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其他微生物主要内容•真菌•放线菌•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定义:有细胞壁结构、没有根茎叶分化的异养型单细胞或多细胞真核微生物。•一、分类•1、霉菌:能产生菌丝而导致其寄生体发生霉变的小型丝状真菌。•2、酵母:以芽生为主、形态结构简单的真菌。•二、菌落特征•1、霉菌:菌落较大,常呈绒毛状、棉绒状、珠网状,有些呈扩散型生长,故菌落大小不一,最初是白色,当长出孢子后颜色为黄、绿、青、棕、橙等。•2、酵母菌:菌落多呈乳白色,少数呈黄红色;表面光滑、湿润、粘稠,比细菌菌落粗厚。三、霉菌1、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2、定义:凡是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而长成绒毛状或棉絮状的菌丝体的真菌,统称为霉菌。三、霉菌•3、几种常见的霉菌•A、毛霉属•B、根霉属•C、曲霉属•D、青霉属四、酵母菌•1、酵母的形态:•A、个体形态:是单细胞微生物,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酵母菌细胞的形态通常有球形、卵圆形、腊肠形、椭圆形、柠檬形或藕节形等。比细菌的单细胞个体要大得多。酵母菌无鞭毛,不能游动。•酵母菌生长繁殖旺盛,芽体尚未从母体细胞上脱落,又从芽体上生长出新的芽体,母细胞与子细胞以极狭窄的面积相连成串,似丝状的形态——假菌丝。•B、大小:8~10um1~5um四、酵母菌•C、菌落特征: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粘稠,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都很均一,菌落多为乳白色,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2、酵母菌的细胞结构: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四、酵母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酵母菌细胞结构的显微照片)3、酵母菌的繁殖:A、芽殖(主要方式)B、裂殖C、产生孢子繁殖四、酵母菌酵母菌的芽殖A、芽殖(主要方式)•酵母菌最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是芽殖。芽殖发生在细胞壁的预定点上,此点被称为芽痕,每个酵母细胞有一至多个芽痕。成熟的酵母细胞长出芽体,母细胞的细胞核分裂成两个子核,一个随母细胞的细胞质进入芽体内,当芽体接近母细胞大小时,自母细胞脱落成为新个体,如此继续出芽。如果酵母菌生长旺盛,在芽体尚未自母细胞脱落前,即可在芽体上又长出新的芽体,最后形成假菌丝状。B、裂殖•是少数酵母菌进行的无性繁殖方式,类似于细菌的裂殖。其过程是细胞延长,核分裂为二,细胞中央出现隔膜,将细胞横分为两个具有单核的子细胞。酵母菌的裂殖C、产生孢子繁殖•酵母菌是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的。两个临近的酵母细胞各自伸出一根管状的原生质突起,随即相互接触、融合,并形成一个通道,两个细胞核在此通道内结合,形成双倍体细胞核,然后进行减数分裂,形成4个或8个细胞核。每一子核与其周围的原生质形成孢子,即为子囊孢子,形成子囊孢子的细胞称为子囊。五、真菌的培养•真菌的培养几乎全部的需氧性,对营养要求不高,在一般培养基上均能生长。•1、真菌的生长繁殖条件•A、营养需要:与细菌相似,需要碳素、氮素、矿物质元素、生长素及水分。•B、温度:20~30℃为宜,25~28℃最佳。•C、湿度:绝大多数喜欢潮湿。•D、渗透压:一般比较耐渗透压。但种属之间差异大。•E、氧气:绝大多数需氧,少数属于兼性厌氧。•F、PH值:绝大多数要求不严格,在pH3~6比较普遍。五、真菌的培养•2、真菌的分离•A、菌丝分离法:基质菌丝分离法、菌木菌丝分离法、菌丝尖端分离法。•B、孢子分离法:将孢子制成悬浮液,经过系列稀释后划线平板而分离。•C、组织分离法:利用较幼嫩子实体的任何部分活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五、真菌的培养•3、真菌的培育•A、固体培养:主要方式是点种。•B、液体培养:浅层培养、深层培养•4、真菌的抵抗力•A、对热抵抗力不强,60~70℃1小时即可杀死。•B、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化学消毒药物抵抗力较强,但对1~3%的石炭酸,2.5%的碘酊,0.1%升汞,10%的甲醛比较敏感。•C、对一般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不敏感,但对灰黄霉素,制霉菌素、二性霉素等抗生素比较敏感。六、真菌的致病性•1、皮肤病:主要是皮肤癣菌。如:牛皮癣。•2、真菌病:主要侵害黏膜、内脏器官及脑组织和骨髓组织。如:烟曲霉病。•3、真菌毒素中毒病:由一些真菌产生毒素引起。如:黄曲霉素中毒、甘薯黑斑病中毒。放线菌•定义:介于丝状真菌和细菌之间的以孢子繁殖为主的丝状多细胞原核型微生物。其在土壤中最多放射状而得名,大多数,因其菌落呈为腐生菌,仅少数为寄生菌,具有特殊的土腥味。放线菌•1、形态•是单细胞的原核微生物•菌体分支呈丝状,(菌丝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G+,无横隔,能产生色素,其菌丝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菌落呈辐射状或放射状或绒状,坚实、干燥、多皱。放线菌•2、生理特性•绝大多数为需氧,最适宜温度为30~32℃,致病菌为37~40℃。•3、致病性及其特性•该类微生物能引起动植物的疾病,但较少见,能产生抗生素,发现的4000多种抗生素中,2/3是由该类微生物产生的。•嗜皮菌病:真菌性皮炎。•放线菌病:牛的下颌骨慢性化脓;猪的乳房炎等。支原体(霉形体)•定义:又称为霉形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无细胞壁、能独立生活的最小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1、形态特征由于无细胞壁,故形态多样,G-。无细胞壁,细胞膜厚2.5-10NM,菌体具高度多形性,G阴性菌,无鞭毛,能通过细菌滤器。以二分裂为主,也可出芽增殖。人工培养营养要求较高。抵抗力较弱,治疗时可选用敏感抗生素。支原体(无细胞壁)支原体(霉形体)•2、生理特性•兼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较高,在培养基中需加入酵母浸汁或马血清、牛心浸液,有的菌株初代分离需5%的CO2,95%N2才能生长。•菌落呈煎荷包蛋样或乳头突起状。•3、致病性•大多数是致病菌,少数为腐生菌,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定义: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的、菌体弯曲成螺旋状的单细胞原核型微生物。1、形态结构其外形为螺旋状或波浪状,其大小差距大,G-,但难于着色,观察时采用姬姆萨染色法或暗视野观察。个体小且活泼运动,有些种类可通过细菌滤器。人工培养营养要求较高。治疗可选用广谱抗生素。螺旋体螺旋体•2、细胞结构螺旋体•3、运动特性•A、屈伸运动•B、旋转运动•C、移行运动•4、培养特性•多为厌氧性微生物,钩端螺旋体为需氧性微生物;最适宜温度为25~30℃。•5、抵抗力•螺旋体的抵抗力弱,干燥,日光,煮沸,低浓度的化学消毒剂均可很快使其死亡。立克次氏体•定义: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但偏重于细菌一面(A、有完整的细胞壁;B、对抗生素敏感;C、个体较大光镜下可见;D、二分裂繁殖;E、核酸含有DNA和RNA);其也似病毒(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其天然寄生在节肢动物:虱、蚤、蜱、螨等体内但不致其病。立克次氏体•1、形态•具有多形性,大多数没有鞭毛,用姬姆萨氏染色。立克次氏体•2、生长特性•人畜共患,通过节肢动物传播。•3、致病性•能引起Q型热,似流感,通过蜱、牛乳传播。衣原体定义: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不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原核型微生物。球形或椭圆形,个体形态有大小两种。小的叫原体,有高度传染性,大的叫始体,是繁殖型,无传染性。其细胞结构与细菌相似,胞内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目前确认的衣原体只有沙眼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两个种。其对外界抵抗力弱,治疗以四环素作用最强。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其他微生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1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