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文言文词类活用规律(教师版)2016-8-12张翠荣一、“词类活用”的内涵(导入课文)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90后军训“雷倒”教官(雷倒,指听到别人的话很惊异或难以理解,类似现代词汇“晕倒”、“无语”等。)活跃活跃气氛。(使动用法)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语法功能,具备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词类活用”。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水”由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的意思。将军身披坚执锐。(《史记·陈涉起义》)“坚”与“锐”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分别是“盔甲”、“武器”的意思。二、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而划分出来的类别。划分词类的目的:就是为了讲语言的组织规则,即讲词的语法意义和词的语法功能,讲语言的句法结构。文言文词类的划分情况: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进行加工过的文言文的词类划分基本上与现代汉语是一致的,先秦汉语的词类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十类。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例如:阿爷无大男,木兰无长兄。(《木兰诗》)2.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动词又可分为使动词、意动词和为动词。例如:一屠晚归,担中肉尽。(《狼》)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的状态的词。例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例如:一桌、一椅、扇、一抚尺而已。(《口技》)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5.副词,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例如:2太后之色少解。(《触旮说赵太后》)6.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数量词的词,叫做代词。例如: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西门豹治邺》)7.介词,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等组合起,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对象等等。例如: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8.连词,把两个词或两个比词大的单位连接起来的词,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9.语气词,也叫语气助词。语气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但它可以表示提顿、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不同语气。例如: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10.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例如:嘻,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以上十类词可以合成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能够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有比较实在的意义的词叫做实词;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也没有实在的意义,但是有帮助造句的作用的词叫做虚词。一般说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可是代词所指人或事物是不固定的,在古代汉语里,许多代词都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如“其”“之”),所以也有人把代词归入虚词类的。在文言文中,量词还没有从名词中分化出来,这是先秦古汉语同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的主要不同之处。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词。例如: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冯婉贞》)课堂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词性。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谍报敌骑至。(《冯婉贞》)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④村中闻此入,咸来问讯。(《桃花源记》)⑤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⑥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3⑦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冯婉贞》)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⑨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⑩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了解词语的类别之后,接着我们要了解词类活用常见的类型:1、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2、名词用作状语3、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4、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5、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如何发现文言语句中的词类活用的词,除了通过句意的理解去发现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个词所处的语法环境来辨别,即看一个词在句中处于什么地位,看看与这个词结合的前后都是些什么词等等,这些就是“词类活用的条件”。一、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1.名词+名词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那么其中有一个名词就可能活用为动词。例如:①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②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采草药》)——“数目项王”是动宾结构,两个名词连用,前一个名词“目”活用作动词;目:看,使眼色的意思。——“冬实…夏荣”都是主谓结构,后面的名词“实”(本意是果实),“荣”(本意是花)活用为动词;实:结果实的意思;荣:开花的意思。2.所+名词(形容词)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③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论贵粟疏》)——“所罾,的“罾”是一种鱼网,本来是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意思是“所网着的(或所捕捉的)”。——“贵”“贱”‘卑”“尊”本来都是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都活用为动词,“所贵”“所尊”都是“所看重的”的意思;“所贱”“所卑”的意思都是“所轻视的”。3.能愿动词+名词(形容词)4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⑥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水”本是名词,受能愿动词“能”修饰,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游泳”。——“急”本是形容词,受能愿动词“欲”的修饰,活用作动词,是“逼迫”的意思。4.副词(作状语)+名词名词放在副词后面,一般也活用为动词。例如:⑦汉水又东。(《水经注江水》)(江水(或汉水)从这里继续向东流。)⑧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小小的信用不足以相信,神灵不会赐福(指保佑)的)⑨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治邺》)(跟着十来个女徒弟,都穿着绸子单衣,站在大巫的背后.)——“福”“衣”两个名词的前面有副词“弗”“皆”修饰,都活用为动词。——“福”是“赐福”的意思;“衣”是“穿”的意思。5.名词、形容词+“之、我”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也活用为动词。例如:⑩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齐桓晋文之事》)(等到犯了罪,然后就用刑法处置他们)⑪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冯婉贞》)(敌人拉远同我们的距离,是想用火器来使我们陷入困境)——“刑”是名词,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作动词.“刑“是使用刑罚的意思;——“远”是形容词,用在代词“我”的前面,活用作动词,“远”是远离的意思。6.名词+补语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也活用为动词。例如:⑫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乎”就是“于”)(在沂水里沐浴,到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儿回家.)⑬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风”是名词,后面带介词结构“乎舞雩”作宾语,活用为动词,是“吹风”的意思}——名词“舍”带介词结构“于其址”,活用为动词,是“筑房子”的意思。7.名词用“而”连结时,活用作动词。例如:⑭儿涕而去。(《促织》)(成名的小儿哭着离开了。涕,眼泪。句中为名词活用作动词)⑮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项羽本纪》)(汉军打败了楚军,楚军因此不能越过荥阳向西(推进))——名词“涕”“西”都用“而”和别的词连结,它们都活用为动词。“涕”是流涕的意思;“西”是向西(推进)的意思。二、名词用作状语5讨论:现代汉语中的名词是怎样充当状语的?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可不可以直接充当状语?总结:现代汉语中,一般名词充当状语,必须靠介词的帮助,即与介词组成介词词组再作状语。例如:①在教室]上课。只有时间名词和少数一般名词,才能直接充当状语。②明天]看电影。③南京]出差。在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经常直接放在谓语中心语前面作状语,我们称之为“名词作状语”。从句法关系来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作了状语。古汉语的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以下内容:1、表示方位或处所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行为动作在什么地方发生,或者行为动作向着什么方向发生。如:①复][西]走。(《汉书·张骞传》)按:此句可以与“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对看。——西走:向西逃走。②蜀太守以下[郊]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郊迎:在郊外迎接。2、表示工具或依据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使用什么工具从事行为动作,或者依据什么从事某种行为动作。如:③[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箕畚运:用箕畚搬运。④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法皆斩:根据法律都得斩首。3、表示对人的态度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用什么态度从事某种行为动作。如:⑤吾得[兄]事之。(《史记·鸿门宴》)——兄事:用对待哥哥的礼仪侍奉。⑥[客]待之。(《史记·孙膑》)——客待:用对待宾客的礼仪对待。64、表示比喻名词作状语,可以形容行为动作的状态,表达比喻内容。如:⑦蛇]行匍伏。(《战国策·秦策一》)——蛇行:像蛇一样地爬行。⑧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犬坐:像狗一样地坐。5.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如:⑨群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面,当面。(大臣官吏以及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的奖赏.)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如:①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伏”意为“伏兵”②吊有忧,贺有喜——“忧”“喜”意为“丧失”“喜事”③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入均是动词作名词,分别是(地里的)收成,(家庭的)收入.——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东西都拿出来,家里的收入也尽数拿去(交租税,仍不够)以上为动词、形容词在宾语的位置上,所以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例如:①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遗弃,我没有看见那些人的明智。②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芙蕖》)——集中百花的长处而除去它们的短处。③瑜等率轻锐..继其后(《赤壁之战》)——周瑜等率领轻装的精锐战士紧随在后。四、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主语使宾语具有活用为使动词的那个词的行为动作)它是用动宾式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如:①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之”即“使之(项伯)活了下来”1、动词的使动用法所表达的含义:主语使宾语从事谓语动词所表达的行为动作。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如果带有宾语,一般为使动用法。7如:②忿恚尉。(《史记·陈涉世家》)“忿恚尉”即“使尉(军吏)忿恚(生气)”不及物动词用为使动用法时,后面的宾语可以省略。③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及物动词也可以用作使动,为与一般用法相区别,用为使动的及物动词旧时一般要破读。④“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饮”破读为yìn,即“使赵盾饮酒”。⑤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子路从而后》)——“食之”即“使之食(吃)”,“食”破读为sì——“见其二子”即“使其二子见(拜见)子路”,“见”破读为xiàn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所表达的含义: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⑥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弱秦”即“使秦国弱”。⑦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绿江南岸”即“使江南岸绿”。3、名词的使动用法所表达的含义: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⑧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wàng(《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为王)⑨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肉骨”即“使白骨上生肉”——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⑩齐
本文标题:zh词类活用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97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