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国民经济核算》网络试点课程综合练习题
-1-1《国民经济核算》网络试点课程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A.SNAB.MPSC.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D.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2.在国民经济核算历史上,英国经济学家()主要领导了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和统计制度制定工作。A.J.米德B.R.斯通C.范.克利夫D.S.库兹涅茨3.下列经济量中,属于流量的是()。A.固定资产数B.存款数C.人口数D.销售额4.MPS核算体系中的生产活动()。A.只局限于物质生产部门B.只局限于非物质生产部门C.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D.以上都对5.下列经济单位中,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A.在国内旅游的外国游客B.在国外定居的华人居民户C.在我国境外的中资企业D.在我国境内的外资企业6.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最综合的分类是()。A.一次产业分类B.二次产业分类C.三次产业分类D.四次产业分类7.下列单位中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A.自来水厂B.机床厂C.建筑公司D.医院8.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9.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A.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B.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C.资金流量核算D.国际收支核算10.机构单位可以分为两类()。A.住户和法人单位B.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11.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A.交通运输业B.物资供销和仓储业C.科学研究事业D.畜牧业12.保险公司属于()。A.非金融企业部门B.金融机构部门C.政府部门D.住户部门13.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无法确定产业范围14.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A.机构单位B.机构部门C.基层单位D.产业部门15.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2-2A.机构单位B.产业单位C.基层单位D.产业部门16.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所采用的现行市场价格,由于各种价格包含的因素不同,存在以下关系()。A.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购买者价格B.购买者价格〉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C.生产者价格〉基本价格〉购买者价格D.购买者价格〉生产者价格〉基本价格17.下列不属于市场产出核算的内容是:A.企业为全社会提供物质产品B.房地产公司进行商业房屋买卖C.政府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D.餐饮业为社会提供服务18.服务的特点是()A.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B.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C.其总产出只能采用虚拟核算的方式D.无增加值核算的内容19.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计算总产出和中间消耗的价格标准是()。A.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中间消耗按购买者价格计算B.总产出按购买者价格计算,中间消耗按生产者价格计算C.两者都按生产者价格计算D.两者都按购买者价格计算20.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21.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A.中间消耗B.劳动报酬C.生产税D.营业盈余22.国民经济核算在生产阶段用()来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原始收入D.国民可支配收入23.对工业部门计算总产出,通常采用()。A.工厂法B.产品法C.生产法D.分配法24.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为()。A.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B.国内生产总值=∑各机构部门的总产出-各机构部门的中间消耗C.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盈余D.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25.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A.最终消费B.资本形成总额C.营业盈余D.货物与服务净出口26.用分配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A.劳动报酬B.资本形成总额C.生产税净额D.营业盈余27.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A.农民出售给餐饮业的粮食B.被食品加工企业当期生产消耗的粮食C.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D.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28.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总收入,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3-3得的收入。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29.企业的总产出是指企业()。A.生产过程中最初投入的价值B.生产过程中对货物和服务的中间消耗的价值C.上缴政府的生产税净额D.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30.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亿元,总产出为36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1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亿元。A.5600B.3600C.1700D.160031.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亿元A.5000B.1100C.1000D.200032.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3000亿元,总产出为46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亿元。A.7600B.4600C.3000D.160033.下列不同的产业部门核算总产出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按产品法计算的是()A.农业部门B.工业部门C.建筑业D.金融业34.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A.包括在工业总产出中B.包括在工业增加值中C.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D.包括在房地产业总产出中3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A.支付原材料的运输费用B.大型机床更新C.职工的教育培训费用D.更换一批新的钳锤等手工工具36.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A.总产出B.中间消耗C.增加值D.固定资本消耗37.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A.投入产出表B.资金流量表C.资产负债表D.国际收支平衡表38.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A.就是中间产出B.就是最终产出C.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D.以上都不对39.已知第j部门总投入为100亿元,其中消耗第i部门产品价值20亿元,则直接消耗系数为()A.0.2B.5C.120D.无法确定40.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横向看,表明()。A.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B.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C.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D.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41.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纵向看,表明()。A.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B.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C.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D.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4-442.投入产出表的第Ⅱ象限主要反映()。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增加值的构成C.再分配关系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43.投入产出表的第Ⅲ象限主要反映()。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增加值或最初投入的构成C.再分配关系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44.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A.第Ⅰ象限B.第Ⅱ象限C.第Ⅲ象限D.第Ⅳ象限45.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5,说明()。A.农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工业产品的数量为0.15B.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0.15C.农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0.15的工业产品D.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0.15的农业产品46.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的数量。A.最初投入B.中间投入C.最终产品D.总产品47.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A.政府税收B.劳动报酬C.营业盈余D.增加值48.下列分配流量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的是()A.生产税B.劳动报酬C.财产收入D.所得税49.收入初次分配所核算的收入是()。A.可支配收入B.转移性收入C.生产性收入D.投资收入50.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A.增加值和营业盈余B.劳动报酬和增加值C.增加值和财产收入D.政府税收和劳动报酬51.下列收入属于财产收入的是()A.存款利息B.政府发放的生活补贴C.贷款D.彩票中奖52.不能为资产所有者带来财产收入的是()。A.贷款B.地下资产C.债券D.机器设备的租借53.下列行为属于转移性收支的是()A.某居民家庭年底收到股票分红300元B.某企业捐赠100万给希望工程C.政府给某小区建设公用电话亭D.居民购买住房54.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万元的设备无偿支援给灾区。该交易属于()A.经常转移B.资本转移C.现金转移D.无法判断55.某企业为本单位职工交纳退休保险金50万元,这属于()。A.企业部门转移性支出B.居民部门转移性支出C.居民部门转移性收入D.资本转移56.我国财政经常性拨款中的国防和武装警察部队经费属于()。A.经常转移B.资本转移C.其他经常转移D.政府部门转移性收入57.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5-5个人储蓄为4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A.500元B.480元C.470元D.400元58.以下各项中不应计入居民消费支出的是()。A.购买汽车B.室内装饰用品C.购买名人字画D.自有住房的虚拟房租支出59.下面不属于经济资产的是()A.土地B.公海C.厂房D.债券60.非金融资产按其产生的不同可以分为()A.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B.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C.人工资产和自然资产D.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61.以下关于资本转移的说法,错误的是()A.资本转移是出于投资目的B.资本转移只能是实物转移C.资本转移发生在收入形成和储蓄计量之后D.资本转移对交易方资产负债存量产生影响62.资本转移()。A.只能是现金转移B.只能是实物转移C.既可以现金转移,也可以实物转移D.居民部门可以现金转移,政府部门只能实物转移63.投资率一般是非金融投资额与()之比。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原始收入D.国民可支配收入64.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A.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B.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C.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D.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65.在资本账户中,属于来源方的项目是()A.资本形成总额B.资本转移收入净额C.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D.资金余缺6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固定资产的是()。A.桥梁B.运输设备C.种畜D.价值低于200元的工具67.以下几种金融手段不存在对应负债的是()。A.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B.货币和存款C.股票和其他产权D.保险准备金68.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A.金融资产的增减B.金融负债的增减C.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D.资金余缺69.下列指标中,不属于金融交易的指标是()。A.工资收入B.活、定期存款-6-6C.企业贷款D.购买保险70.生产账户的初始流量是()。A.总产出B.中间消耗C.增加值D.固定资本消耗71.收入分配核算包括()A.只包括收入初次分配B.只包括收入再分配C.包括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D.包括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及收入使用72.收入形成账户的平衡项是()A.增加值B.营业额盈余C.初次分配总收入D.可支配收入73.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平衡项是()A.增加值B.营业盈余C.初次分配总收入D.可支配收入74.“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是()A.增加值B.营业盈余C.初次分配总收入D.可支配收入75.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A.增加值B.营业盈余C.初次分配总收入D.总储蓄76.资本账户的初
本文标题:《国民经济核算》网络试点课程综合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23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