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制造加工工艺 > 数控加工工艺第一章工艺基础
数控加工工艺聊城工业学校深呼吸————平静而坚强第一章工艺基础第一节数控加工概述数控加工的应用范围数控加工的特点数控加工的选择原则先选择普通机床无法加工的内容重点选择普通机床难以加工质量也难以保证的内容选择普通机床加工效率低,工人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的内容最适合数控加工的内容形状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普通机床无法加工或虽能加工但质量难以保证的零件。用数学模型描述的复杂曲线或曲面轮廓零件。具有难测量,难控制进给,难控制尺寸的不开敞内腔的壳体或盒形零件必须在一次装夹中合并完成多道工序的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数控加工工艺的内容十分具体数控加工的工艺处理相当严密第二节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生产过程:原材料变成成品的全过程。原材料运输仓库保管生产技术准备毛坯制造机械加工(含热处理)装配检验喷涂包装工艺过程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和半成品的过程。工序: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工步: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过程。进给:一个工步内,如果被加工表面的需切除余量过大,需几次才能切削完成。则每次切削叫一次进给。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工位:工件经一次装夹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固定部分所占有的每一个位置。和工序有关的几个概念关系分析:工序由一个或几个工步组成,工步又由一个或几个进给组成。工序由一个或几个安装组成,安装又由一个或几个工位组成。这就像我们班级(地点固定)是由一个或几个小组(劳动时每个小组负责一项工作,就像每个工步加工一个表面一样)组成,而每一个小组又是由一个个同学组成一样。阶梯轴零件小批量工艺过程大批量工艺过程阶梯轴外圆加工的工步和进给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生产纲领生产类型也叫年产量。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指生产单位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第三节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工艺规程:规定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内容如下: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思路)各工序的具体加工内容;(步骤)各工序所用的机床及工艺设备;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制订工艺规程所需原始资料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产品的生产纲领产品验收的质量标准现有的生产条件和资料有关的工艺资料毛坯的生产条件和协作关系工艺装备和专用设备的制造能力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的规格及性能工人的技术水平各种工艺资料和标准制订工艺规程的步骤及方法零件的工艺分析(P7—P8)毛坯的确定(P8)工艺路线设计(P8—P14)工序设计(P14—P17)填写工艺文件(P17—P18)本章的核心内容全书的基本思想精彩内容继续·······零件的工艺分析产品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分析熟悉整台产品的用途、性能和工作条件,了解文件在品中的作用、位置和装配关系零件技术要求分析分析各项技术要求(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粗糙度、热处理)对产品装配质量和使用性能的影响,分清主次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零件结构便于加工,节省工时,节省材料。总体思路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成本,降低费用,提高经济性能。多快好省包括确定毛坯的种类(当设计人员设计零件并选好材料时,就大致确定了毛坯的种类。常见的毛坯种类有铸件、锻件、型材、焊接件等)和制造方法(越先进,毛坯精度越高,劳动量、材耗越少,但先进的设备成本昂贵)两个方面。1、零件的材料及力学性能(材料决定了毛坯种类,力学性能的要求也对其有影响。如力学性能要求高时用锻件毛坯)2、生产类型(大批量生产中应采用先进的制坯方法,如金属模机器造型,模锻等,以及先进工艺等。单件小批量生产则用木模手工造型或自由锻等。)3、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外形尺寸(如钢质阶梯轴,各台阶直径差别大时宜用锻件;差别不大时可用型材。成批生产时,中小型零件可选用锻模,大尺寸的钢轴一般用自由锻。)毛坯的确定工艺路线设计选择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划分加工阶段划分工序安排工序的先后顺序加工方法的选择由表面的形状、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材料、结构形状、尺寸及生产类型来确定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法主要是车、磨。表面粗糙度要求较小时。还要光整加工。车削加工适用于硬金属以外的材料。磨削加工适用于硬材料,不适用有色金属。精细车(金刚车)适用于要求高的有色金属精加工。光整加工前要先精磨。滚压或抛光用于表面质量要求高而尺寸精度不高的外圆。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法内孔表面的加工方法根据被加工孔的加工要求、尺寸、生产纲领、具体的生产条件及毛坯上有无预留孔等来确定。IT9级孔D10钻铰D30钻扩D30钻镗IT8级孔D20钻铰D20钻扩铰IT7级孔D12钻粗铰精铰12D60钻扩粗精铰或钻扩磨(有预留孔可粗镗半精镗精镗或粗镗半精镗磨)IT6级孔最终工序可用手铰精细镗研磨珩磨。内孔加工备注:铰镗不适用于淬火钢。硬材料应用磨削加工。有色金属铰孔表面粗糙,应用精细镗代替。镗孔车孔用来加工大孔。拉孔适用于未淬火钢、铸铁及有色金属的大批量生产。磨孔适用于有色金属外的淬火钢,未淬火钢和铸铁等。内孔表面的加工方法平面加工方案主要加工方法有铣刨车(加工轴端面,保证其与轴线的同轴度)磨拉。精度要求特别高的平面要研磨刮削。单件小批生产中配合表面要求高但不淬硬最终方案用刮研。大批量时用宽刀细刨。磨拉基本上和上面孔加工类似。研磨适用于高精度表面光滑的小型零件的精密表面,如量规等精密量具的表面。平面的加工方法平面轮廓加工常用方法有数铣(适用于非淬火钢材料,曲率半径不宜太小),线切割(适用于一切材料)和磨削(适用于非有色金属材料)。平面轮廓类零件平面轮廓类零件立体曲面轮廓加工主要方法是数铣(用球头铣刀,行切法,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高时用模具铣刀,多轴联动)曲面的行切法加工加工阶段的划分粗加工阶段切除余量,提高生产率。半精加工阶段使主要表面达到一定精度,留有一定的精加工余量,为精加工做准备。并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精加工阶段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尺寸和表面要求,全面保证加工质量。光整加工阶段用于表面和尺寸要求很高的表面(IT6,Ra0.2mm以上)。划分加工阶段的目的保证加工质量粗加工的误差可以用(半)精加工来纠正。合理使用设备粗加工用功率大效率高清度低的来完成,精加工用高精度机床完成。便于及时发现毛坯缺陷粗加工后即可发现,及时修补或报废可以减少工作损失。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粗加工后去应力热处理,精加工前最终热处理。加工工序的安排设计工艺路线时,要合理地安排好切削加工、热处理和辅助工序的顺序,并处理好其衔接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到零件的加工质量、生产率和加工成本。切削加工工序的安排基面先行原则基准面越精确,装夹误差就越小。任何零件的加工,总是先对定位基准面进行粗、半精,甚至精加工。例:轴总是先加工两中心孔。箱体总是先加工定位平面。先粗后精原则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各表面精度并减少表面粗糙度。先主后次原则零件的工作面和装配面精度要求最高,为主要平面,应先加工。自由表面、键槽、螺孔等表面精度要求低,为次要表面,可穿插进行,一般在主要表面精加工前完成。先面后孔原则箱体类零件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其上的孔。热处理工序的安排预备热处理安排在粗加工前后,目的是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消除毛坯内应力,改善组织。主要有正火,退火,调质等。消除残余应力热处理主要有人工时效、退火等。一般要安排两次,精密零件应安排多次。最终热处理目的是提高零件的力学性能(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等)。常安排在精加工前,以便精加工能纠正热处理变形。常用的有表面淬火,渗碳,渗氮等。辅助工序安排最重要的是检验。它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主要安排在:粗加工全部结束后,精加工之前。重要工序前后工件从一个车间转向另一个车间之后全部加工结束之后另外还有清洗、去毛刺、去磁、防锈、平衡等。主要注意数控工序与非数控工序间的衔接问题。如对毛坯热处理的要求,定位基准的精度以及加工余量的选择等等工序间的衔接工序设计普通机床工序设计时,由操作者在加工过程中自行处理细节问题。数控机床工序设计时,由于其高度自动化,自适应性差,要充分考虑到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工序设计必须十分严密。工序设计的主要任务(内容)为每一道工序选择机床、夹具、刀具及量具。确定定位夹紧方案、刀具的进给路线、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切削用量等。机床的选择机床的类型应与工序的划分原则相适应。①若工序按集中原则划分的,单件小批量生产时应选择通用机床或数控机床;大批量生产时应选择高效自动化机床和多刀、多轴机床。②若工序按分散原则划分的,则应选择结构简单的专用机床。机床的主要规格尺寸应与工件的外形尺寸和加工表面的有关尺寸相适应。即小工件选小规格的机床加工,大工件选大规格的机床加工。机床的精度与工序要求的加工精度相适应。粗加工选精度低的机床,精加工选精度高的机床。数控机床上定位基准与夹紧方案的确定力求设计基准、工序基准与编程原点统一。这样可以减少基准不重合误差和数控编程中的计算量。尽量减少装夹次数。以减少装夹误差,提高各加工表面的相对位置精度,提高加工效益。避免采用占机人工调整式方案。以免占机时间多,影响加工效率。夹具的选择单件小批量生产时,应优先选用组合夹具、通用夹具或可调夹具,以节省费用并缩短生产准备时间。成批生产时,可选用专用夹具(并应力求结构简单)。装卸工件要方便可靠。大批量生产时可采用液动、气动或多工位夹具,以提高生产效率。夹具在数控机床上安装应准确并能协调工件和机床坐标系的尺寸关系。刀具的选择应优先选用标准刀具,必要时可采用生产率高的复合刀具或专用刀具。并应结合实际情况考虑选用各种先进刀具,如可转位刀具、整体硬质合金刀具、陶瓷刀具等等。数控加工刀具性能应高于普通机床加工刀具:切削性能好粗加工时应具有高速切削或强力切削性能;同批刀具性能和寿命要稳定。精度高要适应数控加工的高精度和自动换刀功能。耐用度高以尽量减少换刀磨刀对刀的次数。断屑及排屑性能好量具的选择单件小批量生产时应采用通用量具。如游标卡尺、百分表等。大批大量生产时应采用各种量规和一些高生产率的专用检具与量仪等。量具的精度必须与加工精度相适应。进给路线和工步顺序进给路线是指刀具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轨迹。普通机床加工时由操作者直接控制,无须进行工序设计;数控机床加工时由数控系统控制,必须在工序设计时拟定好,并绘制进给路线图,以便写入程序。工步顺序是指同一道工序中各个表面加工的先后次序。它对工件的加工质量、加工效率和数控加工中的进给路线有直接影响,应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序的加工要求等合理安排。进给路线的确定和工步顺序的安排使工作表面获得所要求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例如,避免刀具从工件轮廓法线方向切入、切出及在工件轮廓处停刀,以防留下刀痕,先完成对刚性破环小的工步,后完成对刚性破环大的工步,以免工件刚性不足影响加工精度等。尽量使进给路线最短,减少空进给时间,以提高加工效率。使数值计算容易,以减少数控编程中的计算工作量。工序加工余量、尺寸及偏差的确定采用最小加工余量原则。余量要充分。余量中应包含热处理引起的变形。大零件应取大余量。切削用量的确定切削用量应根据加工性质、加工精度要求、工件材料及刀具来确定。还应考虑:刀具的差异。刀具的种类、材料、厂家等机床的特性功率和刚性条件数控机床的生产率数控机床占时多,刀耗低。应尽可能采用高的切削用量。填写工艺文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机械加工工艺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数控加工工序卡片数控加工刀具卡片数控加工进给路线图第四节加工余量概念:加工余量是指在加工过程中所切去的金属层厚度。种类:工序余量:相邻两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加工总余量:毛坯尺寸与零件图的设计尺寸之差,即各工序余量之和。Z总=Z1+Z2+Z3+…+Zi+…+ZN基本工序余量的计算单边余量:同一加工表面相邻两工序的尺寸之差。外表面:Zb=
本文标题:数控加工工艺第一章工艺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1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