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
1“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摘要:“学案导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抹亮色,很多学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运用学案组织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案导学”模式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模式的一些认识。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学案导学实践一、“学案导学”模式的内涵“学案导学”模式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通过师生共同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完成学案中设置的学习任务(或问题),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讨论。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作为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模式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其应用价值1、“学案导学”模式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课程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学案导学”模式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种模式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提高教师导学技能,增加学生自学活动,变教为诱,变学为思,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2、“学案导学”模式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认知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一般能根据“学案”的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尤其是高中生乐于独立提出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他们喜欢讨论问题的2发生原因,解释、论证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高中学生所有心理发展的特点表明,他们已具备初步的预习能力,这就为学生依据学案自主学习的可行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尽管中学生的思维批判性、独立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不成熟,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高中生与成人相比,他们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也没有达到成熟阶段。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克服独立思考中可能产生的缺点和偏向,教师给予适时、有力的指导,这又为不可替代的教师的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3、“学案导学”模式有助于改变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目前,很多学校信息技术开设情况为每班每周一课时,一学期十来个课时,这种安排对于课程开展、学生学习等方面均有不足。一节课40分钟,由于距离上一节课的时间太久,课堂上要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复习时间,另外保证每节课20分钟以上的操作时间,使得老师的新课内容讲解基本上只有15分钟左右。实际上,这15分钟对于新课标上所说的信息素养、信息意识及信息技能等方面的培养确实是捉襟见肘,而“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将教学活动的过程前置,学生在课前完成学案,老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指导,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三、如何编写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学案(一)把握信息技术学案的设计要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强调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信息素养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因此,教师对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二)了解信息技术学案的特点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决定其学案与传统学科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案呈现方式不同传统学科的学案主要以纸质方式呈现,以文字为媒体展示。这种方式,并不适合信息技术学科。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师教的班级多,如果每节课印发大量的学案,会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学科非常注重操作实践,以单一的文字媒体来呈现学习内容会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自身的优势,找到更好的办法。目前,信息技术学案的呈现方式很多,可以是WEB网站、PPT演示文稿、FLASH动画甚至是思维导图。为了达到网络共享和合作交流的目的,信息技术学案多以网页形式发布,网页型学案界面友好、对多媒体信息兼容性强,且有良好的互动性,既适合在线浏览,又适合下载使用。学生3可以通过校园内部网或因特网访问学习站点,点击相应的学习课程进行学习,使用简单,学习内容丰富,学生容易接受。2、学案完成方式不同传统学科由于课时较多,给学生完成学案的时间少,一般借助纸笔完成。高中信息技术一周一个课时,学生有较长的时间完成学案。课程中技能操作部分需要学生课前实际体验完成,学案中应给学生相应的指导,学生据此找出解决的方法,从而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当然,以网页的形式发布学案,学生必须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学习,这就需要给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在课余时间,学校应该开放电子阅览室和电脑室,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学习,也可以在周末回家的时候利用家庭网络访问课程网页开展自主学习。3、学习中的互动方式不同基于网络,以网页的形式呈现学案,这就使得学案学习中的互动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在学生利用学案自学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可以在上课前通过在线交流的形式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在线反馈的形式提交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疑点和难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可以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得到解决,对于一些共同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反馈结果提前了解,在上课时有针对性地处理。(三)精心设计学习环节对信息技术学科来说,学案一般由下面几部分组成:1、学习目标: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目标来确定学习任务,并通过自主学习来检测目标的达成程度,因而,学习目标的设定应概括准确、简洁易懂、操作性强等特点。学习目标可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能让学生懂得应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增强学习的动力和针对性。学习目标的设定依教学内容与学情确定。示例:多媒体技术应用中《引导线动画的制作》一课的学习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引导层的添加和引导线的设置;理解引导层在动画中的作用;能够制作简单的引导线动画;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的有效组织、引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动画设计的热情;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2、知识链接:或通过复习旧知识、承上启下进入新知结构;或利用有意义的问题导出新课;或采用类比、推广等手段自然进入新知结构。总之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3、学法指导:学法指导即学习方法、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等。让学生掌4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规律性的东西,逐步由“学会”变成“会学”。在学案的编写时可将学生在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列出来,把操作步骤写到学案中去,或者把软件操作过程通过屏幕录像做成单独的视频文件,通过图片、文字、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利用学案来完成操作和实践。如在利用超级解霸截取VCD片段中,我们可以把操作步骤简要地写到学案中,也可以通过屏幕录像让学生去自学,避免了每个班都演示操作过程;在“文字变形动画”操作中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操作提示,提示学生在设置补间动画前应将文字打散,在Photoshop图层操作中,强调先选定图层然后操作等。4、问题导学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依据学情,精心设计。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1)趣味性问题设计的趣味性就是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就能让问题走近学生,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这就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基础、动力和保证。示例: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信息获取的过程与方法》一课,联系生活设计问题如下:国庆长假快到了,大家可能有机会外出旅游了。请根据所学知识和兴趣,设计一个5至7天的“国庆外出旅行计划”。计划中要包括本次旅游的时间、地点、住宿、花费,并说明这个计划的设计理由及旅游将达到的效果。(2)针对性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就是要目标明确,补漏纠偏。问题设计不仅针对学习内容,而且也针对产生于学习中的存在问题,即针对存在的问题有明确意向地去进行问题设计。示例:高一信息技术必修《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一课,了解到很多学生对表格数据加工的常用功能以及应用掌握甚少,对表格数据的分析研究认识更少。于是我在学案里针对这些学生设计了一些问答题,如EXCEL的用法回顾,这样虽然学生起点不同,但是通过回答问题使新手开始适应,使有经验者再行复习。(3)启发性问题设计的启发性就是有利于思考,富于启迪性。学生能自己发现的问题,老师绝不包办,学生能思考的问题,教师绝不暗示,以问促思,以问促问,促进学生不断地再思再问。(4)层次性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就是要铺设“阶梯”,逐步深入。它的基本点是把学习问题分解成一系列的子问题,然后通过解决子问题逐步清除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方向的差异,从而达成学习5目的。因此,围绕某个总问题的解决,设计一些子问题铺垫,来降低思维难度,这就是问题设计的层次性。示例:如高一信息技术必修《声音的采集与加工》一课:音频作品设计:贺年词语串串秀可以把总问题分解成一系列需要解决的子问题:问题一:作品规划设计一组个性化的新年贺词,规划好它们在音频作品中出现的顺序。问题二:声音录制根据自身实际能力,挑选以下一种方法进行声音录制。基础:用Windows的“录音机”录音。提高:用GoldWave录音。问题三:声音的合成把录取的声音片段根据问题一中规划好的顺序连成一个声音文件。问题四:为问题三生成的声音适当添加一些特殊的效果,完成贺年词语串串秀的设计。(5)开放性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必须有一定的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能够引导、激励学生进行拓展思维、发散迁移,这是培养创新精神和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问题设计时可以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产生的新问题,一个开放性问题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创新的心理态势,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有效发展。示例:网络技术应用《组建局域网》一课,主题:“组网方案竞标会”“组网方案竞标会”所提出的核心问题就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设计组网方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开放的,而评价的标准也是开放的。学生的设计可以从为客户节约运行成本方面考虑,也可以从方便高效方面考虑,可以从安全保密方面考虑,还可以从组网设备性价比等方面考虑。这样的问题,使学生能在一个宽松的环境里自由地展开思考,对于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自觉地进行反思,积极寻求突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5、学习反馈学习反馈是学生巩固知识,强化技能,提升信息素养的过程。明确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巩固,导致操作中出错的原因是什么,学案中强调的学习目标掌握如何;学生通过自评和学生间的互评,了解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形成反思性学习的6习惯和能力。教师对学生反思情况进行分析,改进教学及学案设计,以便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6、拓展提高在学案中可以将课堂上由于时间关系无法全部讲解的内容整理成阅读材料给学生阅读;还可以提供一些网站,让学生上网自己浏览,这样可以大大扩展学有余力的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去探究更多的学习内容。当然,也可以设置一些拓展任务,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来完成。四、
本文标题:“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63081 .html