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专业技能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解决专业中有关测量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测量仪器、工具进行工程测绘工作的基本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一)绪论了解测量学的分类、测量学的发展史,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理坐标。熟悉测量学的任务和作用,地面点位的确定。掌握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常用度量单位和弧度。(二)水准测量掌握水准测量原理。熟悉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掌握水准测量的方法和成果整理。了解水准仪的检验,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了解精密水准仪和水准尺,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使用方法。(三)角度测量熟悉角度(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原理。掌握J6级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和使用,水平角、竖直角的测、记、算。了解J6级经纬仪的检验,测量角度的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以及电子经纬仪的特点和使用。掌握直线的定向,用罗盘测定磁方位角。(四)距离测量了解距离测量的方法。掌握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视距测量的测、记、算,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原理以及短程红外测距仪的使用方法。了解上述距离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注意事项。(五)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了解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分类与处理方法。熟悉偶然误差的特性。掌握评定精度的标准,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及改正值,观测值的精度评定、误差传播定律及其应用。(六)小地区控制测量了解控制网的布网方式、等级。掌握导线测量的外业和内业,单点定位的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测、记、算。熟悉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和观测。(七)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其测绘掌握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的比例尺、图式、等高线、分幅和编号以及图框外注记。熟悉测图前的准备工作,地形图的测绘。了解地形图的拼接、检查和整饰、电子速测仪及其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八)地形图的应用掌握地形图的识读和应用的基本内容(点的坐标、高程的量测,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坡度的量测以及直线方位角的量测)。了解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绘制断面图、确定汇水范围和面积、场地平整时填挖边界的确定和土方量计算)。(九)建筑工程测量了解建筑测量的概况。掌握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的测设,设计坡度的测设。熟悉建筑施工控制网布设的特点、施测方法。掌握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测量、构件安装测量,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了解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和竣工测量。三、能力培养的要求1.分析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应用所学的测量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建设中有关的测量问题。2.计算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并辅以习题、实验及两周的集中实训,培养和训练学生能独立进行测量、计算、绘图及施工测量能力。3.操作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工程施工中的测绘操作技能。四、实验、习题的内容和要求1.课内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环节之一,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在仪器操作、记录、计算方面得到训练;又可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可选择如下课内实验:①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②水准路线测量③水准仪的检验④经纬仪的认识和使用⑤水平角、竖直角观测⑥经纬仪的检验⑦视距测量⑧红外线测距仪的认识和使用。2.习题是加深理解课程的内容,并进一步课程知识掌握和应用情况的重要手段。每一章学习结束后都配以一定的作业。作业应认真独立完成,应书写工整、计算正确、表达清晰。五、教学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讲课实验1绪论22水准测量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水准路线测量水准仪的检验423角度测量经纬仪的认识和使用水平角、竖直角观测经纬仪的检验444距离测量经外线测距仪的使用视距测量465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26小地区控制测理计算器使用及导线计算27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其测绘28地形图的应用29建筑工程测量22合计(36学时)2412六、测量实训的内容及安排: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将所学的测量知识系统化,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条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可培养学生组织管理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集体主义思想。1.实训的组织和要求(1)每一实习小组由5-6名学生组成,推荐选任一位组长(2)每小组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下列任务:①水准仪和经纬仪的检验;②导线测量的外业和内业;③图根水准测量及高程计算;④长约1公里的四等水准测量与高程计算;⑤测绘比例尺为1:500的面积约为200m×200m的地形图一幅;⑥按图上设计建筑物轴线的位置进行实地放样。2.实习内容的日程安排序号实习内容天数1动员、布置任务、领取仪器、踏勘测地区、选择导线点0.52水准仪和经纬仪的检验0.53导线测量及计算24图根水准测量及计算0.55四等水准测量及计算1.56地形测量(测图前的准备工作、水平板仪配合皮尺测绘地形图)3.07建筑物轴线放样(含放样数据的计算)0.58成果整理、实习小结及考查、归还仪器1.09机动0.5共计10七、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40%;八、说明1.本大纲按72学时和实训两周制定的。2.测量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要保证课间实验和习题课的学时数不得低于总授课学时的三分之一。3.若授课学时分配中有些内容和实验安排不下,可在实训中安排调整,并运用录像、投影模片、模型等提高讲课效率。4.本大纲在学时分配上可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做适当调整。九、教材及参考书《建筑工程测量》科学出版社。《建筑工程测量》李生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建筑工程测量》邹永廉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测量学》顾孝列主编
本文标题:《建筑工程测量》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50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