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造纸印刷 > 七--九年级《体育与健康》学年教学计划
希望中学七年级《体育与健康》学年教学计划指导思想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3.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4.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教学目标1.知道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及其意义,积极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形成积极的态度和行为。2.完成和基本掌握本年级选择项目中的知识与简单战术,结合游戏等多种形式获得应用技能,区分安全和不安全的运动行为,发展自学自练和自我保健能力。3.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练习手段,发展速度与灵敏、有氧耐力。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懂得不良行为对健康的影响,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发展的益处。4.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在体育活动中初步建立自尊与自信,积极进取,培养坚强意志。5.建立个人与群体的和谐关系,在体育游戏和比赛中能与同伴合理分配角色,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任务。教学内容运动参与1.自觉参加《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2.知道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及其意义,形成积极态度和行为。3.能区分安全和不安全的运动行为,发展自学自练和自我保健能力。运动技能教学内容时数教学重点田径跑上下快速跑、耐久跑各4节以各项目技术为载体,发展跑的能力和有氧耐力、弹跳力、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能力和抗疲劳的能力。跳跃上下立定跳远各2节投掷上下纸飞机投远比赛各2节2球类排球上基本准备姿势与移动、正面下手发球、正面双手垫球、正面双手传球、教学比赛10节以排球的基本技术为载体,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培养运动兴趣。下扣球、“中一二”进攻战术配合、教学比赛10节武术健身拳棍上健身拳1-124节培养高尚的武德,磨练意志、锻炼身心。下健身棍1-124节体操技巧上前滚翻、远撑前滚翻(女)、鱼跃前滚翻(男)、后滚翻、肩肘倒立6节以技巧和支撑跳跃技术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空间定向、自我调控的能力。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发展学生的肌肉力量,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能。下单肩后滚翻、跪跑起、挺身跳、燕式平衡、头手倒立(男)、有人扶持的手倒立(女)6节支撑跳跃上分腿腾跃山羊4节下侧腾越4节身体健康1.发展位移速度3-4节2.发展有氧耐力3-4节3.发展反应速度与灵敏、协调10-12节结合跑、球类教学安排4.发展力量6-8节结合体操与跳跃进行5.发展柔韧6-8节给体操与武术教学安排6.了解活动中的安全与注意问题每节课心理健康1.比赛时与同伴合理分配角色。2.知道并指出体育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3.简单评价体育与健康信息及媒体信息。4.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建议1.在进行单元教学的安排时根据学校场地器械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可单一单元也可复式单元。2.在进行单元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单元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技术目标、体能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的相互协调与统一。3.选择学期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全面性、多样性和与学期教学目标的对应性。4.教学内容的排列顺序应充分考虑单元教学内容与学校场地、本地气候的特点相适应。35.在设计实际教学时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渗透,力争做到一个内容渗透多个目标,一个目标用多个内容来完成。6.单元教学方式的选择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出使每个学生都能受益的教学方式。4希望中学八年级《体育与健康》学年教学计划指导思想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3.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4.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教学目标1.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懂得科学的锻炼方法。2.完成和基本掌握本年级选择项目中规定动作,了解所学运动项目的简单规则。结合游戏和降低规则的比赛,提高技战术的运用能力。用安全方法进行运动,发展体育的广泛兴趣、爱好。提高自学自练和自我保健能力。3.全面发展体能的基础上,通过多种练习继续发展灵敏、速度和有氧耐力,知道营养需求及选择对健康的影响。根据自己的生理发育特点,了解体育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4.正确评价自己的运动能力,了解身心之间的关系,逐步掌握设置合适的体育学习目标方法,增强自尊与自信,在克服困难的学习中,体验成功和活动的乐趣。5.增进同学间的交往,建立体育活动中的合作意识,指出体育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结合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多渠道搜集信息,并能评说比赛和表演。教学内容运动参与1.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懂得科学的锻炼方法。2.用安全方法进行运动,发展体育的广泛兴趣、爱好。提高自学自练和自我保健能力。3.根据自己的生理发育特点,了解体育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运动技能教学内容时数教学重点田径跑上耐久跑障碍跑各3节以各项目技术为载体,发展跑的能力和有氧耐力、弹跳力、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能力和抗疲劳的能力。下快速跑跳跃上下蹲距式跳远各3节投掷上下纸飞机投远比赛各2节5球类篮球上各种跑法、双手胸前传接球、前滑步、后滑步、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女)单手肩上投篮(男)、运球、急停、传切配合、教学比赛10节以排球的基本技术为载体,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培养运动兴趣。下复习基本技术、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跳投、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对抗投篮游戏、持球突破、半场人盯人、防守区域联防、教学比赛10节武术上青年拳(一)6节1、培养武术的兴趣2、掌握武术的基本技术、技能,提高灵敏、快捷、力量等身体素质。3、加强学生的武德修养下青年拳(二)6节体操单杠上1.跳上成正撑慢翻下2..单(双)脚蹬地翻身上成正撑3..单、双脚蹬地成正撑-慢翻下-单杠斜体悬垂(1分钟)6节以单杠和支撑跳跃技术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空间定向、自我调控的能力。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发展学生的肌肉力量,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能。进一步克服害怕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克服困难的精神。下1.支撑单腿向前摆越成骑撑还原成正撑2.骑撑后倒挂膝上骑撑单挂膝后回环一周半-支撑后摆转体90度下3.成套动作6节支撑跳跃上分腿腾跃山羊2节下分腿腾跃山羊2节身体健康1.发展位移速度3-4节2.发展有氧耐力3-4节3.发展反应速度与灵敏、协调10-12节结合跑、球类教学安排4.发展力量6-8节结合体操与跳跃进行5.发展柔韧6-8节给体操与武术教学安排6.了解活动中的安全与注意问题是节节有6心理健康①了解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②学会用呼吸调节法调节情绪。③了解实现目标可能遇到的困难。③通过积极的体育活动,逐步增强自尊与自信。④比赛时与同伴合理分配角色。⑤知道并指出体育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⑥简单评价体育与健康信息及媒体信息。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建议1.在进行单元教学的安排时根据学校场地器械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可单一单元也可复式单元。2.在进行单元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单元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技术目标、体能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的相互协调与统一。3.选择学期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全面性、多样性和与学期教学目标的对应性。4.教学内容的排列顺序应充分考虑单元教学内容与学校场地、本地气候的特点相适应。5.在设计实际教学时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渗透,力争做到一个内容渗透多个目标,一个目标用多个内容来完成。6.单元教学方式的选择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出使每个学生都能受益的教学方式。7希望中学九年级《体育与健康》学年教学计划(针对体育中考)一、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考试项目的运动技能,重点加强训练学生中考项目,纠正学生的技术动作,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刻苦耐劳、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等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在抓中考项目训练中,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身心健康为基础,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的新型的训练模式进行。同时还必须依靠学校领导和各班主任的积极配合、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医务监督,使训练有组织、安全有序地进行。二、教学目标1、通过集体学习、分组练习、使学生尽快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和运动技能。2、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3、培养学生乐观开朗、刻苦训练、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等优良品质。三、训练内容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800/1000米跑。今年初三体育考试项目是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800/1000米跑,以50分纳入升学总分计算。四、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确保体育组能够顺利完成任务,特制定本计划:以课堂教学为主与课外练习相结合,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选择的训练。但要求同学们一定要在每次的训练过程中必须围绕自己的弱项强化练习,认真完成各组的练习任务。分清主次安排好各项练习时间比例。第十六周第一次模拟测试:1.教师测试2.确立自选目标和项目3.教师以测试为主4.学生按自己选项分组练习第十七周1继续完成测试任务上报并分析学情2.根据学生的成绩按项目分成练习小组3教师布置训练任务有小组长带领练习4.加大练习负荷.耐力跑800米、1000米5.教师分组辅导自选项目第十八周1.学生成绩反馈,分析技术动作2.集体练习5分钟坐位体前屈3.速度素质练习4.200米、400、600米跑85.起跑、途中跑、冲刺技术6.分组按项目练习第十九周1.强化下肢力量练习2.发展弹跳能力:弹跳的专项练习3.加强后进生辅导4.鼓励一帮一互助带动练习第二十周1.课前练习2.辅助性练习3.坐位体前屈测试4.重点强调技术动作第二十一周1.力量素质练习2.单双杠屈伸、纵跳、跳台阶3.练习负荷40—60%4.自查自练结合5.总结练习经验第二十二周1.全面身体素质练习2.教师按组辅导3.学生完成任务4.正反动作展示及纠正布置寒假训练作业1.安全教育2.训练常识及任务:A每次练习前须做好准备活动B课堂上练习过的内容、完成运动量C适度放松开学第一周1.恢复身体适应性练习2.检查寒假训练作业完成情况3.安全教育提醒4.反思、总结经验第二周1.提高课堂安全意识2.速度素质练习3.途中跑4.冲刺技术5.重点检测800/1000米第三周第二次模拟测试第四周1.继续测试完毕分析学情2.全面身体素质练习3.重点提高力量素质4.立定跳远第五周1.全面身体素质练习2.提高兴趣游戏教学3.重点辅导第三梯队提成绩第六周第三次模拟测试9第七周中考体育加试动员:1.召开全体学生会议2.考试有关注意事项3.安全教育五、具体训练内容安排:A、提高立定跳远的训练方法及要求:(男生满分为2.46米、女生为1.96米)(一)、动作技术要领1、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2、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要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充分,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3、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二)、影响成绩的因素1、力量因素:特别对下肢肌群的爆发用力能力,而且对踝关节的力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立定跳远的最后用力点是在前脚掌,甚至是脚尖,需要踝关节的跖屈用力有相当大的强度。2、协调用力的能力:指骨盆肌群与下肢肌群协调用力的能力(包括踝关节)。协调用力正确的标志是,髋、膝、踝三关节能迅速有力地蹬直,上肢能做出协调的摆动,起到带、领、提拉的作用。3、臂的摆动作用:立定跳远必须直臂摆动,摆幅越大,带、领、提拉动作越强。请注意观察,凡屈臂摆动者,必然造成上体的波浪动作,从而影响跳的远度。(三)
本文标题:七--九年级《体育与健康》学年教学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70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