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尔雅课程《明史十讲》试题及答案1.1朱元璋与胡蓝党案(上)1在明初,刘伯温是当时的:C、浙东集团2明朝功臣李善长位居:A、左丞相3明朝开国时期的右丞相是()。D、徐达4明朝的开国皇帝是()。A、朱元璋5明朝开国时期的左丞相是()。C、李善长6朱元璋最初处死胡惟庸的罪名是:A、擅权植党7朱元璋没有听从刘基的建议,用()取代了李善长的位置。D、胡惟庸8朱元璋首先建议的取代李善长的人选是:B、杨宪9胡惟庸最终的罪名上升为:C、谋反10《胡惟庸党案考》的作者是:A、吴晗11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出生地是当时的:A、濠州12朱元璋最终用胡惟庸取代李善长左丞相的职位。√13刘基建议朱元璋用胡惟庸为左丞相。×14刘伯温对于明朝国号给予了建议,表示以明克暗。√15朱元璋出身于亭长。×1.2朱元璋与胡蓝党案(下)1刘基的家乡是哪里?C、青田2谁和朱元璋是儿时小伙伴B、徐达3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谁提出的D、朱升4明朝开国时首都是哪里D、南京5以下哪一个不是朱元璋设立过的机构:C、内阁6朱元璋规定,贪污()银子以上,剥皮示众。C、60两7被朱元璋赐蒸鹅,发病而死的是:B、徐达8朱元璋取消中书省和丞相是在:D、洪武13年9朱棣在位时,存在的机构是:B、内阁10最早是()写信动员朱元璋参加起义。D、汤和11“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是()提出的。C、朱升12朱元璋时期幸免的开国元勋是()D、汤和13()挑拨了朱元璋和刘基的关系。A、胡惟庸14对明朝废除丞相分析正确的是:A、君主专制的需要15明朝开国元勋中哪一位得以寿终正寝D、汤和16“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下面哪一位历史人物提出的A、朱升17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取消了中书省和丞相√18急流勇退是正确的做法√19朱元璋权势欲望太强烈√20朱升虽然得到了朱元璋的“免死卷”,但仍然被赐自缢。×21刘基对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22朱升是被朱元璋处死的。×23徐达是被朱元璋设计害死。√24明朝设立的“检校”,是一个军事组织×2.1阳明心学与异端思想(上)1西方的学者认为西方世界的()可以和朱熹相提并论。B、托马斯阿奎那2最早在什么时代朱熹的理学被奉为正统思想?A、南宋3四书集注的作者是()C、朱熹4中国古代的四书不包括()。D、礼5提出“不必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是:D、王阳明6“简易直接,明白四达”是()对王阳明学说的评价。B、钱穆7对于《水浒》人物,李贽赞扬“真忠义,真好汉”的是:C、李逵8李贽把“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的原因归咎于迷信:A、孔子9以下哪一个不是王守仁观点:A、心内无物10朱熹认为,“理”先于()而存在。C、气11王阳明注重的“顿悟”契合于:C、禅宗12西方学者将朱熹比作基督教的:B、托马斯·阿奎那13下面哪一部书不是李贽的著作B、《传习录》14中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被称为欧洲的托马斯·阿奎那C、朱熹15不比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是谁提出来的A、王阳明16被称为异端之尤的是C、朱熹17心学是谁的学说B、王阳明18朱熹是哪个朝代的B、南宋19王阳明质疑朱熹理学,提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20朱熹的理学在其生前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和非议。√21陈献章提出对朱熹理学的质疑。√22王阳明的学说叫做理学。×23王阳明的思想只对明朝人有影响。×24王阳明的思想简单明了。√2.2阳明心学与异端思想(下)1东林书院位于:B、无锡2万历帝下令把()的著作销毁。C、李贽3()推行变法,废除了井田制。A、商鞅4董仲舒是()在位时期的人物。B、汉武帝5()推行了焚书坑儒。D、秦始皇6明朝的传教士在哪里学习汉语的B、澳门7义门在明代兴起是第几轮义门高潮B、2.08明末清初谁的思想占主流D、朱熹9李贽去世的时间是:C、万历三十年10李贽被捕的地方是:D、通州11下面属于东林学派的有C、都是12能体现李贽异端思想的有D、全部是13明代“义门”的盛行于下面哪一种学说有关A、朱熹学说14李贽死于什么时间C、万历年间15李贽的学说被称为异端之尤。√16李贽的思想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纳。×17李贽在万历三十年被判处死刑。()√18只要销毁相关书籍,作者的思想就不会流传。×19李贽是自杀的。√20“善择佳偶”是李贽对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评价。√21东林学派在对思想界进行回顾时,对朱熹理学和阳明心学都进行了反思。√22明朝时期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将新教思想传入中国。×23明朝万历皇帝对李贽的思想持有肯定的态度。×3.1嘉靖与严嵩(上)1宫女企图勒死(),而没有成功。C、嘉靖皇帝2与严嵩无关的戏曲是()。D、西厢记3明朝的言官部分隶属于()C、都察院4谁设置了内阁?B、朱棣5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是()。A、崇祯6明代的言官有几个系统B、2.07谁比较迷恋道教D、嘉靖8弹劾严嵩,认为其有“坏天下之风俗”等十大罪状的是:B、杨继盛9庚戍之变后,上书弹劾严嵩父子的是:A、沈炼10庚戍之变中,明朝皇帝的敌方是:B、蒙古11明嘉靖时期曾做过内阁首辅是?B、严嵩12明朝从哪个皇帝开始实施内阁制?C、朱棣13不符合嘉靖皇帝宠信严嵩的原因?C、嘉靖皇帝昏庸无能14下列那一条不属于杨继盛弹劾严嵩父子的罪状?A、怀天下之法度15严嵩是哪里人A、江西16谁设置了内阁B、朱棣17嘉靖皇帝沉迷于佛教,常常出宫去佛寺居住。×18严嵩是嘉靖时期的内阁首辅。()√19嘉靖沉迷与佛教。×20严嵩性格和嘉靖相反。√21明嘉靖皇帝是昏君。√22严世蕃擅长写青词,博得嘉靖皇帝喜爱。×23明代言官主要由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24明朝内阁首辅的地位相当于宰相。×25杨继盛因为弹劾严嵩被处死。√3.2嘉靖与严嵩(下)1弹劾严嵩成功的人是:A、邹应龙2嘉靖帝炼丹药,失火烧掉的是:A、永寿宫3()弹劾严嵩,严嵩下台。A、邹应龙4英宗被景帝软禁在()C、南宫5被蒙古俘虏的皇帝是()A、英宗6在()中,英宗被蒙古俘虏。B、土木堡之变7海瑞是哪个皇帝在任时的官员D、嘉靖8海瑞上奏的文书是:B、《治安疏》9严嵩最后的下场是:A、休官10严世蕃最终被定为:D、谋反11被蒙古俘虏的皇帝是:B、英宗12嘉靖皇帝对严嵩不满的直接原因?B、严嵩建议皇帝搬到南宫13没有弹劾严嵩父子的是?D、李本14严嵩后来得到了什么样的下场C、抄家15严嵩下台后谁做了内阁首辅C、徐阶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嘉靖皇帝同意海瑞上疏内容17严世藩因为下面哪一条罪状而被处死?C、谋反18邹应龙接替严嵩任内阁首辅。×19杨继盛因为弹劾严嵩被处死。√20邹应龙收买道士,利用道士扶乩打压了严嵩。×21徐阶在严嵩之后得到了嘉靖皇帝的宠幸。√22嘉靖皇帝末期,内阁首辅徐阶在朝政上起了力挽狂澜的作用。×23嘉靖皇帝重用了海瑞。×24海瑞痛恨嘉靖皇帝。×25海瑞上书痛骂嘉靖皇帝是为了追求名利。×4.1张居正与万历(上)1以下没有做过内阁首辅的是:B、严世蕃2张居正的改革内容不包括:D、兴建书院3隆庆皇帝时期的首任内阁首辅是()。A、徐阶4万历帝的老师是()。C、张居正5张居正联合()除去高拱。B、冯保6接替徐阶的首辅职位的人是()。D、李春芳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张居正改革受到很大的支持8张居正的改革指导思想是C、法家9张居正改革有几点D、4.010谁策划了行刺万历皇帝的事件?C、冯宝11张居正在高拱与冯保的斗争中为何站在冯保一边?C、为掌内阁首辅大权12继徐阶之后任内阁首辅的是?B、李春芳13张居正按照哪一派的思想进行改革?A、法家14万历皇帝即位时虚岁多少岁C、10.015高拱下台后派人行刺皇上。×16李春芳的职位由高拱接替。√17张居正和冯保是一派的。√18张居正的改革和其他改革家一样。×19张居正的改革得到了冯宝的权力支持。√20张居正建议高拱限制冯宝的权力。×21高拱曾派人行刺皇上。。×22张居正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曾得到冯保的大力支持。√4.2张居正与万历(下)1“威权震主”用来描述:C、张居正2()没有反对张居正的夺情。B、冯保3“三不足”是谁提出来的?C、张居正4张居正在父亲去世后出现了()事件。A、夺情5明朝官僚必需要守孝()个月D、27.06张居正死亡的原因是什么?()C、服用春药过多7冯宝任职的机构是:B、司礼监8冯宝被万历皇帝赶到:D、南京9所谓“三不足”不包括:D、庸政不足拘10张居正改革的过程中曾遭到谁的弹劾?D、全部1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是那次改革或变法中最先提出的?D、王安石变法12明朝官僚如死去了父亲或母亲则必须守孝多久?C、27个月13明朝规定如果官僚父亲死后必须守孝多久C、27个月14“三诏亭”是为张居正所建。√15宫府一体体现在张居正身上。√16张居正没有遇到功高震主的问题。×17张居正回家守丧一年之久。×18有人为张居正修三诏亭。√19张居正因为父亲去世,不得不守丧一年。×20万历皇帝在张居正死后仍对他尊敬有加。×21张居正在万历朝时成为首辅大臣。()√5.1“海禁”与“倭寇”(上)1明朝嘉靖时期,与海禁斗争的商人多为:C、徽商2明朝海禁从()开始的。A、朱元璋3政府不允许民间同海外进行贸易的政策叫做()。B、海禁4郑和下西洋主要在()时期。C、永乐、宣武5欧洲的新大陆的发现在什么时期?D、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6明朝时欧洲对中国很多物品都有需求,下列不属于需求商品的是C、黄金7海禁肇始于:A、朱元璋8田中健夫认为,“嘉靖大倭寇”主要为:B、中国人9据现在的史料,“倭寇”一词最早出现在:C、高句丽10明朝时发生的“争贡”事件的主角是:A、日本人11对王直的描述不符的是?D、主要进行朝贡贸易12下列对“倭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C、“倭寇”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13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宣扬明朝国威14朝贡体制第一位的是什么D、政治15以下人物一生研究倭寇问题的是C、田中健夫16永乐和宣德年间一度废除了海禁政策。×17朝贡中夹带的贸易叫做朝贡贸易。√18明朝官方并不认可朝贡贸易。×19明朝建国实行海禁政策。√20倭寇和海禁政策有很大关系。√21朝贡体制是排斥贸易行为的。×22朝贡贸易与海禁政策并不矛盾。√23郑和下西洋发生于明永乐宣德年间,说明了这段时期明政府没有实施海禁。×5.2“海禁”与“倭寇”(下)1以下时间,取消海禁的是:D、隆庆元年2《虔台倭纂》的作者是:B、谢杰3王直首先建立的贸易基地在:C、舟山一带4王直接受了()的招降。A、胡宗宪5受王直走私贸易影响最大的是()。B、日本6明朝海禁时期走私贸易的基地不包括()。C、台湾7明朝什么时候取消的海禁C、隆庆8谢杰是什么时期的学者B、万历9王直在哪里被杀D、杭州10嘉靖时,倭患的根本原因是:C、海禁过严11如何真正消除倭寇问题?B、取消海禁12王直曾经向明政府提出什么建议?D、全部13以下不属于唐枢对海禁的看法的有:D、市通则寇转为商14樊树志提出,“历史的叙述应该是客观的、冷静的、无色彩的”。×15明廷同意了王直开港通事的要求,而胡宗宪将其杀害。×16王直在日本有很大影响。√17中国与外国贸易难以禁绝。√18倭寇不只是单纯的日本海盗。√19胡宗宪处决了王直,从而解决了倭寇的问题。×20嘉靖年间的倭患的根源在于海禁过严。√21王直希望中日之间贸易的合法化。√6.1东林书院与东林党(一)1东林书院建立于()。B、万历三十二年2一下人物中,推崇朱子理学的是:A、高攀龙3东林书院的建成时的院规规定,讨论的范围是:A、《四书》4东林书院第三代领导人是:B、吴觐华5东林书院的建立跟一下的()有关。A、顾宪成6东林书院在明代的建成是在:C、万历32年7东林书院什么时候毁灭D、天启年间8创办东林书院的主要人物是()个。B、29东林书院的创始人是()。A、顾宪成10东林书院毁于()。C、天启五年11东林书院的第二任领导人是谁?C、高攀龙12下面哪一个可能不是东林讲会讨论的主题C、《法华经》13曾在东林书院讲学的学者有:D、全部14东林书院是在明朝哪时期建成?A、万历年间15东林书院什么时候建立的C、万历年间16天启五年,东林书院被禁毁。√17《明末的东林运动》的作者是贺凯,他认为东林运动是一场改革
本文标题:《明史十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64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