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8.9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8和9的认识教学设计太吉河镇中心小学刘彩霞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建立8、9的数感;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与序数含义。2、引导学生感受8、9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3、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4、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教学重难点|:8和9的序数含义二、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导入新课师:我们已经学了0~7的数,谁能数一数?师: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与数交朋友,关于数的秘密可多了,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校园里探索8和9的知识。(板书:8、9的认识)(二).教学8、9的基数含义1.教学主题图(课件出示)师:老师和小朋友在干什么?师:是的,老师和小朋友在一起劳动,我们也应该向他们一样爱劳动,用我们勤劳的双手把把我们的校园装扮的更加美丽。2、请你找一找,数一数,图上哪些物体的量可以用8、9来表示?。(同桌交流自己数数的结果)。然后指明说。a.校园两旁有8棵树。b.花坛里有8朵花。c.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d.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e.有8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师小结:在数的过程中,不管从什么地方数起,都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个接着一个数,这样不重复也不遗漏数。3.寻找身边的数师:在校园里,我们探索了8和9所表示的物体数量。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数一数,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8和9来表示。学生可能的回答有:我有8枝铅笔,妈妈给我买了8个苹果……师: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很多的数学知识。(三).教学8,9的顺序及大小1.8,9的顺序师:你能摆出7根小棒吗?谁能用小棒摆的和花一样多,再添一根呢?出示直尺图()12()45()7()9师:这是一幅直尺图,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老师把这幅直尺图填完整。先填写,再顺读,倒读。师:看着直尺上的数,老师想跟小朋友提几个问题,这幅尺子的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8的后面是几?8的前面是几?比8小的是几?师:这样的问题你会提吗?学生间互问互答。师小结: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好样的,从一幅直尺图上发现了那么多的秘密!为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表扬!2.比较7、8、9的大小出示点子图。师:怎样很快数出点子数?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用以前学过的〈,〉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7〈88〈97〈98〉79〉89〉7.(四)、教学8,9的序数含义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54页的给蝴蝶涂色师:现在请大家打开书本第54页,拿出水彩笔,听清楚要求,给左边的8只蝴蝶涂上蓝色,再给从左边数起的第九只蝴蝶涂上红色。(五).教学8,9的写法1.指导观察师:我们已经认识了8和9,你觉得8和9像什么?(8像葫芦,9像气球)2.投影展示8,9的书写笔顺及在写字格中的布局,学生观察学习。学生边观察师边讲解:8字是一笔写成。从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方起笔,自上而下,先写一个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字处连接,一笔写成。9字是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个0,它的竖像个1,上半部这个0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注意要圆滑,不能有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左下方写斜竖,一直到下线为止。(六).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还想提什么问题?你认为这节课哪几个小朋友表现得最好?你应该向他学习什么?(七).布置课堂作业教学反思太吉河镇中心小学刘彩霞1、联系生活、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幼儿园的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比较的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3.几点不足对于8和9,学生都已经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又独立放了单独一块内容教学8和9的写法,这一部分内容可以放在教学完8、9的基数后,教师稍微做一下点拨就可以,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另外不能灵活地使用教材,如在摆小棒这一环节中,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6和7的组成规律,通过让学生了解基数的含义后,可以让学生放手去摆一摆8和9的组成,让学生边操作边记录,从中发现他们的规律。“连加、连减”教学设计太吉河镇中心小学刘彩霞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一上P66-67。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口算。2、让学生经历有条理的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点:根据情境列出连加、连减算式,并且理解运算意义。正确进行口算。教学难点:1、列出连加、连减算式。2、记住第一步计算结果。3、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准备:课件、方格纸。教学过程:一、教学连加1、教学例题。星期天,小娟和弟弟小刚来到乡下奶奶家,奶奶正在收南瓜,于是姐姐小娟就帮奶奶运南瓜。投影。师:小娟已经运了两筐南瓜,能说说第一筐里有多少个南瓜,第二筐里有多少个南瓜吗?说完整的话好吗?师:如果用一道算式表示两个筐里一共有多少个南瓜,该用哪道算式呢?4是什么意思?2是什么意思?师:小娟又推来1个南瓜,要表示现在有几个南瓜,该怎样列式呢?师:这道算式与刚才的算式有什么不同?(3个数,2个加号)师:像这样3个数相加,我们叫它连加。(板书连加)师:会读这道算式吗?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读两遍,4加2再加1。师: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这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指名说一说。[设计意图:孩子刚入学,学习的时间一下子延长到40分钟,对他们来说,实属不易。所以我将例题放到故事情境中,让学生在可感的情境中理解连加算式的意义,感悟计算方法。]2、巩固连加。师:小娟帮奶奶运南瓜,我们可以看出小娟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看,树上的鸟儿也在看小娟运南瓜呢。(投影)师:树上有几只鸟?谁能说一句完整的话?(树上有4只小鸟)师:它们还叫来其它的伙伴,看。你看到了什么?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呢?该怎样写算式呢?师:哪位小朋友再来读一下这道算式,这道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谁来说一说?师:下面请左边的小朋友起立,把你的想法说给右边的小朋友听,右边的小朋友当一回小老师,听听他说得对不对?对了,就请他(她)坐下。生说。师:小娟运了一阵南瓜,有点累了,就坐在草地上休息,往空中一看,(投影出示青蛙跳伞图)这些青蛙不知道往哪个池塘里跳,你能帮帮它们吗?二、教学连减1、教学例题。师:小娟在帮奶奶运南瓜,弟弟小刚在做什么呢?原来他在丝瓜棚里摘丝瓜。投影出示。师:这时还没摘,数一数有几条丝瓜。看,小刚先摘下几条?这时我们可以问一个问题,剩下几条丝瓜?用算式怎样表示?小刚又摘下一条丝瓜。师:下面我们把小刚摘丝瓜的过程来表演一遍,哪位同学来?师:现在可以问什么问题?师:能列一道算式吗?师:这道算式怎么读?跟老师一起读两遍。师:这道算式与这边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我们把这样的算式叫连减,板书,教读。这道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师: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设计意图:与连加相比,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更难一点,所以,除了让学生看投影中的摘丝瓜过程,我还让两位学生动手“摘丝瓜”,虽然只有两位同学“摘丝瓜”,但其他同学对这个过程都非常熟悉了,为他们理解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时做足了铺垫。]2、巩固连减。师:小刚摘完丝瓜,去河边准备去河边的草地上玩,突然它听到前面有小鸭子的叫声,看看有几只小鸭子?他怕吓跑了小鸭子,赶紧躲在一棵大树后面,过了一会儿,(动画,2只小鸭子游走了)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接着呢?你们又看到了什么?你知道岸上还有几只小鸭子吗?师:你是怎么算的?小朋友会说吗?下面请坐在右边的小朋友起立,说给左边的小朋友听听,请左边的小朋友当一回小老师,听听他说得对不对?说对了就请他(她)坐下。[设计意图:大树挡住鸭子,是为了激发学生计算的需要,学生在这个需要的驱动下就能自觉地用连减计算,自发地解决了问题,巩固了所学知识。]师:小刚看完鸭子,悄悄地往会走,瞧,它又看到了什么?出示蜜蜂采蜜图。师:小蜜蜂们该到哪朵花上采蜜呢?先想一想,同桌再互相说一说。三、练习提升1、心中想几就拍几。师:刚才我们算连加、连减算式时,都是把第一步算出的数写出来的,但是有的小朋友已经将这个数记在心里,不用写出来了,真了不起。其它小朋友也想练成这个本领吗?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心中想几就拍几。比如(指黑板上一道算式)开始游戏。2、看图列式。想想做做1师:中午,奶奶在给孙子和孙女做好吃的,爷爷给小娟和小刚出了两道题,这两道题难不难呢?我们会不会呢?想看看吗?师:左边有几根小棒?中间有几根小棒?右边呢?小朋友们会列算式吗?把算式写在方格纸上。师:写得这么认真,这么漂亮,真了不起。师:第二题,有10个方块,如果要从这里去掉几个,怎么表示呢?我们用虚线框出4个,就表示去掉4个方块。看,又去掉几个方块?如果用一道算式表示刚才去掉方块的过程,这道算式应该怎么写呢?也把它写在方格纸上。3、课堂练习。师:下面请大家把课本打开到67页,完成第4题。校对答案,让学生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全课。课后反思太吉河镇中心小学刘彩霞一、以直观方式帮助学生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一年级孩子主要以直观方式进行思维,本节课的教学处处体现直观性。在教学连加与连减时一共用了6个动画情景,既为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更是为了让学生根据这种直观的连加、连减情境列出连加、连减算式,体会计算方法。相比较而言,学生理解连减比理解连加更难,所以我在教学连减例题时,特意安排了学生摘丝瓜的活动,虽然只有两个同学亲手“摘”了丝瓜,但是这个过程在每一个孩子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他们理解连减时就轻松多了。这里有一点遗憾:如果安排用小棒代替实物摆一摆这样的活动,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更好。二、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训练重点。由于学生刚入学一周,10以内数的分成、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还没学,所以孩子们在学习本节课知识时难点很多,但主要难点有三方面:10以内数的加减法、读图能力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尤其是减法),在熟悉学生时,我针对前两个方面进行了铺垫,对于第三个难点,我发挥课件的优势,帮助学生突破它。从实际效果来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理解了连加、连减的意义,能够根据情境列出正确的算式,也能根据情境说出计算方法。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技能,我除了引导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帮助学生记住中间数,还在最后安排了课堂练习,夯实了基础。班务管理经验交流
本文标题:《8.9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33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