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田径第二主修》课程教学大纲
1《田径第二主修》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定义:田径运动是由田赛、径赛、公路赛、竞走和越野赛组成的运动项目。(二)编写依据:根据2008版《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结合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具体情况,针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原大纲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三)目的任务:1.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勤奋学习,刻苦锻炼的良好思想品德;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2.通过田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田径运动主要项目的技术、技能;了解田径运动其他项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比较系统地掌握田径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手段和方法。3.提高学生各项能力,做到“四会”(会讲、会做、会教、会做思想工作),掌握田径运动教学文件的制定方法,能胜任各种田径运动教学、训练,并具备指导课外田径健身锻炼、组织田径运动竞赛、担任裁判工作、绘制田径场地及基本科研等多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4.通过田径运动教学、训练,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的运动成绩;结合“以专带面”,实现培养学生的一专多能目标,达到适应社会需要的目的。5.完成大纲、计划规定的任务和考核内容。(四)课程代码:20081006-1012(五)学时数与学分:本课程280学时,15.5学分。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总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类别学期时数小计比例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第七学期理论课888843613%技术课404242381417663%实验课10881224014%考试与机动666642810%合计6464646424280100%2(二)理论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教学基本内容学期学时分配小计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第七学期田径运动概述22走、跑技术原理22跳跃技术原理22投掷技术原理22田径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44田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44田径运动竞赛裁判法4三级4二级8田径运动竞赛组织工作44田径运动健身理论与方法24田径运动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24田径运动场地44合计8888436(三)技术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期学时分配小计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第七学期竞走24中长跑26短跑1012接力跑46跨栏跑2016跳高2216跳远2216三级跳远124撑杆跳高44推铅球2016掷铁饼224掷标枪2012身体素质方法手段训练446跑、跳、投主要项目复习1014合计40424238141763(四)实验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实验学期学时基本内容学期学时分配小计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第七学期编排及裁判操作实验2222210准备活动实践实验88田径游戏设计操作实验66田径项目技术说课实验66中小学模拟田径课实验1010合计108812240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一)理论课第一章田径运动概述第一节田径运动的定义和分类知识点:田径运动的定义;田径运动项目与分类。第二节田径运动的价值和特点知识点:田径运动的价值;田径运动的特点。第三节田径运动的发展知识点:田径运动的产生与发展;田径运动的现状;田径运动发展趋势。第四章田径运动走跑类项目第一节走、跑技术原理知识点:评定田径运动技术的标准;跑的周期划分及各时期、阶段的特征;决定跑因素第五章田径运动跳跃类项目第一节跳跃技术原理知识点:跳跃的价值、形式及各项目的特点;决定高度的因素及这些因素与其它因素的相关性;决定远度的因素、水平速度及和垂直速度的获得、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评价高度和远度项目的空中姿势。第六章田径运动投掷类项目第一节投掷技术原理知识点:决定投掷远度的因素;标枪、铁饼在空中飞行状态与阻力、升力的关系及对成绩的影响;最后用力效果与超越器械、左侧支撑的关系。第二章田径运动基础应用理论第一节田径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知识点:田径运动技术教学原则及注意的问题;教学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的任务、方法和特点;教学方法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学生产生错误动作的主要原因、纠正方法以及教学中注意事项;教学文件的制定。第二节田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知识点:田径运动训练中的原则、要求、内容、方法和注意的问题;多年、全年、短期训练计划的内容及其运用;单周期、双周期、多周期的划分、特点、各时期的任务及其运用。4第三节田径运动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知识点:一般程序和常用科研方法。第四节田径运动健身理论与方法知识点:田径运动健身概述和常见的内容与方法第三章田径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第一节田径运动竞赛组织工作知识点:田径运动竞赛的种类;竞赛规程的内容制订;竞赛分组的原则、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比赛期编排记录公告工作人员的分工与职责。第二节田径运动竞赛裁判法知识点:裁判法对裁判员的基本要求;各项裁判分工、职责、临场工作具体方法及注意问题。第三节田径运动场地知识点:田径场地的基本规格、结构布局、基本要求;前伸数、切入差的计算与丈量方法;分道线,起跑线(包括不分道起跑线),抢道线的丈量和画法;不规则田径场地类型,不规则田径场和规划、设计、计算。(二)技术课1.跑技术点:跑的专门练习(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途中跑(腿的蹬、摆和蹬摆配合,上体姿势和髋的前移,臂的摆动等练习,直弯道的中跑和快速跑);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直道、弯道站立式、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终点跑和撞线动作。2.跨栏跑技术点:跨栏跑的专门练习(栏侧摆动腿过栏、栏侧起跨腿过栏、栏中过栏);直道跨栏(起跑跨越一个栏、起跑跨越2—3栏,4—5栏);全程练习。3.接力跑技术点:慢跑和快跑中上挑式和下压式传接棒;传接棒的时机和标志线的确定。4.跳高(背越式)技术点:助跑(沿同直径的圆圈慢跑,加速跑,快跑,确定助跑跑弧线);起跳(弧线助跑起跳后用头或手触高物并做单手反手投篮动作练习,弧线助跑在竿前做起跳练习);助跑与起跳相结合;过竿及落地(仰卧向上挺髋练习,做“桥”背对垫子,跳箱或横竿挺髋练习);短程和全程助跑背越式过竿。5跳远技术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两臂摆动的各种单脚跳跃练习、原地放脚和配合两臂摆动、走动和跑动中做起跳练习);腾空及腾空后的姿势(蹲踞式:收腿时间,落地动作;挺身式:摆腿、放腿、收腿举腿落地);丈量步点及全程助跑跳远。6三级跳远知识点:两臂摆动及各种单脚跳跃专门练习;第一跳换步、着地、两臂配合;第二跳起跳及第一、二跳结合;第三跳起跳及第二、三跳结合;全程助跑完整技术练习。7撑竿跳高技术点:持竿、持竿助跑;插穴起跳动;悬垂摆体;引体转体身体中心尽量靠近竿子。8推铅球技术点:握、持球方法;利用各种器械最后用力的专门练习;原地推铅球;滑步的专门练习和滑步推球;圈内滑步推铅球。9掷铁饼5技术点:握持饼和摆饼的方法;抛饼、滚饼,正面投掷、原地投掷沙袋等;旋转和旋转投掷。10掷标枪(四步投掷)技术点:握持枪的方法;插枪、正面投掷和利用各种器械的单双手投掷;上步投掷;持枪助跑和引枪;短助跑投掷;全程助跑投掷四实验性教学课:(一)实验名称:组织编排及裁判操作实验(10学时)1、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2、作用和目的:田径运动竞赛是对田径教学、训练、科研工作的总结,田径运动编排及裁判实践工作是田径运动会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组织竞赛、实际裁判操作能力,达到“以点带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3、实验内容与步骤:(1)在教师的指导、培训下掌握组织编排、裁判法的基本理论;(2)针对课堂考试、学院运动会、田径大奖赛、校外比赛等,指导学生完成编排工作;(3)根据各比赛规模、性质进行相应的裁判培训;(4)根据各类比赛、考试等进行实际的裁判操作实践。4、考核内容与方式:(1)态度、积极性20%;(2)编排的合理性30%;(3)裁判操作实践效果50%。(二)实验名称:准备活动实践实验(8学时)1、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2、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准备活动实践是学生进行教学工作前的一项基本能力,通过准备活动实践,提高学生讲解、示范、纠错等基本教学能力,基本掌握课堂教学常规、教学基本过程。3、实验内容与步骤:(1)收集信息,结合专业进度,认真撰写准备活动实践教案;(2)教师指导、学生完善教案;(3)学生准备活动实践,教师进行点评;4、考核内容与方式:(1)教案编写30%6(2)实践活动的组织教法30%;(3)讲解、示范技术和教学要点的合理性30%;(4)教态10%;(三)实验名称田径游戏设计操作实验(6学时)1实验性质:设计性实验2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田径项目是一项比较枯燥、乏味的运动项目,通过田径游戏的创编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寓教于乐为今后的田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和素材。3实验内容与步骤:(1)收集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创编适宜的田径游戏;(2)认真撰写田径游戏教案,教师指导、学生完善教案;(3)学生进行田径游戏操作实验,教师点评;4考核内容与方式:(1)教案编写规范性20%(2)游戏设计的创新性、实用性、娱乐性等30%;(3)实践效果50%;包括:课堂常规、组织教法、讲解示范纠错等能力。(四)实验名称田径项目技术说课实验(6学时)1实验性质:研究性实验2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田径运动是一项基础运动项目,项目众多,技术较为复杂,通过田径技术说课实验可以提高对动作技术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3实验内容与步骤:(1)收集信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一项田径技术进行归纳、总结;(2)认真撰写田径技术讲稿,并熟悉讲稿内容;(3)学生进行说课实验,教师点评;4考核内容与方式:(1)讲稿编写规范性20%(2)讲述的自信心和普通话30%;(3)条理清楚,逻辑严密,重点突出,简明扼要50%。(五)实验名称中小学新课标模拟课实验(10学时)71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2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学生实习前教学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本实验结合中小学新课标田径运动所授课内容、时间,给学生演练中小学一堂完整的田径课;旨在提高学生教案编写、讲解、示范、纠错等基本教学能力,掌握课堂教学常规,理解中小学田径教学基本规范等。3实验内容与步骤:(1)收集资料,结合中小学田径课特点,认真撰写教案;(2)教师指导、学生完善教案;(3)学生进行实验,教师点评;4考核内容与方式:(1)教案编写30%(2)实践活动的组织教法30%;(3)讲解、示范技术和教学要点的合理性30%;(4)教态10%;四、考核(一)考核形式田径第二主修考核分为结业考核(考试)和学期考核(考查)。结业考核在第七学期末进行;三~六学期为考查。(二)考核内容1.理论考试:各学年理论考查内容为该学年讲授的理论内容及所学项目的理论知识。第七学期为理论结业考试,考试内容为教科书的全部内容。裁判等级二、三级考试为大纲所规定,必须经过有关考核和评审;一级裁判考试经审查符合报名资格的学生可报名参加考核,考核合格可申报。2.技评成绩:各学期所学的基础技术项目。技评内容及评分要求详见本课程考试大纲。3.达标成绩:各学期所学的基础技术项目,达标标准详见本课程考试大纲。4.实验成绩:课堂常规教学实验、课堂口述技能实验、编排及裁判操作实验、准备活动实践实验、田径游戏设计操作实验、专修技术说课实验、中小学模拟田径课实验情况。5.平时成绩:学生出勤率,上课投入程度,参加活动情况等。(三)考核办法1、第三~六学期考核办法:1)理论成绩30%;(第三学期三级裁判、第五学期二级裁判考试成绩)2)达标成绩20%;3)技评成绩20%;4)实验成绩20%;5)平时成绩10%。2、第七学期考核办法:1)理论成绩30%;(结业考试)82)达标成绩20%;(三~六学期成绩平均成绩)3)技评成绩20%;(三~六学期成绩平均成绩)4)实验成绩20%;(三~六学期成绩平均成绩)5)平时成绩10%。五、教材与参考教材《田径运动教程》张贵敏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田径运动高级教程》文超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二版《田径运动竞赛规则》中国田协编人民体育出版社最新版本《田径》体育院校函授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8月
本文标题:《田径第二主修》课程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34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