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汉语史稿》教案1第一节汉语史的对象和任务汉语史是关于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汉语发展的客观现象和规律。灵魂:语言发展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来实现的。第二节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贡献(重点)一、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研究的三个阶段及主要内容:1)第一阶段:从汉初(公元前三世纪)到东晋末(五世纪)是语义研究阶段。1.小学:对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称呼。因为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目的是为“读经”扫清语言文字障碍,是为经学服务的,是经学的附庸,所以习惯上称为“小学”。现代语言学研究是为语言而研究语言,而传统语言文字学是为经学而研究语言文字。2.语文学:对传统语言文字学的另一个称呼。因为传统语言文字学不是研究活的口头语言,而是研究书面语言、文献语言,所以又称为语文学。而现代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活着的口语。《尔雅》:按意义分类;释诂、释言、释训,郭璞注;张揖:《广雅》扬雄:《方言》;刘熙:《释名》,中国语源学第一部。2)第二阶段:从南北朝初(五世纪)到明末(十七世纪)是语音研究阶段。《切韵》(最早,陆法言)、《广韵》(1008宋)、《集韵》(1037)、《中原音韵》(周德清,元,为北曲而作)。切韵系统:根据广韵,共206韵,分五卷,平声两卷,上去入声各一卷。3)第三阶段:从清初(十七世纪)到现在是全面发展的阶段(朴学)明,梅膺祚《字汇》俞樾《古书疑义举例》陈第《毛诗古音考》: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南北朝时期,人们读《诗经》,发现一些韵脚不和谐,便将这些字临时改读以求押韵,称为“叶韵”。(必考)马建忠《马氏文通》(现代语言学的开始)(拉丁语法影响)黎锦熙“例不十,不立法”第六节汉语史的分期(重点)王力汉语史分期内容1.上古期: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2.中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3.近代: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4.现代: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王力各分期的语言要素的特点:(1)上古时期的特点是:1、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2、在疑问句里,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面;3、入声有两类(其中一类到后代变了去声)。(2)中古时期的特点是:1、在口语的判断句中系词成为必须的句子成分;2、处置式的产生;3、完整的“被”字式被动句的普遍应用;4、形尾“了”、“着”的产生;5、去声字的产生。(3)近代汉语的特点是:1、全浊声母在北方话里的消失;2、-m尾韵在北方话里的《汉语史稿》教案2消失;3、入声在北方话里的消失。(4)现代汉语的特点:1、适当地吸收西洋语法;2、大量地增加复音词。王云路、方一新之汉语史分期的内容1.上古汉语:先秦、秦汉。(西汉——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演变的过渡阶段)2.中古汉语: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初唐、中唐——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演变的过渡阶段)3.近代汉语:晚唐五代以后。第八节汉语的文字(重点)文字的性质:1.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2.符号的符号3.文字具有二重性。4.文字不是语言的内部要素。语言符号:能指(形式:语音)所指(意义:词义)文字符号:能指(形式:字形)所指(内容)字体的变迁和字势的变迁:(填空)1.字体:文字的笔画姿态2.字式:文字的结构方式。刀笔文字和毛笔文字:(填空)1.刀笔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2.毛笔文字: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楷书是汉字字体的最后形式第十节中古的语音系统(重点)以《广韵》的语音系统来研究《切韵》:1.反切。(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中国古代拼音法)2.韵目。(《切韵》把许多同韵的字排在一起,标上一个“韵目”。“韵目”也简单地称为“韵”,即是同一个韵的代表字。)《广韵》的声母:(35个)(要求背诵)(甲)喉音:影〇馀j晓x匣ɣ(乙)牙音:见k溪k‘群g‘疑ŋ(丙)舌音:端t透t‘定d‘泥n来l知ȶ彻ȶ‘澄ȡ‘(娘)(丁)齿音:精ts清ʦ‘从ʣ‘心s邪z庄ʧ初ʧ‘崇ʤ‘山ʃ章ʨ昌ʨ‘船ʥ‘书ɕ禅ʑ日nʑ(戊)唇音:帮p滂p‘並b‘明m《广韵》的韵母:共206个,不算声调有61个韵类,92个韵母。《平水韵》:106韵图的作者首先把206韵概括成为若干大类,这些大类,后人叫做“摄”:十六摄四呼定义:(简答题)p70《汉语史稿》教案3第十一节上古的语音系统(重点)一、上古韵部研究的主要材料:1.先秦韵文,特别是《诗经》里的韵脚。2.汉字的谐声偏旁(声符)。二、叶音说错误原因:1.强改字音以就今读。(朱熹《诗集传》)2.主观。3.缺乏语音历史演变的观念4.明陈第《毛诗古音考》:“时有古今,地有南北。”三、同声必同部:1.凡同一谐声偏旁的字,一定同属于一个韵部,也一定和《诗经》的韵脚相符,因为先秦的韵部是由《诗经》的韵脚概括出来的。2.段玉裁提出3.谐声偏旁和《诗经》韵脚有一致性。4.先秦声调:“舒促两大类,细分为长短。舒而长为平声,舒而短为上声。促而长为长入,促而短为短入”。四、上古声母研究的材料:1.主要为谐声偏旁,上古韵文不能作为根据。2.凡同声符者必同声类,但不一定同属一个声母。第二十节零声母的来源(重点)1.所谓零声母,是指以元音起头的字;因为没有辅音起头,所以叫做零声母。以i、y、u起头的字,可能是半元音j,ʮ,w;但是从音位观点看,可以不必加以区别。2.韵头或全韵为i的,可以叫做i类零声母;韵头或全韵为y的,可以叫做y类零声母;韵头或全韵为u的,可以叫做u类零声母;没有韵头,而主要元音为a,o,ə的,叫做a类零声母。3.i,y,u三类零声母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它们都是从云(ɣǐ-)、馀(j)、疑(ŋ)、影(o)变来的;u类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除此之外还多了一个微母(ɱ)作为它的来源。至于a类零声母,它只有两个来源,就是疑和影(因为云喻没有一等字)。第二十九节声调从中古到现代的发展(重点)一、声调变化规律:1.平分阴阳2.浊上归去3.入派三声4.去声不变。二、声调变化图示:(必考)中古现代阴平平阳平上上声去去声入《汉语史稿》教案4第三十一节语法发展的一般叙述1.就动词来看,声调的变化引起词性的变化,情况特别明显。凡名词和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则动词念去声;凡动词转化为名词,则名词念去声。总之,转化出来的一般都变为去声。2.凡是字用本义,按照本音读出的,叫做“如字”。如:平声的“衣”。凡用转化后的意义,按照变化后的声调读出的,叫做“读破”。如:去声的“衣”。3.现代汉语形尾“了”、“着”、“们”等起源颇晚。第三十二节名词的发展一、上古汉语名词前类似词头的附加成分:有1.国名前面:有夏、有虞2.普通名词前面:有民3.总是黏在一起:有众,众可能是奴隶的通称。二、阿:1.上古末期,产生了一个新的词头“阿”字。[a]2.“伊谁”《诗经》——————“阿谁”(汉代以后)3.可以作人名、亲属称呼、人称代词的词头。4.现代北京话里已经没有了词头“阿”。方言中存在。第三十三节单位词的发展(重点)一、单位词(量词):填空1.度量衡单位(一般语言都具备)。2.天然单位(东方语言特别是汉藏系语言所特有)。二、与其他词类的配合:1.指称事物单位的,与名词配合。2.指称行为单位的,与动词配合。三、上古汉语事物数量的三种表示方式:简答1.数词+名词:“五事”“五城十二楼”等。2.名词+数词:“牛一”“羊一”等。3.名词+数词+单位词:“马三匹”“禾三百廛”等。(度量衡单位必须用第三种方式)四、原始的天然单位表示方法:1.数词后面再加同样一个名词:“羌十羌”“玉十玉”等。2.天然单位在先秦已经萌芽了,但真正的发达还在汉代以后。最常见的是“枚”字。五、五、单位词的发展:1.范围扩大:个(箇、個)、只(说文:鸟一枚也)、条、张2.范围缩小:枚3.范围转移:盏4.新兴的:顶、挂5.消失的:株、章(指树木)(一般说来,单位词是由普通名词演变而成的,并且它们的语法意义就是由它们的本来意义引申的。)第三十四节数词的发展(重点)一、“两”和“二”:《汉语史稿》教案51.在现代汉语里的区别:单位词前面不能用“二”;零数又不能用“两”;序数不能用“两”。2.上古的“两”,最初表示天然成双的事物。(可以当单位词用,也可以当数词用)3.从汉代开始,“两”和“二”的范围渐渐交错起来了。在先秦当用“二”的,到了汉代就可以用“两”了。从此以后,“两”和“二”在某种程度上竟成了同义词。二、“双”和“两”:1.“两”指天然成双的事物,“双”字强调相配成对。2.“双”并不是纯粹的数词,而是带有形容词性质。3.先秦时代,“双”字罕见。到了汉代以后,“两”和“双”的用途自然也有交叉的地方。再:上古的“两次”,在唐代转为:“第二次”第三十五节人称代词的发展一、上古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卬、余、予、台(音“怡”)、朕等。第二人称:汝(女)、若、乃、而、戎等。第三人称:其、之、厥等。1.在中古时期,“其”字也不专用于领格而可以用于主语和宾语了。第二,第三人称代词出现了新形式,即“伊”、“渠”、“他”。2.“伊”字大约起源于第四世纪到第五世纪,唐代继续使用着。“渠”字始见于《三国志·吴书·赵达传》:“女壻昨来,必是渠所窃。”“渠”字应该认为是从“其”字变来的(广韵:“渠”,强鱼切,“其”,渠之切。同属群纽)。“伊”、“渠”在六朝、唐代的时候很重要。到了宋代,由于“他”在口语里的更普遍的应用,“伊”、“渠”已经很少见了。到了现代,除官话地区用“他”外,“伊”、“渠”仍在一些方言中使用。上海:伊。广州:渠(佢)。客家:渠。3.“他”字起源于唐代。人称代词的“他”是从无定代词的“他”来的。“他”字等于“其他”的“他”,它在上古的意义是“别的”。“他”在上古可以指事物,亦可写作“它”;又可以指人。人称代词的“他”正是从“他人”的“他”来的。4.近代时期主要发展是形尾“们”的产生。大约在第十世纪到十一世纪之间。最初作懑(满),后来作瞒(门、们)5.在北方方言里,在宋代,有一个新兴的第一人称代词“咱”字(等于“我”),后来加上形尾“们”字,成为“咱们”。到近代后期,“咱们”和“我们”有了明确的分工:“咱们”是包括式,包括对话人在内;“我们”是排除式,不包括对话人在内。6.自称称名,他称称字,老师称学生称名,同学在老师面前称同学称名。第三十六节疑问代词的发展(重点)一、疑问代词的分类:(例子!)1.禅系(指人)(甲)主语、宾语:谁(偶然用于定语)(“谁”的另一形式:“畴”)(乙)主语(常用于选择):孰(不能用于宾语,可指无生之物)2.匣系(指物):何、曷、胡、奚3.影系(指处所):恶(乌)、安、焉二、疑问代词的发展:“底”从南北朝时期出现,到唐代用得更普遍。意义与“何”相同。疑问代词“哪”的产生时代早于指示代词的“那”。三、“者”、“所”的区别与联系:马氏文通认为其皆为接读代字,是同一性质的代词。《汉语史稿》教案6“者”是被饰代词,一般用于定语的后面。这定语可以是形容词,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谓语形式。此外,还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放在“昔”字后面,表示时间(后来有“乃者”、“曩者”等);另一种是放在数词后面,表示并举。“所”字经常放在外动词(及物动词)的前面,它的语法作用是使这个动词、整个谓语形式或整个句子形式都变为定语的性质。这个定语后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者”字(两个指示代词前后相应)。这种“者”字往往可以不用,名词如果是泛指人、地和事物的也往往不用,于是定语变为名词性仂语。汉代以后,“所”字获得了一种新的语法意义,就是在被动句中作为动词的词头。在这种情况下,它丧失了它的指示作用。第三十八节形容词和副词的发展(重点)填空:“的”字的较早形式是“底”字,首先见于唐代禅家的语录。第三十九节介词和连词的发展填空:“与”和“而”的分工是:“与”联事物,“而”联行为或性质。第四十节构词法的发展(重点论述)复音化原因:1单音词数量有限,社会发展从而对词数量无限制,词汇增加,避免大量同音词2语音的简化3外语的吸收:双音、复音送词手段、模式词4单音词义项多,不利于表达意义5韵律的要求。第四十一
本文标题:《汉语史》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14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