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一看就增30分地理专题18自然灾害与防治
专题18自然灾害与防治(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3、4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1、5、6防灾与减灾2、3、71.冬春季节,频繁南下的冷气团造成有些地区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而上层气温仍然高于0℃,使得上层云中的水滴一直保持液态。当雨滴落入近地面空气层后冷却,并在较冷的地表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气象学上称为“冻雨”。下图是“2011年1月2~3日我国冻雨区预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1)图中A省是我国出现冻雨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危害程度最重的省份。从天气系统和地形两方面分析其自然原因。(6分)(2)冻雨的主要危害有哪些?(9分)解析第(1)题,A省为贵州省,冬半年处在准静止锋的冷气团控制下,又因云贵高原地势高,气温偏低,易出现冻雨。第(2)题,主要危害有交通、输电线路、农作物及树木等。答案(1)冬季,A省处在昆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内,阴雨天多;海拔高,气温低,出现冻雨的概率高。(2)路面结冰,影响交通;输电设施结冰,电线被压断,影响输电;危害越冬作物生长,导致农业减产;树木被摧毁。2.(2013·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据报道,2013年4月初,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及临近地区因暴雨引发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下图示意阿根廷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分析上述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9分)(2)简述在野外考察时应如何避免洪水造成的人身伤害。(6分)答案(1)降水强度大,多支流,来水量大;地势低平,流速缓,排水不畅;地处河流下游入海口,受海水顶托。(2)关注气象预报;遇到洪水时,要逃向高处(如果不能逃脱,要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等待救援);不要在河滩和山谷中露营。(大雨时不宜在沟谷停留)3.下面的图甲为“某滑坡区域坡度、面积频率分布图”,图乙为“某滑坡区域土质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据图说明该区域什么坡度、土质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4分)(2)该区域滑坡多发,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6分)解析第(1)题,据图可得出正确结论。第(2)题,应对该区域滑坡多发的措施有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加固稳定变形土体等工程措施,以及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等非工程措施。答案(1)坡度15°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2)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4.(2013·淄博市三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说出图示区域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原因。(6分)(2)针对易发地质灾害,图示观光长廊采取了哪一类措施及其意义?(9分)解析第(1)题,由图例可知该山坡陡峻;加之山体有角砾岩的存在,易被风化、侵蚀,致使碎屑物质增多。第(2)题,措施可从图中判读:夯填土石、混凝土层、防水层等。意义应结合自然灾害的防御,在此基础上结合情境中的“观光窗”阐述对景观欣赏的有利影响。答案(1)类型:崩塌(滑坡)。原因:不稳定坡面,碎屑物多。(2)措施:夯填土石、混凝土层、防水层等工程措施。意义:减小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提高安全性;利于游客观光等。5.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1)说出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构成的特点。(6分)(2)分析2004年以后灾损面积大小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力的变化趋势及原因。(9分)解析第(1)题,“构成”即比重,除了要求描述各组成部分外,还需重点突出比重大的组成部分。判读图1可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风雹、冷冻、其他气象灾害等,推断出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种类多样;其中以干旱、洪涝灾害比重最大。第(2)题,首先描述灾损面积与粮食总产量的相关性,即灾损面积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力在减小;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提高。答案(1)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种类多样,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地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损害;其中以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最为严重。(2)变化趋势:2004年以来,灾损面积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力下降。原因: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提高。6.(2013·八闽一中协作校内部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沿海省级行政区风暴潮灾害系数,系数越大表示风暴潮灾害造成的损失越大。读图回答问题。(15分)(1)据图归纳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2)阐述防御风暴潮的工程性措施。(9分)答案(1)以上海为界,南部高于北部南部沿海受台风活动影响比北部大,灾害损失较大(2)修筑沿海、沿江堤坝和防洪墙;建设渔业专业的避风港口,完善城市排水设施,建立沿海防护林体系。(答出3点即可)7.(2012·山东文综,3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5分)(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6分)(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9分)解析(1)注意本题设问是洪水发生的气候条件,所以本题分析原因是主要抓住什么月份降水多即可。(2)回答需抓住河流治理在不同河段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蓄洪水,做法是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其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答案(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本文标题:一看就增30分地理专题18自然灾害与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57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