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小学科学与各学科整合优化
小学科学与各学科整合优化广西梧州市第一实验小学李欣然在小学,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越来越来普遍。以活动为基础的科学课是一项丰富的资源,可使它自己与小学课程中所有其他学科结合为一体。科学课是由许多科学活动组成的一门探究课程。在活动中,许多探究学习活动和其他学科教育计划和内容相互重叠,因此应该重视与其他学科结合在一起来传授学生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娴熟地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正确地描述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师必须随时捕捉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链接点,整合科学与学科资源,促进课程与教学优化。下面是我对《科学》教材与其他学科教材作的相关梳理,整理出了科学学科与其它学科探究学习的契合点(见表一)。表一:年级学科内容学科共营契合点三上科学测量水的温度学会根据数据记录制作曲线图。理解从曲线图中可以看出事物的变化过程六下数学折线统计图六下科学《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从多种渠道查阅和收集有关资料,关注环境污染产生的各种问题,呼吁大家共同来保护地球,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六上语文《只有一个地球》四上科学声音的产生学会如何科学描述各种不同的声音,知道音量有大小、音调有高低。知道改变音量大小、音调高低的方法。六上音乐发声练习三上科学拓印树皮、树叶收集树叶和树皮,拓印树皮图案。研究树皮的特点。掌握拓印的方法。一上美术有趣的拓印四上科学我们的身体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关节、肌肉的位置,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六上体育健康教育就科学学科本身来说,课堂教学只是学习科学的一个方面,由于课堂教学受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它为学生提供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机会少,不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需求,单一的学科教学缺少学科间知识的联系与应用。因此,为了整合科学与学科资源,促进课程与教学优化,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对“小学科学与各学科整合优化”进行了研究,在语文、数学、美术、体育等课堂教学中,均能找到科学活动的影子。(见表二)。表二:学科语文数学艺术信息图片说明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制作小制作,并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数学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设计小发明,并指导学生制作曲线图以及统计知识。美术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画科幻画,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创新能力。信息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通过科学学习专题网站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科学与语文整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语文学科中有很多常识性的课文,这便成为《科学》学科与《语文》学科结合的切入点,并且从课内探究向课外探究延伸。例如,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恐龙的灭绝》一课,老师设计了许多小课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恐龙的食性、探索恐龙灭绝之迹、恐龙的转化,让学生通过课文中的内容延伸到科学探究中。又如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蟋蟀的住宅》。毕生致力于昆虫研究的法布尔,以优美而又富有个性特色的文笔,将昆虫的习性和特征人性化、情感化,当我们读到它的时候,感觉是双重的,即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和了解。同时,在语文课中引导学生寻找科学探究的途径,养成自主寻找素材的习惯,又如,《环境保护》,让孩子们围绕“沙尘暴”、“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几个话题交流一下对环境污染的看法。为了让孩子们在课上有丰富的交际内容,我首先请孩子们到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去收集相关资料。于是在课上,有的孩子拿出了报纸;还有的孩子拿出了从网上下载的信息、自己拍摄的水污染的照片、反映家乡环境污染的画;甚至有个孩子还自己编了一首诗来抒发情感。在这种交流中,不仅提高了孩子的人格素养和交际能力,又对孩子们进行了环境意识的培养。科学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二、科学与数学整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课和数学课有着本质的联系,两者皆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可把数学中的统计学、曲线图等知识运用到科学课当中,例如,六年级《人的生长发育》一课,就用到了数学上的统计知识。学生在课堂上要会看表格中的数据,分析数据,并能把表格中的数据反映到曲线变化图中,再根据曲线的坡度情况找到增长的趋势。又如,在教学使用温度计、测力计、太阳高度测量仪等仪器时,学生必须能够准确地读出仪器上的数据。在《摩擦力》《滑轮》《轮轴》《斜面》等课中,均需要用到测力计,学生只有在准确地读出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数据,才能找到规律。而科学课中的自然现象、研究方案、探究活动、教学实验等都可对其进行细加工变成数学教学资源。例如,教学“循环小数”时,可出示关于四季交替变化的挂图或课件,让学生感知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总是循环交替出现,为学生新课学习作好铺垫。又如,教学完“比例的知识”后教师向学生提供一竹竿的高度、影长以及一幢楼的影长,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求解楼的高度。总之,数学技巧的发展是他们从事科学探究能力的基础。而科学的思维方式也为数学课堂注入了催化剂。三、科学与艺术整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艺术活动已变成科学探究活动整体的一部分或被用来作为最终的活动。在艺术课上,教给学生绘画或者演唱技巧是最普通的教学活动。同样的活动也许是许多科学探究课的一部分。例如,四年级《滑梯的科学》在导入时,就可以放一些较欢快的旋律,像《春天在哪里》、《铃儿响叮当》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音乐声中,回想幼儿园时玩滑梯的情景,一下子就让学生进入到了要研究的内容中来。又如,《制作我们的小乐器》,首先,根据各组准备的材料,设计制作方案;然后,大家进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之后,各小组的同学开始进行制作。经过紧张的劳动,学生们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乐器。有用装薯片的小纸筒、气球皮制成的小鼓;有用长短不同的管子制成的笙;有用橡皮筋架在盒子上制成的小洋琴;有用在小瓶、小罐子里面放上沙子或米粒等制成的沙槌等等。经过调整,小乐器还能发出悠扬动听、高低不同的声音。在这里,既培养了学生的制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的运用在科学课中同样很多。教师的板书形象化就离不开美术。例如,可利用简笔画来汇报实验现象和过程。同时还可利用各种材料制作拼贴画;创作与研究的科学主题有关的解释性图片;学习并制作各种植物书签和标本等。例如,一位美术教师在上《春天的花》一课时,她从美术课的角度对花进行讲解,如花的结构、花的种类、花的用途等。科学与艺术教学的结合为学生提供难得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创造的满足,并在此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四、科学与信息整合,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科学与信息整合,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科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超越时空,认识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接触不到的包罗万象的知识。例如,《太阳》一课的教学,教师从旧知出发,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了解学生现有的太阳知识,还希望了解太阳的哪些知识?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记录、整理资料,自主获取知识。教师在课前制作的关于太阳的网络课件,让自己查找感兴趣的相关的太阳资料,并利用表格,采用简洁的语言或图画进行整理记录,然后,采用信息交流发布会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将获取的资料进行交换,以获得资源共享的效果。又如,教学动物《蜗牛》,老师不但要传授课文中的知识,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认识到自然界中的其它动物呢?在教学中,可以用实物。但一些比较深层的知识,还是要运用信息技术,把“活生生”的蜗牛引入课堂,展现在学生的学习之中:在多媒体屏幕中的一只只蜗牛人性化出现在屏幕中自我介绍的情景时,整个课堂立即活跃起来,学生通过视、听、感等多角度去观察,积极性自然由被动转为主动,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马上在学生的思想中形成,从而不仅让学生完成了学习目标,而且让学生接触了大自然,拓宽了视野。通过教学实践,我感到科学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学生,小学科学与小学中的其它课程是联系紧密,可以相互融合。在语文、数学、音乐等学科中隐藏着的大量科学知识以及科学信息,为学生的科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科学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之间的联系,巧妙的运用好学科资源,整合科学与学科资源,促进课程与教学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文标题:小学科学与各学科整合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73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