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1—“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推荐表被推荐基地(盖章):安徽省芜湖百菇生态科技示范园填表人:张显妹联系电话(区号+号码):0553-8511163所在地区: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中国科协财政部印制二○○七年六月—2—一、基地基本情况基地名称安徽省芜湖百菇生态科技示范园法人代表许忠联系电话(区号+号码)0553-8511163联系人张显妹联系电话(区号+号码)0553-3321449通讯地址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六郎镇幸福村邮政编码241111传真(区号+号码)0553-8421588E-mailwhxz@ysljy.com基地网页主要创办单位(可多选)□农业局□科技局□乡政府□科协□农技协□企业□个人□其他创办方式□独资□合作制□股份制基地形态□基地群□单独基地建筑面积(平方米)3100占地面积(亩)120管理人员(人)13固定资产(万元)360主要功能□科普教育培训□科普教育培训为主,兼现代农业示范□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示范为主,兼办科普教育二、科技教育示范情况主要服务地区5个省31个地区107个县246个乡1564个村主要服务对象(可多选)□农业从业人员□转移就业农民□农村青少年□农村妇女□少数民族农民主要服务方式(可多选)□科技培训□科普展览□科普宣传□科普活动□提供科普资料□提供种苗□提供农资□参观考察□技术服务□统一销售□其他主要推广品种数量(个)15名称杏孢菇、鸡腿菇、茶树菇、秀珍菇、金针菇、凤尾菇等其中:自主开发(个)4名称蟹味菇、海鲜菇、白灵菇、鲍鱼菇—3—主要推广技术数量(个)12名称桑树枝培育香菇技术、秀珍菇栽培示范与推广等其中:自主开发(个)5名称金针菇品种筛选及高产栽培技术、鸡腿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产品注册商标数量(个)1名称野树林示范现代农业□节水□环保□生态□观光□循环获得产品质量认证□国家级□省级□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基地科普工作情况年份2004年2005年2006年工作人员聘请专家顾问(人)335基地科教骨干(人)7711基础条件科普培训室(平方米)120200200科普宣传栏(个)8810科普宣传栏可展示面积(平方米)191924科普图书(种)135148155科普图书(册)122023052430电脑(台)5510投影仪(台)111科普设施、活动支出(元)95000120000175000培育科技示范户(户)215284327—4—开展技术培训培训次数(次)242936受训人数(人次)257633094265开展科普讲座讲座次数(次)152124听讲人次(人次)203234163874更新宣传栏内容更新次数(次)122424受益人次(人次)103024795637发放图书资料发放种类(种)131518发放册数(册)260004500090000参与组织大型科普活动全国科技周(次)222全国科普日(次)111科普之春(夏、秋、冬)、科普大集、科技下乡等(次)1223年内承担的县级以上科技项目7次1、2004年国家星火计划项目-首批全国农村信息化基地建设。2、2004-2007年县级科技项目4项--桑树枝培育香菇技术研究与示范;金针菇软化栽培示范与推广;秀珍菇的引进、示范与推广;百菇生态科技示范园专家大院建设。3、2006-2007年市级科研项目2项--鸡腿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4、2007年省重点科技项目-纯白金针菇品种筛选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获得县级以上科普工作奖励(只填最近一项,请附复印件)2006年被芜湖市科协命名为“市级科普示范基地”。—5—四、基地科普工作概况(2004-2006年)(2000字以内,可另纸说明)芜湖百菇生态科技示范园(以下简称百菇园)是由芜湖县食用菌协会、芜湖野树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县食用菌研究所三家共同出资,按股份合作制创办而成,百菇园自创建以来,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开发,高效益运行”的原则,先后与安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组建了一支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队伍,它上联安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下联567名会员和分布在5个省31个地点的5189户菇农,主要承担食用菌新品种的引进与示范、新材料的研究与试验、新技术的培训与推广,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以普及科学技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和谐发展为目标。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推广食用菌栽培新品种、新技术,丰富居民菜篮子,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完善科普设施,强化了科普服务手段。为切实加强科技培训工作集生产、培训、示范于一体,百菇园投资10万元,建成了200平方米的科普培训室;投资1万元制作了科普宣传栏24平方米;投资5万元购置了计算机10台;投资1.2万元购买了155种科普图书计2430册;投资3万元聘请了5名专家、教授为技术顾问。二、强化科技创新和科普宣传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百菇园内设有新品种示范区、新技术推广区、新材料试验区、新成—6—果展示区,创新并推广了立体、覆土、床架、阳畦、棒式、袋式等12种栽培新技术,开发了秀珍菇、杏鲍菇、鸡腿菇、百灵菇、蟹味菇等畅销对路的15个珍稀新品种。3年内承担省市县科技项目7项。在百菇园的示范带动下,全市食用菌栽培面积达15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年食用菌总产量已稳定在2万吨以上,创产值1.5亿元,消耗各类农作物秸杆3万吨,菇农年人均收入7500元。百菇园生产的野树林品牌杏鲍菇、茶树菇、鸡腿菇、秀珍菇、金针菇等10个品种已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分别销往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区,还成功进驻了沃尔玛、联华、苏果等大型超市。百菇园的科技创新和科普服务成效显著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表彰,先后已被国家科技部评为“首批全国农村信息化基地”,被安徽省科协评为“省级科普示范基地”,被芜湖市人民政府表彰为“人才培训先进单位”,被安徽省农委认定为“安徽省绿色食用菌生产基地”,被芜湖市科协评为“市级科普示范基地”“市级优秀示范协会”,被芜湖县人民政府表彰为“十五”期间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县级优秀科普示范基地”。三、立足培训、讲座、展览并举,促进了食用菌科普传播到千家万户。为迅速推广食用菌知识,帮助农民尽快掌握食用菌生产技术,百菇园把对农民的培训、讲座、展览等形式作为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重要手段来抓,制定了整套的食用菌培训讲座计划,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服务规范。充分利用基地科普宣传栏将一些鲜活的照片和生产技术难—7—题及国家政府的一些惠农政策进行宣传展示,并每隔15天更换一次展示内容,百菇园还主动与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市农委、团市委等部门联合,把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作为实施全市“新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百千万富民培训工程”“阳光培训工程”“科教兴农培训工程”等任务相结合,三年来共举办培训班89期,受训10250人次,开展科普讲座60次,听讲达9322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60000份,通过学习和培训,使广大农民和食用菌生产户开拓了眼界,提高了认识,掌握了食用菌的生产技术,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发展食用菌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增强示范、带动、服务功能,开辟了农民致富的新途径。百菇园改变以往单靠“马路发放技术资料”的宣传模式,采用科普广播讲座、科教影视进村、科普图片展览、科普热线咨询等方法。开展以现场示范、指导为主的科普下乡、科技咨询活动。推广应用食用菌新技术、新成果。在每年科技周、科普日等活动中,印发《食用菌技术与信息》2万余份、发放《食用菌》、《食用菌市场》等杂志1万多册、食用菌栽培技术光盘1000余盘。为普及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百菇园以食用菌技术服务团为核心,专门设立了食用菌服务热线电话,有3名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全天“坐诊”咨询,及时解答菇农提出的技术难题。同时在县电视台开设的《科技天地》专栏,定期播放食用菌栽培技术要点,有效的解决了农民栽培食用菌的关键问题。总之,通过芜湖百菇生态科技示范园的培训、示范、辐射、带动作—8—用,食用菌已成为芜湖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成为农民科技致富的有效途径,百菇园成为新技术、新成果引进、示范、推广应用的先锋队,成为新形式下发展农业产业化,普及推广农业科技新技术的领路人,农民尝到了科技的甜头,不少农民远涉千里来到百菇园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相互交流经验、研讨生产中所要解决的难题,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科学生产、文明生活的农村新气象。—9—五、基地科普工作规划(2007-2010年)(2000字以内,可另纸说明)为强化食用菌产业的实用技术普及推广工作。芜湖百菇生态科技示范园(以下简称百菇园)将立足以食用菌科普示范基地规范化建设为平台,完善基地科普设施,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和对象,增强食用菌产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培训等服务手段,进一步提升全市食用菌产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功能。根据《安徽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细则(试行)》精神,特制定2007年至2010年科普工作规划。一、工作规划百菇园将立足以提高广大农民科技素质为科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千家万户自觉优化调整食用菌产业结构,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食用菌科技研究和开发水平,转变食用菌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大生产、大流通,促进食用菌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计划用4-5年时间,一是建立科普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技术、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化;二是建立食用菌技术研发科技支撑体系,主要研究推广适应本地区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并研究推广实用配套技术20-30项,新品种30-50个;三是建立食用菌加工工艺技术研发及产品加工生产体系,并以“公司+协会+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广大农户发展食用菌标准化生产。计划4-5年内,直接带动周边农户5000户,间接带动农户20000户,并通过产前技术培训,产中解答生产技术疑难,产后解决产品市场销售。实现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运作,促进全县食用菌产业跨越式发展,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10—二、主要工作百菇园立足食用菌产业科技开发和普及,促进全县新农村建设为工作重点,根据安徽省科普工作规划目标,2007-2010年着重做好以下5方面工作:1、完善科普设施,增强科普宣传服务手段。为切实加强科技培训工作集食用菌生产、培训、示范于一体,百菇园将投资1.5万元制作食用菌科普示范基地标志牌;投资18万元修建培训教室200平方米、标本室40平方米、科普图书室30平方米、藏书3000册、展板3套30块,购置桌椅80套,计算机10台。2、以科技支撑为载体,强化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开发。从百菇园创建之始,就把依托科技创新和普及,发展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放在重要位置。为充分发挥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技术依托优势,促进百菇园的科技开发活力,将聘请沈业寿教授为首席专家的专家团为技术顾问,针对食用菌品种单一,产品技术含量等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技术扶持和指导,积极做好引种试验示范,努力增加新品种30个以上,推广实用新技术20个以上,提升食用菌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通过科技普及,激发广大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百菇园的辐射带动功能3、围绕科技自主创新,加大科技宣传力度。为把食用菌科普示范推广落到实处。我们将依托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科研教学单位的5名专家、教授的技术力量,每年承担省市县食—11—用菌科研开发项目2个以上,重点探索食用菌生产中的品种种质、技术难题和制约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的其他瓶颈问题,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每年将邀请专家到科普基地开展现场讲座、指导15次以上,举办培训班24期,受训农民达5000人次以上,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不少于250天,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体,强化食用菌科普的宣传力度。4、建立科普示范点和科普活动场所,加大科普惠农服务的成效。为进一步普及食用菌最新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提高农民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效益,百菇园将立足科普示范基地的规范
本文标题:“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49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