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检测
1《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检测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1.“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下列关于汉字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和重要标志②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③中华文化难以普及的重要原因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民族以华夏为号,炎黄为旗,阴阳为道,中庸为德,龙凤为图,汉字为记,凸显了中华民族的鲜明特征。这表明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②中华文化有独具特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③中华文化在世界多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下列关于中华文化的特征概括正确的是①一脉相承、源远流长②兼收并蓄、博大精深③与时俱进、不断发展④封闭落后、迷信僵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我国疆域辽阔,既具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文化,又拥有粗犷豪放的北方草原文化;既有质朴淳厚的中原文化,又有浪漫神奇的西南文化。这说明①我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明显②不同区域的文化渐趋融合③文化差异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④我国各地自然与社会情况千差万别,由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地的,在隋唐盛行的音乐就有西凉乐、龟兹乐、疏勒乐等来自边疆民族地区的音乐。这表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C.中华文化是由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D.不同区域的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6.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来源:学,科,网]8.《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2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魅力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的重要体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下列典故中不能直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A.愚公移山B.屈原投江C.苏武牧羊D.岳母刺字11.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壮志豪情。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下列对载人航天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来源:Z。xx。k.Com]A.中华民族精神就是载人航天精神B.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顶峰C.载人航天精神是航天工作者独有的精神财富D.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12.下列各项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是①长征精神②延安精神③大庆精神④抗洪精神⑤“两弹一星”精神⑥抗震救灾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13.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各国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文化生产力,不断将其精神文化产品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对其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产生侵蚀作用。这表明,发展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A.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B.增强国际竞争力,应对西化、分化图谋要求C.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D.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在中宣部的指导下,有关部门连续举办了《牢记“两个务必”永葆政治本色——西柏坡精神巡回展览》和《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两个大型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的“两展”在首都引起了强烈反响,激起了各阶层观众的共鸣。据此回答14-15题。14.下列对延安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延安精神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了③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④中华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延安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5.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①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②增强民族凝聚力③提高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④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6.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3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②求同存异,时尚流行③市场调节,繁荣兴盛④各具特色,渐趋融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盛不衰的命运。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A.珍惜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B.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发挥“主心骨”作用18.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之根、强盛之魂。回望历史长河,一些古代文明先后消亡了,而中华文明犹如浩荡的长江之水绵延至今,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依然屹立在世界东方。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A.是维系中华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B.是促进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C.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力量D.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19.一首千百年来为无数海内外游子所传唱、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心声的乐府《游子吟》,迁出了中华游子文化节。2012年11月17日,以“游子回乡,浙(德)商回归”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华游子文化节在唐朝著名诗人孟郊故里浙江德清开幕。这体现了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B.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传统C.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D.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来源:学,科,网]20.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既定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学科网]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②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③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中④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各个时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1.如果孔子生活在我们的时代,并周游列国。请想象一下,孔子在奥巴马连任后去白宫拜访,可能阐述的合理观点是①汉字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②中华民族爱好和平,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③文化具有多样性,必须尊重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④世界各国文化只有交流、借鉴、包容,才能走向趋同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2.1074年,沈括经过认真考察、分析,继承了中国古代“高山为谷,深谷为陵”的说法,提出了形成雁荡山独具奇特地貌的原因,“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地学史上,首创了“流水侵蚀”的概念。可见A.“流水侵蚀”概念的提出源于沈括的智慧B.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23.《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是现今所知中国史学最早的一部具有通史性质的编年体史书。该书原称《纪年》,亦称《古文纪年》《汲冢纪年》等,北魏郦道元注《水经》引该书时以“纪年”与“竹书”连用,方有《竹书纪年》之称。《竹书纪年》等史书典籍①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是中华民族重视历史经验的具体体现③既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时代性④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4.《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汇编,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这说明4①史书典籍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③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④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A.①③B.③④C.①②D.①④25.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华文化逐渐落后于其它某些国家。这说明①中华文化在发展中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②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息息相关③中华文化优于其他民族文化④任何先进文化都是工业文明带来的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6.《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的目的在于“继绝存真、传本扬学”。“中华再造善本”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典范,它使珍善孤本化身千百,分藏各处,妥善储存,保证传承,扩大传播,对善本保护起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下列对于中华文化说法正确的是A.中华古籍的出版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B.中华古籍全书是独一无二的C.中华古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D.中华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7.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为此,必须①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③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要全盘吸收④要博采众长,全面吸收外来文化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8.在论及中国的“四大发明”时,鲁迅曾说过: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其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鲁迅的话对今天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启示是①科技交流不利于提升本国的实力②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③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④要弘扬科学精神,破除封建迷信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29.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融合,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相互融合30.岭南文化能与基督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和睦相处,而且敢于和善于同异质文化进行直接嫁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流派。岭南文化独特的文化流派的形成过程表明A.岭南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B.不同民族的文化逐渐走向同一C.岭南文化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和睦相处5二、简析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31.2014年11月6日,大型文物展览“丝绸之路”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至2015年1月5日,展期两个月。“丝绸之路”汇集了来自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4家文博单位的400余件文物珍品,是近年来国内举办的综合反映丝绸之路悠久历史和伟大
本文标题:《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检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63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