()A.F1=F2B.F1>F2C.F1<F2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7.如图所示,一个重G=200N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摩擦因数μ=0.1,同时物体还受到大小为10N、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作用,则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大小是10N,方向向左.B.大小是10N,方向向右.C.大小是20N,方向向左.D.大小是20N,方向向右.8.为了测定木块和竖直墙壁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用一根弹簧将木块压在墙上,同时在木块下方有一个拉力F2作用,使木块恰好匀速向下运动,如图所示.现分别测出了弹簧的弹力F1、拉力F2和木块的重力G,则滑动摩擦因数μ应等于()A.12FGFB.12FFC.1FGD.21FGF9.重10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F1最大静摩擦力为30N,当用一个水平拉力F作用于木块,F由8N增大到28N,则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变化情况为___,当F的大小由35N减小到28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情况为___。10.如图所示,A、B两物体均重G=10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3,同时有F=1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等于______,B对A的摩擦力等于______.11.如图所示,重为50N的人站在重为20N的物体上用10N的力水平拉绳,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12.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第一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5),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第二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6),记下相应的示数;第三次:把两块相同木块叠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7),记下相应的示数.实验次数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滑动摩擦力/N14.024.038.0(1)若已知每个木块的质量为2kg,请你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2)比较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3)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13.马拉着自重600N的雪橇在水平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马需用水平拉力18N.若在雪橇上载货500kg,马要用多大的水平力可使雪橇仍做匀速直线运动?雪橇和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多大?(取g=10m/s2)14.重20N的木块B,被物体A挤压在竖直墙上静止,如图所示,当用10N的力时,恰能将木块B从下方抽出。要将木块B从上端抽出,最少需用多大的力?
本文标题:【10讲义习题】第三节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01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