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氯气》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新理念下的化学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基于建构注意理论的指导,本设计以层层递进的问题式教学为主,辅助以实验、幻灯片、讨论、归纳等手段,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并进一步深化,将所得知识进行应用,学生在体验到不断解决问题的成功感的同时,逐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二.教学背景分析氯元素是一种典型的化学性质活波的主族元素,也是生活中一种很常见的、化工生产中很重要的元素,了解氯元素的性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探讨卤族元素的性质,从而与其他系列元素性质比较来归纳元素周期律,关于氯气的性质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三部分:1、氯气的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氯气与非金属(氢气)、金属(钠、铁、铜)、水、碱的反应和氯气和溴离子、碘离子在溶液中的置换],3、氯离子的检验。在氯气的化学性质中,重点讨论了氯气与水的反应以及氯气与碱的反应,同时重点探究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学生在初中阶段对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了解不多,只学习了氧元素的性质,而在高一前一段内容学习了金属的性质和一种非金属-硅的性质,基本可以运用原子结构的基本理论分析浅层的元素性质的内容,基于此情况预测,学生可以依据氯元素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可以推测出氯元素是一种活波的非金属元素,最常见的化合价是-1价。设计合适的情境和问题,学生就可以分析、归纳出氯气的各种性质。前期准备:完成下列问题,并参照导学提纲预习本节内容。1.实验室闻气体的气味,如何正确操作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必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如何判断?在反应H2+CuO=Cu+H2O中,氧化剂,还原剂。4.画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画出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思考:Cl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扮演什么角色?为什么?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推测、实验探究、归纳出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与水、碱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次氯酸有漂白性,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分解。2.过程与方法:通过科学推测、引导发现、实验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强化合作能力。3.情感与态度:在层层递进问题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究,归纳结论,新实验探究,归纳新结论,学生体会科学探究艰辛和喜悦的过程中,树立不畏艰难的科学探究精神,并同时加强环保意识,强化团队精神。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展示氯气泄漏事件图片,配合事件科学处理的解说。同时提出问题:通过整个事件发生和处理过程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各种含氯化合物、造纸、印染及自来水消毒等工业。为便于大量贮存、运输,氯气通常是以液态、高压充装在钢瓶、槽罐等容器中,若操作不当,则极有可能导致大量氯气泄漏。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001mg/L,当达到0.0125g/L,吸入会立即死亡。因此氯气一旦泄漏极易造成重灾。2004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的氯气发生泄漏,15万名群众被疏散,事故一度使举国震惊,谈“氯”色变。观看图片,归纳:氯气有毒,易液化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氯气的泄漏事件与科学处理的过程,逐步探究氯气的性质。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与整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贮存液氯的钢瓶发生了泄漏,旁边的工人首先看到一股浓浓的黄绿色气体逸出,接着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然后被毒倒了。观看图片归纳: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液化。消防官兵得到信息后,迅速将中毒人员转移至地势较高处等待救护车,同时将周围的群众往高处疏散。归纳: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然后在周围50米处筑起了“水墙”以降低空气中氯气的浓度。归纳:氯气能溶于水并将液氯钢瓶扔进了投放了大量烧碱的水坑内。归纳:氯气在碱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请同学们在导纲上将氯气的物理性质进行归纳,并与大家交流[归纳并交流]: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能溶于水和碱液的气体(并将归纳结果填写在导学提纲上)通过学生的归纳与交流,增强学生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展示幻灯片]:氯气物理性质归纳内容将归纳内容与幻灯片进行对比整理展示一瓶新制备的氯水并提出问题:从老师展示的瓶装氯水,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归纳并交流]:氯水呈现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存在氯分子学生体验自己观察、分析、归纳的过程。[提出问题]:氯气溶于水后,Cl2和H2O有可能发生反应呢?如果反应,产物是什么呢?[铺垫问题]:请同学们画出氯、氢、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氯、氢、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得到什么启示呢?画出氯、氢、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氢、氧元素常见的稳定化合价分别为-1、+1、-2。[进行科学推测]:如果氯气和水反应,氯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1价,可能有HCl生成。启发学生联想思维[提出问题]:如何验证你的推测呢?[归纳并交流]:氯化氢在水溶液里电离为H+、Cl-,检验H+、Cl-是否存在即可验证推论,向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等多种方法可以验证H+的存在,滴加硝酸银溶液,验证Cl-的存在。学生体会:科学实验不是盲目进行的,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探究实验1]:向新制的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归纳]:石蕊试液呈现红色,说明溶液呈现酸性,即溶液中有大量的氢离子。学生体验:自己观察、分析、归纳的过程,感受:质疑——推测——探究——分析—[探究实验2]:向新制的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归纳]: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大量的氯离子[提出问题]:从上述探究实验中,你得到什么结论?[归纳]:氯气与水反应,生产的产物之一为氯化氢—归纳的科学探究过程。[提出问题]:氯气和水反应,除生成氯化氢外,还有另外的产物吗?你如何判断?把你的想法与大家交流。[铺垫问题]:若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氯化氢,有化合价变化吗?[归纳]:Cl2HCl,氯元素化合价降低的产物为HCl,由反应物的组成元素和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的规则,可知另一产物符合:含有氧元素、含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启发学生联想推测,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讲述]:这种含有氧元素、含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的产物对我们来说是个新朋友,名称为次氯酸,化学式为:HClO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H2O=HCl+HClO(并将归纳结果填写在导学提纲上)[提出问题]:氯气和水反应后所得产物都是酸,若向石蕊试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和较大量氯水比较,现象会有什么区别?[分析交流]:氯气和水反应后所得产物是酸,若向石蕊试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和较大量氯水比较,加入量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石蕊试液的颜色应该越红。[实验探究3]:比较向石蕊试液中滴加不同量的氯水[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归纳]: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不同,越滴加氯水,颜色越浅,说明氯水中存在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提出问题]:氯水中存在哪些物质?什么物质具有漂白性?如何验证?[分析归纳]: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四种物质,其中H2O、HCl没有漂白性,Cl2和HClO最少有一种物质具有漂白性,干燥的氯气中不含有HClO,可以通过干燥的氯气与湿润的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进行比较。体验科学是严谨的,不畏艰难的探索过程。[探究实验4]:将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归纳]:干燥的有色布条没有退色而湿润的有色布条退色了,说明氯气没有漂白性,具有漂白性的是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次氯酸。(归纳结论填写导学提纲)[提出问题]:次氯酸不仅有漂白性,还可以杀菌、消毒,自来水普遍使用的消毒剂就是氯气,所以我们要直接饮用、养鱼都不合适,可是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的自来水就可以用来养鱼了,请推测原因可能是为什么?如何验证你的推论?[思考、分析进行科学推测]:可能的原因:1.日晒的过程中氯气挥发,浓度降低,毒性降低。2.日晒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的化学反应,导致次氯酸发生反应,浓度降低。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体会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探究实验5]:次氯酸见光分解[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推测]:在光照的条件下,氯水中产生不溶于水的无色气体,依据所存在的元素和实验现象进行推测,该气体为氧气。依据元素守恒和氧化还原理论归纳:2HClO=2HCl+O2(归纳结果填写导学提纲)[提出问题]:氯气在碱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原因[分析、书写方程式并与大家交流]:是什么?氯气和水反应的产物是两种酸,都可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所以氯气在碱液中溶解度大。依据氯气和水反应的产物来推测氯气和碱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与大家交流。(分析结果填写导学提纲)通过分析、归纳,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整理收获],[板书]:一.氯气的物理性质二.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次氯酸有漂白性,光照条件下发生分解三.氯气与碱反应将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归纳通过本节学习,有哪些收获呢?(知识、技能、思维方法、观点等),并与大家交流。养成善于将所学知识进行阶段性归纳整理的良好学习习惯。布置作业P87:1-46-10[板书设计]:一.氯气的物理性质二.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次氯酸有漂白性,光照条件下发生分解三.氯气与碱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教学流程图归纳交流:从图片中得到的信息提出问题:氯气溶于水后与水反应吗?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呢?进行科学推测,实验探究验证推测归纳交流: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进行新科学推测,实验探究验证推测归纳交流: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次氯酸提出新问题:氯气为什么在碱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呢?归纳:氯气与碱反应归纳整理:本节收获提出新问题:向石蕊试液中加氯水的量对观察到的现象有影响吗?归纳交流:氯水中含有有漂白性的物质提出新问题:氯水中什么物质具有漂白性?进行新科学推测,实验探究验证推测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展示氯气泄漏并进行科学处理的图片学生活动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学习,学生掌握了氯气的物理性质和氯气与水、碱液的反应,了解了次氯酸的漂白性,通过分析、推测、实验、归纳的体验,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和实验验证,逐步地体会到了科学是严谨的,不畏艰难的探索过程。但在课后调查中发现,对于这种研究性的学习,知识基础较好,思维活跃的学生,提升的速度较快,开放性还可以再有所提升,而基础较差的部分学生暂时尚不适应,感到茫然没有思路,但在适当的铺垫问题引导下,就可以收到应有的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让思维活跃的学生来做问题铺设,使学生能够更开放一些。另外,课上的开放程度应该可以再放开一些,让学生自己来进行更多的问题提出,自己分析、自己归纳,并动手实践,作为一名教师,由于受旧观念的束缚,不由自主地担心学生能推测正确吗?能找到更好的验证方法吗?能归纳完整所收获的知识吗?而导致仍然会出现教师说的多,即铺垫过多,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在理念上还需进一步调整,努力缩短自己与新课程的距离。
本文标题:《氯气》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12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