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0《学习心理学》讲义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基础理论教研室2015年8月1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第二节学习心理学概述…………………………………第二章学习的认知基础……………………………………第一节注意………………………………………………第二节感觉和知觉…………………………………………第三节记忆………………………………………………第四节思维…………………………………………………第五节想象…………………………………………………第三章学习理论………………………………………………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第四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五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四章学习动机………………………………………………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第五章学习策略………………………………………………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第二节典型的学习策略……………………………………第三节学习策略的训练……………………………………第六章学习迁移………………………………………………第一节学习迁移的含义与分类…………………………第二节学习迁移的理论………………………………第三节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第七章教师心理………………………………………………第一节教师角色心理……………………………………第二节教师心理特征……………………………………第三节教师成长心理……………………………………第四节教师的心理健康……………………………………2第一章绪论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力也逐步显现。现代心理学所揭示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已经在生产、管理、医疗、教育等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了解心理学知识,尤其是了解与学生学习和自身教学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十分重要。学习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主要介绍学生学习的一门科学。,本章主要在论述基本的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学的发展史等基本问题后,介绍学习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及意义。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自然也不例外。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其发展经历了一百多年,其界定随着发展的各个时期而有所变更。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倾向于将心理学界定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现象相对于外部世界而言,是宇宙间最奇妙、最复杂的一种现象,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心理学研究的心理现象既包括人的心理活动,也包括动物的心理现象,但重点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与行为。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两个方面。(一)个体心理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个体心理现象异常复杂,心理学通常从两个方面加以研究(图1一1):一是共同的心理过程,即个体心理活动形成及其行为表现的一般过程;二是个性差异,即人与人之间在心理活动倾向性与稳定的心理活动特性上的差异。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个体心理心理活动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差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图1—1个体心理结构示意图个体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个方面。通过感觉和知觉,我们获得了客观事物的感性知识。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经验没有马上消失,还停留在你的头脑中,并在需要时能再现出来,这种累积并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就叫记忆。在感知觉与记忆的基础上,间接、概括性地认识客观对象,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就是思维。对头脑中保存的具体形象加以改造就是想像。想象使我们的心理世界更加丰富,它以具体形象的形式与思维协同活动,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承担着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些心理活动被统称为认知过程,这是学习的认知基础。(二)社会心理人总是生活在各种群体和社会团体之中,并与其他人结成各种各样的相互依存甚至依赖关系。例如、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上下级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国家关系等。由于各种社会关系的客观存在,便产生了社会心理或者群体心理与团体心理。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一样,存在着认识、情感、需要、利益、价值和规范等心理特征及社会行为。团体与个体一样,存在着团体需要、团体利益、团体价值、团体规范、团体舆论、团体意志、团体目的等心理特征。3一个团体由于具有某些特定的心理特征而区别于其他团体。团体心理或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团体心理是在团体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它是该团体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而不是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和。团体心理不能离开个体心理,但它对个体来说,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实,直接影响个体心理或个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社会心理及其与个体心理的关系,也应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9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始终隶属于哲学范畴。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W.Wundt,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一事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心理学中派别林立的时期。在心理学创立之初,心理学家们在建构理论体系时存在着尖锐的分歧,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学派,下面就一些较有影响的心理学派别作以简单的介绍。(一)构造主义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E.B.Titchener,1867—1927)。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其方法就是内省法,即在精确的实验条件下,准确地观察并描述经验到的心理状态。心理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内省而了解在不同刺激情境下各种元素之间的结构。(二)机能主义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WillianJames.1842—1910),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JohnDeway,1859—1952)和安吉尔(JamesAngell,1869—1949)等人。机能心理学也主张研究意识。但是,他们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在他们看来,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而且,詹姆斯批评构造主义只静态地研究意识的元素,而忽视了意识像流水一样有其动态的连续性,即他所谓的“意识流”。此外,詹姆斯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不应局限在实验室内,还可采用观察、测验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考察人是如何调整行为以适应环境不断提出的要求的。如果说构造主义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那么机能主义则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机能主义的这一特点,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过程。20世纪以来,美国心理学一直比较重视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应用,这和机能主义的思潮是分不开的。(三)行为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当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在一系列问题上发生激烈争论的时候,美国心理学界出现了另一种思潮:行为主义的思潮。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1878—1958)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1915年,华生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行为主义反对研究意识,认为意识带有主观的性质,是看不见、模不着的,无法对它进行可重复性的客观的研究,主张心理学应当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华生曾经说过,在一本心理学书中,“永远不使用意识、心理状态、心理内容、意志、意象以及诸如此类的名称,是完全可能的……它可以用刺激和反应的字眼,用习惯的形成,习惯的整合以及诸如此类的字眼来加以实现。”其次,行为主义认为,一切行为都不过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由于否认了人所独有的意识,也就取消了人与动物的区别。人和动物的行为都可以化简为刺激—反应(S—R)的联系。同时,行为主义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方法。认为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应当只限于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资料,用内省法得到的资料不是连贯的资料。内省触及的是一个人私人的世界,它甚至无法界定它试图回答的问题,也不能满足实用的检验。华生推崇的客观方法有客观观察法、测验法、条件反射法和言语报告法。此外,华生否认遗传和本能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推崇教育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认为心理学4的目标应该是“预测并控制行为”,而不是对精神现象的基础解释。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不过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那么,通过控制一定的环境就能够控制人的行为。行为主义后期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由于他发展了行为主义,被称为新行为主义。斯金纳坚持行为主义的基本宗旨,并明确指出,任何机体当前的行为结果改变了未来的行为。这一原理不仅适于动物训练,也适于人类的各种社会行为的塑造和矫正。行为主义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实用主义思想指导下,在美国很快盛行起来,广泛地应用于工厂、学校和医院,直到现在,在行为矫正、心理治疗以及教学设计方面仍然发挥着主要作用。行为主义产生以后,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各国心理学界也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它锐意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强调严格的科学研究方法,这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科学道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致使心理学在社会科学各学科中形象突出,影响了当时的行为科学的兴起。但是,由于它极端排斥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意识研究的重要性,窄化了心理学的内涵,因此又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故在20世纪50年代逐渐衰落。(四)格式塔心理学在美国出现行为主义的同时,1912年在德国也涌现出另一个心理学派别——格式塔心理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或“完形心理学”,主要研究知觉和意识的组织过程。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MaxWerheimer,1880—1943),苛勒(WolfgangK6hler,1887—1967)和考夫卡(KurtKoffka,1886—1941)。“格式塔”其含义是整体或完形。它代表了这个学派的基本主张和宗旨。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割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这是与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的截然不同之处。格式塔心理学明确指出:构造主义把心理活动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元素进行研究并不合理,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人的知觉经验虽然起源于分离零散的外在刺激,但人所得到的知觉却是有组织的。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格式塔心理学很重视心理学实验。他们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五)精神分析学派这是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一个学派。它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如果说构造主义、机能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重视意识经验的研究,行为主义重视正常行为的分析,那么精神分析学派则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弗洛伊德是从治疗精神病的需要出发,从变态心理的角度研究正常人的心理。这一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潜意识论、泛性论和人格论等。弗洛伊德把心理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注意到需要、动机等心理的动力因素,这是他对心理学发展做出的贡献,特别是他的学说对于人格和心理治疗方面的影响更是超过了其他各个学派。在文学、艺术、医疗、司法等各方面,处处可见精神分析的影子.但是,弗洛伊德宣扬泛性论,把性欲看做支配人的一切行为的动
本文标题:《学习心理学》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35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