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2014版
1《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纲要一、课程编号1041030006二、课程名称《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Psychology)三、学时学分每周3学时,共54学时;期末考核合格可获3学分。四、开课对象及开课学期教育学专业本科生;第一学年下学期五、课程类型专业必修六、课程目的与任务《发展心理学》是教育学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主干课程。在本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构建教育学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知识。学生在第一学期学习了心理学入门课程《普通心理学》后,在了解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基础上,需要了解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后续课程:1.心理学各分支学科,如《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2.发展心理学的深入研究(研究生阶段)《发展心理学史论》、《认知(思维)发展心理学》、《社会性发展心理学》、《中老年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方法学》等。《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如年龄特征,全面深入地理解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具备用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年龄特征的能力和技巧,从而为学生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心理学知识基础。本门课程也是学生未来担任父母角色所必备的知识。七、实践环节教学目的:1、在实践中理解理论学习内容;2、培养实践能力:个体心理特征的观察力,发展心理学实验设计能力及心理学的研究能力。实践教学内容:1、发展心理学学习内容的学习前调查,增加对该学科内容感性认识,培养兴趣。(见下面调查提纲)2、配合相应教学内容,播放多媒体参考资料。3、实验安排:选择1—2个发展心理学课题,让学生到幼儿园和学校、社会中进行观察、实验研究,培养能力。然后写出实验报告,记入学期总成绩。实验课教学程序:确定课题;收集相关课题资料;准备调查提纲、设计问卷、测验试题;准备实验用具;选择实验对象;确定实验时间;实际操作;汇总实验材料;撰写调查报告。检查评价标准:1、目的明确2、方法得当(测量工具);3、观察细致4、数据准确;5、分析有条理、全面;6、语言文字表达流畅准确。4、初步掌握从事儿童教育、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工作技能:讲故事;写歌谣;简笔画;手工(剪纸;折纸;泥塑;手工制作)检查评价标准:1、手工能够达到初步会做的水平;2、能够绘声绘色讲故事,初步形成讲故事的语言能力;3、会画简单的简笔画。5、发展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调查调查题目:不同代际游戏、玩具、歌谣、偶像崇拜之变迁的调查研究调查目的:了解中国本土儿童心理发展的手段与途径;探讨社会变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帮助学2生树立心理学研究本土化的理念与意识。调查项目:(1)儿时游戏的变化;(2)注重记录游戏的详细规则(最好有图示记录);(3)儿时玩具的变化,尽量收集或复制玩具实物;(4)儿时歌谣的变化,请当事人演唱,记录歌谱和歌词;(5)青少年最崇拜的人,详细记录崇拜的原因,崇拜对象的形象,特征和感染力等;调查对象:爷爷奶奶那一代——爸爸妈妈那一代——我们这一代——现在的孩子们。(也可以结合自己调查的对象进行更为详尽的代际划分)调查方法:详细的口述史记录,同时尽量保存录音资料和录像资料。另外尽量收集照片,实物等。注重调查对象的教育学功能以及文化传承的机制,调查对象当时的生存状态和代际之间发展变化的比较。调查报告要写上被调查对象姓名;年龄;性别;民族;生活地区;受教育程度等。八、教材和参考书(一)教材: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林崇德师从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是我国目前发展心理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林崇德主张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一方面从事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了多媒体认知发展实验室,主持十余项各种基础的重大课题,并将研究的成果撰写论著,与朱智贤合著的《思维发展心理学》(1986)一书,在国內外学术界获得了一定的声誉;另一方面,重视申小学教育的应用研究,将自己的思维发展理论应用于提高教育质量上去,并在全国26个省市建立了实验点,在国內外教育界颇有影响,著有《学习与发展》(1992)和《教育与发展》(1998)。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二者缺一不可全书十章分为两个部分,前两章是研究发展原理,并评价诸多心理学派关于心理发展规律的理论;后八章则系统地论述个体心理各个发展时期的特征。当然,发展心理学研究发展心理的原理和研究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是相互交叉的,在本书中,这种思想亦一以贯之。例如,前两章也涉及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问题,后八章在讨论每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时,也作了一定的理论阐述。这样的体例安排,在国际发展心理学界是常见的,而作者来说,却是刻意安排,因为这体现了朱智贤教授和作者本人的学术思想。《发展心理学》(林崇德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获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主要教学参考书:1.[DavidR.Shaffer]著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六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或1997修订版)3.朱智贤主编:(儿童心理学教学参考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儿童心理学史论丛》;《幼儿心理的发展》;《三岁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小学儿童心理的发展》;《青少年心理的发展》。4.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1988年。5.(美)威廉·C·格莱恩:《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6.(瑞士)皮亚杰等:《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7.(美)古德伊洛弗:《发展心理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3年。8.(美)黛安·G·帕普利:《儿童世界》(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9.(瑞士)皮亚杰:《儿童心理的发展》,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10.(瑞士)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11.(瑞士)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12.林崇德:《小学生心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13.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北京出版社,1983年。14.(日)荫山庄司等:《现代青年心理学》,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15.(日)山下俊郎:《独生子女的心理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16.朱智贤、林崇德:《儿童心理学史》,北京师范大学,1988年。17.陈鹤琴:《家庭教育》商务印书馆,1925年。18.丁祖荫:《儿童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319.陈帼眉、沈德立:《幼儿心理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20.朱智贤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21.《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论文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22.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23.申继亮等:《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24.高月梅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25.李宇明:《儿童言语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6.迟早心青辛伍《野蛮人文明人和他们的孩子》(明日强者书系),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27.刘炎:《儿童游戏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九、作业与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程。平时考核与考试相结合。建立“成长记录袋”。考核分为平时30%,期中10%,期末60%。平时考核内容与标准:1、出勤情况:5%,缺3次以上为零分。2、成长记录袋:10%,学生有自学的成果5篇,4分;5-10篇,8分;10篇以上,10分;3、实验报告:10%,目的明确;方法得当(测量工具);观察细致;数据准确;分析有条理、全面;语言文字表达流畅准确。4、关于游戏等的调查报告:5%,在开课之前(第一学期末)布置。要求见“实践环节”安排。期中考试内容与标准:布置一个小论文;要求:问题明确,观点鲜明,逻辑性强,语言文字流畅准确。期末考核内容、方式与标准:1、方式:闭卷考试;2、内容:考查学生对发展心理学理论流派、各年龄特征等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运用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解释具体的案例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标准: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无误;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和分析案例:问题明确,观点鲜明,逻辑性强,语言文字流畅准确。所有考核内容均为学生自己的思考成果,可以适当参考他人的成果,但必须标明出处,杜绝整篇或大段地抄袭,否则该考核成绩记零分。十、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团队:主讲:董艳教授长期讲授本课程,在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方面有丰富的教育研究经验与成果,将少数民族儿童心理与发展的内容引入课程,体现了我校教育教学的特色与优势。教学团队的陆小英讲师博士研究的方向为儿童心理与教育,专业知识扎实,对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和动向比较了解,并担任本课程的前期基础课《普通心理学》的本科教学任务,注重在教学中与本门课程在知识和观念上对学生进行衔接引导。课程的教学资源:本课程已经完成了学校优秀课程的建设任务,目前为校级优秀课程,并正在向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方向努力;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教学团队收集了中外各种版本的发展心理学教材、比较丰富的教学多媒体资料,另外还收集了发展心理学的一些教具,和一些幼儿园与学校有较好的业务联系,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场所;其他学校的发展心理学的网上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参考。十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有两种编排方式,一种是以年龄为线索,分年龄阶段,从生理、心理两个方面分别描述年龄特征;另一种编排方式是以人的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为线索,分别论述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人的一生发展特点。本大纲采用第一种编排形式。但在教学中,吸收第二种编排方式,梳理知识点。这样使学生从年龄和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两个纬度编织发展心理学的知识网,使发展心理学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大纲一:以年龄为线索,展开的人的一生心理发展图景教学计划表章节学时安排课外实践环节(多媒体教学片)开课前关于游戏等的调查4第一章绪论4《大脑的演化》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流派10《基因的秘密》;《情同手足黑猩猩》;《流浪者》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4设计三种具体的研究设计案例第四章胎儿的心理发展4《生命的奇迹》(课内2学时);《双胞胎的秘密》《非常胎教音乐》第五章婴儿的心理发展12《出生第一年》;《新生儿抚触》;儿童观察报告第六章幼儿心理发展10《看上去很美》《儿童性教育》《中国传统儿童游戏》;《北京童谣》,中外儿童动画片;儿童游戏传承的社会调查报告汇报会;传统儿童游戏体验实践活动;儿童活动的观察报告;第七章小学儿童心理发展10《一个都不能少》《25个孩子一个爹》第八章中学生心理发展10《青春期秘密》《红衣少女》《铁碗校长》第九章成年初期心理发展2《女大学生宿舍》《毕业派队》《为人师表》《我爱你》第十章成年中期心理发展2《人到中年》《四十不惑》《中国式离婚》第十一章成年晚期心理发展2阅读《老年悲歌》总复习2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掌握“发展心理学”“年龄特征”概念,了解发展心理学的学科属性;明确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熟知中外发展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史,记忆各个发展的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以及他们在发展心理学学科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领会发展心理研究的中国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发展心理学、年龄特征的概念;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发展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难点:种系心理发展。第一节什么是发展心理学一、人的发展二、发展心理学(一)发展心理学的学科属性(二)什么是发展心理学1、广义发展心理学2、狭义发展心理学3、个体心理与种系心理的关系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二、年龄特征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一、《发展心理学》学科发展过程(一)儿童心理学诞生与发
本文标题:《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2014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14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