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合欢树》导学案(带答案)
第1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职高语文导学案:基础模块下册第一单元编号:1编制人:郑艳娟班级:姓名:组号:年月日《合欢树》导学案(第一课时)教师用学习目标:1、品味平淡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真挚的感情。2、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重点难点: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9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而下肢瘫痪的罗斯福,4次当选美国总统,为美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坐在轮椅上生活和思考的科学家霍金向人类贡献了伟大的黑洞理论;在中国,也有一位作家,正值青春年华的时候不幸瘫痪,但他如“凤凰涅槃”一般坚强地生活和工作,用他的笔书写他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词评价他“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就是史铁生。那么,史铁生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巨大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二、自主学习:1、走近作者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男,汉族,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几乎摧毁了他生的希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后来转回北京,在工厂做工。几年后,母亲患肝癌而离世,年仅49岁。30岁时,他又患严重的肾病,每周要做三次透析。现在他主要从事文学创作,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代表作:知青题材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哲理性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2、预习导航:给划线的字注音:虔诚()侥幸()享受()惊惶()敷()灸()瘫痪()兆头()侍弄()闲逛()3、品鉴情节:全文共12个自然段,本课的重点抓住了两方面来写,一是母亲;另一个是第2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职高语文导学案:基础模块下册第一单元编号:1编制人:郑艳娟班级:姓名:组号:年月日合欢树。很自然把文章分成两部分:1—6段为第一部分:追忆母亲,为写合欢树的意义做好铺垫,定下了感情基调。7—12段为第二部分:思念合欢树,表达了“我”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三讨论:1、文章条理清晰,第一部分写母亲有很明显的标志时间的词,请找出来?------十岁、二十岁、三十岁2、在这些“年”里,发生了什么事?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用上“母亲”和“我”)----母亲对我作文获奖的表白;母亲为我治病;母亲为我借书;母亲推我去看电影;母亲鼓励我好好写作。3、关于“我”在一次作文竞赛中得了第一的事,母亲在“我”十岁和二十岁时有何不同的表现,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件事?答: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竞赛中得了第一,但母亲没有表扬“我”,而是急着跟“我”说她自己小时候作文做得还要好,还说“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这让“我”听得扫兴,就装着根本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对治好“我”的腿终于绝望的时候,发现我在写小说,母亲旧话重提,“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件事?就形式而言,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对同一件事,母亲先后说过不相同的话,这是由于“我”的境遇不同,因此目的和用意也就很不一样。对于年少的心高气傲的急切期待母亲表扬的孩子来说,一瓢冷水可以让孩子冷静,不至于骄傲、自满;对于因残疾而绝望的青年,母亲旧话重提,“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这是激励,以此鼓励“我”振作精神,把写作的路走下去,以获得生的勇气和尊严,可见母亲用心良苦。在这一抑一扬之间,母亲的聪明和伟大展露无遗。就内容而言,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至今还在缠绕着“我”的既有母亲的慈爱、教子之道,还有母亲的美丽和悲伤。正是这一切的一切,才使我在母亲去世多年后仍对她无法忘怀。4、课文描述了母亲的哪些细节?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怎样的一种母爱?①一心给“我”治病。“不年轻”“有了白发”(肖像描写)“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第3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职高语文导学案:基础模块下册第一单元编号:1编制人:郑艳娟班级:姓名:组号:年月日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动作描写)“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心理描写)“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语言描写)②鼓励“我”好好写作:为儿子寻求精神的支柱,希望重新燃起儿子生活的信心——“那就好好写吧”、“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语言描写)③为“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无私无怨、坚强执着、宽厚仁慈、牺牲自我的爱。4、快速浏览1—6段,在第一部分的叙事中,作者多次将自己与母亲进行对比,请找出这些对比。在对比中,“我”与母亲各自都发生了哪些变化?5、在“我”的小说发表时(三十岁),母亲已经离开人世以后,作者对于母亲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找文中的句子母亲:早逝“心里太苦”“受不住”我:深深的思念与愧疚(子欲养而亲不待),理解母爱的伟大,理解母亲的苦心。四、展示五、评价六、检测:1.2、3、七、反思:(以下题目二选一,字数不少于50字。)1、面对人生的不幸,史铁生绝望、沉沦了吗?请以“史铁生你是好样的________开头,写一段话。2、假如今天的史铁生站在妈妈的遗像面前,你觉得他会说些什么?请以“妈妈,我想对你说________”开头,写一段话。八、应用:你还知道哪些和厄运作斗争的人物呢?有关的名言呢?与病魔斗争的名人故事1.身残志坚、拼搏进取的女青年张海迪2.微笑着行走在无声世界中的海伦·凯勒第4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职高语文导学案:基础模块下册第一单元编号:1编制人:郑艳娟班级:姓名:组号:年月日3.永不停歇的物理巨人——霍金4.“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关于厄运的名言1、灾祸是一个人的真正试金石。——鲍蒙特与弗莱彻《荣誉之胜利》2、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塞内加《论天意》3、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练机会。——松下幸之助4、没有经历过逆境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力量。——琼森《确实可靠》5、幸运最能发现罪恶;而厄运最能发现美德。——培根《论厄运》6、交好运时要谨慎,遭厄运时要忍耐。——J•雷《英国谚语》7、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虑,这样便能泰然担待祸福。——贺拉斯《歌集》8、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合欢树》导学案(第二课时)教师用教学目标:1、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2、感受儿子对母亲无尽的思念和深深地愧疚。教学重点:感受作者母子深情。教学难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一、导入新课年轻时期,正值花样年华的时代,作者双腿残废了,这个噩耗几乎摧毁了他生的希望,他想到死了倒好。但是母亲却始终不离不弃,四处帮他找大夫,当治愈的希望最终破灭之时,母亲又鼓励儿子从事写作,希望燃起他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希望。当作者的小说发表获奖之际,母亲却撒手人寰了,早早地离开了人世。至此,始终都没有出现题目中的合欢树。那么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投影合欢树的照片)(提示:落叶乔木,伞形树冠。叶互生,伞房状花序,雄蕊花丝犹如缕状,半白半红,故有“马缨花”、“绒花”之称。花美,形似绒球,清香袭人;叶奇,日落而合,日出而开,给人以友好之象征。花叶清奇,绿荫如伞,植于堂前供观赏。合欢花含有合欢甙,鞣质,解郁安神,理气开胃,活络止痛,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能安五脏,和心志,悦颜色,有较好的强身、镇静、安神、美容的作用,也是治疗神经衰弱的佳品。他的名字有合家欢乐的吉祥之意。)二、自主学习:填空1、《合欢树》的作者,被誉为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有、、等。2、《合欢树》文体是。主要运用手法来表现母爱这一主题。三讨论探究--合欢树的象征意义1、快速浏览文章的第二部分(7—12段),找出描写合欢树的句子,在书上找出。(1)通过邻人和初生的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第5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职高语文导学案:基础模块下册第一单元编号:1编制人:郑艳娟班级:姓名:组号:年月日(2)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初误以为“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与合欢树的影子和希望去看合欢树(4)再通过那个孩子长大后忆起童年往事对今日已去看那棵合欢树,却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2、作者为何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合欢树的来历及母亲吸入培养它的过程?明确: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母爱的具体观物。母亲把对儿子的疼爱融入在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与史铁生由残疾到对生命有所感悟,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合欢树=作者,母亲悉心照顾的合欢树就是病中的自己(象征意)合欢树=母亲对儿子的希望。3、在母亲逝世后,作者对于母亲亲手栽下的合欢树的态度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是怎样的变化?请找出来。1)在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颗小树忘记了”“没料到那颗树还活着”——搬了家,忘记了合欢树,遗忘在记忆的深处,不愿提起2)母亲去世后,很少再去小院,“不愿意去那个小院,推说手摇车不方便”。在大院中听邻居说合欢树开花了,劝他去看看,但是“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想起了合欢树,但是不敢去看合欢树,怕睹物思人,怕看到合欢树又想起母亲来,勾起自己无尽的悲伤。3)时间久了,自己的心情平复了,“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问起那棵合欢树”“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自己很想看看合欢树,看看母亲住过的小屋,看到母亲生前的事物让我感觉母亲似乎就在身边。—(原因)→“悲伤也成了享受”。看到这些事物能让我感觉到母亲好像并没有离我远去,似乎就在身旁,是小屋,是林中的风,是小院中的合欢树。合欢树=母亲,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母亲生命呈现的另一种方式。(所以“悲伤也成了享受”)合欢树=当年母子“合欢”的人间见证,是母亲恩泽的一个生命。4、课文写合欢树的树影,写刚刚出生的瞪着眼睛看树影的孩子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小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孩子通常看到谁才不哭不闹?(自己的母亲。)所以这个不知名的小孩看到的合欢树还是什么的象征?引导学生回答:天下所有母亲的象征,亲情的象征。明确:合欢树=亲情的象征,是合家欢乐(树的名字的意义)的象征。5、以“合欢树”为题有什么好处?既能表现文章中心,又使主旨或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形象,也更含蓄、耐人寻味,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四、展示五、评价六、检测:1、2、3、七、反思:通过我们的分析品读,发现这棵合欢树并不是一颗平常的树,它牵系着史铁生母子之间的深情,真可谓是:“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而第6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职高语文导学案:基础模块下册第一单元编号:1编制人:郑艳娟班级:姓名:组号:年月日作者以合欢树为题想必是为了借“合欢”寄托他们母子之间无法实现的遗憾,在这样的一欢一悲的两极间那份母子深情更令人为之震撼。再联想到我们自己,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由父母亲精心呵护成长起来的树呢?我们的父母在我们的
本文标题:《合欢树》导学案(带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18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