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管理学原理》作业集答案
1《管理学原理》第一部分: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管理学概述1.什么是管理?它有哪些重要作用?答: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通过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协调相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之充分有效发挥作用的过程。管理的重要作用包括:①通过管理,可以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②通过管理,可以有效地组织社会化大生产;③通过管理,可以影响或制约生产力总体能力的发挥;④通过管理,可以提高经济效益,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2.了解管理二重性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了解管理二重性的意义在于——由管理的自然属性可知,我们完全应该也有必要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而管理的社会属性又告诉我们,在学习别人的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3.为什么说管理需要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答:管理所包含的知识都是人们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例如:24节气与农业耕作,有关天气的农谚,劳动分工原理等。人们在管理活动中总结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谁违反这些规律就必然遭到惩罚,例如:大跃进使我们遭到的惩罚,鼓励生育使我们遭到的惩罚等。在我们的经历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事实:具有相同知识层面和相同智能因素的不同的管理人员管理同一个部门或同一个企业,得2到的效果却截然不同!美国哈佛商学院企业管理教授列文斯敦,通过对大量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的人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的使用过程发现,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同管理上获得的业绩之间并无直接关系。看来,有效的管理(成功的管理)来源于科学与艺术的统一。4.对管理者的素质和技能有哪些要求?答:对管理者除了德、智、体等基本素质的要求之外,还有能力的要求。即要求主管人员必须具备——技术能力、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1)技术能力: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管理者的职位越低,越需要技术能力。(2)人际能力:是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基层、中层、高层等各层次管理者都需要具备这种能力。(3)概念能力: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的能力,即规划决断能力和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者的职位越高,越需要概念能力。5.管理的对象是什么?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答:管理的对象是相关的人、财、物。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①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的问题;②研究具有一般意义的管理职能、原理、原则;③研究管理理论的思想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历史比较;④研究多种管理方法及其通用性。6.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都有哪些?答:1)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分工原则、人本原则、优化原则、效益原则、能级对应原则、弹性原则。(1)优化原则是指在经济活动中,要从组织系统整体的观念出发,全面综合地协调该组织的一切活动,充分发挥其管理功能,实现该系统的全局优化。优化原则具有整体性、目的性、层次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优化原则强调满意3解而非最优解。最优解是一个相对概念。这是一个思维方式问题,即在现实中没有绝对的最优解,只有相对的最优解,也就是满意解。在优化原则下,可能产生政策性亏损。所谓政策性亏损是指在政策允许下的一种非经营性亏损,如为了实现总体系统的最优,而要求某子系统做出一定的牺牲。但这种亏损具有局部性、少数性和暂时性的特点。(2)效益原则。效益是有效产出与其投入之间的一种比较关系。效益原则强调,在管理活动中,必须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不可片面注重任何一方。(3)能级对应原则是指管理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成员的能级结构(本领的大小)必须相互适应和协调,实际上就是量才用人、分层次用人的问题。贯彻本原则需注意以下三点:第一,管理能级应具有稳定的组织形态;第二,不同的能级要赋予不同的责、权、利;第三,各能级需讲求动态对应(即能力强的应提拔,能力弱的也应降级)。(4)弹性原则要求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弹性,及时适应客观环境各种可能的变化。2)管理的一般方法主要有: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教育方法。(1)行政方法是指行政组织依靠组织自身的权威,运用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隶属关系(领导与服从关系)来执行管理职能,实现有效管理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通过组织机构中的职位来执行管理职能。主要包括行政命令、指示、规定、计划、决议、决定、制度等内容。行政方法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自上而下)、快捷性(如一夜之间制止文革武斗)、无偿性(不涉及利益交换)和稳定性(对外部干扰具有抵抗作用)等特征。(2)经济方法是按照价值规律及其他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如合同、责任制、价格调节、税收、信贷、工资、奖金、罚款等)来执行管理职能。这是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以物质利益引导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4经济方法具有强化性、灵活性、机会均等性和关联性(某种经济手段的实施可能会影响到社会多方面经济关系的连锁反应)等特点。(3)法律方法是指通过立法与司法以及仲裁工作,利用各种法规、条例等法律形式对各种活动进行管理的方法。法律方法具有规范性、强制性、严肃性、稳定性、可预见性(知道违法的后果就不易犯法)等特点。法律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时会过分教条(比如有人被判刑,并不是因为他犯了罪,而是由于暂时找不到证明他无罪的有效证据)。(4)教育方法是指通过对人们的心里施加影响,使之自觉地接受和执行管理指令,实现管理目标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该法具有目的性,是一种诱导而不是强制,针对性强而又十分灵活,它是一种长期而又细致的管理方法。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管理伦理1.科学管理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科学管理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在传统的经验管理所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向标准化、科学化发展,在企业管理的操作规程、劳动定额、生产组织、作业计划和成本核算等方面,都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管理的原理和原则,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2.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思想和管理措施。其中,主要的管理思想包括:(1)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科学管理的精髓在于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3)一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都应该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来代替个人经验。主要的管理措施包括:(1)定额管理和差别计件工资制;5(2)实行职能工长制(专业管理);(3)挑选第一流工人;(4)工具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6)在管理控制中实行例外原则。3.与泰勒同时代对科学管理做出重要贡献的其他人物主要有哪些?他们各自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答:与泰勒同时代对科学管理做出重要贡献的其他人物主要有法约尔和马克斯.韦伯,他们各自的主要贡献为:(1)法约尔的一般管理,主要贡献在于1916年出版的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其中提出:六种经营活动和五大管理职能以及十四条管理原则。(2)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主要贡献在于1920年出版的《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他理论的基本思想为:要用职务和职位的权威代替神权或世袭地位的权威来进行管理。4.行为管理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行为管理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从人的作用、动机、相互关系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研究对管理活动及其结果的影响;研究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好人的工作,协调人的目标,激励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便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企业取得较高的利润。5.霍桑工厂试验提出的原理有哪些?答:霍桑试验得到如下三个结论(提出的原理):(1)工人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在于提高员工合理需要的满足度。6.现代管理阶段的主要派别及其代表人物有哪些?答:现代管理阶段的主要流派有管理过程学派(孔茨)、系统管理学派(巴纳德)、决策理论学派(西蒙)、经验主义学派(德鲁克)、权变理论学派(菲德6勒)和管理科学学派(伯法)等。7.管理活动中有哪些问题与伦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答:管理活动中至少有三类问题与伦理有着密切的关系:①决策的前提问题(决策的价值观);②人性的冲突问题(两面人冲突问题);③沟通的矛盾问题(人际关系的矛盾)。8.现代管理思维与传统思维有什么不同?答:传统思维是线性思维、平面思维和静态思维,而现代管理思维是纵向、横向交织的立体、动态思维。首先是横向发散,包括:(1)对客体进行系统研究,把握其要素间的本质联系;(2)综合多学科知识,比如文理交叉、渗透;(3)克服惯性思维,不断接受新观念、新知识;(4)思维要有灵活性,比如多目标选择,定性、定量相结合;(5)运用逆向思维,避免一条路走到底。其次是纵向延伸,包括:(1)宏观思维,注重系统的整体性效果;(2)微观思维,注重部门的利益和个性发展;(3)借鉴历史,挖掘人类的管理实践经验;(4)预测未来,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5)注重思维过程中潜意识的作用。9.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何意义?答: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主要表现为:由于承担社会责任,创造了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将有利于社会和企业双方;社会将更稳定,就业机会将更多,人民生活将更富裕;而各类企业组织将获得更好的公众形象和环境氛围,避免更多的政府干预,获得更多的决策自由和灵活性,实现更加稳定的长期利润或利益。7第三章组织的环境分析1.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如何?答:在组织和环境二者之中,环境处于主导方面,它决定和左右着组织的生存和活动。环境往往是客观存在,它一般不以组织的意志而改变。组织则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虽然它在一定条件下会反作用于环境,即组织可以选择环境及创造条件改变局部环境,但相对来讲,与环境相比,这种力量是弱小的。2.企业为什么要重视环境研究?答: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土壤,它既为组织活动提供条件,同时也必然对组织的活动起制约作用。而且,环境是在不断地变化,可能给组织带来不同的影响:一是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新的机会,二是对组织的生存造成某种不利的威胁。组织要利用环境、避开威胁,就必须认识环境;要认识环境,就必须研究环境、分析环境,从而揭示环境变化的一般规律,并据此预测它在未来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趋势。3.组织会面临哪些一般环境?答:影响某一特定社会中所有组织的外部环境称为组织的一般环境,也称间接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经济、技术、自然等一般环境。(1)政治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等。(2)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等。(3)经济环境。是影响组织特别是作为经济组织的企业活动的重要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第二,微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企业所在地区或所需服务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因素。8(4)技术环境。任何组织的活动都需要利用一定的物质条件,这些物质条件反映着一定的技术水平。社会的技术进步会影响这些物质条件的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从而影响利用这些条件的组织活动的效率。(5)自然环境。中国人做事,向来重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说“天时”主要与国家政策相关的话,那么,“地利”则主要取决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资源状况等自然因素。4.组织会面临哪些特殊环境?答:更直接影响某些个别组织的外部环境称为组织的特殊环境,也称直接环境、任务环境或工作环境。以企业为例,包括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者、替代品厂家、供应商、顾客(消费者)等特殊环境。第四章决策与计划1.如何理解决策的涵义?决策的重要性?答:决策是对未来行动目标、方向、策略的确定,是从两个以上的备择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决定的过程。对决策的进一步理解:决策是管理活动的基础;决策是有目标的行动;决策要有备择方案;对备择方案必须进行因果分析和综合评价;要从备择方案中确定最满意方案。决策的重要性包括如下几点:①决策是组织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②决策是整个管理工作的前提;③决策具有管理活动最基本的功能
本文标题:《管理学原理》作业集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52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