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景观设计学》专题----风水问题
1《景观设计学》专题----风水问题1.人类景观活动的发展历程①采集与狩猎时代,人类选择了具有边缘结构、闭合结构和走廊等结构的景观,这些景观结构对原始人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人与自然景观之间存在双向选择关系。②农耕时代,为了有效地进行食物生产、庇护和空间运动,人类真正开始了能动的景观设计和改造活动。这些活动在自然景观基相中进行并受到自然力制约,因而是人与自然的对抗过程?quot;城里人的出现使景观的审美功能成为景观设计的目的之一。③工业化景观的恶性膨胀危机及自然景观和人类自身生存,这时景观设计是人类对工业化景观的被动对抗过程。④信息时代的景观生态设计是人类对其整体生态系统中各景观元素的主动设计和谐调过程,系统整体优化是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2.原始人类选择的理想景观(1)边缘结构和边缘效应典型的满意景观都具有一定的边缘结构特征,即它们都处在山地与平原盆地或河谷平原的边缘地带上,具有一系列边缘效应。首先,边缘生境的多样化和边缘带作为动物迁徙的必经之地,为原始人采集和狩猎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第二,在景观边缘带上,背依群山俯临平原,便于了望--庇护。由于边缘带有山崖、河流等天然屏障,易攻易守',使防范和围猎效率都大大提高。显然,边缘景观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多方寻求食物和庇护的需求。(2)闭合与尺度及其效应自然环境是无限的,而人们的运动速度和强度及识别环境的能力却是有限的。所以,人的正常活动都只能在有限范围内进行。尺度适宜的山间盆地、谷地及大平原之角隅满足了人对景观空间的这种要求。(3)豁口与走廊结构及其效应一个满意的景观,并不是完全封闭的,它具有一些与外界联系的豁口,这些豁口沿河谷延伸,成为沟通各相邻闭合空间的走廊。这一方面是动物迁徙的通道,因而是狩猎的最佳场所;另一方面,也是原始人类自身迁徙的必经通道;在不牺牲自己活动便利性的同时,原始人可以利用狭小的豁口和走廊有效地阻止入侵者;当然,作为走廊的河谷,还为原始人提供了生存所必须的水源和丰富的食物资源。可见,上述满意景观对原始人来说具有多种生态优势,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原始人对食物、庇护和空间运动的要求。3.农耕时代:设计实用与美的景观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具有以最有效方式利用环境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一)栽培和驯养生态景观漫长的采集和狩猎生活,为人类选择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积累了经验,长期和大范围栽培驯养活动,不但改变了生物习性,更重要的是导致人工均相景观元素和几何斑块的出现,如大面积耕地、人为牧场等等。同时,农业活动也导致了某些自然起源的景观元素的减少或消失,如为了扩大耕作面积而大片砍伐和烧毁森林。由于自然景观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局部景观生产力提高的同时,人类也时刻面临着自然景观同化力和报复力的威胁。(二)水利工程景观农业文明大多发源于河谷平原,这里肥沃的土地给栽培作物带来高产。同时,灾难性洪水使两岸居民面临严峻挑战,所以兴修水利在农业社会一开始就成为人类改造自然的一项最主要活动。人类治洪活动一直延续到今日,笔直的河堤,高高的拦水坝,纵横交错的灌溉网都是有意识对自然景观结构进行再设计和改造的痕迹。通过这些活动,实现景观物流和能流再分配,使其为人类发挥最大效益。但这些水利活动也受到自然力制约,较早的例子是大禹之父治水的失败,更为现代的例子是尼罗河上阿斯旺大坝的失败。2(三)村落和城镇景观早期农人结束穴居生活而开始修筑房子,是一个了不起的革命,最终发展为地球上最重要的景观元素。已知完全成熟的最早农耕村落景观发现于中东,约在9000年前,从此,这一景观元素便开始以加速度方式在自然景观基相中发展起来,并成为后来人类景观设计的主要对象。同时,村落出现使人类的景观认识发生一次飞跃。《尔雅·释地》有:邑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墒。这种同心园式景观类型划分方式反映了人为活动强度在自然景观基相中的递减关系,是现代景观生态景观类型划分模式(城市景观--郊区景观--耕作景观--管理景观--自然景观)的原始模式。(四)防护系统景观从事农业生产,寻找肥沃的农耕环境,意味着人类必须离开一些天然庇护环境而走向广大平原。所以,在较小选择范围内,除了充分利用天然景观元素为屏障(特别是河流)外,有必要人工修筑防护系统。最原始的防护性人工构筑物是柴篱和壕沟防护工程的另一种形态是墙,早期防护墙都是由土版筑而成的,进而发展为砖石垒砌。在农业大发展时代,各部落之间争夺土地的战争十分激烈,城墙等防御性设施变得更为重要。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因险为塞,竞筑长城。到了秦代,形成抵御西北游牧部落的全国性城墙防卫系统--万里长城,成为地球景观一大特色。(五)交通系统景观由利用天然河道运输和旅行到设计并开凿运河来专门为交通运输服务,又使大地景观发生了变化。隋代的大运河是这种人工设计的水上交通系统景观之杰作,长达四五千里,沟通了南北各大水系,直接间接改变了中国大地的景观结构和能量及物质分配。至于陆上交通系统,早在秦代就有由首都(咸阳)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并有隧道连接咸阳与九原,堑山埋谷千八百里,为了交通方便,人类甚至在连猿猴都不敢攀的绝壁上修筑栈道。上述农耕时代人类的景观设计和改造活动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①在自然景观基相中进行,是一种对自然景观的对抗活动;②直接为人类自身实际需要服务,并直接受人意识控制;③人为引入的景观元素在物质构成上基本是自然起源的;④能量利用形式是利用太阳能进行食物生产和利用畜力,水力和风力进行必要的生产及交通运输等活动。(六)设计美的景观伴随着手工业与农业分工,城镇得到发展,一批久居城市、与自然景观生态功利性相脱离。城里人出现了,景观(包括自然的和与自然相对抗的文化景观)价值发生了第一次分化,景观审美功能第一次真正被发现和利用,同时也使这些城里人产生了设计并创造美的景观的欲望。而生产力水平和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衡决定了这种景观美创造活动只能在小范围园林中进行,美景的主要享用者是士大夫阶层;景观价值衡量标准是艺术美原则,诗情画意是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设计指导思想是艺术哲学、设计者是园主人和艺匠们。中国皇家园林和江南文人山水园,法国雷诺特风格的规则式宫苑和英国的画意风景园,都是这美的景观的设计典范。中国的计成、法国的雷诺特和英国的布朗就是这种景观设计者的代表。4.工业化使文化景观发展带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文化景观发展与人类自身直接利益相分离。工业化景观以自摧化形式恶性膨胀,人类的景观控制意识失灵;②人为引入的景观元素在物质构成上大多为人工合成物,不利于自然过程的同化,并对其有抑制作用;③由于上述两个特点,人文景观迅速取代、分隔和毒化自然景观,使之结构上解体、功能上目趋瘫痪;同时,也使人类自身的生存受到威胁。由于这些特点,决定了工业化时代的景观设计将是一种对工业化景观的对抗活动。5.景观生态设计--设计人类整体生态系统电子工业、遗传工程等新兴工业把社会带入信息时代,系统科学、计算机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及新能源开发3的利用,使人类从理论和技术上都能以强有力的方式来处理以往工业和农业给社会带来的景观问题。景观生态学就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把人类生活空间内的岩石圈、生物圈和智慧圈都作为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来考虑,研究各景观元素(相对均相的生态系统)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以便通过人的设计和管理,使整个人类生态系统(景观)的时空结构和能流物流及信息都达到最佳状态。景观生态学是景观生态设计的指导理论,如果说农耕时代的景观设计是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对抗过程,而工业时代的景观设计是人类对其自身创造的工业化景观的消极对抗过程,以信息社会为背景的景观生态设计则是要人类对整体景观(包括自然的和文化的)的各元素进行主动安排和协调的过程,这意味着人们不再将单一景观元素(如水利、工程、道路、农田、城市绿地或工厂等)作为设计对象,而是同时把构成景观整体的所有元素都作为设计变量和目标,最终使景观系统结构和功能达到整体优化。这时的景观设计者不再是某个专业的设计师,而是多部门、多学科的协调者,是决策机构的智囊。本世纪60-70年代,McHarg的工作及其《自然设计》一书标志着景观生态设计时代的到来。6.景观生态设计有以下几条基本原理:①自然优先原理: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过程是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提;②整体设计原理:景观生态设计是对整体人类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是一种多目标设计。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而设计,为高产值而设计,也为美而设计;设计的目的是整体优化;③设计适应性原理:自然景观有其自身和谐、稳定的结构和功能,人为的设计必须适应自然景观的原有设计,使人为引入的景观元素所带来的负作用最小,以保证整体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④多学科综合原理:各景观元素分别是自然和社会科学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有联合多学科共同工作,才能实现理想的景观生态设计,保证整体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7.主要文化定型时期的环境经验与中国人独特的环境观周代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主要定型时期,尤其是在建筑文化方面,如宫室,城郭的制度,历代王朝都基本上沿袭了周的传统,我国北方传统的四合院,也能在周初期找到其原始模式.被誉为群经之首,并对后代的风水说产生较大影响的易经之本经也形成于周代.而周民族发展时期的主要活动地域是以岐山,长安一带为中心的关中盆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周人在关中盆地中的自然及社会环境经验,对中国人独特的环境观之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关中盆地是一个放大了的原始人的满意生态环境.这里,周人背依秦岭,俯临渭河地堑平原;西北侧的黄土高原与盆地周围的山脉构成了一个闭合性的很强的空间,多条河流谷地是盆地与外部,特别是其与华北大平原联系的走廊.这一环境,对周人来说同样产生边缘效应,闭合和尺度效应以及走廊效应.但这种效应主要表现为周民族在农业上的生态优势和与其它民族竞争上的优势。正是这种自然及社会生态上的优势,通过文化沉积的途径,强化了中国人对边缘结构,空间闭合结构及走廊等结构的偏好.第二,独特的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边界环境,导致了周人热爱自然和自我庇护心态的强化.从周与其它民族的空间关系上看,其西北为攻性很强的游牧部落,东部及东北部是大国商及其所属部落,可谓三面受敌,残酷的战争频繁发生.而就在周所依据的秦岭山地一侧,却充满了大自然和谐与欢乐的气氛.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与自然交界面上,使周人更到了大自然的可爱,并进而发展为对肥遁嘉遁(见易的遁卦)的逃跑主义和自然保护主义的崇尚,它们构成了中国建筑文化中特别注重建筑的庇护环境这一传统的思想基础.这与欧洲的建筑环境观有明显的不同,这是因为欧洲文化主要定型地域是在爱琴海的岛屿上,生活在岛上的民族不可能象关中盆地的周民族那样具有可以逃避的天然庇护所,他们必须防止海上任一方向来的攻击,对他们来说,全方位的迎战和进攻便是最好的自然保护,这种情况下,占据制高点是至关重要的.欧洲先民的这种环境经验也影响了欧洲建筑的环境观,对开放性环境及制高点的选址以及对建筑本身的突出,都是其特色.第三,环境的灾害效应促进了周民族环境生态意识的发展.在周人早期活动的黄土高原与渭河平原的边界地带,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山洪/滑坡及山崩等灾害经验使他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的生态关系.周人已不仅把森林作为一4种可直接利用的物质资源,还把它们作为生态因素加以保护.这些都影响了后人的吉凶观,如风水说,以山上林木茂密为吉,并通过在建筑环境中种植风水树或风水林来聚气.8.中国农业文化的盆地经验(1)逐鹿中原使大平原上几度成为人烟断绝之地(或被屠杀,或逃离),相反,在长江流域丘陵盆地则一直较为安宁,成为人们向往的天然避难所,并把理想社会设计在盆地景观模式中,陶渊明;桃花源即是典型的代表。(2)从中国地理气候及人口分布特点来看,以东南沿海(以丘陵盆地为景观特色)、四川盆地、关中盆地等地区的人口分布最为密集,也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12]。这就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农业文化的盆地特征。这与两河流域及欧洲的农业文化有完全不同的景观背景[13]。(3)集中体现中国农业文化中人与环
本文标题:《景观设计学》专题----风水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65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