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S7-200精品培训课件第六讲
第7章应用设计第7章应用设计7.1系统设计7.2程序设计7.3设计实例第7章应用设计本章主要内容:–应用设计的基本知识–系统设计,包括系统设计的步骤和几种常用的设计方法–程序设计,比较详细地介绍在程序设计时功能流程图的使用–应用实例本章要求对应用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会用,重点是掌握程序设计方法中的功能流程图法。返回本章首页第7章应用设计7.1系统设计7.1.1系统设计的原则7.1.2系统设计的步骤返回本章首页第7章应用设计7.1.1系统设计的原则在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机械或生产流程对电气控制的要求,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求PLC控制系统简单、经济、安全、可靠、操作和维修方便,而且应使系统能尽量降低使用者长期运行的成本。设计一个PLC控制系统有多种途径:可以在原有的继电接触控制系统基础上加以改造,形成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控制系统。返回本节第7章应用设计7.1.2系统设计的步骤1.熟悉被控对象2.制定控制方案3.详细描述控制对象4.详细描述操作员站5.配置可编程序控制器6.程序设计返回本节第7章应用设计7.2程序设计7.2.1功能流程图概述7.2.2由功能流程图到程序返回本章首页第7章应用设计程序设计的内容包括:编写程序、编译程序、模拟运行及调试程序等。程序设计的方法是指用什么方法和编程语言来编写用户程序。程序设计有多种方法:如果控制系统是改造原有成熟的继电接触控制系统,则可由电气控制电路图很容易地转化为梯形图,生成控制程序。本节主要介绍功能流程图法。第7章应用设计7.2.1功能流程图概述功能流程图,简称功能图,又叫状态流程图或状态转移图。它是专用于工业顺序控制程序设计的一种功能说明性语言,能完整地描述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功能和特性,是分析、设计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程序的重要工具。第7章应用设计1.组成(1)步步是控制系统中的一个相对不变的性质,它对应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在功能流程图中步通常表示某个执行元件的状态变化。步用矩形框表示,框中的数字是该步的编号,编号可以是该步对应的工步序号,也可以是与该步相对应的编程元件(如PLC内部的通用辅助继电器、步标志继电器等)。步的图形符号如图7.1(a)所示。初始步初始步对应于控制系统的初始状态,是系统运行的起点。一个控制系统至少有一个初始步,初始步用双线框表示,如图7.1(b)所示。第7章应用设计图7.1步和初始步50(a)(b)第7章应用设计(2)有向线段和转移有向线段和转移及转移条件如图7.2所示。图7.2转移第7章应用设计(3)动作说明一个步表示控制过程中的稳定状态,它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动作。可以在步右边加一个矩形框,在框中用简明的文字说明该步对应的动作,如下图7.3所示。图中(a)表示一个步对应一个动作;图(b)和(c)表示一个步对应多个动作,两种方法任选一种。第7章应用设计2.使用规则(1)步与步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转移分开;(2)转移与转移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步分开;(3)步与转移、转移与步之间的连线采用有向线段,画功能图的顺序一般是从上向下或从左到右,正常顺序时可以省略箭头,否则必须加箭头。(4)一个功能图至少应有一个初始步。第7章应用设计3.结构形式(1)顺序结构(2)分支结构选择性分支并发性分支(3)循环结构(4)复合结构第7章应用设计(1)顺序结构图7.4顺序结构210电机M2起动电机M1起动等待T1延时时间到按下停止按钮按下起动按钮第7章应用设计(2)分支结构图7.5选择性分支337336333332333354338331AFCJHEBIGD第7章应用设计并发性分支图7.6并发性分支第7章应用设计(3)循环结构循环结构用于一个顺序过程的多次或往复执行。功能图画法如图7.7所示,这种结构可看作是选择性分支结构的一种特殊情况。图7.7并发性分支第7章应用设计(4)复合结构图7.8功能流程图举例返回本节33M01.033M00.633M00.733M01.133M00.0I0.4I1.0I0.6I0.033M00.43333M00.3M00.233M00.533M00.1I0.1I0.3I0.2Q0.3Q0.0Q0.0Q0.0Q0.0Q0.0Q0.0Q0.0等待Q0.1Q0.4Q0.2Q0.0Q0.2Q0.5等待Q1.0I0.5I1.1I1.2第7章应用设计7.2.2由功能流程图到程序1.逻辑函数法2.功能流程图实例3.步标志继电器法第7章应用设计1.逻辑函数法(1)通用辅助继电器的逻辑函数式(2)执行元件的逻辑函数式(3)由逻辑函数式画梯形图第7章应用设计(1)通用辅助继电器的逻辑函数式函数规则:除第一步外,每一步用一个通用辅助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表示本步是否被执行,即步状态。如图7.9所示。图7.9步与继电器第7章应用设计(2)执行元件的逻辑函数式图7.8中的Yj、Yk、Yp分别表示这3个步所对应的动作或输出,可以是执行元件或其他继电器,也可以是指令盒。一般情况下,一个步对应一个动作,当功能流程图中有多个步对应同一个动作时,其输出可用这几个步对应的继电器“或”来表示。(3)由逻辑函数式画梯形图可由每个逻辑函数式中的与或逻辑关系,用串联或并联触点对应线圈的形式画出所有梯级的梯形图。第7章应用设计(1)写通用辅助继电器的逻辑函数式(2)写执行元件的逻辑函数式(3)由逻辑函数式画梯形图2.功能流程图实例第7章应用设计用起动优先规则。(1)写通用辅助继电器的逻辑函数式第7章应用设计(2)写执行元件的逻辑函数式图7.9中除步M00.2和步M00.6对应同一个执行元件输出触点外,其他每一步对应一个不同的执行元件输出触点。多步对应一动作f(Q0.2)=M00.2+M00.6一步对应一动作f(Q0.0)=M00.0f(Q0.3)=M00.3f(Q0.5)=M00.7f(Q1.0)=M01.1其他输入点的逻辑函数式写法也都用相同方式。第7章应用设计(3)由逻辑函数式画梯形图根据上述逻辑函数式可画出对应的梯形图,如右图7.10所示。为节省篇幅,本程序中的所有标题栏Network都省略,且只列出了部分输出。第7章应用设计图7.10转化为梯形图(1)第7章应用设计图7.10转化为梯形图(2)第7章应用设计3.步标志继电器法图7.11顺序继电器指令(1)第7章应用设计图7.11顺序继电器指令(2)返回本节第7章应用设计7.3设计实例1.系统描述2.制定控制方案3.系统配置及输入输出对照表4.设计主电路及PLC外部接线图5.设计功能流程图6.建立步与继电器对照表7.写逻辑函数式8.画梯形图返回本章首页第7章应用设计1.系统描述1.系统描述设计一个3工位旋转工作台,其工作示意如图7.12所示。三个工位分别完成上料、钻孔和卸件。(1)动作特性工位1:上料器推进,料到位后退回等待。工位2:将料夹紧后,钻头向下进给钻孔,下钻到位后退回,退回到位后,工件松开,放松完成后等待。工位3:卸料器向前将加工完成的工件推出,推出到位后退回,退回到位后等待。(2)控制要求通过选择开关可实现自动运行、半自动运行和手动操作。第7章应用设计图7.12工作台示意图返回本节工位1装工件钻孔工位2退回工位3退回卸工件卸料器上料器第7章应用设计2.制定控制方案1)用选择开关来决定控制系统的全自动、半自动运行和手动调整方式。2)手动调整采用按钮点动的控制方式。3)系统处于半自动工作方式时,每执行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用一个起动按钮来控制进入下一次循环。4)系统处于全自动运行方式时,可实现自动往复地循环执行。5)系统运动不很复杂,采用4台电机。6)对于部分与顺序控制和工作循环过程无关的主令部件和控制部件,采用不进入PLC的方法以节省I/O点数。7)由于点数不多,所以用中小型PLC可以实现。可用CPU224与扩展模块,或用一台CPU226。返回本节第7章应用设计3.系统配置及输入输出对照表表7.1输入信号对照表第7章应用设计表7.2输出信号对照表返回本节第7章应用设计4.设计主电路及PLC外部接线图图7.13PLC外部接线图PLC123SB11SB2SB4SB8SB9SB10SB7SB5SB6SQ1SB3SQ2SQ3SQ4SQ5SQ6SQ7SP1SP2YV4YV5YV6YV7YV8YV2YV3YV1KM4SA4第7章应用设计图7.13为PLC外部接线的示意图,实际接线时,还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应有电源输入线,通常为220V,50Hz交流电源,允许电源电压有一定的浮动范围。并且必须有保护装置,如熔断器等。2)输入和输出端子每8个为一组共用一个COM端。3)输出端的线圈和电磁阀必须加保护电路,如并接阻容吸收回路或续流二极管。返回本节第7章应用设计图7.14功能流程图219833113333433333763314331033533123313总起动信号自动半自动且系统原位手动位置半自动运行信号送料到位退回到位夹紧完成下钻到位上升到位放松完成推出到位退回到位转毕且SA处于半自动始终有效转毕且SA处于自动旋转等待等待放松上升等待退回送料钻孔夹紧退回卸件自动手动调整5.设计功能流程图第7章应用设计图7.15手动部分返回本节331833193320SB4SB4SB5SB5SB6SB6夹紧放松下钻332133163317SB7SB7SB2SB2SB3SB3上升上料退回3322SB8SB8卸料3323SB9SB9退回回到初始步15点动3324SB10SB10旋转第7章应用设计6.建立步与继电器对照表表7.3通用继电器对照表返回本节第7章应用设计7.写逻辑函数式由本功能流程图写逻辑函数式时,采用关断优先规则。(1)继电器函数式初始步1手动调整步15手动操作步自动和半自动调整步2工位1:工位2:工位3(2)执行元件函数式返回本节第7章应用设计8.画梯形图将所有函数式写出后,很容易就可以用编程软件做出梯形图。梯形图完成后便可以将可编程序控制器与计算机连接,把程序及组态数据下装到PLC进行调试,程序无误后即可结合施工设计将系统用于实际。返回本节第7章应用设计THANKYOUVERYMUCH!本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光临!返回本章首页结束放映
本文标题:S7-200精品培训课件第六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88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