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幼儿园课程资源教室创建的实践研究》阶段汇报
1《幼儿园课程资源教室创建的实践研究》阶段汇报上海市青浦佳佳幼儿园徐秀清一、研究的背景与目的1、背景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与实施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新课程的实施对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创建和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幼儿园课程资源教室的相关研究是缺乏的。另外,随着《上海市学前教育机构装备规范(试行)》的颁发,各个幼儿园也都纷纷创设起幼儿园专用活动室。但是,纵观目前各幼儿园已有的专用活动室,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着以下问题:(1)只是作为分组教学的场所,没有凸现专用性。(2)创建和使用随意化,缺乏目的性、计划性和科学性。(3)与园本课程关系不密切,不能支持和保障新课程的落实。以上的问题致使现有的专用活动室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教育价值。为此,我们想结合新课程实施的标准,来创建“幼儿园课程资源教室”,使之成为实施新课程的资源教室,以支持和保障新课程的有效落实。2、理论意义“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多元智能理论中指出:幼儿有各种发展的潜能,而幼儿园课程资源教室的创建可以为幼儿的多维发展与探索提供平台,丰富的材料对于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改变单项的教师教,幼儿学的模式,让幼儿变得更自主、更主动,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由此可见幼儿园课程资源教室的创建对实施新课程和推进幼儿的学习具有不可替代作用。3、研究目标建立幼儿园课程资源教室创建的标准和课程体系。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幼儿园课程资源教室——是指具有新课程基本元素,具有园本特点,服务于幼儿与教师发展的专用教室。三、研究的创新与价值(一)本课题的创新程度据资料查询与观察发现,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面上幼儿园创设了幼儿园专用活动室,但没有从课程实施的高度进行相应的研究,而本课题力图充分挖掘幼儿园专用活动室的功能,把它创建为“幼儿园课程资源教室”,使之成为实施新课程的资源教室,以支持和保障新课程的有效落实。因此在研究内容和落实新课程的实施方式上都有创新。(二)应用价值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课堂,但是对幼儿的发展需求来说,除了课堂以外,还需要更多2的资源和途径。我园是一所三十个班级规模的幼儿园,在校舍建设中已有配套课程资源教室十五间,目前正在进行相关设施的创建。根据本园的办学特点和实际需要开展“幼儿园课程资源教室创建的实践研究”,能拓展幼儿活动的空间和阵地,使课程资源教室的创建、实施更显课程化,使其成为整个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一部分,这样既可以使课程资源教室效益发挥最大化,又可弥补现有课程中的不足,确保课程实施的平衡性,使得园本课程的全面实施得到更为有利的支持和保障。同时,通过研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有效提升课程实施的能力。四、研究的过程与收获:该方案是于2008年12月被列为我区08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但是课题的启动是从2008年9月就开始。课题启动以来,我们主要通过:1、行动研究法,通过集体的借鉴、协商确定幼儿园课程资源教室创建的标准,先初步完成各课程资源教室的环境配备,商定相应的时间排配、活动内容,通过各班的具体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方案,进行过程性研讨,不断优化各课程资源教室的硬件,修正和完善方案。2、案例研究法:以“结构室、劳作室、影视室、棋类室”为先导,进行第一轮课程资源教室的实践研究,形成相关典型的案例与经验,然后逐步扩展到其他课程资源教室的实践,逐步积累较为系统的资源教室的课程体系。(一)研究的过程:1、确立课题中心组成员,健全组织与制度根据研究需要确立园课题中心组成员。采用合作研究的方式,由园长、副园长主持、班子参与,分管局长、教科研专家指导,教研组长、一线骨干教师联手合作,有效保障了研究的指导引领、落实推进及具体实践。在明确了各层面人员主要职责的基础上,我们还形成了每月二次的教研组研讨活动制度,每周一次的随堂听课制度,使得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去达成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2、解读了解课题方案,细化了研究内容在全体教师解读方案的过程中,首先我们明示了此次研究的用意:拓展幼儿活动的空间和阵地,使课程资源教室的创建、实施更显课程化,使其成为整个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一部分,这样既可以使课程资源教室效益发挥最大化,弥补现有课程中的不足,确保课程实施的平衡性,使得园本课程的全面实施得到更为有利的支持和保障。另外还明确了课题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怎样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适合幼儿、教师发展的幼儿园课程资源教室?”;“幼儿园课程资源教室到底怎样有效利用?”将课题研究与每一位参与者的课程实施能力和观念的有效提升相结合,激起参与者的内在需求。其次,我们对课题涉及的关键概念“幼儿园课程资源教室”及研究的途径进行了深入地解读。中心组成员在分析课题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教研组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师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步骤,聚焦切入口,细化形成了各组的实践研究点:大班组《大舞台活动课程化的实践研究》,即《影视资源教室创建的实践研究》;中班组《结构和劳作资源教室创建的实践研究》;3艺术组《蒙氏活动室环境创设的实践研究》业务园长与教研组长将这些内容及时纳入进教研计划,成为教研的专题与重点,同时与教研课、随堂课相结合,有效保障了过程性的实践推进。各行政又有所分工,通过介入各教研组参与课题研究。郭春凤参与小班组活动:资源保障;蒋秀兰参与大班组活动,资源保障,资料汇总、分析;王全妹参与托班教研组,资料汇总、分析;徐秀清参与中班组;钱峥参与艺术组。3、全面整合,反馈跟进,保障研究的有序推进(1)明确本园课程资源教室开设的数量、各资源教室课程的架构。本学期开设的数量是:图书室3间;结构室2间;蒙氏室2间;美术室2;影视室1间;探索室1间;创作室1间;健身房1间;劳作室1间;棋类室1间,共15间。(2)按照课程实施的要求,创设相应的环境和装备(3)初步形成幼儿园课程资源教室管理上的制度保障(课程资源教室排配表、时间段、活动内容、活动进程)(4)重视各资源活动室活动情况的记录和检查为了保障课题研究的有效落实,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每个班级按照园安排的活动室定期正常开展活动,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有记录、有反馈。在每个课程资源室中都放有一张表格,用于教师进入活动后纪录。另外专门安排两位教辅人员每日对课程资源教室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包括物品的摆放、使用、缺失等情况,并做好记录。(相应表格附后)(5)将研究与教学工作全面整合①教研小活动紧紧围绕课题研究,凸显重点一方面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水平,另一方面相互探讨研究中的问题或交流好的经验等。②根据课程资源教室活动组织和实施上的问题,选择和推荐优秀活动课例进行观摩教研,以拓展教师实践思路,改变教师理念③结合教研观摩,在团队的思维共振中,提升教师活动设计和组织能力④加强对课程资源教室的随堂听课,了解教师常态教学情况,进行过程性指导,积累优秀活动方案⑤围绕课题研究撰写教养心得,期末撰写课题研究的专题经验⑥本学期侧重对中班幼儿结构能力的测试,通过对幼儿测试,对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幼儿发展水平进行比较,从而寻找和梳理课题以后的收获⑦有效借鉴程敏老师主持的《结构游戏》课题,学习相关理论,并应用到实践中(二)研究的收获:1、课程资源教室的排配和运作更加有序。根据课程资源教室材料特点和幼儿发展特点,目前我们主要是安排中大班幼儿在资源教室使用。一天两次运作分组。我们的宗旨是让每个孩子在幼儿园阶段都能享受到资源教室。42、通过研究,丰富了课程资源教室的环境创设,引发了教师对课程资源教室中材料与幼儿发展相匹配性的关注,另外教师自身操作材料的能力也明显提高。3、加强了教师与课程资源保障部门的主动沟通,使我们资源教室的材料提供更适切、合理、及时。4、教师间的沟通明显加强了,教师设计资源教室活动及组织相关活动的能力有所提升。5、初步积累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活动方案,形成了研究的初步经验。五、我们的困惑与今后的打算(一)我们的困惑:1、由于众多原因,造成课题中心组例会不够正常,只能以文本等其他方式沟通。2、由于本课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广,研究相对分散,使得课题中心组在推进指导中较为困难。3、教师们对课程资源教室过程中添置的器材的功能、使用方法不够熟悉。4、由于研究刚起步,各资源教室所积累的方案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5、对“如何建立幼儿园课程资源教室创建标准”还有困惑,希望得到专家的指导。(二)我们的打算:1、保证每月一次课题中心组例会,及时了解面上研究动态。2、借助多方资源来支撑各年级组开展研究。3、教研培训与资源教室的材料添置相结合,让老师及时了解新材料的功能与使用方法。4、开展相应教研观摩,优化活动方案。5、多与专家沟通,弥补我们自身理论上的缺失。2009.1.附:研究人员的安排与分工课题负责人:徐秀清、钱峥——方案设计、总结;组织主持课题中心组活动。理论分析及指导:王海青、朱连云、程敏、黄开宇——方案、总结修改;专题讲座与现场点评。实践研究:徐秀清——主持教研大组活动;活动示范。王全妹、蒋秀兰——资料整理分析、经验总结修改、撰写郭春凤、蒋秀兰———资源保障、经验总结修改、撰写。孙寒冰、陈毓、支菊芳、朱爱芳、张晓蕾——子课题设计、推进;主持教研小组活动;实践示范。研究成果及呈现形式《幼儿园课程资源教室创建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幼儿园各课程资源教室的课程》方案、案例5专用活动室使用情况记载(管理人员——张君磊)日期班级活动内容教师签名使用情况管理员处理材料摆放缺乏损坏环境卫生
本文标题:《幼儿园课程资源教室创建的实践研究》阶段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58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