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精品课件]自然地理专题之地理环境整体性差异性.
考纲要求学习目标重难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及其表现。通过黄河三角洲海岸线位置变化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含义,并会运用其原理解释实际问题,指导人类活动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了解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含义、表现,并理解其成因和特征。通过乞力马扎罗山和珠峰自然带变化理解三种地域分异的规律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会对两个区域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通过江苏、新疆的两个区域的比较理解不同区域环境的差异有机进化古生代末期中生代末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基础自主落实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生物进化的历程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生命出现以后,(即生物演化)?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2)生物灭绝的重要时期:和。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1)特点: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一,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并且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2)要求:人类必须,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注重协调与的关系。活跃思维简析产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快速升高的原因。答案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致使大量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臭氧、氟利昂等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改变了大气圈的组成和运行模式,造成全球平均气温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增加。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社会经济建设环境生态保护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由、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2.整体性的表现(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和。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的改变。(2)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整体当地其他地区3.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为例)形成土壤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生物、人类活动等因素,其中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小贴士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命题过程中常考查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综合分析某一地区存在问题的原因,如我国的“沙尘暴”是由于地处农耕和草原交接地区,盲目开垦草原,破坏植被,导致地表沙化,再加上强劲的冬季风影响而形成的。成土母质母质和地形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表现: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的差异。2.特点:一定的和普遍性。有序性性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3.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条件表现沿延伸沿方向更替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又称经度地带分异)影响因素:条件表现沿经线延伸沿方向更替垂直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水热条件随海拔高度而变化表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逐渐更迭地方性分异规律形成特点自然条件有序性热量纬线纬度变化水分经度变化重复4.主要陆地自然带(1)划分依据:的特征。(2)影响因素:空间分异主要受的制约。(3)主要类型:森林自然带、草原自然带和荒漠自然带。植物群落热量和水分条件【预习反馈】1、读下图,回答(1)~(2)题。(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征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D.垂直地带性规律(2)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A.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B.植被破坏严重一易形成红色沙漠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D.山区坡陡—河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答案:(1)A点拨:该图反映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2)C点拨:P环节反映气候对土壤的影响,在亚热带季风气候下,气候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红壤发育,土壤有机质含量低。2、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该山地可能位于A.北半球温带地区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C.南半球温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2)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A.信风的影响B.季风影响C.西风影响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答案:C点拨:该山地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说明位于温带地区,北坡自然带靠上,说明水热条件好,为向阳坡,为南半球。答案:C点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所处的气候类型大陆西海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东海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南半球温带沿海没有季风气候,只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故C对。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演化的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地理环境整体性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差异性自然带水平垂直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区域差异组成划分制约影响非地带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0·安徽高考)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答案](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评分细则:①陆地面积扩大(3分);或陆地(土地)面积增加(增大)(3分)。②向东北方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扩展(2分);或向渤海(向东、向外)延伸(2分);或海岸线不断前移(2分);若答:海岸线不断延伸(1分)。③延伸速度越来越快(1分);④黄土高原。或黄河中游(黄河中上游)(4分);若答:黄河中下游(可得2分)。(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答案:暴雨、洪涝。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评分细则①暴雨、洪涝(4分);或暴雨、或强降雨、或强降水、或降水集中(4分);或洪涝、或洪水、或旱涝(水旱)(2分)。②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2分);或土质疏松或土质松散或土松(1分);或植被稀少或森林覆盖率低或植被遭到破坏或森林锐减(1分);或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1分);总分不超过2分。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2分);或暴雨或洪水或强降水、洪涝(1分);或侵蚀强度大、或冲刷强度大(2分);总分不超过2分。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2分)。或泥沙沉积(泥沙堆积)(2分);或径流搬运能力强、或携带大量泥沙(2分);总分不超过2分。(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答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等;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农业基地等(选择一个区域从以上5个方面回答,具体措施要结合区域特点)。(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评分标准选择一个区域,答到五个“要领”中的三项,可得12分,每“要领”4分;选择一个区域,没有答到任一“要领”,但答到“要领”下的“要点”,若答到1“要点”,给2分,若答到2或2个以上的“要点”,给4分;两个区域(该区域和泥沙主要来源区)均答到,取其较高分值;如果答到“要领”或“要点”不符合所选区域,不给分;如果答案中没有写明具体区域,则默认为该区域(即指黄河三角洲)。1.黄河流域人口稠密,发展农业至关重要。为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2.针对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现象提出你的建议、措施3.黄河三角洲将建成能源基地、国家一流的化工基地和综合农业生产基地,试从自然方面说明其主要依据。4、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山东半岛发展海洋经济具备哪些区位优势?问题迁移: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地理环境演变过程1.理解整体性:指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统一整体的特性。其中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余要素发生相应的变化,某一部分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其他相邻部分发生相应的变化。整体性原理充分体现了气候、生物、土壤、水文、地貌之间的内在联系。2.适用范围:主要用来分析某一地理环境复杂、稳定程度和某一地理环境发生演变的影响等。比如分析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我国黄土高原过度垦荒、内蒙古草原过度放牧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我国西南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关联性等。3.解题思路:首先要简要阐述整体性的含义,然后分析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其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考点规律整合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物质循环简图能量变换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太阳能——→光合作用化学能——→分解呼吸热能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意义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传输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以厄尔尼诺现象为例)表现举例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太平洋东部秘鲁沿岸海区,因秘鲁寒流和上升补偿流,把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从而形成了著名的秘鲁渔场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东南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减弱,赤道逆流增强,秘鲁沿岸的荒漠地区多暴雨。秘鲁寒流减弱,秘鲁渔场鱼类死亡,经济受影响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厄尔尼诺大约每隔2~7年发生一次。当其发生的年份,世界许多地区都会出现气候异常,甚至发生自然灾害真题1(2010·安徽文综)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解析(1)本小题要求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这样的试题类似于“看图说话”,描述准确、全面是关键。依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特征可判断出图示区域是黄河三角洲。图中显示,1855~1964年,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推进,说明黄河三角洲面积在不断扩大;相对于1855年和1934年,1954年和1964年的海岸线明显偏到了三角洲的东北方向,说明三角洲向东北方向扩展;比较1954年与1964年10年间和1855年与1934年79年间海岸线的间隔距离,便可发现三角洲的延伸速度明显加快。塑造黄河三角洲的泥沙是黄河从黄土高原上搬运过来的。(2)塑造黄河三角洲的泥沙来源于黄土高原,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之故,而暴雨、洪水会加剧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从而使黄河含沙量增大,导致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加速变大。答案(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2)暴雨、洪涝。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反思·归纳解答本题必须把握两点:一是准确获取有关黄河及其海岸变迁的有效信息;二是理解泥沙来源区(黄土高原)环境变化对黄河三角洲的影
本文标题:[精品课件]自然地理专题之地理环境整体性差异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12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