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大元一统方舆胜览》的缺陷与价值
《大元混一方舆胜览》的价值与缺陷郭声波【内容提要】《大元混一方舆胜览》是现存唯一一部完整的元代地理总志,迄今无人对其进行专门研究,本文作者因整理之故,举例若干,就其价值与缺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勾画了一个大致轮廓,希望有助于读者对该书的理解和使用。【关键词】大元混一方舆胜览/地理总志/史料价值/校勘价值13世纪中叶,来自朔漠的蒙古铁骑席卷亚洲大陆,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封建帝国。这是一个崭新的多民族统一王朝,它一扫自安史之乱以来中国长达500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从西伯利亚到南海,从库页岛到中亚细亚,疆域之广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无古人。一些中国文人以无比激动的心情写道:“唐、虞、三代以来之州域,北不逾幽、并,南不越岭徼,东至于海,西被于流沙,其间蛮夷戎狄之地,亦有未尽启辟者。方今六合混一,文轨会同,有前古所未尽之天下,皇乎盛哉!”描述这样一个庞大帝国版图的地理著作,除了散佚殆尽的《大元大一统志》外,还有一部许多人但闻其名而不见其面的、现存唯一一部完整的地理总志《大元混一方舆胜览》。《大元混一方舆胜览》3卷,宋末元初人编著,主要载于类书《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该书自清以来未曾翻刻,故一般人很难看到。除方国瑜先生就其云南部分的价值有过介绍外(注:见方国瑜《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迄今尚无人进行全面评价。今因整理之故,刺取若干例子,就其价值与缺陷作一比较全面的述评,以为引玉之砖,望识者有以正之。一《大元混一方舆胜览》的价值《大元混一方舆胜览》(以下省称《元胜览》)3卷,原不著作者名。分为腹里及辽阳、镇东、陕西、四川、河南江北、云南、江浙、江西、湖广、甘肃、岭北十二行省、西域诸小国部落,共十四部分,每部分分为若干道肃政廉访司或宣慰司、宣抚司,其下再分若干路或直隶府州(散府州),有些路下又再分若干小州。路、府、州之下,则设置若干事类栏目,如“县名”、“沿革”、“郡名”、“风土”、“形胜”、“景致”、“名宦”、“人物”、“题咏”等。经与宋、元两朝以政区为纲、以事类为目的地理总志比较,其栏目划分最接近于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其次是王象之的《舆地纪胜》,如表1:表1宋元地理总志栏目比较表总志名事类栏目名元丰九域志地里户土贡古迹县监城寨堡关场府州军县沿革风俗形胜景物古迹官吏人物仙释碑记诗四六舆地纪胜监沿革方舆胜览建置沿革郡名风俗形胜山川井泉楼阁寺院等名宦人物题咏四六大元混一方舆胜览县名沿革郡名风土形胜景致名宦人物题咏大元大一统志建置沿革坊郭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势古迹宦迹人物仙释无怪乎《元胜览》要以“方舆胜览”为名,原来作者的用意是想模仿《方舆胜览》。有人认为,《方舆胜览》没有户口、里至栏目,不能算地理总志。但我们观察《舆地纪胜》,也没有户口、里至,就是《大元大一统志》、《大明一统志》,也没有户口,可见里至、户口并不是地理志必不可少的内容。《元胜览》与《方舆胜览》一样,只要拥有了郡县名及其沿革、风俗、土产、形胜、山川、景致等地理要目,将其定性为地理总志,基本上还是符合实际的。作为仅存的元代地理总志,《元胜览》的主要价值可分5个方面。1.富于政区地理史料价值《元胜览》虽然在体例上脱胎于《方舆胜览》,但在内容上涉及的地理范围远较后者广阔。淮河以北的腹里、陕西、河南江北行省,曾是北宋疆土,却为《方舆胜览》所无,关外的辽阳、镇东、岭北、甘肃行省及西域地区,则自安史之乱以后早已不在中原王朝提封之内,这一大片北方故土,被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遗忘已久,而在《元胜览》中,俱遍为列目叙述,大有重整故国河山之气概。《元胜览》尤足称道者,更在于对云贵高原地区之记载。自从公元8世纪中叶南诏兴起,大渡河以南遂落于化外蛮荒,与中原睽违几达500年,其山川文物,不仅为汉籍所不载,亦多为蛮书所漏落,以致至今鲜有知者。《元史·地理志》虽记有不少蒙、段时期政区建置,弥足珍贵,却缺乏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内容,而《元胜览》之记载,则略于政区建置而详于山川文物,正好可与《元史·地理志》互相弥补。另外,由于《元胜览》所采资料与《元史·地理志》来源不一,即使是政区建置,也有可以补正《元史·地理志》者,关于此点,云南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方国瑜先生在他的《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有较详论述。应当承认,《元胜览》于南宋故土部分之记载多是摘抄自《方舆胜览》,兼参《舆地纪胜》,新增内容不多,于北方故土部分之记载也多是采集《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历代地理沿革表》等地志及经史百家旧籍、旧图经而成,只有北方关外及西南地区部分,资料较新。其原因盖在于是书系民间私修,作者既不是大官员,也不是大学者,所采资料来源有限的缘故。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从《元胜览》中发掘出不少可贵史料。兹略述一二。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元胜览》基本保存了大德七年的全国政区建置名称,我们可以据此恢复《大元大一统志》目录。笔者注意到,《元胜览》在南方许多路的“县名”栏与“沿革”栏之间,增列了由原属县升州的“元贞新置州”州名,这种作法与全书按行省、道、路、府州分级排列的体例不合,显然《元胜览》在成书后初刊前仍有增订,但增订者希图省事,不愿意再花时间将该路内容打乱按新州分州改写。由此可知,尽管《元胜览》所记山川文物等不易变化的内容资料比较陈旧,但对于本朝政区建置变动却较为关注,随时有所增改,其初刊定稿本的政区资料,应能大体反映当时最新建置情况。根据后面的考证,《元胜览》的初刊是在大德十一年,政区资料截止于大德七年底。而大德七年三月,也正是卜兰禧(即孛兰肹)、岳铉等重修《大元大一统志》成书奏进时间(注:(元)王士点:《秘书监志》卷4《纂修》。)。由于时间上的巧合,使我们有理由推测,《元胜览》大德初刊本的定稿者参考了《大元大一统志》的政区资料,并继续补充至大德七年底。方国瑜先生通过详细分析《元胜览》与《元史·地理志》对云南记载的差异,进一步提出,《元胜览》编纂者因直接参与《大元大一统志》纂修,见到了大德七年新近报送中央的李京《云南志略》,补充了有关内容,而《大元大一统志》则因已成书,未及增订,使得依据《大元大一统志》修成的《元史·地理志》缺乏《云南志略》内容。《元胜览》檀州沿革条还记载:“旧有密云、燕乐二县,今传录本无燕乐,有怀柔,疑即妫之怀戎。”这里提到记有檀州辖县的“传录本”,不见于史载,笔者认为它就是从秘书监或参与编纂《大元大一统志》人员那里传录出来的资料,估计主要是政区资料。也就是说,《元胜览》定稿时,在政区建置方面确实参考了《大元大一统志》。我们比较几种志书、类书关于元代一级政区的排位顺序,也不难发现《大元大一统志》与大德本《元胜览》最为接近,如下表(其中《大元大一统志》排位顺序以残卷卷次为据):表2元代文献中一级政区排位顺序比较表书卷名一级政区编目顺序大元大一统志腹里河南陕西四川江浙江西云南大德本翰墨大全·元胜览腹里辽阳镇东陕西四川河南江浙江西湖广云南甘肃泰定本翰墨大全·元胜览腹里辽阳镇东陕西四川河南云南江浙江西湖广甘肃岭北泰定本翰墨大全·附图腹里辽阳陕西四川汴梁江浙江西湖广云南甘肃泰定本翰墨大全·科举河南陕西辽阳四川甘肃云南岭北征东江浙江西湖广纂图增新群书类要事林广记腹里河南湖广江西江浙陕西四川云南辽阳镇东甘肃元史·地理志腹里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征东元史·百官志·行中书省河南江浙江西湖广陕西四川辽阳甘肃岭北云南征东元史·选举志·科目河南陕西辽阳四川甘肃云南岭北征东江浙江西湖广元史·兵志·屯田腹里岭北辽阳河南陕西甘肃江西江浙四川云南湖广征东元史·兵志·站赤腹里河南辽阳江浙江西湖广陕西四川云南甘肃赵万里辑本《元一统志》编目时,弃《元胜览》不用,而以《元史·地理志》政区为据,应该说不是很好的选择。因为按《大元大一统志》残卷,四川的合州编为卷七百二十九至卷七百三十一共3卷,后面江浙的平江路首卷为卷七百六十一,其间只有30卷阙额,按平均每路或府州编为2至3卷计,最多只能容纳四川合州以下路分府州(如夔州路、绍庆路、广元路、叙州路、马湖路、永宁路诸府州)及江浙平江以上路分府州(如杭州路、嘉兴路诸府州),而按《元史·地理志》,四川与江浙之间还有甘肃、云南两省,这在《大元大一统志》是绝不可能的。显然,《大元大一统志》目录与《元史·地理志》目录差异较大。况且《元史·地理志》政区基本上以至治元年(1321年)为准(注:王颋:《〈元史·地理志〉资料探源》,《历史地理》第8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距离大德七年(1303年)已有20多年,其间又有不少政区变动,治史地者若按此图以索骥,何异于刻舟而求剑!《大元大一统志》目录与《元胜览》初刊大德本目录最为接近,惟其河南一省位序稍有不同,大概大德本《元胜览》成书时河南位序已与《大元大一统志》不同,定稿者虽已见到《大元大一统志》政区传录本,但考虑到河南省内容较多,改动难度大,就维持不动了。因此笔者认为,根据大德本《元胜览》目录恢复《大元大一统志》目录是基本可行的,只需将河南省位序调到陕西省前面就行了。又,将《元胜览》与其它元代史志比较,可知元代以府、州升置的路名全称,应是某某府路、某某州路,通常“府”、“州”二字可省,“路”字则不可以省。如《元胜览》所载般阳路,《齐乘》、《元史·地理志》均作般阳府路。《元胜览》所载夔州路,《元史·地理志》则省作夔路。又《元胜览》所载潼川府路,在《元史·地理志》及卷一○○《兵志》中,均无“路”字,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亦据此仅标为“潼川府”,使人误以为潼川未设路,只是散府。考《元史》卷一○《世祖纪》有载:“至元十六年正月,命王立为潼川路安抚使。”《元史·地理志》绵州条亦载:“绵州元初隶成都路,至元二十年改隶潼川路。”说明潼川府路元初已立,“路”字不应省。又,《元胜览》大都路下有大兴府,上都路下有开平府,《元史·地理志》则无。今考《元史》卷五《世祖纪》云:“中统四年五月戊子,升开平府为上都,其达鲁花赤兀良吉为上都路达鲁花赤,总管董铨为上都路总管兼开平府尹。”《元史·地理志》大都路序云:“元太祖十年,克燕,初为燕京路总管、大兴府。世祖至元元年,中书省臣言:‘开平府阙廷所在,加号上都,燕京分立省部,亦乞正名。’遂改中都,其大兴府仍旧。九年,(中都)改大都。”上都路序云:“中统元年,为开平府,五年,以阙庭所在,加号上都。”此可见大兴府、开平府并未因加都号而废府,府尹仍由路总管兼着。这种由路总管兼任的有具体府名的府尹,与其它地区由路总管兼带的无具体府名的府尹有所不同(注:据研究,元代不少地区的路总管皆可兼带府尹,详见王颋《龙庭崇汗》,南方出版社,2002年,第202—204页。),有具体府名的府尹,应反映着当时存在该府的实际建制。从至元到元末,大兴、开平二府犹屡见于史载,如《元史》卷五八《地理志》载:至元十三年,割大兴府之武清、香河二邑属漷州。卷一六九《贺仁杰传》:“至元十七年,特授正议大夫、上都留守兼本路总管、开平府尹。”卷一六八《姚天福传》:“大德四年,拜参知政事、大都路总管兼大兴府尹。”卷一七九《贺胜传》:“大德九年,以胜代为上都留守兼本路都总管、开平府尹。”卷八一《选举志》:“仁宗延佑四年,大兴府尹马思忽重修(大都路学)殿门堂庑。”卷一八五《李稷传》:“至正十九年,丁母忧,……服阕,命为大都路总管兼大兴府尹。”卷一四五《达礼麻识理传》:“至正二十三年冬,迁上都留守兼开平府尹。”赵辑《元一统志》及《中国历史地图集》皆依《元史·地理志》不列大兴、开平二府,显误。又,元代的山东东西道,以其名观之,当承宋、金之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而来,然《元史·地理志》山东东西道仅列原山东东路的益都、济南、般阳三路,而将原山东西路的东平、东昌、济宁路列在燕南河北道下,于东昌路丘县条却又载至元二十六年山东宣慰司提议复置丘县事,可见《元史·地理志》的排列顺序有误。今考《元胜览》各本皆将东平、东昌、济宁路列在山东东西道下,当可据以纠正《元史·地理志》之误。又,冠州、恩州,《元史·地理志》云至元六、七年间由东平路属州升为直隶省部的散州,《元胜览》则作怀孟路的属州。按《纂图增新群书类要事林广记》癸集卷上:“恩州,隶怀孟路管。”“冠州,
本文标题:《大元一统方舆胜览》的缺陷与价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35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