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语文)2009届曲靖一中高三高考冲刺卷
云南省曲靖一中2009届高三高考冲刺卷语文(七)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和谐想当然剪缉安之若素B.炒作条形码咨询有章可循C.蓝藻细斟酌申报棉薄之力D.赊购量角器底蕴数典亡祖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当我们面临无法解脱的困境时,不妨让头脑冷静下来,抓住引起麻烦和混乱的根源,然后釜底抽薪,说不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B.朋友宋某工作努力,玩得也够炫,而且花样翻新,标新立异....;在盛夏,扛着滑雪板,顶着烈日,冒着40℃的高温,向沙漠进发。C.这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犹如一个耍杂技的大技场,男女老幼络绎不绝....,朝这个“新闻交汇处”涌来,打听各种各样的消息。D.我总注意街边悬挂的钟表的时间,如果看到所有的表针都指向同一时间,就觉得这个店主是一个叹为观止....的人。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形如马鞍的鼎耳与形似马蹄的鼎是既象征蒙古族善于赛马射箭,又寓意吉祥如意,幸福安康。B.该县紧紧围绕国家“十一五”规划加大对公路建设投入的重要契机,掀起了农村公路建设的热潮。C.青少年时期狂热地追求偶像和明星是不足为怪的,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大,这种狂热自然会冷下来。D.要加强对党员干部权力监督的途径和办法,做到党员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管理就落实到哪里。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一扇有树叶的窗,圆圆扁扁的小叶子像门帘上的花鸟绣,当然更活泼些。风一吹过来,。①多像一群小顽童在比赛荡秋千②风是幕后工作者,负责把它们推向天空③它们就“刷”地一声晃荡起来④而蝉是拉拉队⑤我似乎听见嘻嘻哈哈的笑声⑥在枝头努力叫闹A.②④⑥⑤③①B.①③②④⑤⑥C.③⑤①②④⑥D.②④⑥③⑤①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古罗马与汉长安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汉帝国崛起于亚洲东部,而古罗马也在欧洲逐渐走向繁荣。但是长安和罗马有着很不相同的城市发展脉络。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经过缜密论证,考虑的是管辖辽阔疆域的安全需要,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根本利益,“先政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络十分清楚。对比之下,罗马城是自然形成的都城,早在公元前753年就已建城,早已有相当的经济文化基础,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终于变成了古罗马之都,并在帝国之初达到全盛,其发展脉络刚好与长安相反。因为城市发展脉络的不同,他们的文化发展脉络也不同。长安文化在很短的时间里依靠强大的国家力量快速崛起,而罗马文化则是继承了希腊文化甚至埃及文化发展而来,发展过程有几百年之久。长安文化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这是由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决定的。但是长安文化又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其他思想流派只要和最高统治者意愿相合,就能得到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长安文化以周秦文化为基础,广泛吸取了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从而形成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它既代表了本国甚至本大洲文化的最高水平,又带动了周围广大区域内的文明进程,而且它还促成了世界最大的单一民族——汉族正式形成。长安文化作为一种集大成的新兴文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愿意探求和吸纳其他文化来充实自己。张骞在西方人之前最早开通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中国人对自己以外世界的一次大探求。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博望”二字恰如其分地道出了长安文化的探求性。罗马文化中没有一支像儒家思想那样独大的至尊核心,奥古斯都称帝,但共和思想和法则依然深入人心,即使是逐渐兴起的基督教文化也没有改变罗马文化多元的特质。罗马帝国广阔疆域内,大大小小的诸多城市都被允许按照首都的模式去建设和发展,而在中国,地方城市的建设是不能同首都平起平坐的,同时罗马城中众多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长安城中不可能有的。只是到公元392年,基督教才发展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成为至尊一元的宗教文化,但这时距罗马帝国的解体已只有几年时间了。长安文化和罗马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宗教性。长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的倾向,但是按照儒家“敬鬼神而远之”的理念,长安文化中的宗教元素始终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而儒家的“仁爱”思想使长安文化洋溢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在这种人文精神的推动下诞生的《史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罗马文化继承了古希腊开明而松散的多神信仰,充满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这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在蛰伏数百年后又成为文艺复兴能在意大利发端的历史渊源。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逐渐强大,罗马甚至成为基督教教延所在地,这与宽容而多元的罗马文化背道而驰。5.下列选项不属于长安文化范畴的一项是A.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考虑的是安全,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先政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络十分清楚。B.长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的倾向,但这些宗教因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始终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C.长安文化具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它广泛地吸取了长安以外的异地及少数民族文化乃至域外文化,具有一定的探求性。D.长安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洋溢着强烈的人文精神。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罗马帝国时代,罗马文化没有一支像儒家思想那样独大的至尊核心,而是呈现文化多元的特质。B.长安文化崛起时间短、速度快、内容少、空问大,所以才广泛吸取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C.罗马文化继承了历史文化传统发展而来,而长安文化则没有,只是包容和吸纳其他思想流派及域外文化快速崛起。D.汉帝国与古罗马都是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兴起的,其文化有共同的特色,就是非宗教性并具有人文精神。7.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汉帝国中,没有一个城市在规模上与汉长安城同样大或者超过汉长安城。B.在欧洲,如果没有基督教的兴起和发展为国教,没有至尊一元的宗教统治欧洲,没有中世纪宗教神学时代,让罗马的多元文化与人文精神一直发展下去,那么,就可能不会产生文艺复兴运动。C.罗马城的形成发展,其脉络应是“先经济文化,后政治军事”,所以其发展是漫长而缓慢的。D.汉族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兼收包容其他思想流派乃至域外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滂外甥谣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日:“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郡中中人以下,莫不归怨,乃指滂所用以为“范党”。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狱吏谓曰:“凡坐系皆祭皋陶。”滂曰:“皋陶贤者,古之直臣。知滂无罪,将理之于帝;如其有罪,祭之何益!”众人由此亦止。狱吏将加掠考,滂以同囚多婴.病,乃请先就格,遂与同郡袁忠争受楚毒。桓帝使中常侍王甫以次辨诘,滂等皆三木囊头①,暴于阶下,余人在前,或对或否,滂、忠于后越次而进。王甫诘日:“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共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皆以情对,不得隐饰。”滂对曰:“臣闻仲尼之言:‘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欲使善善同其清,恶恶同其污,谓王政之愿闻,不悟更以为党。”甫曰:“卿更相拔举,迭为唇齿,有不合者,见则排斥,其意如何?”滂乃慷慨仰天日:“古之循善,自求多福;今之循善,身陷大戮。身死之日,愿埋滂于首阳山②侧,上不负皇天,下不愧夷、齐。”甫愍然为之改容。乃得并解桎梏。滂后事释,南归。初,滂等系狱,尚书霍谮湑理之。及得免,到京师,往候湑而不为谢。或有让.滂者。对曰:“昔叔向婴罪,祁奚救之,未闻叔向有谢恩之辞,祁老有自伐之色。”竞无所言。(节选自《后汉书·范滂传》)【注释】①三木囊头:颈、手、足都锁上木制刑具,用囊蒙头。②首阳山:商代的伯夷、叔齐辞职让王位,谏阻周武王伐纣,在周灭商后,耻于吃周家天下的粮食,采薇首阳山,最后饿死。后世称两人为有高尚节操的人物。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厉:严厉B.后牢修诬言钩.党钩:牵连C.滂以同囚多婴.病,乃请先就格婴:患D.或有让.滂者让:责备9.以下旬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范滂高洁品行的一项是①滂在职,严整疾恶②显荐异节,抽拔幽陋③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④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⑤乃请先就格,遂与同郡袁忠争受楚毒⑥自相褒举,评论朝廷A.①③④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⑤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滂被太守宗资重用,忠于职守,严肃整治不良风气,大力推举才能卓异的人。B.范滂用人不徇私,即使对自己的外甥也是如此,让他在家里休息,不要去做官。C.范滂被人诬陷为结成朋党而下狱,但他光明磊落,在狱中坚决不祭拜皋陶。D.范滂面对王甫的审讯,慷慨激昂进行申辩,认为自己问心无愧,从而打动了王甫。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四、(23分)11.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欲使善善同其清,恶恶同其污。(5分)答:(2)昔叔向婴罪,祁奚救之,未闻叔向有谢恩之辞,祁老有自伐之色。(5分)答:1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8分)[中吕]普天乐滕宾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角名,蝇头利,输去渊明陶陶醉。尽黄菊围绕东篱,良田数顷,黄牛一只,归去来兮。【注释】滕宾:字玉霄,黄冈人,至大年间翰林学士,后弃家入天台山为道士。此曲写于作者归隐入道之前、但又决心归隐以后。(1)这首散曲运用了怎样的艺术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答:(2)“输去渊明陶陶醉”一句,“输”字用得极妙,你认为呢?谈谈你的看法。(4分)答:13.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苏洵《六国论》)(2)爱而不见,。(《邶风·静女》)层峦耸翠,;,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明月松间照,。,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面子孙智慧可怜天下父母心!城里的教学质量好,发了财的张生就打算把儿子送到城里读书。不久前,他的一个叔伯姐姐捎信来,说城里有套住房空着,让他先给看着,出租费好商量。张生高兴坏了,正打瞌睡,扔过来一个枕头,更何况,平日里都是他有事求这个姐姐,现在这个姐姐居然也求到自己的头上了,总算把丢的面子拾回来了。他姐姐的住房位于市中心的繁华地带,二楼,100多平方米。张生搬进来后,每天除了做些小生意就是接儿子上下学。时间一长,等他了解了居住的环境后,却生出一种自卑感。原来这是一个“干部楼”,住的都是干部,官衔倒是都不大,净是一些厂里的科长、局里的主任之类的。和他这个平民百姓一比,把他从他姐姐那儿拾起来的面子重又给弄得荡然无存,这明显是低人一等嘛。张生看到别人的笑脸就感到了尴尬,感到了无比的羞愧。这天,他接儿子放学回家,走到胡同口走不动了,胡同口围满了人,唧唧喳喳说个不停。张生驮着儿子挤进里边看热闹,仔细一听,明白了。他楼上的一个邻居正和两名警察争论不休,警察要看他的驾驶证,那位邻居死活不让看,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办理。眼下,市里正在创“三优”,对交通秩序检查得紧。围观的人越聚越多,那邻居更抹不开面子了,和两名警察吵得脸红脖子粗。这时,张生的儿子跟张生要手机,说我给我同学打个电话。他儿子“滴滴”地按了一通,喂,杨志的爸爸吗?我找杨志。啊,杨志,没走远,好啊,我这儿出了点麻烦,能不能让你爸爸过来一趟。没多大工夫,一辆小面包车驶来,车身上写着“公安”俩字。从车上下来那个叫杨志的同学,来到张生的儿子面前,毕恭毕敬地问:班长,啥事?张生的儿子指了指那邻居,说我叔叔遇上
本文标题:七(语文)2009届曲靖一中高三高考冲刺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70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