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xx市乡镇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1xx市乡镇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汇报(提纲)(2010年3月)尊敬的xx,尊敬的省委组织部调研组各位领导:在我们积极筹备县乡党委换届,深度推进组织工作介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刻,xx及各位领导莅临我市调研指导工作,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组织部对xx工作的关心和重视,让我们倍感鼓舞、深受鞭策。受市委书记赵涌涛同志委托,在此,我代表中共xx市委、xx市委组织部,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xx位于xx盆地西部、xx东郊,幅员2215平方公里,辖55个乡(镇),总人口145万,其中主城区人口23万。是全国粮油、肉类、水果生产区和xx粮经作物主产区之一,是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市(县)、中小企业发展示范市、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示范市、“三农”工作先进市,连续5年保持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乡镇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将其作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执政资源、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围绕“建和谐班子、带过硬队伍、兴务实作风”目标,着力抓基层打基础、抓班子带队伍,统筹选优配强党政班子,切实加大干部实践历练和培养力度,建立落实管理和激励机制,深入开展学习实践、创先争优活动,乡镇干部队伍呈现人心思进、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生动局面,为推动“三先”发展、建设成都经济区经济强市提供了坚强的基层组织保障。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乡镇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有关情况作简要汇报。2一、基本情况目前,我市55个乡镇总编制数2055个,其中行政编制1280个,事业编制775个。在编在岗人员1942人,其中科级领导干部363人,普通公务员865人,事业干部714人。通过多年的努力,总体来看,我市乡镇干部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能够较好的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但也存在事业干部偏多、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层次不高等问题。目前,我市乡镇事业干部约占乡镇干部总数的36.8%;乡镇干部大部分处在40—50年龄段,35岁以下约占4.2%;学历以专科、本科为主,中专以下约占32.6%。二、主要做法及成效(一)以优化结构、选优配强为重点,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打造强有力的执政骨干。坚持把选好干部、配强班子作为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鲜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公道正派、五湖四海,崇尚实干、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倡导树立“干部紧跟项目走”、“干成事业、成就干部”的理念,逗硬落实“六用六不用”要求,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优选乡镇党政正职,实施全市统筹,对涉及区域合作、重点项目的乡镇优先配备。注重班子年龄、学历、履历等结构合理化配备,大力选拔熟悉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善抓项目,会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到领导班子,委以重任。加大科级领导干部纵横交流力度,推进市级部门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干部交流,采取下派挂职的方式加强重点乡镇班子建设,试行在同一个地方满10年、任同一职位满10年交流制度。仅2010年,我们就下派10名干部到乡镇3任职,调整同一地方任职或同一职位任职满10年干部8名。分别在xx乡、xx乡开展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党委班子试点,优化干部选拔方式,遴选品行端正、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充实乡镇党委班子。公推直选党委书记2名、党委副书记2名、党委委员3名。(二)以注重培训、一线历练为重点,深挖乡镇干部队伍潜力,锤炼高素质的执政队伍。紧紧围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认真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升干部素质的要求,采取调训、集训、轮训和外训等形式,切实加强乡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仅2010年,我市就依托市委党校,先后举办8期主体班,培训乡镇科级领导干部400余人,普通乡镇机关干部800余人次,选送32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温州外训,组织60名乡镇主要领导赴香港、上海、深圳、广东从化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邀请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举办6场次专题讲座。建立定期集中学习制度,广泛开展中心组学习,有效提高了各级干部的理论修养和能力素质。积极探索一线培养干部机制,深入推进“双挂双派”计划,通过商请下挂、推荐上挂、外派锻炼、下派磨练等方式,让180名干部经受锻炼。其中,选派30名乡镇年轻干部到上级机关挂职学习,外派18名乡镇干部和专业人才赴汶川、理县支援藏区,抽调28名优秀干部到重点项目、重大任务一线协助工作,开启了多层次、多渠道培训锻炼干部的新局面。(三)以建章立制、优化作风为重点,强化乡镇干部队伍管理,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深入开展学习实践、创先争优活动,4引导广大乡镇干部立足基层创先进、身在岗位争优秀,激发干事创业激情。2009年底专门开展“暖冬行动”,引导乡镇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为民服务、听民诉求、解民急难、促民增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强化乡镇干部抓落实力度。推行干部考勤制度、去向公示制度等,加大普通乡镇干部日常管理。建立健全1+4考核评价机制,将乡镇干部作为考核的重点、纳入专门版块。深入开展一年一述职、一年一评风、一年一表彰、一年一谈话、一年一集训、一年一分析“六个一”活动,推行班子定期分析,着力加强乡镇科级干部监督管理。(四)以关心爱护、表彰激励为重点,搭建乡镇干部成长平台,激发干部队伍生机活力。始终把目光投向基础、投向条件艰苦地区,着力在物质上关心、政治上关爱。全面落实公务员“津补贴”、事业人员“绩效工资”,努力保障乡镇机关干部物质待遇稳步提高。实施团聚工程,解决乡镇干部异地分居问题。实施政策照顾,每年副科级后备干部选拔和领导干部遴选都拿出一定比例名额定向从乡镇机关干部考录。出台有关政策,对正常退出现职的乡镇科级领导干部均保留了原职级待遇,对达到一定任职年限的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在退出现职后可以享受高一级待遇,一定程度上解除“天花板”干部的心病,促进了和谐离岗,也为年轻干部“有为有位”创造了条件,激发了各年龄段干部工作积极性。每年定期开展优秀党委书记(乡镇长)和优秀公务员、优秀基层干部表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5(一)乡镇编制相对较少,人员缺乏。目前,我市大部分乡镇行政编制大乡镇一般为20来人、小乡镇不超过15人,事业编制大乡镇一般为20来人,小乡镇一般不到10人,平均满编满员不过30人。2011年我市乡镇机关除去科级领导干部职位编制后,空余编制仅有52个。当前我市灾后重建、区域合作、工业园区建设等任务较重,重大交通、水利等基础建设项目较多,维护稳定、环境综合整治等压力较大,很多乡镇感觉人手严重不够,在重大项目实施、重点工作推进不得不将本乡镇事业人员纳入统筹安排,有不少事业干部还充当行政部门的临时负责人。加之,乡镇公务员待遇低、条件差,考调情况多,流失比较严重。乡镇工作人员缺乏对推进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建议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在考虑各地实际情况基础上,对县市区适当增加行政编制,重点向乡镇倾斜,同时出台政策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二)事业干部身份尴尬,难以突破。公务员法实施以来,所有乡镇干部凡进必考。由于历史遗留的因素,现有事业干部(除收归市级部门直管)大部分都已超过35岁,失去了考公务员机会,即使年轻点,也因为基层条件限制,竞争力较弱。就目前情况来看,这批事业干部熟悉农村工作、具有一套农村工作经验,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实施重大项目的中坚力量,与公务员做同样的工作,有的表现甚至比公务员还突出。由于身份限制,他们无法提拔为乡镇领导干部,更不能晋升非领导职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建议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对这部分事业干部进行定向考录,或允许县级组织部门在乡镇领导干部选拔中适当打破身份界限,或取消乡镇事业编制、整体过度为公务员,畅通他们成6长进步渠道,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三)领导干部退出现职,界限难以准确把握。按照省委有关文件精神,领导干部的任职年龄不搞层层递减,应保留一部分基层经验丰富、工作得力的50岁以上的干部,但实际操作中,由于领导职数限制,加之领导能力、身体状况等量化考核难,为了正常的新老更迭,全省很多地方往往划定任职年龄界限,采取一刀切的办法,领导职位空出来了,但却占用了一般工作人员编制,一些年富力强退出领导岗位的老同志,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党委政府安排工作多以安抚为主,具体工作承担较少,一定程度上增加乡镇用人难度。基层对退出领导职务的界限标准把握比较难。今年是换届年,这一矛盾更为突出。建议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在换届工作中给予一定指导,在退二线干部管理方面进行探索。汇报完毕。谢谢!
本文标题:xx市乡镇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82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