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奇迹课程》补编【心理治疗】与【颂祷】
【补编】【心理治疗】导言壹.心理治疗的目的贰.心理治疗的过程前言一.心理治疗的限度二.宗教在心理治疗所扮演的角色三.心理治疗师的角色四.罹病的过程五.疗愈的过程六.疗愈的定义七.病患与心理治疗师之间最理想的关系叁.心理治疗的行业一.选择病患二.心理治疗是否是一种职业?三.付费的问题【颂祷】壹.祈祷前言一.真实的祈祷二.祈祷的阶梯三.为别人祈祷四.与他人共祷五.阶梯的尽头贰.宽恕前言一.宽恕自己二.毁灭性的宽恕三.救恩性的宽恕叁.疗愈前言一.疾病的起因二.真假疗愈之别三.分裂与合一之别四.疗愈的神圣性关于版权补编〈心理治疗:目的、过程与行业〉、〈颂祷:祈祷、宽恕与疗愈〉,这两篇文章与《奇迹课程》同出一源,乃是海伦‧舒曼博士晚年的秘传资料,根据奇迹理念延伸而出的补充教材。〈心理治疗〉一文,始于一九七三年,成于一九七五年,内容将整部课程的疗愈观浓缩于一个原则:两个人结合于同一福祉或目标下。此文外观上好似针对心理治疗师而作,其内涵却足以嘉惠各行各业的读者。〈颂祷〉是海伦博士一九七七年的秘传笔录,分别以三章篇幅画龙点睛地重述了《奇迹课程》祈祷、宽恕与疗愈三个基本概念,先解说小我对这三个概念的妄见,随后逐一提出圣灵的正见,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对比。为此,读者必须先对奇迹理念有一整体的认识,这两篇文章才能发挥协助他们研读与操练《奇迹课程》之效。心理治疗目的、过程与行业导言P-in.1.治疗只有一种,那就是心理治疗。2因为只有心才会生病,故只有心才有疗愈的可能。3也唯有心灵有待治疗。4由现实层面看来,好似并非如此,因为世界所呈现的外在证据显得真实无比。5为此,人们才需要心理治疗来帮他反问那些表面证据的真实性。6有时,他无需任何专业的协助,也能逐渐开启自己的心灵;即使如此,他仍需改变自己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心灵才可能真正的开放。7有时,他得借助一些专业人士,需要与心理治疗师建立比较长期且固定的辅导关系。8不论哪一种途径,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帮助病患改变他把幻相当真的心态。壹.心理治疗的目的P-1.1.心理治疗的目的,简言之,就是撤除挡在真相前面的种种障碍。2其宗旨是为了帮助病患放弃执迷不悟的错觉妄想,开始看出自己的思维逻辑是多么虚妄不实。3世上没有一人不受恐惧的侵袭,但每个人都能够重新反省它真正的起因,学习正确的评估方式。4上主已将那位圣师赐给了每一个人,祂的智慧与助力远超过世间任何治疗师之力所能及。5然而,在某些时空环境下,上主也能借助于世间治疗师与病患的关系,把祂可贵的礼物送到双方手里。P-1.2.人间哪一种关系能与邀请圣灵加入而得享祂至高的喜悦相媲美?2有哪一种目标会比学习呼求上主且听到祂的答复更高超?3世上可有任何理想会比呼求身为'道路、真理及生命'的那一位而忆起上主更为殊胜?4这些境界原是心理治疗的本分。5人间还有什么比这更神圣的工作?6只要解读正确,心理治疗其实就是教人宽恕,帮助病患认识宽恕而且接受宽恕。7心理治疗师则会在病患获愈的同时,感到自己也获得了宽恕。P-1.3.凡是有待救助之人,不论他陷于哪一种困境,追根究底,都不外乎因自我打击而失落了心灵的平安。2心理治疗称之为自我毁灭的倾向,病患常为这种冲动所苦。3他丝毫看不出,这能够攻击别人也会受人攻击的自我其实只是他自己营造出来的一个概念罢了;这也成了他亟需学习的课程。4难的是,他对这个自我概念百般怜惜,处处护卫,甚至不惜为它牺牲自己的生命。5因他已把这自我当成了自己。6他感到这个自我终日为外在的要求疲于奔命,被世界压得欲振乏力。P-1.4.因此,心理治疗必须唤醒他的觉知力,重建他的抉择力。2而他也必须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才行;他需要认清,自己原先视为外界硬加在他身上的种种报应,其实是他加于世界的种种投射。3所以他眼前所见的那个世界其实并不存在。4病患最起码得接受这一观念,否则他不可能承认自己还有选择的自由。5他会抵制这一自由,把它当成一种另类的奴役。P-1.5.病患无需把真理当作至高神明,他仍能在救恩道上有所进步。2他至少需要学会分辨真相与幻相之别,认出两者不同之处,而且也愈来愈愿意正视幻相的虚妄,而接受真相的真实性。3当他准备好接受时,他的圣师便会领他更上一层楼。4心理治疗只能为他节省时间。5圣灵会按祂认为最好的方式发挥时间的妙用,且从不失误。6在祂的指导下,心理治疗成了祂帮人节省时间的一种善巧方便,还能为祂的救恩大业培养出更多的教师。7不论这些教师以什么方式助人,只要是由圣灵主导而且遵循祂的指示,功效必然不可限量。8不论祂采取哪一种途径,所有心理治疗最终都殊途同归地指向上主。9最后那一步操之于祂。10其实我们全是祂的心理治疗师,因为祂愿我们一起在祂内获得疗愈。贰.心理治疗的过程前言P-2.in.1.心理治疗乃是改变自我观念的一个过程。2这新的自我,最多只能算是一种比较宽容的自我概念;我们不可能期待心理治疗帮人打造出一个真实的我来。3那不是它的任务。4只要能为那真实的我铺路,它便已善尽了任务。5它的任务,究竟说来,不外乎帮助病患化解基本的错误,就是相信发怒能帮他达到目的以及为了保护自己,他可以理直气壮地攻击别人。6他对这些信念的错误程度体会得多深,他真正得救的程度就有多深。P-2.in.2.病患开始接受一种治疗关系时,内心未必怀有上述的目标。2反之,那些观念对他们来讲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否则他们根本无需治疗了。3他们一心只想保持原有的自我概念,却又窃望逃避,但愿自己不必承受它的苦果。4他们相信这是可能的事,借此疯狂的信念让自己安心一点。5然而,只要神智还有几分清明,就知道那分明是不可能的,最后不能不求助于怪力乱神。6在幻相世界里,把不可能的事变得可能,并非难事;只是他必须付出把幻相弄假成真的代价。7病患显然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8如今他只能寄望于好一点的幻相了。P-2.in.3.因此,刚开始治疗时,病患与心理治疗师各怀鬼胎。2两人可能各自执著于虚妄的自我概念,他们对于进步的看法也大相迳庭。3病患希望学到的是:怎样才能无需大幅度地改变原有的自我概念,就能获得预期的改善。4他甚至设法巩固原有的自我概念,好让心理治疗充分发挥他心目中的神奇功效。5他企图把原本不堪一击之物改造成百害不侵的,把有限之物变成无限的。6他把自我奉为一尊神明,死心塌地为它奉献一生。P-2.in.4.不论心理治疗师用心多么诚恳,他必然也想把病患的自我概念改造成他自己相信的某种形式。2心理治疗的任务之一即是不断调整他们在观念上的差异。3但愿双方能够慢慢放下原有的目标,因为他们只能由这层互动关系中寻回自己的救恩。4治疗的初期,病患与治疗师难免会怀有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可能完全摆脱得了异想天开(怪力乱神式)的心态。5然而,终有一天,他们会放下这类不实幻想的。一.心理治疗的限度P-2.I.1.很少心理治疗能够达成理想的结果。2明白疗愈属于心灵的层次,是一切治疗的起点;只有相信这一点的人才会接受心理治疗。3他们受益的程度也可能仅限于此,因为没有人能够学到他们还没有准备好接受的事。4然而,接受的程度会逐渐改变的,只要治疗师或病患再往前推进一步,新的需求将促使他们发展出新的关系。5他们也许会再度相聚,继续这一关系,圣化这一关系。6他们也可能分道扬镳,找到新的治疗关系。7我敢保证,这对他们双方仍是一种进步。8表面的停滞只是过渡现象。9整体来讲,它仍然朝着真相迈进。P-2.I.2.心理治疗本身没有创造的能力。2小我心中常有个错误观念,以为心理治疗能带给它真实的转变,因此具有真正的创造力。3这与我们先前所提的得救的幻相或最后的一梦是两回事,小我却以它们作为最后一道防线。4小我一向以抵制的心态面对问题,它甚至把抵制诠释为一种进步与成长。5这种诠释必会构成曲解,因它根本是一种自欺的幻觉。6小我追求的并非真实的改变。7它所追求的其实是更深的阴影,一种海市蜃楼。8凡是出自虚无之物,不可能具有新意或与众不同的。9幻相就是幻相,真相就是真相。P-2.I.3.上述的抵制心态,可说是道出了治疗师与病患共有的心理特质。2不论哪一方怀此心态,都会限制了心理治疗的效果,因为它已经画地自限了。3小我若在治疗过程中搅局,连圣灵都只能徒呼负负。4但是,祂会等待,而祂的耐心是无限的。5祂的目标一向坚贞不二。6不论病患与治疗师如何为彼此分歧的目标找出妥协的办法,永远不可能完全调和一致的,除非双方能够结合于圣灵的目标之下。7唯有如此,冲突才会消失,因为唯有如此,心中才会笃定下来。P-2.I.4.最理想的心理治疗是由无数的神圣会晤串连而成的:弟兄们萍水相逢,彼此祝福,一起领受上主的平安。2世上所有的病患迟早都会经历这一神圣会晤的,因为只要来到这世界的人,哪一个不是有待治疗的病人?3治疗师只是比较专业的上主之师罢了。4他从教中不断学习;愈资深的老师,教的就愈多,学的也愈多。5但不论他的心态达到哪种境界,总会有与他心态相应的病患需要他的协助。6那些人也只消化得了他目前所能给的协助。7直到他们双方的神智都恢复正常为止。二.宗教在心理治疗所扮演的角色P-2.II.1.成为上主之师,并不需要成为宗教人士,甚至无需显示他对神的信仰。2唯一的条件只是他必须教导宽恕而不定人之罪。3即使在这方面,也没有人会要求他做到言行一致或表里如一;他若已达此境界,无需片言只字就能在弹指之间圆满地传布救恩了。4已经修完人生课程者,不再需要老师;已经疗愈之人,也无需借助于治疗师。5圣灵始终以人际关系作为自己的神圣道场,这些关系终有一天会恢复完美而回归永恒的。P-2.II.2.形式化的宗教组织在心理治疗中没有存在的必要,形式宗教在宗教里其实也没有真正的地位。2这个世界有一种令人费解的倾向,总喜欢把互相矛盾的字连成一个词,却看不出其间的矛盾。3企图把宗教形式化,充分显示出小我的居心叵测,想让水火不容之物妥协并存,我们无需为此耗费笔墨。4宗教属于一种经验,心理治疗也是一种经验。5到最高层次时,它们一体相通。6它们虽仍不属于真理层次,却有导向真理的功能。7若要找回真相,显而易见的,除了撤除那些好似妨碍你觉于真相的障碍以外,还有什么更直截了当的方法?P-2.II.3.凡是学会宽恕的人,不可能不忆起上主的。2因此,只需教人宽恕就够了,那是唯一有待学习的课程。3任何妨碍人忆起上主的障碍,都象征着你不宽恕的心态,绝无例外。4病患很难看出它背后的隐衷,只有少数的心理治疗师能看清这一心态。5世界沆瀣一气而且众志成城地抵制这一觉知,因为它等于否定了世界以及世间的一切价值。P-2.II.4.然而,帮人觉于上主的临在,并非心理治疗的本分。2它要等到心理治疗功成身退时才会现身;因为宽恕所至之处,真理必会现身。3如果心理治疗要靠相信上主存在才有疗效的话,那就太不公平了。4何况相信上主的概念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因上主只可能被觉或被悟,而那属于真知的领域。5相信反射出不信的可能;然而,在上主的真知内,这种对立是不存在的。6不知上主就等于没有觉悟,所有不宽恕之举都会将人导向这不知不觉之境。7缺了真知,人们只好退而求助于信仰了。P-2.II.5.不同的教义会吸引不同的人。2某些宗教与真神境界根本扯不上任何关系;同样的,有些心理治疗与真正的疗愈宗旨也常背道而驰。3然而,只要学生与老师同心协力致力于同一目标,就等于邀请上主来临,祂也必会加入他们的关系的。4同理,只要病患与治疗师结合于同一目的下,上主的临在一定也会逐渐出现于治疗过程的,它得先借助基督的慧见,才能唤醒上主的记忆。5心理治疗原本就是一段帮人恢复正常心智的过程。6教师与学生,治疗师与病患会来到这一世界,表示他们的神智已经失常了。7他们必须携手并进,才可能找到出路,因为没有人能够独自恢复正常的。P-2.II.6.如果疗愈象征着你已邀请上主进入祂的国度,不论这邀请函是怎么写的,又有何差别?2用什么纸,什么墨水,或什么笔,又有何关系?3甚至这邀请函是谁发出的,又有何影响?4有心重建上主世界的人,表示他们已经知道如何向祂求助了,上主必会欣然而至。5只要有两个人有志一同,祂必会来到他们中间。6不论他们的目的何在,唯有同心协力,才有成功的可能。7只要是能与人共享的目标,不可能不蒙受基督
本文标题:《奇迹课程》补编【心理治疗】与【颂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34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