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wei【基因互作】专题学案
高考生物【遗传】专题复习魏昌华1/3【基因互作】专题在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中,经常会遇到不是绝对的9:3:3:1,而是变形为许多种比例。如:①9:7(3+3+1);②9:6(3+3):1;③12(9+3):3:1;④9:3:4(3+1)等,这就是一种多基因一效现象,即由多个基因控制一个表现效果。解决此类习题的根本方法是审题仔细,抓住题目中限制条件,运用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一、9:3:3:1变形为9:7(3+3+1)例、香豌豆有许多不同花色的品种,白花品种A与红花品种O杂交,子一代红花,子二代3红花;1白花。另一个白花品种B与红花品种O杂交,子一代也是红花,子二代红花;白花也是3:1。但白花品种A与白花品种B杂交,子一代全是红花,子二代9/16红花,7/16白花。怎样来解释这种遗传现象呢?[解析]从子一代的表现型看,白花品种A和B的基因型是不同的,若相同,A与B杂交的子一代应该全是白花。品种A和B均有不同的隐性基因控制花色,假定A有隐性基因pp,B有隐性基因cc,品种A的基因型为CCpp,B为ccPP。两品种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为CcPp,显性基因C与P互补,使花为红色。F2中9/16是C_P_基因型,表现为红色,3/16是C_pp,3/16是ccP_,1/16是ppcc,均表现为白花。进一步分析,不难推出红花品种O的基因型为CCPP。【同步练习】(09安徽)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请回答:(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对基因控制。(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其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纯合体的基因型是。(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或;用遗传图解表示两亲本白花植株杂交的过程(只要求写一组)。(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考生物【遗传】专题复习魏昌华2/3二、9:3:3:1变形为9:6(3+3):1例、南瓜的果形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控制,形状有扁盘形、圆球形、细长形。两种不同基因型的圆球形品种杂交,F1为扁盘形,F2为9/16扁盘形,6/16圆球形,1/16细长形。怎样来解释这种遗传现象呢?[解析]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处于显性纯合成杂交状态时(A_B_),表现一种性状(扁盘),只有一对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A_bb、aaB_),表现另一种性状(圆球);两对基因均为隐性纯合时表现为第三种性状——细长形。【同步练习】(10年安徽)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两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aBB和AabbB、aaBb和AabbC、AAbb和aaBBD、AABB和aabb三、9:3:3:1变形为12(9+3):3:1例、燕麦中,B基因控制黑颖品系,Y基因控制黄颖品系杂交,纯合黑颖品系与纯合黄颖品系杂交,F1全为黑颖,F2中12黑颖;3黄颖;1白颖。怎样来解释这种遗传现象呢?[解析]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有没有Y都一样。在没有显性基因型B存在时,即bb纯合时,有Y表现为黄色,无Y时即yy纯合时表现为白色。B的存在对Yy有遮盖作用。四、9:3:3:1变形为9:3:4(3+1)例4、在家兔中,C基因是体色表现必需的。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2中9灰;3黑;4白。有色个体(包括灰与黑)与白色个体之比为3:1,而在有色个体内部,灰与黑也是3:1,这种差异是两对基因控制的。怎样来解释这种遗传现象呢?[解析]因为每一个体中至少有一个显性C存在,才能显示出颜色来。没有C时,即cc纯合,不论是GG、Gg还是gg都表现为白色。也就是一对隐性基因纯合时(cc),遮盖另一对非等位基因(Gg)的表现。据此,推导上述遗传图解如上:【综合练习】1.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纯隐性个体间进行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将分别为:A.1:3,1:2:1和3:1B.3:1,4:1和1:3C.1:2:1,4:1和3:1D.3:1,3:1和1:4高考生物【遗传】专题复习魏昌华3/32.在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叶内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两个品种。现已研究查明,白花三叶草的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下列生化途径产生的:(1)氰存放于牧草叶肉细胞的(细胞器)中。当两个不产氰稳定遗传亲本的基因型是和时,在F2中会出现产氰和不产氰两个品种,且产氰和不产氰的理论比是。(2)在不产氰叶片提取液中分别加入中间物质或酶2,有可能在提取液中得到氰(可用一定方法检测),根据此原理可以设计实验来推断F2中不产氰的植株基因型。下面是某位同学写出的有关设计思路及对F2中不产氰的植株基因型的推论过程。请根据已给出的内容来补充全面。取待检测植株的叶片制成提取液。①先在提取液中加入,检测有无氰生成。②若有氰生成,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③若无氰生成,则别取一试管,先后加入提取液和。④若有氰生成,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⑤若①③操作均无氰生成,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2)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基因可以通过控制从而控制生物性状。3.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定律。(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扁盘的基因型为________,长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____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扁盘:圆=1:1,有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wei【基因互作】专题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557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