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中西文化比较》题库答案
1《中西方文化比较》题库答案1.首先,文化可以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涵盖人类有史以来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性活动及成果,既包含人类所有的历史遗产,也包括还在不断演化和创造中的整个文化进程。从形态入手对文化加以划分,可以将它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等几大块。倘若从意义层面对文化进行剖析,又可以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现象和深层文化要素。无论对文化作怎样的阐述和分类,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其次,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的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第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它可以依靠明确外显的规范(如法律、制度、习俗及文化产品等)或隐含的形式(如思维模式、心理惯性、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个人行为,促使某种既定的行为准则得到特定社会中大多数成员的自觉遵从。第四,文化是历史继承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2.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往往强烈地体现着此种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因人而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间,其差异更为明显。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重直觉与崇尚逻辑。“天人合一”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的体现,它将世界视为独立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不重视对客体一般本质的抽象及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而讲究结合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来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进行体验。此种体验中虽然包含认知的因素,但更多采用的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无需遵循概念、判断、推理的一般程序和思维规律,即一种直觉思维。西方哲学既遵循“主客二分”模式,相应地就需要主体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的逻辑思维,借助理性,从感性、现象、个别的材料中抽取本质、一般的东西,从而越过客体之现象,抵达现象背后的本质、本体,也即普遍真理。第二,重模糊与尚精确。与直觉思维方式相关,中国哲学在把握客观世界是表现出瞬息而现、灵活多样的特点,注重定性而非定量分析,也即运用的是模糊思维。相比之下,西方人崇尚科学和理性,注重思维活动的严格性、明晰性和确定性,注重思维方式的数学化、形式化、公式化、符号化和语言的逻辑性,思维方式也必然带有精确性。第三,重整体与尚个体。中国的“天人合一”既不把世界看作独立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也不抛弃对象的感性及个别存在,同时也不停留或执著2于感性存在,它是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合为一体对人生、对世界进行的体验,一种整体性而非分解式的把握,与对象由外至内融为一体。西方“主客二分”的框架决定了西方人眼中的主体和客体相对立,主体的任务在于解释客体的“是”和“何以是”,所以需要明确区分主体和客体。3.中西方哲学侧重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第一,重现实与尚抽象。中国哲学本于“天人合一”,重精神之探求,其关注的重点在于主体,人自身。重现实人生由是成为包括中国哲学在内的中国文化思想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既讲究“主客二分”,重在认识和研究区别,对立于人的自然,故此种认识及研究的终极目的即探求真理,以便用真理来指导自己改变、征服自然。第二,重宁静与尚动态。“天人合一”之根本在于追求一种永恒的整体和谐,而此整体和谐就意味着必须防止出现随着时间延续可能导致的天赋,所以,最稳妥的方式便是视时间为环形模式,这样,历史也便得以在循环往复之中实现和谐。“主客二分”执着于求索真理实则已对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所表现出的动态做了规定。赫拉克利特曾说过“一切皆流,无物常新”。第三,重逍遥与尚拯救。中国的“天人合一”决定了中国人无论道家,还是儒家均说明了人必须顺承于天,把两者并列来看,能为我们勾勒出一条中国思想的基本线索,那就是如何自儒而道,从政治失意经摸索、辨认而重新确立精神方向,寻觅到“逍遥”这条充满逸情之道的线索。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模式,在认识论上对现象与本体截然的分割、对立,也为虚构的上帝、神、天国、来世等等超验的彼岸世界与经验的此岸世界、现世和来世的分割提供了依据,而这种对两个世界的分割概念,正是宗教及神学思想产生的重要根源。4.中西宗教的主要差异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第一,中西宗教的主导思想不同。中国宗教是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宗教,以人或自然为中心;西方宗教是信仰超越的宗教,以神为中心。第二,中西宗教的出发点及目标不同。中国宗教以现世现生的生存与幸福为出发点和归宿,西方宗教以彼岸世界为现世人生价值的目标。第三,中西宗教的内外差别不同。中国宗教是“内在超越”的宗教,西方宗教则是“外在超越”的宗教。中国宗教有天人同一之说,超越者是内在于人当中,为人的心、性。而西方宗教则是“外在超越”的宗教,超越者是外在于人及世界之外的人格神——上帝。前者天人圆融,后者神人对峙;前者的天亲切,后者的上帝高高在上;前者天人同一或不即不离,后者神人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泾渭分明。5.中西宗教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范畴说明。1)罪与乐。西方宗教以“罪”为3观念基础,忽略尘世生活,注重追求超越此间的“精神天国”。中国宗教则执著于现实人生,更实用理性,并处处呈现一种乐观主义的情绪。2)仁与爱。仁是整个儒教体系的精神与价值所在,爱在基督教的主流传统中,也是其他概念得以发挥合适功能的基础;仁是人们得以建立自己道德品质的基础,因为仁既是善德源泉又是善德力量,爱为信仰、希望等其他基督教原则留下了空间,使这些概念与原则具有了重大的意义和价值。3)对于“创造”的理解。西方宗教把上帝当作世界的创造者,在《圣经·旧约·创世纪》中,上帝首先被设想为在混乱中找出秩序的人,或在分崩离析的威胁下创造秩序的人。对创造性的理解中国传统中世界的起点被理解为一个阴阳交替的变化过程,中国宗教不像西方宗教那样强调创造者的超越性,而是强调创造过程的生生不息,永恒变化。6.中国绘画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追求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主要是笔、墨、纸绢和颜料等,具有独具的特性,对形成中国画独特的艺术形式有很大影响。其次,中国画以线条、水墨为绘画之根本。中国画始终以线条为造型手段,用线条来界定物象的形态特征,用于表现物体的造型和质感机理。此外,中国画还强调线条和书法契合,使线条本身有了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中国画的笔法和墨韵是浑然天成,相辅相成的。最后,中国画重写意,追求超然物外的自由心境,文人气息浓。中国画不拘泥于直观的真实,而是偏重于写意表现——以画家的主体精神与想象力来描写对象的意趣和神韵。西方绘画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追求体现在如下四方面:首先,西方绘画以油画为主,其工具材料主要有笔、画刀、颜料、画布等。其次,西方绘画以空间体积和光影色彩为造型手段。西方绘画强调视觉的真实性,要求真实地再现所处对象的空间环境和对象的体积感,并具体采用块面组合、光影、色彩等基本的造型手段,来获得逼真再现的效果。再次,西方绘画重写实,突出理性精神。西方绘画偏重于对客观物象的真实摹仿与再现。画家站在与所描绘对象相对的位置上,以求真的态度冷静理智地去观察和研究对象,寻求描摹再现的逼真肖似,形式的逼真程度成为衡量绘画作品优劣、得失的主要尺度。最后,西方现代绘画在突破中走向多元。理性精神和科学技术,促成了西方写实性绘画的极度发展,为创新和探索提供了更高的基础,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了西方绘画的变革,并向多元化发展。7.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是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石头构架的。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西方的石制建4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所以,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子。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词汇”。所谓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同西方建筑的屋顶一样,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句式”,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次,中国建筑在气质上更重精神,重意境;西方建筑则重物质,重外观。前者是群体的统一,内在而含蓄;后者是单体的突出,外在而暴露。最后,西方建筑充满着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而中国的建筑则是儒家文化的反映。如果说儒家哲学是统治中国封建社会的总的理论,与此相对,基督教神学则是欧洲封建社会的总的理论,是它包罗万象的纲领。8.道教的诞生把中国人对“生”的迷恋推向了一个高潮,道教信奉神仙,他们认为神仙一般都生活在名山大川,为了能更好的和神仙进行接触,他们刻意地对建筑进行设计,以其能使建筑和周围的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最为明显的代表就是历代皇帝修建的皇家园林,比如颐和园。在房屋的布局上,古代中国崇尚“中”字形,即建筑按中轴线对称,这样的建筑布局同样是受到道教建筑的影响,而把它发扬到极致的是皇家和宫殿,著名的北京故宫就是这类建筑的代表。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是左右对称的,然后整个建筑群再按中轴线对称。9.中西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教育传统及思想。在中国,儒教教育占据了中国传统道德的主导地位,因此长期以来儒家的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思想的主流。传统的中国儒家教育注重人性道德。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将儒家思想融入他的教育方针中,希望通过正名、尊王、从周、复礼、德化的路径,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实现庶、富、教的思想。儒家的目标是改良社会状况,以改善现实人生。中国的传统教育注重对人的教育,引导人们认识自身,认识社会,教导人如何成其为人,如何做有价值的人,是一种入世、世俗的教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对做人的基本要求,“达则兼具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恪守的信条。人本主义与神学结合是西方教育的主要特点。相比中国传统教育,西方教育起步较晚,西方公认的第一位大教育家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他为首的希腊学者建立了思想活跃、独立自由、不迷信权威的学术教育传统。这一传统也被他后来的学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继承,他5们都敢于超越自己的老师,另辟蹊径,创立自己的理论。这种敢于超越前人、独立自由的学术思想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10.中国的六艺”与西方的“七艺”,两者根植的文化土壤不同,反映在具体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上存在明显差异,但也有共同点如下:第一,两者的产生都源于功用价值。中国“六艺”的产生是和早期人们生活需要和发展紧密相连的,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有现实意义。“礼”是为了规范人们的道德,维护社会秩序;“乐”满足人们抒情的需要;“射”“御”是为了从事狩猎活动,获取食物;“书、数”是为了传授生产劳动技能。西方的“七艺”中,文法、修辞、逻辑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政治家、商人和外交家,满足希腊民主政治的需要。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则是为了训练军事人员,满足实战的需要。第二,两者都以整体素质的培养为目的。“六艺”与“七艺”注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两者中都包含了德、智、体方面的教育内容。“六艺”中“礼、乐”是德育,“书、数”是智育,“射、御”是体育。“七艺”中的“三艺”-算术、几何、天文是智育教育,音乐陶冶心灵、启迪心智,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都偏重于人文学科的发展“六艺”以“礼、乐”为核心,贯彻伦理道德的教育,除了“数”之外,其他五艺都是人文学科。西方的“七艺”在形成早期,古希腊人也只注重“三艺”——文法、修辞学、逻辑学(辨证学)的发展,而忽视了包含自然科学的四艺。第四,都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中国夏、商、周时期,学校由国家开设,教育是奴隶主贵族的权利,“六艺”教育史为奴隶主政权培养官吏,为巩固政权服务。古希腊、罗马的“七艺”教育也是为贵族开设,培养保卫城邦的良好公民,当时的教育被贵族所垄断。“六艺”与“七艺”教育从产生开始就带有浓厚的阶级色彩。11.中西方学校教育有如下差异:传统的中国小学教育
本文标题:《中西文化比较》题库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78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