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小学一年级下期语文教案二00年上学期2安全教育课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学习学生安全责任书时间:一课时学生安全责任书为了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划清责任界限,健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网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签订本安全责任:1、学校、班级、教师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安全责任制;校长对全校安全总负责,学校各部门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对本部门的安全负责,班主任对班级安全负责。学校与各班级签订安全责任书。2、学校经常进行安全法纪教育,检查安全工作。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法定监护人的家长,有责任教育子女遵纪守法,用《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规范子女的言行,做到家、校教育合一。3、学生要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教育,如有异议可跟老师解释,但不允许以怀恶意的与老师顶撞甚至背3后侮辱老师,更不允许离家出走,如因此而引发的一切后果,老师能证明自己无过错的话,学校概不负责。4、严禁在校内追逐打闹,不做危险性游戏,不靠在楼道栏杆上向上或向下张望,上下楼梯不拥挤,集体活动时一切行动听指挥。如有违反,造成伤害的由学生自己负责。5、学生之间违纪造成伤害的由肇事方负责,并承担一切费用。6、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如因此造成后果的由老师本人负责;但属履行职责,进行正常的批评教育,出现意外后果的,由学生方负责。7、学生在校外造成社会危害,由学生方负责经济赔偿;触犯法律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理。8、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在校外发生交通事故者由肇事方负责。9、学校严禁学生玩火和在教室或寝室内点蜡烛、玩电、玩水、玩炮、玩锐刃钝器物,否则发生安全事故由学生自己负责。10、学生在校内,校方有责任保护其不受非法侵害;在校外遭不法侵害,由政法部门依法追究。11、严禁学生私自到沟塘、江河游泳、洗澡,造成意外伤害,由学生方负责,校方概不负责。12、学生在校园活动中发生安全事故或受到意外伤害,学校4有责任积极配合家长向保险公司申请索赔。(指已参保的学生)13、凡走读生在校外发生的一切事故,责任概由学生家长负责。14、学校开展校内外收集活动,因学生不听指挥,违背有关规定,造成意外伤害的,学生应承担全部责任。日常上课期间,学生不得随意外出,走读生除中、晚餐时间外,其他时间也不得随意出入,有事要履行请假手续,并在门卫处做好登记,否则造成社会危险或出现意外事故的由学生承担一切责任。15、在校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应当报告老师或请求学校处理,不得邀请社会流痞或家长、亲属来校闹事,更不允许家长不通过学校私自到校找学生的麻烦,否则,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概由家长负责。2008年9月1日附:根据2002年6月25日教育部令12号文件《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在学生伤害事故中,有以下10种情形学校可以完全不负责任,特请家长参阅:条例规定了学校不承担责任的10种情形:51、因不可抗力造成的事故;2、学校能证明,校方不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疾病,在教育活动中发生事故发生的;3、学校有证据证明,学校及教职员工已经充分履职,但仍没有避免事故的;4、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意外发生事故的;5、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事故的;6、学生在学校教学活动或者集体活动期间擅自外出发生事故的;7、学生违反学校规定或在非教学活动期间自行到校活动,或者放学后自行滞留学校期间发生事故的;8、在教学活动期间,学校和学生以外的的第三人造成事故的;9、学生自杀、自伤的;10、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以外发生事故的。条例同时规定,学校不是学生的监护人,学校只有教育、管理学生的责任。6《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元、汉、桌、爷、毛、笔、您、事、示、休、息、啦”13个字;会写“毛、笔、元、示、写、字、太”7个字。学习新偏旁“竹字头”、“秃宝盖”。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识字、写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难点: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古人造汉字的有关资料。2.教师制作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猜字(1)出示课件。(甲骨文的“马”字)7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这是“马”)这就是我们祖先最早创造的文字。谁知道叫什么?(甲骨文)(2)出示“甲骨文”课件,教师适当讲解。2.课件出示教材P20中的图。请你们看一幅图画,发现什么了?(1)我发现图上有两个人在走,旁边的字像两个“人”字。出示课件“从”叠在两个人身上。(2)我看见一个小孩靠在树旁休息,旁边的字像一个人靠在树旁。我觉得那个字像“休息”的“休”。出示课件:“休”,“亻”叠在小孩身上,“木”叠在树上。3.板书课题(有趣的汉字)4.读课题,说说“有趣”是什么意思。二、读文识字汉字怎么有趣?你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1.自由读课文、识字。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记住这个字。(2)找找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3)看看课后生字表里的生字都认识了吗?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识记情况。3.利用课件检查生字识记情况。(1)课件出示本课带生字的词语。8①小老师教读②学生轮读(2)课件出示本课的认读生字。①学生轮读②游戏巩固生字三、读文,初步了解汉字有趣的造字规律。1.这课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告诉老师。(四)2.请四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些汉字怎么有趣?3.小组交流,说说汉字怎么有趣。4.集体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理解课文内容。(1)引导学生读、议一、二自然段,了解象形字的造字规律。①从第一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写字象画画。②从第二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是用图画出事物的。③课件演示“山、羊”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象形字很有趣。④教师贴用图画出事物⑤指导朗读一、二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⑥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9展。你们知道古人“用图画出事物”的还有哪些字?(2)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了解会意字的造字规律。①通过读、议学生知道有些意思画不出来的时候,古人就把两个字合在一起,造出一个新字。②演示课件“鸣、休”的造字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会意字也很有趣。③教师贴把两个字合在一起④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⑤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是这样造出来的?(3)小结谈话,齐读第四自然段。(4)总结谈话,分角色朗读全文。①通过元元和爷爷的对话,我们知道了两种有趣的造字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教师指板书)②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进一步感悟汉字的有趣。四、指导书写1.指导书写“毛”字。(1)课件出示“毛”,让学生仔细观察“毛”每一笔在田字10格中的位置。(2)学生说,教师范写。重点指导:竖弯钩从竖中线的左边起笔。(3)学生练习书写“毛”。2.指导书写“笔”。(1)出示实物毛笔。问:笔头、笔杆都是什么做的?然后课件出示“毛”“竹”。(2)让学生说“笔”字怎么写?课件出示“笔”。上边竹字头,下边是毛,合在一起就是毛笔的“笔”。(3)学习新偏旁“竹字头”。课件出示“”,和“竹”比较,哪些笔画发生了什么变化?(4)课件出示“毛”和“笔”,让学生观察“毛”和“笔”这两个字里的“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5)学生练习书写“笔”字。3.指导书写“元、太、字、写、示”。(1)学生自己观察字形。(2)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把这几个字写好看。①“元”和“示”进行比较。“元”字第二横稍微向右上斜一点,“竖弯钩”从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处稍向上一点起笔。②“写”与“字”进行比较。11a“写”的偏旁是“秃宝盖”,提醒学生注意“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区别。b“写”的第四笔是“竖折折钩”,注意这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学生练习书写。4.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字,并进行评议。2、《合在一起成新字》案例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认识13个生字;掌握7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日字旁”、“小字头”。(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理解词语。2.过程与方法:(1)在愉快的语文学习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理解汉字合体字的造字方法,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2)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提高感知能力,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的同时,对所获得的信息加以思考分析,开展多角度的探究性活动。(3)学生通过学习成果的发布,提高展示表现自我和交流12表达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孩子的主动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儿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2)使学生在充分体验汉字的奇妙演变及造字规律的同时,感悟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源流长。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过程:第1学时一、利用课件(简笔画),揭示课题1.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看!今天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这里都有什么?(和书中的图相符)2.显示独体字:小嘴说一说:图中有什么?木、水、石……小手写一写:书空字的笔画我们读一读:复习学过的独体字。(3)提出问题:一棵大树用“木”表示,想想一片树林的“林”可以怎样写呢?一片森林的“森”呢?(课件中演示两个木合成林,三个木合成森)(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独体字《合在一起成新字》。13二、朗读儿歌,学习生字1.听儿歌,想原因:为什么“日”、“月”合起来就念“明”?看课件或听录音,在听、看、思考中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合体字的组合原因,帮助学生记忆字形。2.读儿歌,讲道理:(1)教师教:集体读儿歌第一节,再指名发言,引导学生分析字形。(2)学生学:小组读儿歌第二节,讨论生字的字形。(3)师生合作:读儿歌、理解字义师:一个太阳和和一个月亮合起来是……生:日月明(4)男女生对读:通过竞赛式的对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男:日月女:明3.游戏激趣,巩固生字《碰碰撞》:教师组合独体字,并说:“生字卡片碰碰撞,碰出生字谁来认?”学生答:“碰出生字我来认,日+月就念明。”4.认读生词,巩固生字游戏:悄悄话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一方悄悄告诉另一方,对了点点头,错了悄悄告诉他。词卡:14明月男生尘土尖刀森林从来众人泉水岩石鲜花甜水三、学写字学笔画1.出示:从林观察:两个相同的字合在一起成新字时笔画发生了什么变化?左边的偏旁中捺变成了点。2.学写:从林(1)观察教师书写,点部分描红。(2)端正书写姿势,写“从、林”的字头。四、齐读儿歌五、布置作业:自选熟读课文与自编儿歌中的一项作业完成。第二课时一、检查学习情况:游戏激趣复习生字1.找朋友:发独体字的字卡,让学生找朋友。找到就大声地说:“……合在一起就念……”2.开火车认读合体字生字卡片3.小老师带读生词卡。二、学写生字151.观察“描描写写”中的其他生字,描出易错的笔画。2.讲讲:甘中间的小横靠左不靠右。尖小字的竖勾变成竖。明日字旁变小、变窄。右边的月第一笔为竖撇,从竖中线的偏右的地方起笔,到左下格收笔。3.教师范写学生描写三、读课文:让我们再熟悉一下学过的字词,并想想你编了什么儿歌。四、布置作业:复习生词3、《添口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了解儿歌内容,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儿歌。2、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二、重点难点能正确通顺的朗读儿歌,识记生字,了解生字的意思,并能运用生字组词说句。三、教学准备16有关课件、词卡等。五、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趣,引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课件出示:礼物盒出示——闪光2、师: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课件出示:礼物盒打开(出示谜语带配音)东南西北四道墙,围在一起四方方。你要问它啥意思,鼻子下面嘴一张。画外音:小朋友,你知道我是什么字吗?课件出示;卡通“口”字自述并配音:我的名字叫小口,今天我来找朋友,我的朋友在哪里?请你
本文标题:一年二期语文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41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