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孟子》两章复习提纲
第1页共2页《孟子》两章复习提纲一、文学常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名轲(kē),战国中期思想家、教育家。二、词语注释△(1)通假字①“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②“曾”通“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③“衡”通“横”,梗塞,不顺(困于心,衡于虑)④“拂”通“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2)“使...XX”结构①苦其心志(使...受苦)②劳其筋骨(使...劳累)③饿其体肤(使...饥饿)④空乏其身(使...贫穷)(3)词语解释1.三里之城(内城)2.七里之郭(外城)3.环而攻之(围)4.池非不深(护城河)5.兵革非不坚利(武器装备)6.兵革非不坚利(兵器;盔甲)7.委而去之(放弃;离开)8.域民不以(限制)9.固国不以(巩固;国防)10.寡助之至(极点)11.亲戚(内外亲属)12.天下顺之(归顺)13.舜发于(被任用)14.傅说举(被任用)15.管夷吾举于士(狱官)16.故天将降大任(所以)17.故天将降大任(责任)18.行拂乱(违背)19.人恒过(犯错误)20.衡于虑而后作(有所作为)21.而后喻(明白)22.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2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外;势力均等的国家)24.所以动心(以所,用这些来...)三、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第2页共2页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就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就只能得到很少人的帮助。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家人和亲戚就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6.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上天将重大使命降临给这个人,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8.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用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原本所没有的才能9.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内心忧困,思想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吟(yin)咏叹息之声发于声音,才能让人有所了解。10.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势力均等的国家,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1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个以后才知道因有忧虑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四、理解性默写1.日本政府企图否认侵略历史,修改宪法第九条,遭到许多支持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孟子二章》中,揭示忧乐与国家兴亡关系的句子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美国插手中国南海事务,怂恿菲律宾在东盟会议上挑起事端,他们图谋均告失败,这充分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两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五、中心思想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述了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表明作者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逆境对人才成长、国家兴衰的重要性。六、多词义辨析1.环而攻之而不胜/环滁皆山也(围)2.池非不深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护城河)3.则有去国怀乡/委而去之(离开)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本文标题:《孟子》两章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35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