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说课.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核心课程说课欢迎各位专家、同行和老师指导说课人:玛依努尔机电一体化专业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数控技术机械技术系统技术现代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越高,对传感器的依赖性越大,传感检测技术在工科学生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越重要。一、课程定位二、课程目标三、课程设计四、课程内容五、教学设计六、教学条件与师资队伍七、教学效果与评价八、课程特色与创新说课目录一、课程定位教师与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课程体系调研确定设置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应用特点,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技术,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管理、维修的生产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就业岗位群机电产品组装、运行、调试,设备维护与管理岗位岗位设置、人才需求一、课程定位本课程在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中起主要支撑作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机械零件测绘高等数学电子线路规划与实施数控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电子技术先修课程后续课程专业核心课程CompanyLogo《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属性课程属性所属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名称及编码: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性质:专业群核心课程。课程总学时:60学时。使用教材:《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项目化教程课程教学手段:教材、多媒体、实验室等。二、课程目标素质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熟练进行传感器的选用与性能调试;能对机电设备中的传感器部分进行调试与维护;能设计简单实用的传感器应用电路等能判断与选择有效、有用信息;能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准确的信息处理、计划并执行;具有查阅资料、自主学习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浓厚的工作兴趣,有追求,有恒心,对社会有适应性,行为有社会规范性,能与人合作,与人交流三、课程设计针对机电产品设计与制作岗位群突出学生传感器应用能力的培养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为指导教学做一体化为典型特征内容选取:以工作需求为目标教学组织: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表现形式:以真实项目为载体教学实施:以实际工作为场景1设计理念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实施工作岗位:机电产品组装、检测、调试、维护与管理行动领域:压力、温度、物位、位移、速度等传感器安装、检测、调试及实用电路的设计学习领域:传感器应用学习情境:电子称的制作、位移测量系统、振动测量系统、转速测量系统压力测量系统分析归纳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设计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充分体现课程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四、课程内容1内容选取2.温度测量系统的制成与标定5.电感传感器位移测量电路的设计与制作7.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的制作6.光电传感器与转速测量电路的制作与调试3.电阻传感器与电子秤的制作4.电容式传感器位移测量标定体现针对性和适用性8.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电荷放大器整定十个项目传感器的常见应用压力温度物位位移振动速度1.认识传感器9.半导体湿度、气敏传感器测量电路制作与调试10.检测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四、课程内容2教学内容组织资讯、计划实施下发任务实施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点评学生主体(2人一组)教师主导总结不足为下次任务做准备项目考核结果3教学情境安排序号教学内容知识内容与要求技能内容与要求活动设计参考学时1项目一:认识传感器了解检测技术的含义、作用和地位。掌握检测系统的组成。了解误差的基本概念和仪表的精度等级。掌握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处理方法,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了解传感器的组成,即敏感元件、传感元件、检测线路及传感器的分类。掌握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的分析方法。1.能够了解和使用检测技术中的仪表、仪器。2.正确地识别各种传感器及其特点和其在整个工作系统中的作用。3.能够准确判断出传感器的好坏,熟练掌握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和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4.能够准确掌握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和检测线路以及传感器的分类方法。1.测量2.误差3.传感器62项目二:温度测量系统的制成与标定了解温度传感器的作用、地位、分类和发展趋势。掌握热电偶三定律及相关计算。掌握热敏电阻不同类型的特点及应用场合。掌握集成温度传感器使用方法。了解其他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正确识别各种温度传感器及其特点和其在整个工作系统中的作用。在设计中,能够根据工作系统的特点及温度要求,找出匹配的温度传感器。能够正确使用温度传感器,熟练掌握温度传感器的测量方法。4.能够设计一个简单的温度测量电路。温度概述热电偶传感器热电阻传感器63项目三:电阻传感器与电子秤的制作掌握电阻应变效应、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了解电阻应变片的分类及其特点。掌握电阻应变片的检测。了解检测线路的补偿方法。了解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能够正确地识别各种应变式传感器及其特点和其在整个工作系统中的作用。在设计中,能够根据工作系统的特点,找出匹配的应变式传感器。能够准确判断出传感器的好坏,熟练掌握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能够设计一个简单的测量电路应变片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应用、电子秤的制作84项目四电容式传感器位移测量标定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电容式传感器的功能及工作特点。掌握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的发展方向与应用。正确地识别各种电容式传感器及其特点和其在整个工作系统中的作用。在设计中,能够根据工作系统的特点,找出匹配的电容式传感器。能够准确地判断出传感器的好坏,熟练掌握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能够设计一个简单的测量电路。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应用:位移测量系统的标定65项目五、电感传感器位移测量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了解电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方法。掌握电感式传感器的功能及工作特点。掌握电感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了解电感式传感器的发展方向与应用。正确地识别各种电感式传感器及其特点和其在整个工作系统中的作用。在设计中,能够根据工作系统的特点,找出匹配的电感式传感器。能够准确判断出传感器的好坏,熟练掌握电感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能够设计一个简单的测量电路。自感式传感器;互感式传感器、涡流传感器;位移测量系统制作86项目六光电传感器与转速测量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了解并掌握光电效应、光电器件及其特征。了解并掌握光电、光纤式传感器的功能和应用。了解光电、光纤式传感器的发展方向。掌握各种光电式和光纤式传感器的工作特性和功能。能够根据要求设计出合适的传感器工作电路。各种光电式和光纤式传感器的工作特性和功能;能够分析传感器工作电路。制作测速测量电路67项目七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的制作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磁电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霍尔元件的构造及测量电路1.理解磁电式传感器、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和转换电路,并掌握其性能性点。2.掌握磁电式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磁电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霍尔式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应用;制作测速测量系统并调试88项目八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电荷放大器整定了解压电效应的原理、压电式传感器的发展方向与应用。了解石英晶体、压电陶瓷、高分子压电材料的压电机理。了解压电晶片的纵向压电效应和横向压电效应。掌握压电式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压电式传感器的功能及工作特点、压电元件串联和并联的特性。掌握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正确地识别各种压电式传感器及其特点和其在整个工作系统中的作用。在设计中,能够根据工作系统的特点,找出匹配的压电式传感器。能够准确判断出传感器的好坏,熟练掌握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能够设计一个简单的测量电路。压电效应;压电原件;制作振动测量系统并标定49项目九半导体湿度、气敏传感器测量电路制作与调试了解气敏、湿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范围。了解气敏、湿敏传感器的分类及工作特点。通过与传统的气体检测传感器的比较,掌握气敏电阻的优越性。了解气、湿敏传感器的发展方向正确地识别各种气、湿敏传感器及其特点和其在整个工作系统中的作用。在设计中,能够根据工作系统的特点,找出合适的传感能够准确地判断出传感器的好坏。能够设计一个简单的测量电路。湿敏元件及其应用;气敏元件及其应用;测量电路的调试410项目十检测系统的抗干扰技术了解干扰源的种类以及掌握对应防护措施,了解电磁干扰的种类、传播途径以及掌握对应防护措施,掌握抗电磁干扰技术中的屏蔽技术、接地技术、电源滤波技术以及光电耦合技术检测仪表的使用过程中能找出干扰机干扰来并正确使用预防措施和处理措施干扰源的种类以及掌握对应防护措施;电磁干扰的种类、传播途径;屏蔽技术、接地技术、电源滤波技术4合计60五、教学设计1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室与实践地点一体化教学地点设在多媒体、传感器实训室和企业现场。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模式工学结合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企业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指导学生.五、教学设计2、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而要求学生即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进而进行实践操作。制定如下教学方法(1)、尽可能使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2、教学方法五、教学设计(2)、实例分析法和实物展示法用实际生活中的典型实例或flash动画进行课程引入,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具体实例的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四、教学方法与手段2020/1/918火灾感知传感器及玻璃球洒水喷头烟雾传感器当发生火灾时,温度升高使玻璃球爆裂,高压自来水自动喷出。烟四、教学方法与手段(3)、实例分析法和实物展示法五、教学设计2、教学方法(3)、实训室现场教学法观察传感器的机构、工作原理,并进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教学设计3教学手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实验实训室实施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综合应用网络资源、学习论坛、虚拟实验室、虚拟项目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了全方位的课程教学资源库。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开发配套的实验指导书。利用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创新设计,参加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活动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训操作相结合,以及课堂表现和课外学习任务相结合等形式,将课程考核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五、教学设计4.考核方法平时考核20%包括学习态度、课外作业、职业素养实践技能40%分别对十个项目实训的设计与制作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学生总评成绩理论考试40%分别对十个个项目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项目三实训电子称的考核表班级姓名学号总成绩考核内容扣分标准小计1、电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5分)叙述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完善(扣0分)叙述条理不清楚、不准确(每处扣1分)2、电桥电路检测原理(10分)叙述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准确、完善(扣0分)叙述条理不清楚、不准确(每处扣1分)3、仪器仪表的使用(5分)确定和识别一个常见电子元件的好和坏,并使用仪器测量电路一个点的信号能准确测量信号和判断常见元件的好坏(扣0分)不会判断和识别常见电子元件好坏(扣3分)不会使用常见测量仪器(扣3分)4、电桥电路的选取(20分)对三个不同电桥电路进行检查(15分)能准确判断不同测量电路的的好坏(扣0分)不会判断测量电路的灵敏度的大小(每个扣5分)选型(5分)能根据实际选不同测量电路(扣0分)不能根据实际选取测量电路(扣5分)5、电路故障原因分析(10分)设置两个不同故障,并要求学生排除故障能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并能调试和解决故障(扣0分)不会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能调试和解决故障(每错一处扣3分)不会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不能调试和解决故障每错一处扣10分6、电路布局(10分)电路布局美观,合理,无跳线和交叉线(扣0分)电路布局美观,合理,每处跳线或交叉线扣2分,扣完为止电路布局不美观,不合理,每处跳线或交叉线扣3分,扣完为止五、教学设计根据考核表,最终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量化打分。传感器实训室数字电子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电气控制实训室模拟电子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机械加工实训室1校内实训条件汽车维修实训室六、教学条件与师资队伍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六、教学条件与师资队
本文标题:《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说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87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