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优化设计】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二)大气运动规律
【优化设计】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二)大气运动规律专题升级训练二大气运动规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2012·广州三模)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水平面上大气由低压区流向高压区B.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形成风C.地区间的冷热不均引起空气垂直运动D.三圈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2012·广州天河三模)读“某地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图”(下图),完成第2~3题。2.该地的地形可能是()A.山地B.平原C.盆地D.高原3.如该地大力发展工业,由于地形原因最有可能造成的污染是()A.水污染B.大气污染C.土壤污染D.固体废弃物污染4.(2012·广东清远考前热身)图乙产品的原料生长条件是高温多雨,据此推测其应主要分布在图甲中()A.北部沿海B.西北部沿海C.西部沿海D.东部沿海5.(2012·广东六校联考)下图为“A地某时刻的风形成受力图”,由图可知,该地的天气可能是()A.风高物燥B.万里无云C.阴雨连绵D.气温突降6.(2012·广州执信中学)下图为“某风带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甲地位于大陆西岸。甲地的自然带可能是()①北半球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②南半球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③北半球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④南半球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读“2012年7月29日北京二至五环路温度示意图”,完成第7~8题。7.图中反映的地理现象是()A.焚风效应B.雨影效应C.热岛效应D.狭管效应8.南二环白天最高气温达到39℃,造成南二环“最热”的原因可能是()①城市道路以混凝土、柏油路面为主,热容量小②建筑群密集③车流量大④植被覆盖率高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012·广东茂名模拟)下图是“北半球某大陆沿北回归线作的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0题。9.如果图中M、P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此时④地吹()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10.图中下列地区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11.(2012·广东惠州调研)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下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二、综合题(共56分)12.(2011·广东佛山调研)(28分)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认识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下列问题。实验报告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实验步骤:(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1)在下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由此总结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同一水平面上的→大气→热力环流。(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则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变化。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处等压面弯曲,高压处等压面弯曲。(3)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由此可总结出不同海拔高度上气压分布的规律是。(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你能说出一个生活实例吗?13.(2012·广东佛山禅城调研改编)(28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材料二:某地气候资料图。材料三: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1)在材料三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材料一图中气压带和风带(填代号)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其分布的规律是。此气候类型是在材料一中的(填代号)带影响下形成的,在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4)读材料三,简要评价A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专题升级训练二大气运动规律一、选择题1.C解析:同一水平面上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了风;近地面空气受热则气流上升,近地面空气受冷则气流下沉,故C项正确;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2~3.2.C3.B解析:第2题,该地低层大气(0~10千米)的中上部(5~10千米)出现了逆温现象,容易形成逆温现象的地形是盆地。第3题,大气出现逆温现象,又在盆地地区,近地面受污染的空气难以对流上升扩散,故易产生大气污染事件。4.D解析:图甲为海南岛地图,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故岛屿的东侧高温多雨;西侧降水较少,因此椰树多生长在东部沿海。5.C解析:根据图中受力情况分析,①是摩擦力,②是地转偏向力,③是风向,④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中心,说明此天气系统为气旋,容易出现阴雨天气。6.C解析:图示风带为北半球的西风带,能受到此风带影响的气候类型是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它们所对应的自然带是北半球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北半球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7~8.7.C8.C解析:第7题,图中市区温度总体上高于四周地区,是典型的热岛效应。第8题,若植被覆盖率较高则会使该地温度降低。9~10.9.A10.A解析:第9题,从图中等压面可以看出,大陆的气压高于海洋,风应该由大陆吹向海洋。当风由③地吹向西面的海洋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向右偏转成东南风。第10题,海洋热容量比陆地大,故海洋的温度变化比陆地小。如果天空中有云,则温度变化会更小。11.C解析: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具有温室效应,能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就能减弱大气逆辐射,图中③为大气逆辐射。二、综合题12.答案:(1)画图如下所示:大气上升或下降气压差异水平运动(2)画图如下所示向下向上(3)BADC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与相应高空气压“高”“低”相反(4)房间内的暖气装在下部,空调冷风口装在上部。解析:本题通过实验现象综合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与相关知识的判断与应用。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冷热不均,因此应紧密结合冷、热对气压的影响进行分析。就气压分布和变化规律而言,应注意区分不同海拔高度上的变化及近地面与高空绝对气压值的差别。13.答案:(1)②⑤(2)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⑥C(3)A处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山脉;地中海深入大陆之间,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大陆内部;B处有高大的南北向沿海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4)有利:热量充足,光照强。不利:雨热不同期,作物生长期降水稀少。解析:第(1)题,D地位于撒哈拉沙漠地区,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其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的交替控制形成的。材料一中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⑤为东北信风。第(2)题,材料二的气温、降水特征符合温带海洋性气候,此气候一般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成因是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材料三中的C地为西欧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第(3)题,结合世界的地形分析,A所在的地区没有高大的山脉阻挡西风的深入,而且地中海深入内陆,加深了海洋的影响;而B处所在的北美西部地区,高大的山脉呈南北走向且逼近海岸,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第(4)题,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故农作物生长的有利条件是热量充足,光照强;不利条件是雨热不同期,作物生长期降水稀少。
本文标题:【优化设计】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二)大气运动规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08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