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审计学》练习题答案
《审计学》练习题一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A)3、(B)4、(D)5、(C)6、(A)7、(C)8、(C)9、(D)10、(C)11、(A)12、(D)13、(A)14、(B)15、(D)16、(B)17、(C)18、(A)19、(C)20、(B)21、(A)22、(B)23、(B)24、(D)25、(D)26、(C)27、(D)28、(B)29、(D)30、(C)31、(A)32、(D)33、(A)34、(C)35、(A)36、(A)37、(C)38、(A)39、(D)40、(B)41、(C)42、(D)43、(C)44、(D)二、多项选择题1、(ABCD)2、(CD)3、(ABC)4、(ABC)5、(CD)6、(AC)7、(AC)8、(ABCD)9、(BC)10、(AD)11、(ABCD)12、(ABC)13、(AC)14、(BC)15、(BD)16、(BCD)17、(ACD)18、(ABCD)19、(ABCD)20、(AC)21、(ACD)22、(ACD)23、(AC)24、(ABC)25、(AB)26、(ABCD)27、(ABD)28、(ABCD)29、(ABC)30、(ABCD)31、(ABC)32、(ABD)33、(ABCD)34、(ACD)35、(BD)36、(ABCD)37、(CD)38、(BCD)39、(ABCD)40、(AC)41、(BCD)42、(AC)43、(ABCD)44、(AD)45、(ABD)46、(BD)47、(ABCD)48、(ABC)49、(AD)50、(CD)51、(ABCD)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四、名词解释1、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时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对审计工作质量进行评价的客观标准。2、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即为注册会计师针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签证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评价或计量)而形成的财务报表(签证对象信息)即为责任方的认定,而这种业务属于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3、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的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4、审计: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行为及其结果进行审查,以证实其与既定行为标准的一致程度,并将审查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的经济监督活动。5、保证业务:是指为企业或个体等决策者提供的、能改进信息质量或内容的独立业务,如电子商务保证、经营主体绩效保证、信息系统质量评估等。保证业务不属于通常意义上的审计范畴。6、趋势分析法:是通过对连续若干期某一被审计项目的变动金额及其百分比的计算,分析该项目变动的方向和幅度,以获取相关审计证据的方法。7、控制测试:是在对内部控制初步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状况以及是否得到贯彻执行而进行的测试,其目的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处理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判断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而确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可以依赖以及可以依赖的程度。8、经济效益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管理活动实施审查,以证实其效益性、效果性。经济效益审计要审查的是记录和反映被审计单位业务经营活动、管理活动的会计资料及有关资料。9、审阅法:是对照审计依据审核、查阅会计资料及其他有关经济资料,以确定其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的方法。10、统计抽样:是审计人员根据随机原则从审计总体中抽取一些项目作为样本,进行查校,并依据所获得的结论对审计总体做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估计判断,从而达到对审计总体的认识的一种抽样审计方法。11、实质性测试:是指搜集直接证据所进行的更为深入的检查。实质性测试的目的是为取得审计人员赖以作出审计结论的足够的审计证据,验证会计报表的各个项目金额是否正确和妥当,同时揭露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重要错误和舞弊。12、内部控制的概论可表述为: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组织的治理层、管理层及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与程序。具体来说,它是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13、抽样审计是从大量的会计资料和有关业务资料中抽取一部分具代表性的项目来进行审查,并根据抽查结果推断全部资料是否正确或有无弊端的一种方法。14、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审计目标是审计监督体系运行的导向机制,发挥着引导审计活动方向的作用。15、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中大错报的可能性。16、风险导向审计:是指要求审计人员首先考虑与审计相关的各种风险,包括企业环境风险、经营风险的基础上判断和分析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及报表项目可能存在错报风险的审计。17、签证业务:是注册会计师对签证对象信息的可信任程度提出意见的审计业务。签证业务范围包括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历史财务信息审阅和其他签证业务(如企业会计报表审计、验证企业资本、盈利预测审核等)。签证业务能够覆盖广泛的财务和非财务问题,也可作为财务审计或绩效审计的一个部分。18、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的错报或漏报,而审计后审计人员没能发现并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19、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误或漏报而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20、控制风险评价是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能否有效地防止或者发现和更正会计报表中的重要错误所进行的一种判断与估计。21、直接报告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一些签证对象直接出具报告。比如在内部控制签证业务中,注册会计师可能无法从管理层(责任方)获取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报告(责任方认定),或预期使用者无法获取该报告,这样注册会计师即可直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签证对象)进行评价并出具签证报告,这种业务就属于直接报告业务。五、简答题1、审计准则的作用(1)制定实施审计准则,可以为衡量和评价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依据,从而有助于工作质量的提高;(2)制定实施审计准则,有助于加强审计职业规范化管理,维护行业整体形象和社会经济秩序:(3)制定实施审计准则,有助于社会公众对审计职业的理解和对审计工作结果的信任。(4)制定实施审计准则,有助于维护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正当权益,使他们免受不正当的指责和控告。2、导致审计固有限制的因素主要包括:(1)选择性测试方法的运用;(2)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3)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性的而非结论性的;(4)为形成审计意见而实施的审计工作涉及大量判断;(5)某些特殊性质的交易和事项可能影响审计证据的说服力。3、(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应从六个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2)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一是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二是识别和评估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3)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序。一是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包括五个方面: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提供更多的督导;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二是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总体方案和具体方案。总体方案包括实质性方案和综合方案,实质性方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实质性程序为主,综合方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将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结合使用。具体方案包括确定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4、(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包括发生、完整性、准确性、截止、分类;(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包括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性、计价和分摊;(3)与列报相关的认定包括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完整性、分类和可理解性、准确性和计价。上述认定推导出相应的审计目标。5、(1)风险是否属于舞弊风险;(2)风险是否与近期经济环境、会计处理方法和其他方面的重大变化有关;(3)交易的复杂程度;(4)风险是否涉及重大的关联方交易;(5)财务信息计量的主观程度,特别是对不确定事项的计量存在较大区间;(6)风险是否涉及异常或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6、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金额不重要的错报从性质上看有可能是重要的。审计人员在判断错报的性质是否重要时应该考虑的具体情况包括:(1)错报对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影响程度。(2)错报对遵守债务契约或其他合同要求的影响程度。(3)错报掩盖收益或其他趋势变化的程度(尤其在联系宏观经济背景和行业状况进行考虑时)。(4)错报对用于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现金流量的有关比率的影响程度。(5)错报对财务报表中列报的分部信息的影响程度。例如,错报事项对分部或被审计单位其他经营部分的重要程度,而这些分部或经营部分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或盈利有重大影响。(6)错报对增加管理层报酬的影响程度。例如,管理层通过错报来达到有关奖金或其他激励政策规定的要求,从而增加其报酬。(7)错报对某些账户余额之间错误分类的影响程度,这些错误分类影响到财务报表中应单独披露的项目。例如,经营收益和非经营收益之间的错误分类,非营利性单位的受到限制资源的错误分类。(8)相对于审计人员所了解的以前向报表使用者传达的信息(如盈利预测)而言,错报的重大程度。(9)错报是否与涉及特定放的项目相关。例如,与被审计单位发生交易的外部单位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成员有关联。(10)错报对信息漏报的影响程度。在某些情况下,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未对该信息作出具体要求,但是审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认为该信息对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现金流量很重要。(11)错报对与已审计财务报表一同披露的其他信息的影响程度,该影响程度能被合理预期将对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产生影响。7、审计人员在实质性测试中要做以下主要工作:(1)盘点实物。审计人员对有形资产账户所记载的内容均应进行实物盘点,包括库存现金、有价证券、材料、固定资产、在产品和产成品等,通过盘点确定财产物资的实际情况。在被审计单位财产物资种类较多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重要性原则(2)检查凭证,核实账户记录余额。审计人员要抽查凭证,以确定账簿记录数据的真实性和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合法性。审计人员还应该对所有的账户余额进行核实,包括总账和明细账账户的余额。通过核实确定报表数据来源的正确性和真实性。(3)核对有关记录。审计人员应该对有关的记录相互核对,包括凭证和账户记录相核对,总账余额与各明细账余额的合计数相核对,将报表列示的数据与有关总账和明细账余额相核对,同时,还应将资产类账户的余额与资产盘点的结果相核对。(4)对相关资产和负债的期末余额进行函证。对于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结算类业务向第三者发函询证,以取得审计证据。在被审计单位的往来客户较多的情况下,对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结算类业务的函证,可以根据金额的大小、账龄的长短以及是否存在疑问来选择函证的对象。如果没有回函或审计人员对回函结果不满意,审计人
本文标题:《审计学》练习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45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