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成本管理会计管理会计部分:1~6章(对内会计)重.难点:①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②生产费用在完成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③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分号法财务会计部分:7~12章(对外会计)重.难点: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责任会计管理会计1.观点:与财务会计比较,管理会计的特点①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②方式方法更为灵活多样(财:固定程序方法)③同时兼顾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局和局部两个方面(财:整体会计)④面向未来(财:记录过去)⑤数学方法的广泛应用2.管理会计特性①学科性质:综合性交叉学科②工作性质:决策支持系统一.成本分类1,按用途分类:⑴.制造成本:是指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支出,按经济用途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制造费用⑵.非制造费用:销售成本.管理成本,其特点是可以使企业整体受益,但难以描述这项支出与特定产品之间的关系3,按性态分: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变动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⑴.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但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加相应减少(与业务量成反比关系,例如:固定工资)(图标略)⑵.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的期间和一定业务质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单位业务量的变动成本则是一个定量.图标略)⑶.混合成本:是指那些“混合”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不同性质的成本,混合成本繁多,如: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伸变动成本等(如固定工资+提成)4,按可控性分:⑴.反成本的发生,属于某单位或部门权责范围内,能为这个单位(部门)所控制,叫做这个单位的可控成本⑵.反之,反成本的发生,不属于某单位或部门权责范围内,不能为这个单位(部门)所控制,叫做这个单位的不可控成本(针对性:例车间工人工资归车间管,车间主任工资归厂里管)第二章制造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产品价值:C+V+m①C:原有价值转移;V+m:新创造价值②C+V:成本;m:纯收入(剩余价值)③C:劳动对象;劳动手段(物化)④V:活劳动一:成本核算的基础要求㈠.成本的经济实质:理论成本:C+V㈡.实际工作的成本与理论成本的差别⑴.成本开支范围由国家界定:对一些不形成价值的损失性支出也计入成本,如废品损失.⑵.不是指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支出:全部耗费分为产品制造(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⑶.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概念多种多样,内涵已超出商品产品成本的范围.㈢.成本核算的要求1.算管结合,算为管用成本核算应当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应当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5个要求)原则:受益原则:谁/何时/收益多少⑴.正确划分计入产品成本与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的界限⑵.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经营管理费用的接的界限⑶.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⑷.正确划分各种产品费用的界限⑸.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的界限3.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国家有统一规定的,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方法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得任意改变.⑴.固定资产的价值转移方法:折旧⑵.无形资产的价值转移方法:摊销⑶.周转材料的价值转移方法:①一次摊销②五五摊销(两次)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存货计价:计划成本计价法;零售价格法;毛利率法4.成本核算基础工作包括:①.健全原始记录②.物质的收.发.领.退③.合理选择费用分配标准④.选择成本计算方法5.按照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二.费用要素和成本项目㈠.费用按经济内用分类(应当两层次:首先3个方面,进一步8个要素)主要有: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活劳动方面的费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费用要素: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职工薪酬.折旧费.利息支出.税金.其他支出(其中费用性税金:印花税.车船税.房产税.土地使用地税)㈡.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㈢.生产费用的其他分类⑴.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例:①.机器折旧(直接生产费用)与厂房折旧(间接计入费用)②.A材料——甲产品:直接计入B材料——甲乙产品:分配计入(间接计入)③.车间照明:间接生产——间接计入间接生产——直接计入(若只生产一种产品)三.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1.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确认其适应计入产品成本还是期间费用2.正确核算预付费用和应计费用3.将应计入本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4.在完成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废品损失.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四、成本会计的组织工作•包括:设置成本会计机构,配备成本会计人员,按照与成本会计有关的各种法规制度进行工作•应考虑:自身规模的大小、企业机构的设置和生产经营业务的特点;在保证成本会计工作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时间和费用、提高工作效率(一)成本会计的机构1、设置:•是企业会计机构的一部分。•大中企业单独设置,小企业可在会计部门内部指定专人负责。•成本会计机构内部可按成本会计所负的各项任务分工,也可按成本会计对象分工2、各级成本会计机构的组织分工:•集中工作方式:成本会计工作主要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集中进行,车间只负责原始记录。优点:便于厂部及时掌握信息,便于集中进行数据处理,减少机构和人员•分散工作方式: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由车间进行,厂部对全厂成本进行综合的计划、控制、分析和考核,预测、决策(二)成本会计人员•职责:宣传有关方针政策和制度,及成本管理的计划和目标,并督促执行;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权限:要求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执行成本计划,遵守法规制度和财经纪律;参与制定生产经营计划内和定额,参与与成本管理有关部门的会议;督促检查成本计划、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三)成本会计制度•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种类:会计法;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企业成本会计制度•思考题: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什么?2、理论成本与实际工作中所应用到的成本概念有哪些联系与区别?3、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清哪些费用界限?4、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什么?5、为了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需要设置哪些会计科目?第三章制造业生产经营费用核算一、各项要素费用的核算二、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三、制造费用的核算四、生产损失的核算一、各项要素费用的核算(一)要素费用核算概述1、对于基本生产的费用(1)专设成本项目的•单独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如果是某一种产品的直接计入费用,应直接记入该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成本项目;如果是生产几种产品的间接计入费用,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后记入“产品成本明细账”的成本项目。(2)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先记入“制造费用”总账科目及所属明细账有关的费用项目;然后通过一定的分配程序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及所属“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2、对于辅助生产的费用•应计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及所属明细账;然后通过一定的分配程序和分配方法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和所属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3、对于各项期间费用•应分别计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账科目及其所属明细账然后转入“本年利润”科目。4、对于构建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资本性支出,记入“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二)材料费用的分配1、原材料费用的分配(1)定额消耗量比例法(1)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某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原材料实际消耗总量/各种产品定额消耗量之和(3)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该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4)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价格••例题: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领用主要材料4950千克,单价15元,本月投产甲产品170件,乙产品210件,甲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20千克,乙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10千克。计算分配如下:(1)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甲材料定额消耗量=170×20=3400千克乙材料定额消耗量=210×10=2100千克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合计5500千克(2)计算材料消耗分配率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4950/5500=0.9(3)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甲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消耗量=3400×0.9=3060千克乙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消耗量=2100×0.9=1890千克(4)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甲产品分配负担材料费用=3060×15=45900元乙产品分配负担材料费用=1890×15=28350元也可简化如下:(1)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70×20=3400千克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210×10=2100千克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合计5500千克(2)计算原材料费用分配率4950×15/5500=13.5(3)计算各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甲=3400×13.5=45900乙=2100×13.5=28350(2)定额费用比例法:(1)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某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该种产品的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2)计算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总额(3)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例题: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领用A、B两种主要材料,共计3762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150件,乙产品120件。甲产品材料消耗定额:A材料6千克,B材料8千克;乙产品材料消耗定额:A材料9千克,B材料5千克。A材料单价10元,B材料单价8元。计算分配如下:1)甲、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甲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150×6×10=9000(元)B材料定额费用=150×8×8=9600(元)甲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18600(元)•乙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120×9×10=10800(元)B材料定额费用=120×5×8=4800(元)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15600(元)(2)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费用分配率=37620/(18600+15600)=1.1(3)甲、乙产品应分配材料实际费用甲产品:18600×1.1=20460(元)乙产品:15600×1.1=17160(元)本题可以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吗?:(1)甲、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甲产品:A材料定额消耗量=150×6=900(千克)B材料定额消耗量=150×8=1200(千克)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合计2100(千克)•乙产品:A材料定额消耗量=120×9=1080(千克)B材料定额消耗量=120×5=600(千克)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合计1680(千克)(2)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费用分配率=37620/(2100+1680)=9.95(3)甲、乙产品应分配材料实际费用甲产品:2100×9.95=(元)乙产品:1680×9.95=(元)(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1、在有计量仪器记录的情况下:•直接根据仪器所示的耗用数量和单价计算2、在没有计量仪器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生产工时比例、机器功率时数比例、定额消耗量的比例。••例:企业耗用电79500度,每度电0.3元。直接用于产品生产57000度,没有分产品安装电表,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甲55500小时,乙30000小时。该企业设有燃料及动力项目。四)职工薪酬的分配1、概述•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支出•职工的范围:-与企业定立劳务合同的所有人员;-未与企业定立劳务合同的所有人员、但由企业正式任命
本文标题:《成本管理会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57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