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广东导基》第四章知识汇总(官兵)
第四章广东人文旅游资源官兵第一节广东古建筑建筑的风格特点:1、建筑布局充分考虑气候因素注重朝向、通风降温、防晒防雨、排水排污等因素。2、建筑造型轻巧、通透广东古建筑风格比北方轻巧、通透、开敞,体积较小,建筑艺术处理较丰富。3、装饰装修瑰丽多彩广东古建筑注重装饰工艺,以岭南佳果、花木、风光为题材,突出体现岭南特色。建筑色彩少用浓烈艳丽的色彩,而较多使用淡雅浅冷色调,以减弱太阳的辐射,给人一种清净凉爽的感觉。装饰工艺丰富多彩,尤以三雕(石雕、木雕、砖雕)、三塑(陶塑、灰塑、泥塑)、嵌瓷著称,一、民居建筑(掌握:建筑特色)1、西关大屋是清末广州西关名门望族、商贾富绅的高檐深宅,以门庭高大、装饰考究而著称。大屋以其门庭高大、装饰讲究而著称。大屋的门面是以“三件头”:(1)矮脚吊扇门、(2)趟拢(3)厚木大门,加上水磨青砖、花岗岩石墙角等构成其外表风貌,既能保证安全又能通风对流。(1)矮脚吊扇门(2)趟拢(3)厚木大门水磨青砖、花岗岩石墙角平面布局基本上是纵深方向发展,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以厅堂为主,在中轴线上依次:门厅—门官厅轿厅正厅—头房—二厅—尾房,厅与厅之间以天井相隔。室内装饰多用木雕花窗、花罩、屏风,相邻的大屋之间,以青云巷相连,方便出入,且有通风、采光原功能。大屋是清末广州传统民居中的杰出代表。室内装饰多用木雕花窗、花罩、屏风2、骑楼建筑最早盛行于南欧、地中海一带。由于骑楼建筑特别适合岭南的亚热带气候,所以在20世纪30年代广州拆城筑路时,将西方古典建筑中的券廊等形式与广州传统建筑形式相结合,演变成独特的骑楼建筑,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骑楼建筑骑楼建筑风格是“骑楼”在楼房前跨人行道而建,建筑物之间相与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既可让行人避风雨、防日晒,又便于人行道内的商铺敞开门面做生意,避风雨、防日晒3、客家围龙屋围龙屋又称围屋中国民间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客家“围龙屋”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南方的“干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围龙屋始于唐代,成行于明清。其建筑设计独特,在主体住宅建筑后面,加建围墙式的辅助房舍,使其相连围成半月形,故称围龙。围龙屋靠山坡而建,从低处往上看,围龙屋层层叠叠,犹如盘龙之状。建筑上的共同特点是:以南北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规整,以屋前的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合成一个整体。围龙屋的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房屋高达三四层,底层作厨房或杂物间用,二层储藏粮食,三层以上住人。一座围龙屋可以住上几代数十户人家或上百户人家。把防盗、防火、饲养、加工、贮存、晾晒等各种生活设施综合为一体,同时各部分又不互相干扰,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4、四点金是潮汕传统民居形式的一种。为四房四厅一天井的方形四合院,与中国五大传统民居之一的北京四合院相似。其建筑结构为,中轴线上排列着前厅—天井--后厅,院内四角上各有一间形如“金”字的房间压脚,所以称为“四点金”。有的向纵横扩大规模,称为五间过、七间过、驷马拖车等。一进门就是前厅,两边房间叫前房,进而是天井,东西两廊为侧厅,俗称南北厅或厢房。有的还有两间小房,又称“格仔”,一为厨房,称“八尺房”;一为柴草房,俗称:“厝手房”。“格仔”与大房之间有通往外面的侧门,称“子孙门”。天井后为大厅,两边各有一间大房,是长辈的卧室。(注意各建筑的名词判断)5、下山虎也称“爬狮”、“抛狮”,是潮汕的传统民居形式,在农村中较为普遍。因其屋后多依小山,外形如下山老虎或狮子而得名。其建筑格局比“四点金”简单,建筑界称之为“三合院”。它少了“四点金”的两个前房,两廊成为两个前房,俗称“伸手房”。其余与“四点金”基本一样。“下山虎”因为出入的门路不同,所以有开正门和边门的区别。通常中间不开门而开两边的称为“龙虎门”,二、礼制建筑(特色)1、坛庙(1)南海神庙位于广州黄埔区庙头村。始建于隋,是我国古代海神庙中惟一遗存下来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建筑群。现存是清代的建筑。门前有石牌坊,额题“海不扬波”南海神庙(2)佛山祖庙位于祖庙路,始建于北宋,当时称“祖堂”,是当地冶炼行业供奉祖师的地方。到了明代,由于明成祖崇拜道教,便供奉北极真武玄天上帝,并赐名灵应祠。之所以称为祖庙,是“历岁久远,且为佛山诸庙之首”。有“东方民间艺术之宫”、“岭南建筑艺术之宫”的美誉。在建筑上采用:陶塑瓦脊、砖雕、木雕、石雕、灰塑金属器皿等工艺,集佛山建筑之大成。最为精致的木雕分别装饰在万福台和前殿神案上,所有木雕都贴着金箔,既美观华丽又能长期保存,最为精致的木雕(3)德庆悦城龙母祖庙位于肇庆德庆县悦城镇,为清同治至光绪年间重建旧称孝通庙。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集广东建筑工艺装饰之大成,充分展示了(三雕):砖雕、木雕、石雕、(三塑):陶塑、灰塑、泥塑、及壁画工艺的高超水平。誉为“古坛仅存”。誉为“古坛仅存”2、祠堂(1)陈家祠是广东省七十二县陈姓族人捐资合建的宗族祠和书院,又称陈氏书院。建于清光绪年间。主体建筑坐北向南,平面呈正方形,采用抬梁式建筑结构,硬山式封火山墙,共有三进五间九堂六院十九间房,外有青砖,是外封闭、内开敞的典型广东民间宗祠式建筑群。被誉为“岭南艺术明珠”。陈家祠在建筑上有两个特点:1、排列,布局严谨,主次分明;2、装饰具有广东地方特色,广泛使用(三雕):木雕、石雕、砖雕、(两塑):陶塑、灰塑、壁画、彩绘等装饰,集岭南地区民间建筑装饰之大成。(2)韩文公祠即韩愈纪念馆,是我国现存的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专祠。在潮七个多月,把中原先进文化带到岭南,办教育,驱鳄鱼,为民众做了许多好事,被潮人奉为神。现有三层殿阁。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韩文公祠(3)己略黄公祠位于潮州,建于清光绪,黄公祠是两进建筑,四厅相向格局,斗拱抬梁式结构,后座中槽是“三载五木瓜十八花坯”的典型结构。己略黄公祠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潮州木雕艺术殿堂,是潮汕地区目前唯一被国家公布为全国近代优秀建筑的文物保护单位。戏曲传奇、民间故事是木雕创作的主要题材。在外形色彩上充分运用了黑漆装金、五彩装金、本色素雕等三大类表现手法,被誉为“潮州第一绝”。3、学宫(建筑特色)(1)番禺学宫位于广州,现为毛泽东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又称孔庙、文庙,是一座广东典型的文庙建筑。始建于明代,是明清两代培养封建士大夫和祭祀孔子的地方。番禺学宫(2)德庆学宫位于肇庆市德庆县德城镇。始建于北宋,元重建。大成殿是学宫最为宏伟原建筑,面宽、进深各五间,平面略呈正方形。重檐歇山顶,特点:大殿两侧减柱,并以殿内明间4根木质金柱不到殿顶的方法来避雷防灾,学宫保留着宋、元两代木构建筑的风格和原构架,是广东现存最重要的元代建筑。德庆学宫(3)揭阳学宫又称“红学”。为揭阳古代最高学府。初创于宋,清嘉庆、光绪重修。采用中轴线布局,高台基殿堂式结构。主体建筑为高台基、大圆柱、红瓦绿檐,造型富丽堂皇,庄严肃穆,是广东省同类建筑物之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一座,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艺术水平。揭阳学宫三、西式建筑广州西关的十三夷馆,是最早出现的西式建筑。沙面租界的住宅和公共建筑,无不具有西方建筑风格,包括早期的英法亚洲殖民地风格、中期的欧洲流行的仿古折中主义风格和中后期的早期现代主义风格。广州西关的十三夷馆,是最早出现的西式建筑1878年建成的广州圣心大教堂,是中国最大的石结构哥特式建筑1916年建成仿西方古典主义风格的粤海关大楼1937年建成的爱群大厦,是美国现代主义风格,被誉为“南中国建筑之冠”。四、城防建筑(掌握:历史功能和特色旅游资源)1、炮台鸦片战争时期,为防范西方侵略者,在广东建有海防系统,最著名的是虎门炮台,由珠江口岛屿上修建的炮台群组成,形成虎门重要的防御系统。著名的炮台:新会崖门炮台、广州四方炮台。虎门炮台新会崖门炮台广州四方炮台2、要塞(1)镇海楼明朝朱亮祖为加强守备而建,有“雄镇海疆”之意,红墙绿瓦,甚为壮观。高28米,分5层,楼顶及各层楼檐东西两边,均装饰广东石湾烧制的琉璃鳌鱼。为清末羊城八景之一1928年的砖木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现设立“广州博物馆”镇海楼有“雄镇海疆”之意(2)莲花城位于广州番禺区莲花山。始建于清康熙,是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的珠江口防御系统的组成部分。面积有万余平方米,城池作不规则椭圆形,城墙内外都是用石块和砖块砌成,有10多米高。城堡地势险要,居高临下,远控虎门,近制狮子洋,故有“府城捍山”之说。莲花城“府城捍山”(3)平海古城位于惠州市惠东县,始建于明,是抗寇敌的“守御所城”古城因形状酷似“燕尾钟”,故称“钟城”,至今保护完整的东南西北四座城门楼和部分城墙,成为“钟城”的主要象征。城内还有十字街和七口古井。平海古城“钟城”3、碉楼是广府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最早出现在明末清初,为防洪所建造。作为乡土建筑中以防御(匪)为主要功能的高层建筑物,清代,碉楼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各乡。开平碉楼以开平碉楼为代表。开平碉楼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建筑群体,被誉为“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开平碉楼在鼎盛时期达3300多座,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广东唯一)开平碉楼形式多样,从功能上分为:1、家族居住的居楼、2、村人共同集资兴建的众楼、3、用于放哨打更的更楼;从建筑结构与材料上分,有四种:1、钢筋水泥楼2、青砖楼3、石楼4、泥楼最显著的特点是集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既有中国传统屋顶式的建筑风格,也有古希腊式、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建筑样式中西合璧,富于独创,几乎无一雷同。碉楼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门窗窄小,铁门钢窗,顶层四边设有枪眼。五、岭南园林南越王赵陀建四台,其中的越王台、朝汉台就建在番禺城附近。南汉国时期是岭南园林史上皇家园林的另一高峰。从开始就显示出以岭南花木果树取胜的特色。最为著名的是佛山明清时期的三大名园:东林园、鹤园、梁园“南粤之冠”美誉的广州海山仙馆。(P124)(以下名园掌握:建造历史、建筑风格、相关名人)1、清晖园位于顺德大良,原为明状元黄士俊的府邸。清乾隆为进士龙应时购得,园中有比较大的水面、假山和堆起来的土山,有几间厅堂的门窗里镶有彩色玻璃,是高价从国外进口的,刻蚀有精美的图案。有浓厚的岭南水乡特色的小姐楼(又名船厅)是模仿珠江上特有的“紫洞艇”建造的。花墙非常美。清晖园小姐楼(又名船厅)2、可园位于东莞博厦,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建于清道光,张敬修所建。外缘呈三角形,其名多以“可”字命名,清一色的水磨青砖结构。最高建筑可楼,高15、6米,可眺莞城景色。3、余荫山房番禺南村镇,清道光举人邬燕山为纪念其祖父邬余荫而建,以“小巧玲珑”的独特风格著称于世,赢得园林艺术的极高荣誉。有“一门三举人,父子同登科”之说。有两个显著特点:一、“缩龙成寸”。二、“书香文雅”。余荫山房“小巧玲珑”4、梁园是佛山梁氏宅园的总称,原名群星草堂,由当地诗书画名家梁蔼如、梁九章、梁九华、梁九图叔侄四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建成,历时四十余年。1984年始称梁园。主要由“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庐”、“寒香馆”多个群体组成,规模宏大,主人追求雅淡自然、如诗如画的田园风韵。群星草堂为其主体。园林中植物的配置很讲究。岑征的诗句“两处园林都入画,满庭兰玉尽能诗”建筑物采用青砖木石结构,九脊式顶盖,秀水、奇石、名帖堪称梁园“三宝”。梁园主人有“性好石”特点5、立园立园,位于开平塘口镇北义乡,坐西向东它是塘口镇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回来兴建的,历时十年,1936年初步建成。立园既有中国园林的韵味,又吸收欧美建筑的西洋情调,将其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在中国华侨私人建筑的园林中堪称一流,也是中国
本文标题:《广东导基》第四章知识汇总(官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5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