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管理会计》总复习2013(含答案)
•题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二、计算与分析(8题70分)•二、计算(70分)•本量利分析(1题)•变动成本法(1题)•存货EOQ(1题)•长期经营决策(1题)•短期经营决策(1题)•标准成本法(1题)•预算(1题)•责任中心(1题)第二章变动成本法•第一节成本的分类•第二节混合成本的分解•第三节变动成本法二、成本按性态分类•1、什么是成本性态(成本习性)——成本的总额对业务量的依存关系。•2、成本的分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例2:大众公司一家生产插式咖啡电热器的公司,工厂的切管部门利用切割机器将金属管切成三寸的管段,然后利用三寸的金属管段组装成电热器(每一电热器使用一只三寸管)。现假定该部门需要投入两种资源,切割机和电力。暂且看切割机,切割机系租用,年年租金为60000元,共可切割240000只三寸金属管。机器租金三寸金属管产量单位成本600000N/A60000600001600001200000.5600002400000.25固定成本总额虽不受业务总量变动的影响,但若站在单位业务量所负担固定成本多寡的角度来考察,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与产量成反比关系,即产量的增加会导致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的下降,反之亦然。总成本单位成本业务量业务量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的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例2:接上例,大众公司切管部门要耗费另外一种资源:电力。现假定切割每一个管段需要耗电0.2元。电力成本三寸金属管产量单位成本000.212000600000.2240001200000.2480002400000.2总成本业务量业务量单位成本与固定成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变动成本的总量随业务量的变化呈正比例变动关系,而单位业务量中的变动成本则是一个定量。讨论1:人工成本是变动成本还是固定成本混合成本——顾名思义是指那些“混合”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不同性质的成本。混合成本项目繁多,根据其发生的具体情况,通常可1、半变动成本2、半固定成本3、延伸变动成本第三节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应用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中,不仅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还包括了全部的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中,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被视为期间费用,从当期收入中扣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产品成本期间成本完全成本法产品成本期间成本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1、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2、存货成本的构成内容•3、各期损益不同•例:大众公司去年相关产品数据如下:期初存货——生产量10000销售量(单价300)8000正常生产量10000直接材料(单位)50直接人工(单位)100变动性制造费用(单位)50变动性销售和管理费用(单位)10固定制造费用250000固定性销售和管理费用100000要求:试采用两种成本法计算(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单位成本=50+100+50=200•期间成本=250000+100000+10*8000=430000•销货成本=200*8000=1600000•营业利润=300*8000-1600000-430000=370000•完全成本法•单位成本=50+100+50+250000/10000=225•期间成本=100000+10*8000=180000•销货成本=225*8000=1800000•营业利润=300*8000-1800000-250000=420000第二节本-量-利分析•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方程式•二、本-量-利分析的相关术语•三、多品种盈亏临界点•四、保利点分析•五、本-量-利分析中的敏感性分析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方程式•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销量×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为简化以后计算,我们统一设:P—利润SP—单价V—销量VC—单位变动成本FC—固定成本TR—收入TC—总成本则:P=SP×V-VC×V-FC二、本-量-利分析的相关术语•1、贡献毛益——产品销售收入超过其变动成本的金额。制造贡献毛益和营业贡献毛益•第一、贡献毛益总额•第二、单位贡献毛益•第三、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总额(totalcontributionmargin,TCM)•TCM=SP×V-VC×V•TCM=P+FC•单位贡献毛益(unitcontributionmargin,UCM)•UCM=SP-VC•TCM=UCM×V•贡献毛益率(contributionmarginrate,CMR)•CMR=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总额×100%•=单位贡献毛益/单价×100%•=(SP-VC)/SP•变动成本率(variablecostrate,VCR)•是指变动成本总额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或单位变动成本占单价的百分比。•VCR=VC/SP•CMR+VCR=1•例1:大众公司预计销售数量为1600件,销售单价为5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00元,预计发生固定成本为3000000元,预计净利润为200000元。•要求:请计算UCM、TCM、CMR•UCM=2000•TCM=3200000•CMR=40%•2、盈亏临界点(保本点、两平点、盈亏分歧点)——企业的利润为零的销售量(额)点。•SP×V-VC×V-FC=0UCMTCMUCMFCVVC-SPFCCMRFCSPVCSPFCVCSPSPFCSPV/•例2:大众公司生产简易割草机。财务经理认为明年可以销售1000台,每台400元。明年发生固定费用45000元,利润为30000元。•要求:试计算明年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和销售额。•V=600•V×SP=240000•3、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保本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100%•4、安全边际——正常或预计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的部分。•安全边际量(额)•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量现有销售额或预计销售安全边际•安全边际的作用第一、安全边际反映企业的经营安全程度。第二、安全边际反映企业的获利水平。P=SP×V-VC×V-FC=(安全边际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UCM—FC=安全边际量×UCM=安全边际额×CMR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CMR•大众公司只生产A产品,今年的预计如下:销售利润率为20%,安全边际量为20000件,变动成本率为60%,固定成本为300000元,那么如果想要保本,大众公司应当生产A多少件•20000•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率=20%/(1-60%)=0.5•安全边际率+保本率=1•保本率=1-0.5=0.5•所以保本量=安全边际量=20000•例4:大众公司预计A产品销售数量为1600件,销售单价为5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00元,预计发生固定成本为3000000元,预计净利润为200000元。•要求:请计算保本量•1)由于供应商竞争激烈,导致原材料价格下降,使得单位变动成本降低500元,求此时的保本量。•2)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公司进口了一台设备,使得固定成本增加了500000元。求保本量。•3)公司认为产品销售竞争激烈,因此决定降价500元,求保本量。•1500,1200,1750,2000四、保利点分析(目标利润分析)——保利点是指企业为确保目标利润的实现而应达到的销售量或销售额。1、税前利润模型Pt=SP×V-VC×V-FC保利量(Vt)Vt=(Pt+FC)/(SP-VC)=(Pt+FC)/UCM保利额保利额(TRt)=Vt×SP=(Pt+FC)SP/(SP-VC)=(Pt+FC)/CMR四、保利点分析•2、实现税后目标利润的模型由于税后利润=利润×(1-所得税税率)因此:利润=税后利润/(1-所得税税率)代入实现目标利润的计算公式,得: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单位产品贡献毛益+固定成本-所得税税率税后目标利润1贡献毛益率+固定成本-所得税税率税后目标利润1•例6:大众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固定成本为400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40元,现所得税率为33%,要使税后利润达67000元,该企业的销售量应当是多少?•5200经营杆杠系数(DOL)•经营杆杠系数实际上就是利润对销售量的敏感因素•DOL=FCTCMTCMPTCMPVCSPV经营杆杠的影响因素•经营杆杠产生的原因——固定成本•影响经营杆杠的其它因素•SP、VC、V二、与决策有关的成本概念•机会成本、沉落成本、专属成本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企业在决策时,在若干个备选方案中,选取最满意方案而放弃另一次满意方案所丧失的的潜在利益,就是实施最满意方案的机会成本。•例:大众公司以前花费14200万购买了一块土地的使用权。现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第一、购建商品房,预计可获利润14500万元。第二、转让土地使用权,可得14100万元。沉落成本、重置成本&付现成本•沉落成本:指过去决策所发生的,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能改变的成本。•CASE:某企业在六年前购置一台机床,现账面价值5000元,拟报废清理或修理后出售。假定报废清理可得残值1200元,进行修理则需要共费修理费4000元,修理后可作价8000元。究竟哪个方案较合适?专属成本&共同成本•专属成本概念:指那些能够明确归属于特定决策方案的固定成本或混合成本,它往往是为弥补生产能力不足的缺陷、增加有关装置、设备或工具等长期资产而发生的。专属成本的确认租入—租金购买—买价专用—全部取得成本通用—使用这些装备有关的主要成本(折旧、摊销费)、三、决策中必须考虑的三个重要因素•相关成本&无关成本•相关收入&无关收入•相关业务量相关成本&无关成本•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成本,又称有关成本。相关成本就是各个备选方案之间不同的未来成本。第二节生产决策自制、外购决策亏损产品是否停产决策是否接受特殊订货决策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决策自制、外购决策•需用量确定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机会成本、专属成本•需用量不确定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成本无差别法•例2-1:大从公司生产A部件20000件的有关资料如下:•现有一供应商愿以每件40元的价格供应A部件。•单位变动成本=36元项目单位成本总成本直接材料12240000直接人工10200000变动制造费用14280000固定制造费用14280000合计501000000•问1:如果企业外购的话,用来生产A部件的设备没有其它用途,如何决策?•单位变动成本36外购价格40,所以应自制。•问2:如果企业外购的话,用来生产A部件的设备可以用来生产B部件,可获利100000元。如何决策?•自制节省成本(收益)=(40-36)*20000=80000•机会成本=100000•所以应该外购•问3:如果企业自制的话,需要增加新设备,每年增加专属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0元。如何决策?如果企业明年需要A部件30000件,如何决策?1)20000件时•自制节省成本(收益)=(40-36)*20000=80000•专属成本=100000•所以应该外购2)30000件时•自制节省成本(收益)=(40-36)*30000=120000•专属成本=100000•所以应该外购•问4:通过本公司购货部门与供应商协商,供应商同意,凡一次购买15000件以下,单价40元,超过15000件的,单价35元。如何决策?如果企业明年需
本文标题:《管理会计》总复习2013(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51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