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基础会计》教材总教案(寇俊艳)
基础会计教案1《基础会计》教案第一章总论(4学时)一、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会计专业的学科特点和会计职业能力要求;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知识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对专业的好感及对本专业的学科特点形成感性认识二、教学内容和建议组织教学方式教师对会计学基础理论知识的逻辑顺序安排:第一节入门教育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对会计学科形成感性认识,同时通过课堂实验对会计实践性环节产生兴趣2、促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该学科的难度,同时帮助他们树立专业认同感二、教学内容与具体教学方式组织步骤(一)专业课学前教育1、介绍本专业学科特点及职业发展前景(教师搜集资料介绍)2、教师提出本专业的考核要求和专业学习方法(二)组织课堂实验进行专业课感性认识就教育1、准备工作:教师先准备一部分现金,金额可以尽量在100元以内,然后随机邀请一位同学上来,拿出自己身上所带的现金,请他(她)当面向同学数清。教师在此假设实验前提,即现在将该位同学看成是一位个体经营者,现在让他经营图书的贩卖活动,启动资金由他老师借给他和他本人的自有资金组成。然后开始提问引导:(1)请问该位同学的现金共有多少?这些现金是由他拥有和控制的吗?教师由此可以引入资产的概念,会计上将一个企业主体拥有和控制的,且可以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源看成是企业主体的资产,所以我们可以将该位同学拥有的个人现金称之为他的资产。该项资产是该位同学经营活动所必须的,请同学们看一下,他的资产有几部分组成?(引入资产具体组成的多样性)(2)请说出资产总额有多少?(3)请问该位同学有负债吗?如有,金额是多少?那么请你试着对负债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4)现在请同学们将该位同学的资产总额与他的负债总额相减,观察计算结果,然后请问计算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总结:可以发现,该部分的金额正好是该位同学提供的自有资金的数额,因为该部分资金归他所有,所以他对该部分资源有要求权,我们将这种要求权称之为所有者权益。同样的该部分资源的另外一个部分是老师给提供的,老师作为资源的提供者,对该部分资源也有某种要求权,会计上将这种要求权称为债权人权益。这样我们可以就此给该位同学列出一张资产负债表:***同学资产负债表基础会计教案2资产部分权益部分现金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总计权益总计2、课堂实验第二步骤及内容:教师引导:下面请该位同学以手中的资金作为经营资金,开始从事简单的经营活动。因为开始已经假设他为个体图书零售商,那么先请该位同学到“市场”上进货。进货交易可以进行几笔,但最好是一笔。交易完成后,继续提问:(1)请同学们现在回答,进行完进货行为后,该位同学的资产现在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金额为多少?(2)为什么现金少了?书增加了?教师归纳:资金有一个运动过程,现金书,说明该位同学拥有的资源占用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是资源本身的总价值并没有发生变化。(3)负债的金额有没有受到影响?(4)那么所有者权益的部分金额有没有受到影响?(5)请重新编制资产负债表***同学资产负债表资产部分权益部分库存现金负债存货所有者权益资产总计权益总计(6)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两边会相等?(7)该位同学有没有赚到钱?教师引导:没有赚到钱,用会计术语来解释,就是该位同学的利润为零。那么请同学们回答一下,什么是利润,利润是从何而来的?教师引入利润概念:利润是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利润=收入-成本费用。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该位同学没有赚到钱,是因为他的收入为零,成本费用为零,故利润为零。学生问题归纳:有同学会认为成本费用不会为零,因为他认为自己进货的支出就是成本,那么教师可以采用反证法证明该项问题,即如果成本费用不为零,利润出现负数,说明该位同学亏损,显然和客观事实不符。进一步深入引导:为什么收入为零?是因为该位同学没有进行销售商品的行为,那么收入的定义应该是什么?成本费用的定义应该是什么?请同学们思考。3、课堂实验第三步骤及内容:请该位同学对所进存货进行对外现场销售,由于现场实验结果的不可控性,实验结果有四种情况:基础会计教案3情况(一)没有同学愿意配合实验。教师可以归纳,出现该种情况,在经济生活中被称之为存货积压,该种情况下,要么就低价倾销,要么将剩余资金转向它途。情况(二)如果有同学愿意以高于进价的价格购买该商品,那么参加实验同学的经营成果就会出现正值的情况,即实现赢利。教师引导提问:(1)请问现在该位同学的资产由几部分组成?金额各为多少?并请该位同学数给大家看(2)请问该位同学的负债还存在么?如存在,金额为多少?(3)请同学们现在用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看所有者权益总额为多少?观察此次结果和上次结果有什么不同?(4)请将不同的结果写在一边,根据实验的情况编制该位同学的利润表,同时编制资产负债表***同学资产负债表***同学利润表资产部分权益部分收入现金负债减:成本所有者权益费用资产总计权益总计利润:(5)观察新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为什么利润正好等于新增加的所有者权益金额?说明了什么?(6)那么,现在该位同学赚到了钱,赚的钱应该归谁所有?为什么?(7)在该项活动中,债权人有没有得到利益?那为什么同样是经营活动的资金提供者,只有所有者才能分享利润?债权人不能?那么债权人为什么还愿意提供资金给经营者?教师的深入引导:实收资本和未分配利润项目.现在的所有者权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该位同学投入的初始运营资金,另一部分是该位同学赚取的利润。本实验的假设前提为赚取利润后没有进行分配,全部投回经营活动中。在会计中,前一部分被称之为实收资本,后一部分被称之为未分配利润,表明投入资本的增殖程度。(8)如果该位同学将所赚取的利润全部拿走,归个人所有,并没有投回经营活动中,那么资产负债表会出现什么情况?情况(三)如果有同学出较低的价格成交,则该位同学会出现亏损的情况教师引导:(1)请问现在该位同学的资产由几部分组成?金额各为多少?并请该位同学数给大家看(2)请问该位同学的负债还存在么?如存在,金额为多少?(3)请同学们现在用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看所有者权益总额为多少?观察此次结果和上次结果有什么不同?(4)现在请同学们将观察结果写在一边,计算该位同学的收入是多少?成本费用是多少?利润是多少?同时要求列示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同学资产负债表***同学利润表基础会计教案4资产部分权益部分收入库存现金负债减:成本所有者权益费用资产总计权益总计利润:(5)请同学观察一下,利润和刚才的所有者权益观察的结果有何联系,为什么所有者权益的数额正好等于亏损数额。(6)结合两种结果,问:为什么债权人的金额与企业盈利和亏损的数额无关?教师讲解债权人与投资者的不同。情况(四)如果有同学购买,但未付款进行赊购。教师引导;(1)先计算企业的收入、费用、利润(2)对利润进行分配(3)进一步讲解为分配利润的概念说明:投资者个人资金和企业运营资金的不同。即会计主体自身与企业主体的不同。讲清楚只有投资人将分得的利润在投资与企业,才能增加所有者权益。如果投资人用于个人消费,则企业的运营资本不会扩大。***同学资产负债表***同学利润表资产部分权益部分收入库存现金负债减:成本应收账款所有者权益费用资产总计权益总计利润:(4)计算该同学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看一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然后请同学自己观察和归纳四张资产负债表的共同点能否引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等式(三)课后练习题与思考题:作业:清同学们根据下列经济事项编制资产负债表假设钱某是一位个体水果零售商,2003年9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钱某有自有资金1000元,向朋友借款1000元。(2)9月3日购进水果架一步,金额500元。(3)9月10日,组织进货一批,购进水果700元,现金支付。(4)9月15日,出售苹果一批,售价300元,成本价200元。(5)9月24日,出售梨一批,售价600元,成本价500元,款项尚未收到。(6)9月27日,支付摊位租赁费100元。要求:请同学们根据经济业务,逐笔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基础会计教案5论文作业: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及会计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三周后交)第二节会计基本内容和学科体系及会计法规介绍(2学时)一、教学目的1、根据课堂实验引入介绍会计学基本理论的部分知识,同时通过作业讲评,进一步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2、对会计学科的发展进行简要介绍,同时着重介绍现行的法规体系和会计人员任职资格。二、教学内容和具体教学方式组织(一)会计基本理论知识(会计的内容、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定义)1、会计的内容教师引导:在上次课堂实验中,我们对参加实验的同学经营图书的一系列活动进行了追踪和描述,并对他每次经营活动完成后资源的变化情况和资源运用的结果编制了会计报表进行反映。提问:(1)我们在课堂上进行这一系列核算和反映活动的对象是什么?该位同学的经济活动用货币表现的方面价值运动所以我们可以告诉同学们,我们为之关注的就是贯穿经营活动的资金运动,也就是在会计理论上被称之为的会计的内容。(具体定义参见教课书20页)现代社会是由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这三流组成的。会计工作的任务就是跟踪经济生活中一个企业主体的物流,并以货币作为计量的尺度,对物流产生的资金流进行反映和监督,从而生成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流。课堂实验是将一位同学的经营活动简单模拟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但是具体到不同类型的经济主体,其内容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2)会计内容在不同类型单位的表现产品制造业筹集到资金的来源及占用状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企业力消耗形成的费用和成本的多少,经营中取得的收入、发生的费用、利润及分配商品流通业购、销、存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行政单位预算资金的收支核算行政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各类收入、支出和结余的核算2、会计的职能(1)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核算工作,提供会计数据,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成果,反映行政和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收支和结余情况。(2)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以国家的法律规范为准绳,以会计信息资料为主要依据,对即将进行或已经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进行评价,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并据以施加限制或影响的过程。3、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一门通用的商业语言(三种流行观点)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基础会计教案6(二)会计学科体系的简要介绍基础会计初级会计英美模式财务会计中级会计成本会计高级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在此基础上,保留财务管理、会计制度设计、增加会计电算化课程三、课后家庭作业及思考题1、练习册:P1,一(1,2)P3,二(5,6)P17,三(5、9、10、11、12)四(4、5、6、7)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8学时)一、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1、了解会计要素划分的方法2、熟悉会计恒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之间关系及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等式中各要素的影响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会计要素的内容和会计恒等式的含义教学难点:会计要素具体项目的辨认和会计恒等式的运用第一节会计要素概念及内容一、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要素的内容和分类,会具体辨认二、教学具体内容及教学方式组织教师引导:通过课堂实验和上次课程对基础理论知识的介绍,有这样两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首先将该位同学假设成一个企业的创办者,他开始经营活动的首要前提条件是什么?(筹集到资金)其次为什么等他筹集到资金后进行多次经营活动后,资产负债表会一直保持平衡的关系?(资金来源=资金占用)下面通过具体分析讲解上述问题答案。(一)企业的资金运动同学们通过思考已经发现,企业无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商品购销活动还是从事提供劳务的活动,都必须筹集到经营所需的资金。那么企业筹资的方式和渠道有几种呢?国家投资吸收投资发行股票主权资本接受经营投资筹资方式企业内部公积金转赠资本两种方式从银行借款基础会计教案7举债投资发行债券借入资本结算过程中的各种应付款企业筹集到资金后必然使用到各个方面,资金的使用被称为资金的占用。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流动资金结算过程中的各种应收账款购买短期股票、债券资金占用购买长期股票、债券长期投资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固定资产说明:这些资金的占用实质是指企业拥有了
本文标题:《基础会计》教材总教案(寇俊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34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