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优化探究】2015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素能提升1-1-2直线运动规律及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含解析)新人教版1.(2014年高考广东卷)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C.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D.0~2s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解析:0~3s内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选项A错误;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3s内和第4s内图象斜率相同,故加速度相同,选项B正确;vt图象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第1s内和第4s内对应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故位移大小相等,选项C错误;第3s内和第4s内对应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故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0~2s和0~4s内位移相同,但时间不同,故平均速度不相等,选项D错误.答案:B2.(多选)(2014年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B.当F=52μmg时,A的加速度为13μgC.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解析:设B对A的摩擦力为Ff1,A对B的摩擦力为Ff2,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Ff3,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f1与F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Ff1和Ff2的最大值均为2μmg,Ff3的最大值为32μmg,故当0F≤32μmg时,A、B均保持静止;继续增大F,在一定范围内A、B将相对静止以共同的加速度开始运动,设当A、B恰好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拉力为F′,加速度为a′,则对A,有F′-2μmg-2-=2ma′,对A、B整体,有F′-32μmg=3ma′,解得F′=3μmg,故当32μmgF≤3μmg时,A相对于B静止,二者以共同的加速度开始运动;当F3μmg时,A相对于B滑动.由以上分析可知A错误,C正确.当F=52μmg时,A、B以共同的加速度开始运动,将A、B看作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32μmg=3ma,解得a=μg3,B正确.对B来说,其所受合力的最大值Fm=2μmg-32μmg=12μmg,即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D正确.答案:BCD3.(2014年高考新课标Ⅱ全国卷)2012年10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39km的高空后跳下,经过4分20秒到达距地面约1.5km高度处,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纪录.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取10m/s2.(1)若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至1.5km高度处所需的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2)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高速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可近似表示为f=kv2,其中v为速率,k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形状、横截面积及空气密度有关.已知该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高速下落的vt图象如图所示.若该运动员和所带装备的总质量m=100kg,试估算该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阻力的阻力系数.(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解析:(1)设该运动员从开始自由下落至1.5km高度处的时间为t,下落距离为s,在1.5km高度处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gt①s=12gt2②根据题意有s=3.9×104m-1.5×103m=3.75×104m③联立①②③式得t=87s④v=8.7×102m/s.⑤(2)该运动员达到最大速度vmax时,加速度为零,根据平衡条件有mg=kv2max⑥由所给的vt图象可读出vmax≈360m/s⑦由⑥⑦式得k=0.008kg/m.答案:(1)87s8.7×102m/s(2)0.008kg/m-3-4.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7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3s内的平均速度大6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1m/s2B.1.5m/s2C.3m/s2D.4m/s2解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质点在1.5s末的瞬时速度,设为v1,在第一个7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质点在3.5s末的瞬时速度,设为v2,则v2=v1+6m/s,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得a=v2-v1t=v1+6m/s-v13.5s-1.5s=3m/s2,故C正确.答案:C5.一个质量m=1kg的物块放在水平光滑地面上,在一水平外力F1=2N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运动5s后撤去外力,在此时刻再加上一个与F1反向的力F2=6N,物体又运动5s.规定外力F1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在物体运动的这个10s的时间内,下列关于物体的速度图象,正确的是()解析:物体在前5s内的加速度a1=F1m=2m/s2,5s末的速度v1=a1t1=10m/s,物体在5~10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a2=F2m=6m/s2,10s末物体的速度v2=v1-a2t2=-20m/s,D正确.答案:D6.如图所示,长度L=1m、质量M=0.25kg的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2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位于木板的左端,木板和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现突然给木板一向左的初速度v0=2m/s,同时对小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10N,经过一段时间后,物块与木板相对静止,g取10m/s2,求:(1)从开始运动到小物块与木板相对静止经过的时间;(2)小物块最终在木板上的位置.解析:(1)由题意知小物块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木板先向左做匀减速运动,再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小物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Ff=μmg=2N.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小物块的加速度为-4-a1=F-Ffm=4m/s2,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f=Ff′,则木板的加速度为a2=Ff′M=8m/s2.当小物块、木板具有共同的速度时,两者不再发生相对滑动,将一直加速运动下去,所以a1t=-v0+a2t,解得t=0.5s.(2)两者共同速度大小为v=a1t=2m/s,可见木板此时恰好回到原位置,位移为零.此过程物块的位移为x=12a1t2=0.5m,所以小物块最终停在木板的中点处.答案:(1)0.5s(2)中点处课时跟踪训练一、选择题1.(2014年高考新课标Ⅱ全国卷)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1+v22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解析:vt图象中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代表位移,可知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而时间相同,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A正确,C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可以用v1+v22来表示,乙的运动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B错误;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代表加速度的大小,则甲、乙的加速度均减小,D错误.答案:A2.(2014年高考北京卷)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5-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动力学分析、超重和失重.加速度向上为超重、向下为失重,手托物体抛出的过程,必定有一段加速过程,即超重过程,从加速后到手和物体分离的过程中,可以匀速也可以减速,因此可能失重,也可能既不超重也不失重,A、B错误.手与物体分离时的力学条件为手与物体之间的压力FN=0,分离后手和物体一定减速,物体减速的加速度为g,手减速要比物体快才会分离,因此手的加速度大于g,C错误,D正确.答案:D3.(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A、B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固定斜面上,用始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拉A,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为了增加轻线上的张力,可行的办法是()A.增大A物块的质量B.增大B物块的质量C.增大倾角θD.增大拉力F解析:设A、B整体的加速度为a,轻线上的张力为FT,对A、B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mB)gsinθ=(mA+mB)a,对于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T-mBgsinθ=mBa,解以上两式得FT=mBmA+mBF,B、D正确.答案:BD4.如图所示,质量满足mA=2mB=3mC的三个物块A、B、C,A与天花板之间、B与C之间均用轻弹簧相连,A与B之间用细绳相连,当系统静止后,突然剪断AB间的细绳,则此瞬间A、B、C的加速度分别为(取向下为正)()A.-56g、2g、0B.-2g、2g、0C.-56g、53g、0D.-2g、53g、g解析:系统静止时,A物块受重力GA=mAg,弹簧向上的拉力F=(mA+mB+mC)g,A、B间细绳的拉力FAB=(mB+mC)g;B、C间弹簧的弹力FBC=mCg,剪断细绳瞬间,弹簧形变来不及恢复,即弹力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对物块A有F-GA=mAaA,解得aA=56g,方向竖直向上;对物块B有FBC+GB=mBaB,解得aB=53g,方向竖直向下;剪断细绳的瞬间C的受力不变,其加速度为零.C选项正确.答案:C-6-5.(多选)(2014年邯郸质检)如图所示,一小滑块沿足够长的斜面以初速度v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滑块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滑块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A.vC=3m/sB.vB=8m/sC.DE=3m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解析:设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时间T=2s,则vC=xAB+xBD2T=3m/s,A正确;由xAC-xCD=aT2,可得a=0.5m/s2,由v2B-v2C=2axBC可得vB=10m/s,B错误;由v2C=2axCE可得xCE=9m,xDE=xCE-xCD=4m,C错误;tCE=vCa=6s,tDE=tCE-tCD=4s,D正确.答案:AD6.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的点a的时间间隔是Ta,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Tb,则a、b之间的距离为()A.18g(T2a-T2b)B.14g(T2a-T2b)C.12g(T2a-T2b)D.12g(Ta-Tb)解析:根据时间的对称性,物体从a点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a2,从b点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b2,所以a点到最高点的距离ha=12g(Ta2)2=gT2a8,b点到最高点的距离hb=12g(Tb2)2=gT2b8,故a、b之间的距离为ha-hb=18g(T2a-T2b),即选A.答案:A7.(多选)(2014年高考四川卷)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匀速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0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t0时刻P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P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解析:若P在传送带左端时的速度v2小于v1,则P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当P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绳的拉力时,P做加速运动,则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一直做加速运动,第二种是先做加速-7-运动,当速度达到v1后做匀速运动;当P受到的摩擦力小于绳的拉力时,P做减速运动,也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一直做减速运动,从右端滑出,第二种是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反向加速运动,从左端滑出.若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的速度v2大于v1,则小物体P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使P做减速运动,则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一直做减速运动,第二种是速度先减到v1,之后若P受到绳的拉力和静摩擦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第三种是速度先减到v1,之后若P所受的静摩擦力小于绳的拉力,则P将继续减速直到速度减为0,再反向做加速运动并且摩擦力反向,加速度不变,从左
本文标题:【优化探究】2015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素能提升1-1-2直线运动规律及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含解析)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07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