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确凿záo炽痛chì弥高mí磐石pán人迹罕至hǎnB.菜畦wā掸子dǎn哽gěng曛xūn九曲连环qǔC.木屐jī逼狭jiá踌躇chóu瞬息shùn鲜为人知xiānD.嗥鸣háo云鬓bīng泯然mǐn玉簪花zǎn义愤填膺yīnɡ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锋芒毕露妇儒皆知一拍既合人迹罕至B.慷慨淋漓马革裹尸戛然而止鞠躬尽瘁C.变幻多姿铤而走险杂乱无章迥然不同D.悲欢离合叱咤风云鲜为人知目不窥园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B.今年2月,林书豪引领纽约尼克斯队豪取7连胜,并打破多项联盟记录,这让此前赛事成绩平平、鲜为人知的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D.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良好的心态是神舟七号航天员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B、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C、那烟雨中的半亩荷塘,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D、为了防止禽流感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5.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A.《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C.《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普希金,美国诗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和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草原是这样无边的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当你尽情策马在这千里草原上驰骋的时候,②处处都可以看见千百成群肥壮的羊群、马群和牛群。③它们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毛色格外发亮,好像每一根毛尖都冒着油星。④特别是那些被碧绿的草原衬托得十分清楚的黄牛、花牛、白羊、红羊,在太阳下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美。A.①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片草原平整宽阔的特点。B.②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强调了这片草原上马牛羊等牲畜众多的特点。C.③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地表现了这片草原上的牲畜含奶量高的特点。D.④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片草原的绿以及牲畜的颜色多、种类多。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个网吧,有的孩子常来这里玩游戏。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B、“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的冲刺。”C、此次流感疫情,患者除了发热38℃左右,还伴有头疼、咽痛、全身酸痛……等症状。D、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二、《爸爸的花儿落了》(8——11)8、关于文章的题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语带双关,一是说爸爸种的夹竹桃花落了,二是说爸爸要离开我们很久才会回来B这标题不仅饱含着作者失去父亲的痛楚和无奈,同时也会引起读者深深的眷念之情。C题目说明了“我”虽然还小,但爸爸去世后“我”就是家里的大人了,“我”一定要带领弟弟妹妹们勇敢地生活下去D题目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也是文章情节更完整,主题更清楚。9从选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已不再是小孩子”()A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B这里就数我最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C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D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10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写弟弟妹妹不懂事反衬“我”大了,强调“我”肩上的担子沉重;用弟妹的安然无知反衬爸爸去世的沉重2学校姓名班级考号B当“我”获悉爸爸去世的消息后,一下子感到人生责任落到自己的肩上,危机使“我”顿时成长起来C环境描写“静悄悄的”气氛反衬家中潜伏的危机,写“夹竹桃”暗示爸爸生命垂危D爸爸不在了,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可见植物也有灵性,在哀悼它的主人。11、下列对本文插叙的运用分析错误的是()A运用插叙可以把时间跨度大的内容浓缩于一天之内,使内容丰富紧凑B插叙的成功运用使爸爸的性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爸爸对“我”的期望、鼓励、严格要求,对“我”的爱等等都是通过插叙的内容表现出来的C插叙的内容占了文章的绝大部分篇幅,却过渡自然,衔接紧凑,结构严谨D文章插叙了“我”在一年级因懒惰而上学迟到的事,是为了表现“我”没听爸爸的话惹爸爸生气后的自责与忏悔。三、《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2、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吃尽”“消化尽”“远射”“文化药方”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闻先生全身心投入研究,执著探寻从文化上拯救民族之路径的研究状态。B.文中大量使用对称句式和四字词语,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利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C.作者善于合理安排材料详略,如:详写最为艰辛的《唐诗杂论》的写作过程,而略写比较顺利的《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写作过程。D.第(3)节中“‘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是比拟的说法,把当时的中华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13、对“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理解有误的一项()A、“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B、“漂白了的四壁”比喻当时的白色恐怖,写出闻一多从事研究的艰难。C、“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D、课文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14、闻一多向古代典籍钻探的目的是()A、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B、他想成为一丝不苟、锲而不舍治学的学者。C、他要为成为一个革命家做充分的准备。D、他要攀登古典文学的高峰。15、下列对文章分析有误的是()A、文章选材精当,“学者的方面”作者选取《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来表现,“革命家的方面”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和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B、本文结构严谨,以“说和做”总领全文,前半部分写“学者的方面”:“说了就做”;后半部分表现其“革命家的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C、文章精于剪裁,对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D、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精炼含蓄,富于感情,富于音乐美;表达方式上采用夹叙夹议。16、关于“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理解有误的一项()A、巨:指闻一多说的观点明确,“鼓志气,壮人心,气冲斗牛”。B、该句写出了闻一多先生振臂一呼,响者云集的杰出领导才能。C、高:指闻一多敢于反对独裁者,大无畏,视死如归。D、该句赞扬了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言行高度统一的美德。第二卷把选择题的答案写在表格里(每个3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四、17、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9分)(1)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2)《木兰诗》中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描绘边塞军营艰苦生活的两句是:,。成语“扑朔迷离”源自《木兰诗》中语句是:,18、某旅游景点有一则告示:(3分)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这则告示告诉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它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五、阅读(19——28题,每题4分,共40分)(一)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甲)初,权谓吕蒙曰:“……”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金溪民方仲永,……,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9、解释下列句中斜体的字。(l)世隶耕()(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20、将下边两句话译为现代汉语。(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1、这两篇文章写法上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22、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什么?23、假如你的好朋友沉迷于网络,你打算怎样劝告他?六、为爱挺直①父亲早早去世,为了生计,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张罗。到了七点左右,一切准备妥当了,于是用三轮的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②母亲的背驼得很严重。到了冬天,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北风裹着雪花,一路肆虐。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用力地挺直了背。躲在母亲背后的他,恍然发现母亲的驼背直了不少。③到了学校,他欢呼着跳下车,把这个惊喜发现告诉了母亲。他还沾沾自喜地叮嘱母亲,说不定蹬脚踏车有助于纠正驼背呢。母亲笑了笑,不以为意。可是懵懂的他却天真地认为,如果母亲能直起背来,自己就不会被同学叫做“小罗锅”了。④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可是日复一日,他失望地发现,母亲蹬脚踏车时,脊背是直的,可一下车,却又成了驼背。于是,同学们的嘲笑始终伴随着他。⑤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里。没过了几年,他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也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⑥直到有一天,他骑着自行车,送四岁的女儿去幼儿园。那天的北风格外地大,刮在脸上竟有些生疼。女儿惊叫了几声,他于是下意识地挺直脊背,挡住迎风而来的寒风。风像刀子一样,在身上刮过,他却始终牵挂着后座上的女儿。⑦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老家的母亲。他也终于明白,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雪。母亲的背,因为爱而挺直。可他不知道的是,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⑧他的心里,突然涌进了阵阵酸楚。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选自《知识窗》2009年第1期)24、选文第④段中说“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根据你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他的“希望”是什么?答:。25、“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结合选文,请你说说他“不断推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答:。26、选文第⑦段中说“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在文中“这样的戏”具体指什么?答:。27、阅读选文后,你会为其精美的文题所折服,联系全文,说说选文标题好在哪里?答:。28、文章结尾说“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
本文标题:七下月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71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