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2
1/1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一、学习本文依照时间、空间顺序有层次的记叙和生动、具体的描写。二、引导学生记叙自己经历的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充实记叙的内容、增进记叙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要点应放在第一大段“百草园”。即作家抓住特点写景和写景中确切使用形容词、动词这一部分。只有让学生深刻体味到在“百草园”这个自由广阔的天地里能够享受到无穷乐趣这一点,才能继续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三味书屋”单调、沉闷、枯燥的生活是怎样束缚和摧残着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的。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2.理解结尾的话。作者介绍(图片)鲁迅,本名周树人,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他六岁时入私塾,十二岁进三味书屋读书。二十一岁去日本学医,寻求救国之路,后为拯救国民的精神之病,毅然弃医从文。他以犀(xī)利的笔,战斗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列,成为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于一九三六年在上海病逝。他给我们留下了八百多万字的文学巨著,成为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介绍三味书屋(图片)鲁迅出生于一个日趋破落的封建大家庭。周氏祖居在绍兴城东复盆桥附近,与三味书屋的主人寿镜吾家隔一条快马河,南北相对,称老台门;以后周家又在寿宅右边建屋,从老台门到这里要过一条石桥,故称过桥台门;再后,周家人口日繁,又在西头东昌坊口另建新居,叫新台门。出新台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南北跨河的一道石桥,再向东沿河边有木制栏杆的石板路约走二十余步,便是三味书屋。这个名称的由来,据纪念馆的负责人转述寿镜吾之次子寿洙邻的介绍,是因为读书有味,书屋后面小园里的腊梅有味,桂花有味,故名“三味”。书屋门向北开,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便是书房。书房坐东向西,西边正屋的墙很高,天井又很狭小,所以房里的光线比较暗。书房正中,挂着“三味书屋”2/12的匾额下面是一幅画,画面是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松下。松,取意长寿;伏鹿,“福禄”的谐音。整个画面,意即“福禄寿喜”,吉祥如意。左右两边墙壁的木柱上,挂着一副木刻的对联,上联是“至乐无声唯孝弟”,下联是“太羹有味是诗书”。古画前面,是寿镜吾先生的书桌,两旁是学生的课桌。鲁迅初去时,他的课桌设在南边靠墙接近通往书房后面的小园的小门处。在小园里,“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又是厕所的所在地,爱玩的学生每每托辞小便,到园里去玩耍。坐在这里,溜出去是很方便的。而鲁迅却不愿意,推说有风,请求掉换坐位,先生乃把他移到东北墙下。何谓三味对“三味”的解释有几种:1.指具体的三种事物:①太羹:未调和五味的原肉汁。②折俎:古代祭祀、宴会时,杀牲口肢解后置于俎上,因以折俎指大块的肉。③醯(xī)醢(hǎi):指肉酱,因调制肉酱必用盐醋等作料,故称。“书三味”即将《诗》《书》比作原肉汁,史为大块的肉,子为肉酱。——宋代李淑《邯郸书目》2.指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①布衣暖:甘当老百姓,不去做官老爷。②菜根香: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山珍海味的享受。③诗书滋味长: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寿宇《绍兴鲁迅研究专刊》3.指“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寿洙邻《我也读读鲁迅的故事》4.指劝学、勉勤、淬砺深功之义。“味”是吟咏玩味,细究寻绎的意思。“三”不是数目,是再,再再以至无数次的意义。如清人汪中《述学》中的“释三九”,已有详释。“三味”者,是劝人读书多咀嚼、多寻思,多吟味,多体合。——张向天《“三味书屋”之名试释》5.指读书有味,书屋后面小园里的腊梅有味,桂花有味。——刘之树《我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尾〉的二三理解》3/12篇章结构全文可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层。1.(1段):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2.(2段):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3.(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4.(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1.(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2.(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3.(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4.(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5.(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生字确凿(záo)菜畦(qí)椹(shèn)蛉(líng)蝥(máo)攒(cuán)豁(huò):敛(liǎn)髓(suǐ):陌生(mò)人迹罕至(hǎn)觅(mì)秕(bǐ)系(jì)朔(shuò)宿儒(sùrú)蜕(tuì)鼎沸(dǐngfèi)窦(dòu)厥(jué)苞(bāo)柚(yòu)倜傥(tìtǎng)叵(pǒ)噫(yī)拗(ǎo)箔(bó)词语解释确凿(záo):非常确实。同义词,确切、确实。菜畦(qí):菜地。畦,园地里划分的小区。椹(shèn):轻捷:轻快。蛉(líng):不读lìng。蝥(máo):不读wù,书写时要注意和“鹜”(鸭子)的区别。4/12倘若(tǎngruò):连词,表示假设,基本上同“如果”,用于书面。攒(cuán):聚,凑集。课文中不读zǎn。高枕而卧:成语。安然而卧,谓无所顾虑。高枕,枕着高枕头。《战国策·齐策四》:“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同义语:高枕安寝、高枕安卧。豁(huò):象声词。汉刘胜《文木赋》:“乃命班尔,载斧伐斯。隐若天开,豁如地裂,花叶分披,条枝摧折。”敛(liǎn):收拢,聚集。髓(suǐ):形声字。本指骨头里像脂肪样的东西。课文中指像骨髓的东西。陌生(mòshēng):生疏,不熟悉。人迹罕至(rénjìhǎnzhì):少有人来。迹,足迹。罕,稀少。主谓短语,在课文原句中作谓语。觅(mì):找,寻求。秕(bǐ):子实不饱满。不要读成bì。系(jì):结,扣。此处不读xì。无从:没法。Ade:德语,再见。是告别时的简单口语呼号,多用于儿童语言中,类似于英语中的“bye—bye”,表示一种亲昵,随意的语气。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无邪。形容词,并列式合成词。在课文原句中作定语修饰“人”。同义词:正派、正直。质朴(zhìpǔ):朴实;不矫饰。朔(shuò):不读sù。消释(xiāoshì):消溶,融化。动词。同义词:消解、消除、溶解。宿儒(sùrú):修养有素的儒士。名词。同义词:宿学、宿生。乃:就是;原来是。副词。对课:旧时私塾中的一种功课,即对对子。蜕(tuì):蛇,蝉等脱下来的皮。人声鼎沸(dǐngfèi):人声暄闹的意思。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成语。在课文原句中作宾语。同义短语:人声嘈杂。反义成语,鸦雀无声、万籁无声、万籁俱寂。窦(dòu):孔、洞。不读mài。5/12厥(jué):不要读成quē。苞(bāo):本义是花苞、苞片,植物学上称花或花序下面像叶的小片。柚(yòu):常绿乔木,种类很多,果实叫柚子。倜傥(tìtǎng):卓异,不同寻常。叵(pǒ):不可。噫(yī):文言叹词。不读yì。拗(ǎo):转折,弯转。不读ào和niù。绣像:明清以来章回小说卷首的书中人物图画像或每回回首前的故事情节插图。影写:摹写,描摹。(“摹”mó,仿效、照着样子做。)箔(bó):敷上金属薄片或粉末的纸。整体理解,填空1.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2.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3.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4.本文分为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第一部分是1—8自然段,又可分四层。第1自然段是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第2自然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3—6自然段写长妈妈讲的的故事。7—8自然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的乐趣。第.9自然段是段。5.“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文中鲁迅对他的看法是:DA.他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鲁迅很讨厌他。B.他对鲁迅很严厉,鲁迅认为这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对他很不满。C.他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鲁迅觉得他很可笑。D.他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鲁迅对他很恭敬。阅读第一段作者写道:“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表示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全成肯定,“确凿”则是完全肯定的语气。有矛盾吗?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表面看来是矛盾6/12的,但矛盾的现象后面,是作者高明的语言艺术。“确凿”表示确实如此,而“似乎”表示“从表面看是如此,而实质上并不如此”的意思。“似乎”和“确凿”在一起连用,表明百草园从表面看,确实只有一些野草,但其中还有各种各样有趣的活动,有惊险而又神奇的故事,有作者童年时愉快的生活,是作者儿童时代的乐园。阅读第二段1.本段描写事物,用了一些形容词和动词,从而使事物又生动又形象。请按课文填空,体会这一点。不必说______菜畦,______石井栏,______皂荚树,______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这里______,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______,蟋蟀们在这里_____,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班蟊,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______,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______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更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2.描写百草园的自然景物,作者是从下面四个方面来写的,请分别举出几个例子,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和准确。颜色:声音:形状:姿态:3.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是想表达什么意思?——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其他地方就更有趣了。4.“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这样写,洋溢着对虫儿们的_______之情,是童年生活的美好记忆。——.拟人,喜爱。5.这段文字写出了百草园自然景物的丰富多采和生活的丰富有趣,这都是为了呼应第一段的二字。提供评介型参读材料7/12浓郁的诗情画意百草园虽是一个荒凉的普通园子,但鲁迅却能以生花妙笔,把它写得花团锦簇,有声有色。他用朴素的、毫不雕饰的笔墨,把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鸣蝉、黄蜂、云雀、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等等常见的景物,化平凡为神奇,描写成一幅生动自然的、绚烂夺目的风景画,使人仿佛置身在那个园子中,亲自听到繁声竞奏的天籁,看到旖丽多采的风光,甚至本来是叫人害怕的美女蛇,也能够把人引入一个惝恍迷离的迷人的幻境,使人感到神秘而又真实,恐怖而又可爱。这种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描写方法,确是要有深厚艺术修养的人才能运用自如的。准确、精美的语言特色文章一开始就告诉我们,百草园是“乐园。”于是,下面对百草园的描述,就处处紧扣一个“乐”字。其实,百草园当时已是荒园,但在天真活泼的孩子的眼里,那么充满乐趣,那么可爱,那么生机勃勃。这里,作者从“我”童年时代纯真好奇心理出发,经这观察体味,变换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不同角度,捕捉百草园里各种植物、动物的具体特征,运用简练的文字,着意点染,艺术地再现于笔端。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堪,色彩纷呈;光滑的石井栏,写它的质地;高大的皂荚树、肥胖的黄蜂,有“拥肿”根的何首乌,还有那“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的覆盆子,写它们的体态、造型。写动态时,作者抓住不同体态动、植物的不同特征来突出它们各自的特点,黄蜂因为肥胖,所以“伏”在菜花上;叫天子轻捷,故而“直窜向云霄”;何首乌藤和木莲藤互相“缠络”着;采取何首乌根是牵连不断地“拔”起来;而采取覆盆子的果实,因为是“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有刺,所以用“摘”字。
本文标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84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