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文化帝国主义》读书报告
《文化帝国主义》读书报告《文化帝国主义》一书于1991年出版,在全球引起巨大轰动,被一些评论者称为文化讨论中的“上乘之作”。汤林森在这部著作中对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作者将文化帝国主义分为4个层次加以剖析,并否定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存在。这部著作内容概要:这是一本对“文化帝国主义”的现象及其理论意义进行学术梳理和批评性介绍的一部专著。本书共五章,第一章借用福柯和威廉斯的观点,从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和谈论文化帝国主义的途径以及文化帝国作为一种媒介帝国主义话语,民族国家话语,批判全球资本主义的话语,现代性的批判等方面来阐述文化帝国主义的话语。第二章通过分析费杰士和许勒的研究,运用具体的案例如解读唐老鸭、收看《豪门恩怨》、嘲笑卓别林来研究媒介帝国主义他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媒介并没有传播意识形态的内容,媒介也不是文化的中心,不能将文化帝国主义等同于媒介帝国主义。并且他还提出观众的积极主动解读和免疫力不能低估,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观众对跨国媒介文本的解读依据文化语境、个人解析能力、亲身经验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别。第三章引用安德森和史莱辛格的论点,用具体的西班牙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示威游行事例,从文化认同,民族国家与文化,文化与时间,支配与文化自主来阐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性的话语。第四章黑默林德主要论点从文化帝国主义,跨国资本主义与文化同质化,资本主义、消费主义与第三世界,西方的消费文化、批判理论与消费主义、消费与资本主义的结构性背景来说明资本主义的文化。第五章用柏曼的论据从现代性的模棱两可,现代性是文化宿命,现代性的不尽意与怨怼来论述现代性的发展与文化宿命。作者的观点:对于文化,作者认为它是指特定语境之下,人们从其种种行动与经验所吸取的种种意义。作者借用了威廉斯关于“帝国主义”的论述,他认为威廉斯关于“文化”和“帝国主义”定义的相关论述比较恰当的反映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内涵。对于“媒介帝国主义”的话语作者指出,虽然文化帝国主义的至关重要的方面,无不是通过媒介而将意识形态四处传播的,但媒介并不是现代文化的中心,它只是中性地、平等地扩散而不是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于第三世界国家。对于批判全球资本主义的话语,作者的观点是,资本主义文化的重点就是消费的行为过程与经验的商品化。他认为,资本主义是造成“同质”文化的力量,一切都追求“国际性”而全球皆同。另外,资本主义文化的扩散,实质上就是消费主义文化的张扬,而这样的一种文化,会使所有的文化体验都卷入到商品化的漩涡之中。对于现代性批判是本书的重点。作者的观点是,60年代以来,帝国主义已被“全球化”取而代之。他认为,帝国主义致力于从一个权势中将某种特定的社会体系扩散到全球各地。而“全球化”则指涉全球各地域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依赖,其发生过程相对来说没有那样明确的目的,但却削弱了各自文化上的同一性。由此观之,现代性已经转向了后现代性,帝国主义也已经转向全球化,文化帝国主义也变成了文化的全球化。对作者观点的批判:1.作者始终站在西方中心论的立场来谈文化帝国主义,是这个话题有偏见性,尤其受到第三世界国家批评家的批评。2.作者虽然运用了福柯的“话语分析”理论,但只运用了其方法,而舍弃了福柯理论的主干:话语与权力的关系。正由于这种立场,作者否定文化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的“文化支配”以及相应的“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同时也忽视了“民族性”而过分强调“全球化”带来的“同一性”。汤林森否认当下的文化帝国主义与支配、强迫之间有联系的观点显然难以自圆其说。萨义德在其批判文化帝国主义的《东方学》中指出,西方与东方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力、支配与霸权关系。在西方的强势面前,东方根本没有表述自己的权力,西方学者对有关东方的观点进行权威裁断,从而达到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3.汤林森从现代主义角度剖析文化帝国主义,忽视了文化的根植性。民族国家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民族文化不是历史的遗物,而是民族国家在创建民族共同体中人为建构的、工具主义式的东西。民族文化不仅是想象的也是真实的,它在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及与其他民族的碰撞中不断被重塑,但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传承性。汤林森显然低估了文化强大的复制与再造功能,过度强调了文化的变动性。与现实的联系:文化的趋同(同质化)现象是近年来争论很激烈的一个话题。有人认为文化同质化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日趋一体化,INTERNET的迅速发展,使地球宛如一个村落;西方模式和价值观的到处传播,尤其是冷战后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大量渗入,文化的同质化现象日趋明显。从我们的吃、穿、住、行用无不感受到日趋的同质化。当麦当劳、肯德基、华莱士、必胜客、哈根达斯、星巴克、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等这些食品进驻中国后,中国传统的食品只能是记忆里的美好,这些品牌对于80后是无人不知,更甚的是对于能去这样的地方用餐或者吃,喝这样的食品是一种品味的象征,这已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行为,更是文化的入侵。不管是不是用餐时间麦当劳、肯德基、华莱士、必胜客这些外来快餐店总有不俗的入座率,这里的消费还不低,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变了,其实不然,因为在这些餐厅用餐很多人更当作身份的体现,认为自己赶上了潮流,没有落伍于时代。洋气的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恐怕这更是象征意义的美国文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在大中城市少不了沃尔玛和家乐福这样的大型卖场,商品多而全一站式购物,服务周到来去都有班车接送,价格便宜不同时段有不同商品打折,节假日活动商品更多。大型卖场对于西方是已经发展的很成熟的营销模式,它能很轻易就俘获百姓的心。他们更是利用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不成熟,先经济入侵在文化自热入侵。走进你家的洗漱间,从牙膏牙刷到沐浴露洗发水这些逃不开宝洁公司和联合利华的产品,不管你买的是低端还是中高端,它们家包揽了所有段位的产品,大家更少的去关注民族的产品,田七、中华、药物、青春、蜂花等不是品牌消失就是只能做低价位或被别的品牌收购。可能你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就不自觉的用起了这些洋品牌。这些无意识的行为往往令人可怕,因为这已成为你的习惯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西方影视传播过程当中的文化帝国主义现象的深远影响。以《哈利-波特》作品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极大地影响了和影响着全球亿万观众对童话的定位,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的业已形成的文化认知。现在从上海的街头北京的街头长沙的街头走到纽约的街头你可能会少了原来那种异国城市陌生感,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你都很容易在街头找到,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超市比比皆是,麦当娜、碧昂斯的新曲在电台播放着,《绯闻女孩》的穿着能在街头看见模仿者,若不是语言的不同,你可能认为你从未离开自己熟悉的城市。西方文化最快和最强有力的接受者是青年一代不可否认,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依靠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借助传媒和商品大量传播其文化价值观,显示出它的文化优势。这让本土文化丧失了生存的土壤。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把文化作为它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掠夺经济利益和资本利润的手段或工具。全球化中经济的零散化、跨国公司资本流动的超越国界与民族性,使跨国公司对于文化的需求再也不是满足于过去的文化地方主义了,它们表面上打着文化多元主义的旗号,实际上隐蔽的目的是为了给它们的商品找到更多的市场,这样可以为他们提供一种精神上的合理性,而且这样的效果显而易见。有学者认为,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有三种方式:一是在理论层次上推行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基础的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宣扬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二是在大众文化层次上通过各种文化媒体传播它们的文化,例如通过电视、国际互联网络、书籍、刊物、广告使广大民众耳闻目睹。三是在文化性的物质产品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用品方面大做文章,使人们的环境和生活方式西方化。这些年来流行的好莱坞大片,包括开头提到的《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便属于第二类,通过无所不在的各种文化媒体,铺天盖地地宣传他们的文化。这种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不平衡性传播,不仅广泛推销了自己的文化作品,强烈冲击着弱势文化的生存,而且向全球贩卖自己的价值观念,达到弱化本土意识、观念趋同的传播效果。这种文化先行、进行政治和经济支配的帝国主义扩张手段已经为不少学者意识并深深警醒。正如萨伊德在他的《东方学》中所说的那样,西方就有一种欧洲民族与文化优越于非欧洲的民族与文化的观念,西方人制造出的东方学是被当作一种西方认识东方的框架与视角,它是以西方对东方的支配、霸权为基础上让西方处在有利地位而替东方讲话的东方学。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达,世界是越来越小,第三世界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科技还不能跟第一世界国家抗衡,西方国家的西方中心论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大肆在第三世界国家给人们灌输西方文化思想让各国的民族性越来越弱。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少数控制着国际节目市场的媒体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兼并和扩张。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世界六大传媒集团的扩张: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迪斯尼公司、维旺迪国际、维亚康姆、贝塔斯曼和新闻集团。这些大的传媒集团在报纸、广播、电视、电信、卫星等领域对全球的市场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而其生产的媒介产品如电影、卡通、电视剧、广告、图书等充斥着整个全球市场,对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本土媒介产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甚至将很多本土媒介集团逼到绝境。相比之下,缺乏强大经济后盾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媒介产业上的发展却很缓慢。这些媒介集团的产品在本土市场上的竞争力也相当有限,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更是微小。在这样的情况下,发达国家的跨国媒介生产的产品占据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大部分市场。第三世界国家的观众在选择电视节目或其他媒介文本的途径和空间上更多地停留在跨国媒介文本上,相应地选择本土媒介文本的空间变小。即使这些观众在本民族的文化语境下对这些文本进行解读,但解读的对象始终是发达国家的媒介文本。即使这些文本中没有意识形态的内容,但其中的生活方式、生活情境等都是带有西方文化特色的,这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观众的观念和价值标准。比如美国电视剧中让人激动不已的生活方式会影响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青年的生活方式和追求。在全球媒介市场上占据着支配地位的发达国家跨国媒介,其生产的产品对处于弱势的本土媒介产品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压制,这种压制可能是阻碍本土媒介文本的生产和销售,也可能是以某种方式诱导这些地区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比如好莱坞电影的风靡全球使得美国以外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在生产电影时不自觉地依照好莱坞电影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媒介集团在生产卡通片时会按照迪斯尼卡通的经验来进行创造等等。中国电影市场上出现的《红高粱》、《霸王别姬》等正是按照西方的想象叙述中国本土的故事,从而在西方获得承认并获奖。而这些打入国际市场的影片对英语的运用实际上也是对西方世界的一种迎合。发达国家跨国媒介的本土化战略和被输入地区一些文化产品对西方世界的迎合形成了一种互动。发达国家跨国媒介的文化产品实际上已经影响到了被输入地观众的生活方式或价值体系。发达国家跨国媒介是否是传播意识形态的载体尚未可知,但是,即使它们在主观上没有要传播西方的某种意识形态的意图,客观上,它们的传播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传播西方价值体系并影响或改变受传者价值观念和取向的效果。河清在《艺术的阴谋》以一种非主流的独立立场,展示另一种景观的国际当代艺术简史。本书旨在揭示:国际当代艺术既非国际(实由美国所掌控)亦非当代(不代表所有当代发生的艺术),而是一种战后美国人在世界上强行确立的美国式艺术。战后美国动用强大的文化宣传和艺术市场的力量,把原先非艺术的日常物品和行为确认为艺术。美国人以反艺术、反绘画的名义,宣告欧洲古典艺术过时,而把19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波普、行为,装置、概念等宣告为当代艺术,由此强行把世界艺术中心从巴黎迁往纽约。美国人标举时代性(当代性)掩盖美国性,将美国艺术等同于当代艺术;同时标举世界性(国际性)掩盖美国性,将美国艺术等同于国际艺术,以消解其他国族文化艺术存在的合法性。由此,美国取代了欧洲,美国主导了世界,美国式国际当代艺术成为一种当代艺术国际,势将美国式艺术推行于全世界,这便是艺术的阴谋。从中的反思:《
本文标题:《文化帝国主义》读书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64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